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油器中的调节阀的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875发布日期:2018-09-14 21:4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在适于向用作农业用或者园艺用机械等的动力源的通用发动机供给燃料的化油器中具有能够手动调节燃料流量的燃料调节功能的化油器中的调节阀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向通用发动机供给燃料的化油器与向汽车用发动机等四冲程发动机供给燃料的化油器相比,燃料流量非常少,由各部分的位置或尺寸偏差或者部件的品质差异引起的燃料流量的变动比例较大,以及各个获得燃料供给的发动机之间存在性能差异,因而需要单独调节燃料流量。

因此,将手动调节阀分别设置在主燃料通路以及低速燃料通路,使其能够单独调节燃料流量,该手动调节阀具有:针状的阀体,插入燃料通路使该燃料通路的有效面积无级变化;螺纹部,与化油器主体螺合使所述阀体一边旋转一边前后移动;以及头部,露出于化油器主体的外部并用于使螺纹部旋转。

对于该调节阀,基本上由化油器或发动机的制造者或者组装有它们的机械等的制造者实施调节操作,在调节成最佳的燃料流量的状态下提供给普通使用者,但是有时使用者为了在使用的场所或者条件发生变化例如气压发生变化等的条件下也能够维持性能而对调节阀进行操作,或者考虑改进发动机的暂时的异常或想要进一步提高性能而对调节阀进行操作,若调节超出调节范围而造成混合气体过浓或者过稀,则可能会产生输出降低、排气状态恶化、发动机停止这样的故障。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通用发动机中也实施排放限制,因此要求设置有限制单元的调节装置,该限制单元使使用者不能够将由制造者已调节过且调节至排放限制合格范围内的调节阀调节为超出其合格范围。

作为具有不能够对这样的化油器中的调节阀进行规定以上操作的限制单元的调节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公昭47-4242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将具有向放射方向突出的臂片的限制帽安装在调节阀的头部,并使臂片与挡止部即化油器主体接触,从而只能进行一圈以内的操作。

此外,例如,在日本实开昭61-13455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将主燃料通路以及低速燃料通路的各个调节阀靠近且相互平行地配置,并使臂片与挡止部即作为对象的调节阀或者其限制帽接触,从而只能进行一圈以内的操作。

对于这些现有的调节装置而言,在制造者进行调节前以使限制帽不从头部脱落的程度将限制帽临时安装在头部,调节结束之后正式安装在臂片与挡止部接触的位置,或者在没有临时安装限制帽的情况下在制造者进行调节后再安装在臂片与挡止部接触的位置。

然而,由于这些限制调节阀转动的单元即限制帽露出于化油器主体的外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限制帽很容易因使用者的故意破坏行为而被拆掉,或者因工作人员在维修中不注意地触碰而调节产生偏差。

因此,例如,如图14a、14b所示,对于日本实开平6-40339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化油器的引导螺杆(pilotscrew)(调节阀)调节装置,将用于调节燃料流路的有效开口面积的调节阀1a的螺纹部螺合安装于化油器主体2的调节孔3a,且使调节工具能够经由限制构件4a的限制孔41a插入调节阀1a的工具插入槽11a。

具有如下结构:调节阀1a借助插入于工具插入槽11a的调节工具的旋转而进行旋转,通过调节阀1a的旋转能够可变地调节燃料流路的有效开口面积,调节阀1a的旋转通过使半月形凸缘部的侧面与限制构件4a的卡止部42a抵接而被限制在规定调节范围内。

该调节阀的调节装置,通过在套筒5a内配置调节阀1a以及限制构件4a,从而在具有燃料流量的调节阀和对调节阀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的化油器中,使用者难以通过故意破坏行为而将配置在所述套筒内部的所述限制构件拆下来。

然而,该化油器中的调节阀的调节装置采用平板状的限制构件作为控制装置,该限制构件被插入并固定在容纳孔内且限制被拆卸,但是由于以平板状构成,因而在插入并固定于容纳孔内时需要进行压入或紧固,或者例如采用螺钉等另外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

