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循环分体三腔加热柴油箱。
背景技术:
柴油箱是工程机械中用于储存柴油的重要部件,通过柴油箱的供油和柴油机的驱动使得工程机械可以正常行驶,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柴油机除了需要使用适用于低温环境的柴油外,还需要对柴油箱进行适当的加热,从而保证北方地区冬季也可以正常使用0号柴油。现有技术中常使用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这种加热油箱采用主油箱和副油箱一体式设计,而对于现有在车辆两侧都设置有大升位油箱的车型,现有技术中的水循环一体双用加热柴油箱显然无法满足车辆实际使用需求。
另外,驾驶室里面安装独立驻车加热器时,需要另外加装小型副油箱或者在原油箱上打孔,以便将副油箱里面的燃油提供给驻车加热器,驱使驻车加热器工作,但是该种设置会产生浪费资源、影响行车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循环分体三腔加热柴油箱,其通过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主油箱和油箱组,并且限定该油箱组包括通过第一隔板隔开的第二主油箱和副油箱,上述第一主油箱可以安装在车体一侧,上述油箱组可以安装在车体另一侧,并且在上述第一主油箱安装有第一加热器,在上述第二主油箱内安装有第二加热器,以此结构,本发明适用于现有的在车辆两侧均需安装大升位油箱的车型,实用性强。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循环分体三腔加热柴油箱,包括安装在车体一侧的第一主油箱和安装在车体另一侧的油箱组,所述油箱组包括通过第一隔板阻隔开的第二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第一主油箱内安装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主油箱内安装有第二加热器;
所述第一加热器上设置有a吸油管和a回油管,所述第二加热器上设置有b吸油管和b回油管,所述副油箱上连接有c吸油管和c回油管,所述c回油管、b回油管以及所述a回油管连通,所述c吸油管、b吸油管以及所述a吸油管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器上设置有a进水管和a出水管,所述第二加热器上设置有b进水管和b出水管,所述a进水管与所述b出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主油箱内设置有a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主油箱内设置有b液位传感器,所述副油箱内设置有c液位传感器;还包括安装在车体驾驶室内的显示器,所述a液位传感器、b液位传感器以及c液位传感器均分别与所述显示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c液位传感器上设置有与副油箱内部连通的d吸油管和d回油管,所述d吸油管和所述d回油管均分别连接在驻车加热器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主油箱内还安装有a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所述第二主油箱内还安装有b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加热器包括a保护罩、a螺旋管和a进油口封头,所述a保护罩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油箱的底部内侧壁上,所述a螺旋管设置在所述a保护罩内,所述a保护罩的一端设置有a开口,所述a进油口封头配合安装在所述a开口处,所述a吸油管的一端和a回油管的一端均分别伸入所述a保护罩内,所述a吸油管的另一端和a回油管的另一端均分别依次穿过所述a保护罩与所述第一主油箱并伸出所述第一主油箱外,所述a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设置在所述a螺旋管的一端,所述a出水管的一端连通设置在所述a螺旋管的另一端,所述a进水管的另一端和所述a出水管的另一端均分别依次穿过所述a保护罩与所述第一主油箱并伸出所述第一主油箱外。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b保护罩、b螺旋管和b进油口封头,所述b保护罩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主油箱的底部内侧壁上,所述b螺旋管设置在所述b保护罩内,所述b保护罩的一端设置有b开口,所述b进油口封头配合安装在所述b开口处,所述b吸油管的一端和b回油管的一端均分别伸入所述b保护罩内,所述b吸油管的另一端和b回油管的另一端均分别依次穿过所述b保护罩与所述第二主油箱并伸出所述第二主油箱外,所述b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设置在所述b螺旋管的一端,所述b出水管的一端连通设置在所述b螺旋管的另一端,所述b进水管的另一端和所述b出水管的另一端均分别依次穿过所述b保护罩与所述第二主油箱并伸出所述第二主油箱外。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a螺旋管、a进水管以及a出水管一体成型,所述b螺旋管、b进水管以及b出水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主油箱内还设置有用于缓解燃油对所述第一隔板冲击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燃油流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隔板上靠近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井”字型凸起,所述第二隔板上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表面也设置有“井”字型凸起。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主油箱上设置有a注油口,所述第二主油箱上设置有b注油口,所述第三主油箱上设置有c注油口,所述a注油口处安装有a油箱盖,所述b注油口处安装有b油箱盖,所述c注油口处安装有c油箱盖,所述a油箱盖、b油箱盖以及c油箱盖共用一把钥匙。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主油箱和油箱组,并且限定该油箱组包括通过第一隔板隔开的第二主油箱和副油箱,上述第一主油箱可以安装在车体一侧,上述油箱组可以安装在车体另一侧,并且在上述第一主油箱安装有第一加热器,在上述第二主油箱内安装有第二加热器,以此结构,本发明适用于现有的在车辆两侧均需安装大升位油箱的车型,实用性强;
