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30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废气污染也在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生态环境。如何有效治理汽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以改善发动机燃烧过程为核心的机内净化技术成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重要技术之一。活塞漏气的排出会带出机油,而机油的燃烧对发动机排放和性能都不利,还会降低发动机经济性。因此,为了减少废气排放,必须将机油从活塞漏气中分离出来。现有技术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在发动机气缸盖罩中设置油气分离系统,例如迷宫式油气分离结构,将油气进行分离。存在的问题是:占用空间较大,分离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油气分离器。

一种复合式油气分离器,包括:

一旋风分离器,用于油气的第一步分离,该旋风分离器下端形成一回油口,该回油口上部设有一连接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内部侧壁的一挡板;

若干竖直排列的挡油板,并于其中一个或多个挡油板上设置若干通孔;

一流量控制阀,该控制阀与其中两个所述挡油板形成一用于油气流量控制的第一控制区;

一单向阀,该单向阀置于一独立的第二控制区内,以控制油气是否经过该第二控制区;

两个输气管,其中一个一端置于第二控制区内,另一端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外部,另一个直接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外部。

优选的,所述旋风分离器设置为一锥形腔体,内部插设有一连通旋风分离器内外的出气管;该旋风分离器的侧面连接一L型进气管,油气通过设于所述油气分离器下部的一进气口进入,然后经过所述L型进气管一端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

优选的,所述挡油板包括设于所述旋风分离器一侧的第一挡油板、第二挡油板、第三挡油板、第四挡油板和第五挡油板;所述第一挡油板上端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内部上表面,下端和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内部下表面分离,并形成供油气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二挡油板下端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内部下表面,上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内部上表面分离,并形成供油气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三挡油板呈L型,且第三挡油板的竖直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内部下表面连接,水平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上表面形成供油气通过的间隙;所述第四挡油板和第五挡油板形成与所述流量控制阀形成所述第一控制区,油气能够通过第四挡油板上的小孔进入第一控制区,并于该第一控制区的上部流出。

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阀由一设于第一控制区上方的一弹簧以及连接于所述弹簧上方的一膜片组成,所述弹簧的伸缩能够带动所述膜片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油板上设有供油气通过的小孔。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由一挡块连接一弹簧组成;第二控制区内设有一竖杆,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竖杆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挡块;所述第一控制区侧面设有一进口,所述挡块能够于弹簧自然状态下密封住所述进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油板和第四挡油板侧下方均设有一回油口,且每个所述回油口的上部均设有一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二挡油板和第四挡油板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提高油气分离效率和减小油气分离器体积,从而达到降低机油消耗率和节省布置空间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旋风分离器 2、回油口 3、挡板 4、出气管 5、进气管

6、进气口 7、第一挡油板 8、第二挡油板 9、第三挡油板

10、第四挡油板 11、第五挡油板 12、第一控制区

13、第二控制区 14、弹簧 15、膜片 16、挡块 17、输气管

18、进口 19、竖杆 20、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一种复合式油气分离器,包括:一旋风分离器1,用于油气的第一步分离,该旋风分离器1下端形成一回油口2,该回油口2上部设有一连接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内部侧壁的一挡板3;所述旋风分离器1设置为一锥形腔体,内部插设有一连通旋风分离器1内外的出气管4;该旋风分离器1的侧面连接一L型进气管5,油气通过设于所述油气分离器下部的一进气口6进入,然后经过所述L型进气管5一端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1。所述旋风分离器1一侧依次设有第一挡油板7、第二挡油板8、第三挡油板9、第四挡油板10和第五挡油板11;所述第一挡油板7上端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内部上表面,下端和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内部下表面分离,并形成供油气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二挡油板8下端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内部下表面,上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内部上表面分离,并形成供油气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二挡油板8上设有供油气通过的小孔。所述第三挡油板9呈L型,且第三挡油板9的竖直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内部下表面连接,水平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上表面形成供油气通过的间隙;所述第四挡油板10和第五挡油板11与所述流量控制阀形成第一控制区12,油气能够通过第四挡油板10上的小孔进入第一控制区12,并于该第一控制区12的上部流出。所述第二挡油板8和第四挡油板10侧下方均设有一回油口2,且每个所述回油口2的上部均设有一挡板3,两个所述挡板3分别连接于第二挡油板8和第四挡油板10的侧面。

该油气分离器内设有第一控制区12和第二控制区13,第一控制区12由控制阀与第四挡油板10和第五挡油板11组成,所述流量控制阀由一设于第一控制区12上方的一弹簧14以及连接于所述弹簧14上方的一膜片15组成,所述弹簧14的伸缩能够带动所述膜片15上下移动。

第二控制区13内设有单向阀,能够控制油气是否经过该第二控制区13;所述单向阀由一挡块16连接一弹簧14组成;第二控制区13内设有一竖杆19,所述弹簧14一端与所述竖杆19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挡块16;所述第一控制区12侧面设有一进口18,所述挡块16能够于弹簧14自然状态下密封住所述进口18。

两个输气管17,其中一个一端置于第二控制区13内,另一端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外部,另一个直接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外部。上方的输气管17连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下当的输气管17连接空气过滤器,由于进气歧管的气体不是纯净的空气,因此为了避免不纯净的空气倒流进入油气分离器内,设置单向阀来防止进气歧管内空气进入油气分离器。

实施原理:

油气混合气从油气分离器进气口6进入进气管5,如果进入的油气压力较小,油气基本可以全部直接进入进气管5,然后进去旋风分离器1,如果油气压力较大,油气一部分进去旋风分离器1,剩余的直接绕过旋风分离器1流向第一挡油板7;油气通过进气管5切向进入锥形的旋风油气分离器进行分离,其中气体油气遇到锥形壁的阻挡加速且凝结成液体,沿着壁面向下流,经过下端的回油口2流回发动机,气体则通过中间的出气管4继续向前走,油气经过旋风分离器1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分离。主要原理是采用气体进入锥形塔螺旋向下运动时会加速,高速混合气撞击壁面会变成液体。经过旋风分离后的气体中含有少量的油,经过挡油板的层层阻挡,可以将混合气中的油“挡”下来,使其凝结成液体流回曲轴箱,第二挡油板8和第四挡油板10上有小孔,相当于是网状结构,可以更好的“过滤”掉混合气中的油;每个回油口2处都设有挡板3,以防止发动机内部的机油飞溅进入油气分离器,影响分离效果。主要原理是采用迷宫式分离方法,尽量增长气体流经路径和阻挡混合气,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分离后的气体需有量的控制进入进气系统,根据进气歧管压力的大小,控制阀会调节进入进气歧管的气体量,根据膜片15来压缩弹簧14的程度调节气体通道的大小,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为防止进气歧管内气体进入油气分离器,设置了单向阀,当进气歧管内为正压时,单向阀关闭,为负时开启。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