因此,限制帽难以小型化且部件价格昂贵,而且难以解决对于使用者难以拆卸而在维修时等容易拆卸这样的操作上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7-424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1-13455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6-4033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化油器中的调节阀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具备小型且廉价的限制帽,该限制帽能够防止因使用者的故意且强行的过度操作或破坏而被拆卸下来,并且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能够简单组装,该调节装置还能够解决制造者以及使用者的操作上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为一种化油器中的调节阀的调节装置,该调节阀螺合于与形成在化油器主体上的燃料通路连通的调节孔,借助形成在轴部的头部上的工具插入槽使轴部转动,从而使轴部在轴向上移动,由此调节所述燃料通路的有效面积,所述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筒状的限制帽,在顶面的中央具有用于插嵌所述调节阀且能够使所述调节阀转动的插嵌孔,并且在所述插嵌孔具有凸缘状的卡合突片,且在所述限制帽的外圆周面形成有由在纵向上延伸的滚花构成的外周卡止部,所述卡合突片与形成在所述调节阀的轴部上的卡合槽卡合,将所述调节阀限制在规定的转动范围,以及套筒,立设于所述化油器主体中的调节孔的周围,用于插嵌所述调节阀以及所述限制帽,且使所述调节阀以及所述限制帽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并且在所述套筒的内周面的底部形成有与所述限制帽的外周卡止部卡止的由在纵向上延伸的滚花构成的内周卡止部;所述调节阀的卡合槽包括在所述轴部的基端至前端之间在规定的长度位置上形成的第一卡合槽和第二卡合槽这样的两个卡合槽,形成在所述限制帽的插嵌孔上的卡合突片包括第一卡合突片和第二卡合突片,所述第一卡合突片与所述第一卡合槽卡合,且将限制帽保持在第一步骤位置,所述第一步骤位置是通过使限制帽处于所述外周卡止部不与所述套筒的内周卡止部卡止的高度位置而能够使限制帽在周向上自由转动的位置;所述第二卡合突片在从所述第一步骤位置向底部方向压入限制帽时与所述第二卡合槽卡合,且将所述限制帽保持在第二步骤位置,所述第二步骤位置是使限制帽的外周卡止部与套筒的内周卡止部卡止来阻止所述限制帽转动且将所述插嵌孔中的调节阀的转动范围限制在预先规定的范围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在使形成在所述限制帽的嵌通孔上的第一卡合突片与调节阀的第一卡合槽卡合而以使限制帽处于限制帽的外周卡止部不与套筒内的内周卡止部卡止的高度位置的方式将限制帽保持于调节阀的位置上,即,在处于限制帽能够在套筒内自由转动的状态的第一步骤的位置,通过制造者等在排放限制合格范围内将调节阀调节至最佳的位置,进而,压入限制帽,将限制帽配置在使第二卡合突片与形成在调节阀的轴上的第二卡合槽卡合的将所述调节阀的转动限制在规定的角度且限制帽的外周卡止部与套筒的内周卡止部卡止而限制限制帽套在筒内的转动的第二步骤的位置,然后进行出厂,从而,使用者在需要时能够在处于所述第二步骤的位置的角度范围内使调节阀转动来进行调节。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调节阀为向所述限制帽的插嵌孔插入的插入部分具有圆弧状的横截面的半圆棒状,形成于所述限制帽的插嵌孔包括圆弧状的插入孔部和圆弧形的移动孔部,所述插入孔部用于同轴地插嵌所述调节阀的插入部,所述移动孔部与该插入孔部连续且与该插入孔部同轴同径,在所述插入孔部的弧部分突出地设置有与形成于所述调节阀的第一卡合槽卡合的第一卡合突片,并且在所述移动孔部的弧部分突出地设置有与形成于所述调节阀的第二卡合槽卡合的第二卡合突片,并且在所述插入孔部和移动孔部的一端或者两端形成挡止部,从而能够限制所述调节阀的转动范围。