(2)本发明中,在第一主油箱内安装有a液位传感器,在第二主油箱内安装有b液位传感器,在副油箱内安装有c液位传感器,上述a液位传感器、b液位传感器和c液位传感器均分别与安装在驾驶室里的显示器通讯连接,从而方便驾驶人员观察各个油箱内部燃油的油量;
(3)本发明中的c液位传感器为自带吸回油功能的液位传感器,其上设置有与副油箱内部连通的d吸油管和d回油管,当在驾驶室里安装有独立的驻车加热器时,上述d吸油管和d回油管分别连通连接在驻车加热器上,从而不需要另外加装小型副油箱,也不需要在原油箱上打孔,因此可以节约资源,并且保证行车安全,实用性强;
(4)本发明中的第一主油箱内还安装有a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在第二主油箱内还安装有b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从而方便驾驶人员远程定位车辆行驶路线以及对燃油消耗数据进行实时定位监测,确保行车安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水循环分体三腔加热柴油箱的使用原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水循环分体三腔加热柴油箱的使用原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第一加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第二加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a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b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第一个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主油箱;2-a油箱盖;3-第一加热器;4-a螺旋管;5-a回油管;6-a吸油管;7-a液位传感器;8-a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9-a出水管;10-a进水管;11-a吸油三通阀;12-a回油三通阀;13-a支撑板;14-油箱组;15-c液位传感器;16-c油箱盖;17-进水管铜球阀;18-出水管铜球阀;19-尿素液箱体;20-尿素液加热器;21-进水管铁三通;22-出水管铁三通;23-d吸油管;24-驻车加热器;25-副油箱显示屏线束;251-第二主油箱显示屏线束;252-第一主油箱显示屏线束;26-显示器;27-油水分离器;28-柴油机;29-驾驶室暖风箱;30-副油箱;31-第二主油箱;32-b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33-b油箱盖34-b液位传感器;35-b进水管;36-b出水管;37-b回油管;38-b吸油管;39-b回油三通阀;40-b吸油三通阀;41-b支撑板;42-第一隔板;43-第二隔板;431-通孔;44-b螺旋管;45-第二加热器;46-a保护罩;47-a进油口封头;48-b保护罩;49-b进油口封头;50-连接块;51-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循环分体三腔加热柴油箱,包括安装在车体一侧的第一主油箱1和安装在车体另一侧的油箱组14,该油箱组14包括第二主油箱31和副油箱30,该第二主油箱30和副油箱31之间通过第一隔板42分隔开,在上述第一主油箱1内安装有第一加热器3,在上述第二主油箱30内安装有第二加热器45,上述第一加热器3可以对第一主油箱1内部的燃油进行加热,上述第二加热器45可以对上述第二主油箱31内的燃油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限定上述第一加热器3包括a保护罩46、a螺旋管4和a进油口封头47,上述a保护罩46通过连接块50固定连接在上述第一主油箱1的底部内侧壁上,上述连接块50的形状的连接形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实现将上述a保护罩46固定连接在上述第一主油箱1的底部内侧壁上即可,优选的,设置该连接块50为“7”字型固定板,该“7”字型固定板的“-”端与a保护罩46固定连接,“7”字型固定板的“|”端与第一主油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这种结构可以较好地对a保护罩46起到固定作用。上述a螺旋管4设置在上述a保护罩46内,本实施例中的a保护罩46呈现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在该a保护罩46的开口端设置有上述a进油口封头47,当该a进油口封头47打开的时候,上述第一主油箱1内部的燃油将会从上述a保护罩46的开口中进入上述a保护罩46内,上述a螺旋管4可以对进入a保护罩46内的燃油进行加热,当上述a进油口封头47关闭的时候,上述第一主油箱1内部的燃油将和a保护罩46内的燃油分离开,此结构可以避免a保护罩46内的已加热燃油与第一主油箱1内的未加热燃油混淆,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第一加热器3上设置有a吸油管6和a回油管5,具体地,该a吸油管6的一端和a回油管5的一端均分别伸入上述a保护罩46内,上述a吸油管6的另一端和a回油管5的另一端均分别依次穿过上述a保护罩46和第一主油箱1侧壁并伸出上述第一主油箱1外,该a吸油管6可以将上述a保护罩46内已经加热的燃油导出第一主油箱1并供给柴油机28使用,上述a回油管5可以将柴油机28未使用完的燃油导入a保护罩46内再次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第一加热器3上还设置有a进水管10和a出水管9,具体地,该a进水管10连通设置在上述a螺旋管4的一端,上述a出水管9连通设置在上述a螺旋管4的另一端,上述a出水管9的另一端和上述a进水管10的另一端均分别依次伸出上述a保护罩46和第一主油箱1的侧壁并伸出上述第一主油箱1外。