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尤其是用于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中摩托车发动机因构造紧凑,工况较汽车发动机工作条件恶劣、长时间使用发动机内部温度高,经测试在长途运行后的机油温度经常能达到130℃以上,而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是100℃、机油的最佳运行温度也是100℃,并且机油一个重要参数就是100℃的运动粘度的参数,只有在100℃左右才可以使得发动机有较好的燃油经济型、发动机曲轴摇表齿轮的运行阻力最小。若是发动机内部温度温度超过100℃,机油的粘度大幅下降,油膜在剪切力下容易破裂,带来的后果就是发动机内部组件磨损较快,因此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有必要降低机油的工作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发动机长时间使用发动机内部温度高影响发动机内部组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油塞、机油泵、散热器、滤芯、机油上油管、机油回油管、散热器进油管、散热器出油管,所述油塞上部设置有两个接口、下部与发动机油箱的进油口相适配使得其能够安装在发动机油箱的进油口上,所述的滤芯设置在散热器上使得油能够通过滤芯进入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进油管的一端与油塞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散热器进油管的另一端与滤芯连接、机油回油管的一端与发动机连接且连接处靠近发动机待冷却部位、另一端与油塞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的散热器出油管的一端与散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机油泵连接,所述机油上油管的一端连接于发动机且连接处靠近发动机待冷却部位、另一端与机油泵连接,油塞上部的两个接口使得发动机油箱内的油能够从其中一个接口通过散热器进油管进入且机油回油管内的油能够通过另一个接口回到发动机油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这种结构后安装与拆卸过程简单易行,在不破坏原车结构、不影响原车润滑系统前提下采用风冷加油冷的复合冷却方式,进行油压测试3000转时30kPa符合10-35kPa的要求,路试过程没有出现渗油现象,在室外温度35℃暖机后行车速度40km/h的情况下机油最高温度为82℃,在市区低速25km/h的情况下行驶机油最高温度为95℃,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解决了发动机冷却问题,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符合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油塞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1油塞,2机油泵,3散热器,4滤芯,5机油上油管,6机油回油管,7散热器进油管,8散热器出油管,9接口,10发动机油箱,11发动机待冷却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油塞1、机油泵2、散热器3、滤芯4、机油上油管5、机油回油管6、散热器进油管7、散热器出油管8,所述油塞上部设置有两个接口9、下部与发动机油箱10的进油口相适配使得其能够安装在发动机油箱的进油口上,所述的滤芯设置在散热器上使得油能够通过滤芯进入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进油管的一端与油塞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散热器进油管的另一端与滤芯连接、机油回油管的一端与发动机连接且连接处靠近发动机待冷却部位11、另一端与油塞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的散热器出油管的一端与散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机油泵连接,所述机油上油管的一端连接于发动机且连接处靠近发动机待冷却部位、另一端与机油泵连接,油塞上部的两个接口使得发动机油箱内的油能够从其中一个接口通过散热器进油管进入且机油回油管内的油能够通过另一个接口回到发动机油箱内。
第一次使用时从发动机油箱的进油口将散热器、散热器进油管、散热器出油管都充满机油后马上将油塞安装在进油口处、之后通过油塞接口向发动机加入机油,检查油塞接口有没有漏油,之后将其余管路连接好,当以后再次需要向发动机加入机油时只需将机油回油管与油塞的接口之间的连接断开后通过油塞接口加入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案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与变换,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