此外,在本发明中,从所述调节阀的头部至第二卡合槽为止的用于向限制帽插入的插入部分的轴向的横截面呈大致椭圆形横截面的形状,该形状形成为:在所述横截面的横向的两端形成有与形成在限制帽的顶面上的插嵌孔的直径大致相等的圆弧,并且,限制帽6具有形成在轴向上的与调节阀4的横截面即椭圆形同轴且同形的椭圆形的插嵌孔,在所述插嵌孔的两侧的圆弧部突出地设置有与第一卡合槽卡合的突片状的第一卡合突片,用于通过将插嵌孔与插嵌的所述调节阀嵌合,来临时固定所述限制帽6,防止限制帽容易脱落,并且,限制帽的插嵌孔由第二卡合突片形成,所述第二卡合突片用于形成与所述调节阀的第二卡合槽卡合的椭圆形的插嵌孔的形状,且与配置在对称位置上的一对第二卡合槽卡合,并且在所述第二卡合突片的背面形成有挡止部,从而还能够限制所述调节阀的转动范围。

而且,在本发明中,形成于所述限制帽的所述第一卡合突片与第二卡合突片形成在接近的高度位置,在所述第二步骤位置,使所述第一卡合突片和第二卡合突片与所述第二卡合槽卡合,从而发挥防拔效果。

而且,对于本发明而言,所述调节阀至少为高速侧调节阀和低速侧调节阀之一,所述高速侧调节阀和所述低速侧调节阀分别与高速侧调节孔以及低速侧调节孔螺合从而在轴向上能够移动地分别与高速侧调节孔以及低速侧调节孔连接,所述高速侧调节孔以及低速侧调节孔被设置为与形成于所述化油器主体的高速侧燃料流路以及低速侧燃料流路连通且在所述化油器主体中相互接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适于向通用发动机供给燃料的具有燃料流量的调节阀和对该调节阀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的化油器中,能够防止额外增加部件,与现有的化油器相比组装的顺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因使用者的故意破坏行为将配置在上述套筒内部的所述帽拆卸下来非常困难,而且还能够实现限制帽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化油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用于图1所示的化油器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a、图3b是示出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3a示出第一步骤位置,图3b示出第二步骤位置。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调节阀的立体图。

图5a、图5b是示出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限制帽的立体图,图5a是从正面观察时的立体图,图5b是从背面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限制帽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一步骤位置的使用状态的剖视说明图。

图8a、图8b、图8c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限制帽处于第二步骤位置的状态下转动调节阀的状况的说明图,图8a示出限制帽处于第一步骤位置的状态,图8b示出限制帽处于第二步骤位置的状态。

图9a、图9b、图9c是示出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调节阀的可转动范围的说明图,图9a是将调节阀配置成仅能够向燃料流量减少方向转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b是将调节阀配置成仅能够向燃料流量增加方向转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c是将调节阀配置成能够向燃料流量增加方向以及减少方向两个方向转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的调节阀的放大立体图。

图11a、图11b是示出用于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调节阀的限制帽的立体图,图11a是从正面观察时的立体图,图11b是从背面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处于第一步骤位置的使用状态的剖视说明图。

图13a、图13b、图13c是示出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限制帽处于第二步骤位置的状态下转动调节阀状况的说明图。

图14a、图14b是示出现有例子的说明图,图14a是概略图,图14b是示出引导螺杆(调节阀)以及限制构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化油器,2化油器主体,3调节孔,4调节阀,5调节阀,6限制帽,7限制帽,8套筒,41轴部,42工具插入槽,43第一卡合槽,44第二卡合槽,45螺纹部,46密封部,47针部,53第一卡合槽,54第二卡合槽,61插嵌孔,62外周卡止部,63第一卡合突片,64第二卡合突片,65挡止部,66切口部,81内周卡止部,611插入孔部,612移动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图,以下参照各图对该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化油器1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用于图1所示的化油器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如图3a、图3b所示,该化油器1具有:套筒8,立设于调节孔3、3的周围,该调节孔3、3与形成于化油器主体2的高速侧的燃料流路以及低速侧的燃料流路连通并且相互靠近地设置;高速侧的调节阀4以及低速侧的调节阀5,为了通过手动的方式单独调节上述燃料流路的有效面积而与上述各调节孔3、3螺合并能够移动地与调节孔3、3连接;高速侧的限制帽6以及低速侧的限制帽7,作为控制装置与上述调节阀4、5连接。

此外,高速侧的调节阀4和低速侧的调节阀5虽然部分构成要素在轴向的长短不同,但其功能相同,另外,高速侧的限制帽6和低速侧的限制帽7为相同的部件,因此本发明能够用于高速侧的调节阀4和低速侧的调节阀5中的任意一个调节阀,从而以下对高速侧的调节阀4以及高速侧的限制帽6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调节阀4的调节装置主要包括上述调节阀4、具有顶面的筒状的限制帽6以及套筒8,所述限制帽6在顶面的中央具有用于插嵌上述调节阀4的插嵌孔61,在外周面形成有由在纵向上延伸的滚花构成的外周卡止部62,所述套筒8立设于上述化油器主体2中的调节孔3的周围,上述调节阀4以及限制帽6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地插嵌于其中,并且在内周面的底部形成有内周卡止部81,该内周卡止部81由在纵向上延伸的滚花构成,与上述限制帽6的外周卡止部62卡止。

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上述调节阀4的轴部41的插入部分形成横截面呈例如180度的圆弧状(半圆状)的棒状,在轴部41的头部的顶面形成有能够插入旋转工具(未图示)的工具插入槽42,在轴部41的基端至前端之间在规定的长度位置上形成有第一卡合槽43和第二卡合槽44这两个卡合槽。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上述限制帽6的插嵌孔61具有以同轴的方式被调节阀的插入部插嵌的圆弧状的插入孔部611和与该插入孔部611连续且同轴同径的圆弧形的移动孔部612,在上述插入孔部611的圆弧部分突出地设置有第一卡合突片63,该第一卡合突片63与形成在上述调节阀4的轴部41上的第一卡合槽43卡合,并且在上述移动孔部612的弧部分突出地设置有第二卡合突片64,该第二卡合突片64与形成在上述调节阀4的轴部41上的第二卡合槽44卡合,并且在上述插入孔部611和移动孔部612的一端(或者两端)形成有挡止部65。

图7是示出使限制帽6的插嵌孔61的插入孔部611与调节阀4的第一卡合槽43卡合从而将限制帽6保持在图3a所示状态下的上述外周卡止部62不与上述套筒8的内周卡止部81卡止的高度位置即第一步骤位置并且能够自由地在周向上转动时的调节阀4的轴部41的横截面图,并且图7示出将形成在从调节阀4的基端侧插入的限制帽6的插入孔部611上的第一卡合突片63按压卡合在形成于调节阀4的第一卡合槽43的状态。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在与上述插入孔部611连续的移动孔部612的圆弧部上的第二卡止突片64的突出宽度形成得比形成在上述插入孔部611的圆弧部上的第一卡合突片63的突出宽度更宽,因而该第二卡合突片64构成为向一方的转动侧的挡止部,挡止部65构成为向另一方的转动侧的挡止部,从而调节阀4和自由转动的限制帽6一体转动,因此,制造者将限制帽6保持在第一步骤位置,并将调节阀4调节至规定的调节范围,所述第一步骤位置是通过使限制帽6处于上述外周卡止部62不与上述套筒8的内周卡止部81卡止的高度位置而上述限制帽6不会从调节阀4被拔掉且能够在周向上自由转动的位置。

并且,接下来,如图8a以及图3b所示,当从上述第一步骤位置向底部方向压入限制帽6从而使形成在限制帽6的插嵌孔61上的第一卡合突片63从上述调节阀4的第一卡合槽43脱离并且转动了调节阀4时,使限制帽6位于第二步骤位置,然后进行出厂,所述第二步骤位置是第二卡合槽44能够与形成于上述移动孔部612的第二卡合突片64卡合且使限制帽6的外周卡止部62与套筒8的内周卡止部81卡止而阻止限制帽转动的高度位置。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限制帽6的形成于插入孔部611的第一卡合突片63和形成于移动孔部612的第二卡合突片64形成在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并且第一卡合突片63的突出宽度形成得比第二卡合突片64更窄,因此通过将处于上述第一步骤位置的限制帽6压入至第一卡合突片63与调节阀4的第二卡合槽44卡合为止,不仅能够将限制帽6配置在图8a以及图3b所示的第二步骤位置而且能够发挥防拔效果,从而使用者想要轻易取出限制帽6是极其困难的。

在该第二步骤位置的状态下,在限制帽6的平面上插入孔部611与移动孔部612连续而形成的270度的圆弧状的插嵌入孔61中所插嵌的剖面呈半圆形的调节阀4的轴部41,如图8a的示出初始状态的图、图8b的示出将调节阀4从初始状态转动45度的状态的图、图8c的示出将调节阀4从初始状态转动90度从而使调节阀4与限制帽6的挡止部65抵接的状态的图那样,能够使使用者在90度的范围内转动并调节调节阀4。

此外,通过变更与调节阀4的第二卡合槽44卡合的第二卡合突片64和挡止部65的位置,制造者能够任意地选择将调节阀4配置为仅能够向燃料流量减少的方向转动的状态(图9a)、仅能够向燃料流量增加的方向转动的状态(图9b)或者能够向燃料流量增加的方向以及减少的方向的两个方向转动的状态(图9c)。

此外,对于形成上述限制帽的材料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从金属、塑料或者其它材料中任意选择。

图10以及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的调节阀4以及限制帽6的立体图。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化油器主体2以及套筒8与上述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对于相同的构成部分以及作用和效果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调节阀4具有:工具插入槽42,形成于轴部41的头部;第一卡合槽43,形成在上述头部的前端侧,与上述限制帽6的上述第一卡合突片63嵌合,来防止上述限制帽6的脱落;第二卡合槽44,形成在上述第一卡合槽43的前端侧;螺纹部45,形成在上述第二卡合槽44的前端侧,与上述化油器主体2的调节孔3螺合,在轴向上能够移动地与上述调节孔3连接;密封部46,形成在上述螺纹部45的前端侧,用于防止燃料意外地从上述调节孔3向外部的流出;针部47,形成在前端,用于增加或减小燃料流路的有效面积从而调节燃料流量。

尤其,从上述调节阀4的头部至第二卡合槽44为止的用于向限制帽6插入的插入部分的轴向的横截面呈大致椭圆形横截面的形状,该形状形成为:在上述横截面的横向的两端形成有与形成在限制帽6的顶面上的插嵌孔61的直径大致相等的圆弧。

此外,如图11a、11b所示,限制帽6具有形成在轴向上的椭圆形的插嵌孔61,该插嵌孔61与上述图10所示的调节阀4的横截面即椭圆形同轴且同形,在上述插嵌孔61两侧的圆弧部突出地设置有与第一卡合槽43卡合的突片状的第一卡合突片63、63,用于通过将插嵌孔61与插嵌的上述调节阀4嵌合,来临时固定上述限制帽6,防止限制帽6容易脱落。

此外,限制帽6的插嵌孔61由第二卡合突片64、64形成,所述第二卡合突片64、64用于形成与上述调节阀4的第二卡合槽44卡合的椭圆形的插嵌孔61的形状,且与配置在对称位置上的一对第二卡合槽44、44卡合,并且在上述第二卡合突片64、64的背面设置有两个块状的挡止部65、65。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用于插嵌上述调节阀4的插嵌孔61将限制帽6压入至形成在圆弧状部上的第一卡合突片63、63与形成在调节阀4的轴部41上的第一卡合槽43、43按压卡合为止,将限制帽6保持在上述外周卡止部62不与上述套筒8的内周卡止部81卡止的高度位置即第一步骤位置,使其能够在周向上自由转动。

图12是示出使限制帽6的插嵌孔61与调节阀4的第一卡合槽43卡合从而将限制帽6保持在上述外周卡止部62不与上述套筒8的内周卡止部81卡止的高度位置即第一步骤位置并且能够在周向上自由转动时的调节阀4的轴部41的横截面图,并且图12示出将形成在从调节阀4的基端侧插入的限制帽6的插嵌孔61上的第一卡合突片63按压卡合在形成于调节阀4的第一卡合槽43的状态。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在上述插嵌孔61的圆弧部上的第一卡合突片63的突出宽度形成得比用于形成插嵌孔61的第二卡合突片64、64更窄,因而该第二卡合突片64、64成为向两方的转动侧的挡止部,从而调节阀4与自由转动的限制帽6一体地转动,因此,制造者将限制帽6保持在第一步骤位置,并将调节阀4调节至规定的调节范围,所述第一步骤位置是通过使限制帽6处于上述外周卡止部62不与上述套筒8的内周卡止部81卡止的高度位置而上述限制帽6不会从调节阀4被拔掉且能够在周向上自由转动的位置。

然后,调节至规定的调节范围之后,当从上述第一步骤位置向底部方向压入限制帽6从而使形成于限制帽6的插嵌孔61的第一卡合突片63、63从上述调节阀4的第一卡合槽43脱离并且转动调节阀4时,使限制帽6位于第二步骤位置,然后进行出厂,所述第二步骤位置是第二卡合槽44能够与用于形成上述插嵌孔61的第二卡合突片64、64卡合且使限制帽6的外周卡止部62与套筒8的内周卡止部81卡止而阻止限制帽转动的高度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上述限制帽6的插嵌孔61上的第一卡合突片63与第二卡合突片64形成在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并且第一卡合突片63的突出宽度形成得比第二卡合突片64更窄,因此通过将处于上述第一步骤位置的限制帽6压入至第一卡合突片63与调节阀4的第二卡合槽44卡合为止,不仅能够将限制帽6配置在第二步骤位置而且能够发挥防拔效果,从而使用者想要轻易取出限制帽6是极其困难的。

图13a、13b、13c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步骤位置中的上述调节阀4的转动状况的说明图,图13a是示出初始状态的图,图13b是示出将调节阀4从初始状态转动45度的状态的图,图13c是示出表示将调节阀4从初始状态转动90度从而使调节阀4与限制帽6的挡止部65、65抵接的状态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压入了限制帽6的第二步骤位置在周向上使上述调节阀4转动时,由于上述调节阀4与形成在上述限制帽6上的块状的挡止部65抵接,所以上述调节阀4的转动被限制在90度的转动范围。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不同于图1至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调节阀,形成于调节阀的头部的工具插入槽的中心与调节阀的轴心一致,因此使用者用普通的螺丝刀就能够容易地转动调节阀,从而具有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的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椭圆形的上述插嵌孔61的直线部分的中心相向地设置一对圆弧形的切口部66、66,该切口部用于插嵌上述调节阀4的第二卡合槽44的轴部41,从而在第二步骤位置中,当调节阀4与插嵌孔61以同轴方式转动时,能够顺利无阻地转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适于向通用发动机供给燃料的具有燃料流量的调节阀和对该调节阀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的化油器中,能够防止额外增加部件,与现有化油器相比组装的顺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因使用者的故意破坏行为将配置在上述套筒内部的上述帽拆卸下来非常困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