该a进水管10中可以通入热水,热水从a螺旋管4中流过并从上述a出水管9中流出,利用热水加热a保护罩46内的燃油。本实施例中的a进水管10、a出水管9和a螺旋管4采用一体成型制造而成,从而保证热水流过的通道壁上不会产生任何缝隙,避免热水从a进水管10或者a出水管9或者a螺旋管4中流出而污染燃油,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a保护罩46、a螺旋管4的长度方向均与上述第一主油箱1的长度方向同向,而且由于该a保护罩46是连接在上述第一主油箱1的底壁上的,故此结构可以保证当第一主油箱1内的油位较低时也不会降低第一加热器3的加热效果,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限定上述第二加热器45包括b保护罩48、b螺旋管44和b进油口封头49,上述b保护罩48通过连接块50固定连接在上述第二主油箱31的底部内侧壁上,上述连接块50的形状的连接形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实现将上述b保护罩48固定连接在上述第二主油箱31的底部内侧壁上即可,优选的,设置该连接块50为“7”字型固定板,该“7”字型固定板的“-”端与b保护罩48固定连接,“7”字型固定板的“|”端与第二主油箱31的底部固定连接,这种结构可以较好地对b保护罩48起到固定作用。上述b螺旋管44设置在上述b保护罩48内,本实施例中的b保护罩48呈现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管状,在该b保护罩48的开口端设置有上述b进油口封头49,当该b进油口封头49打开的时候,上述第二主油箱31内部的燃油将会从上述b保护罩48的开口中进入上述b保护罩48内,上述b螺旋管44可以对进入b保护罩48内的燃油进行加热,当上述b进油口封头49关闭的时候,上述第二主油箱31内部的燃油将和b保护罩48内的燃油分离开,此结构可以避免b保护罩48内的已加热燃油与第二主油箱31内的未加热燃油混淆,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第二加热器45上设置有b吸油管38和b回油管37,具体地,该b吸油管38的一端和b回油管37的一端均分别伸入上述b保护罩48内,上述b吸油管38的另一端和b回油管34的另一端均分别依次穿过上述b保护罩48和第二主油箱31侧壁并伸出上述第二主油箱31外,该b吸油管38可以将上述b保护罩48内已经加热的燃油导出第二主油箱31并供给柴油机28使用,上述b回油管5可以将柴油机28未使用完的燃油导入b保护罩48内再次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第二加热器45上还设置有b进水管35和b出水管36,具体地,该b进水管35连通设置在上述b螺旋管44的一端,上述b出水管36连通设置在上述b螺旋管44的另一端,上述b出水管36的另一端和上述b进水管35的另一端均分别依次伸出上述b保护罩48和第二主油箱31的侧壁并伸出上述第二主油箱31外。该b进水管35中可以通入热水,热水从b螺旋管44中流过并从上述b出水管36中流出,利用热水加热b保护罩48内的燃油。本实施例中的b进水管35、b出水管36和b螺旋管44采用一体成型制造而成,从而保证热水流过的通道壁上不会产生任何缝隙,避免热水从b进水管35或者b出水管36或者b螺旋管44中流出而污染燃油,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b保护罩48、b螺旋管44的长度方向均与上述第二主油箱31的长度方向同向,而且由于该b保护罩48是连接在上述第二主油箱31的底壁上的,故此结构可以保证当第二主油箱31内的油位较低时也不会降低第二加热器3的加热效果,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本发明中的第一主油箱1和第二主油箱31连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将上述a回油管5和b回油管37通过回油油路连通,限定在上述副油箱30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燃油流出的c吸油管和用于将柴油机28没使用完的燃油导入副油箱30内的c回油管。具体安装的时候,将上述回油油路的一端连接在上述c回油管上,上述回油油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柴油机28上,在该回油油路上设置有a回油三通阀12,上述a回油管5通过该a回油三通阀12连通连接在上述回油油路上,在该回油油路上还设置有b回油三通阀39,上述b回油管37通过上述b回油三通阀39连通连接在上述回油油路上;将上述a吸油管6和b吸油管38通过吸油油路连通,具体安装的时候,将上述吸油回路的一端连通连接在上述c吸油管上,将吸油回路的另一端依次连通连接在油水分离器27和柴油机28上,在上述吸油回路上设置有a吸油三通阀11,上述a吸油管6通过上述a吸油三通阀11连通连接在上述吸油回路上,在上述吸油回路上还设置有b吸油三通阀40,上述b吸油管38通过该b吸油三通阀40连通连接在上述吸油回路上。使用者可以通过上述a回油三通阀12或者b回油三通阀39以及a吸油三通阀11或者b吸油三通阀40来控制选用第一主油箱1供油或者第二主油箱31或者副油箱30供油。
另外,本实施例中,将上述a进水管10与上述b出水管36连通。具体安装的时候,将上述b进水管35通过进水管铁三通21连接在车载尿素液箱体19以及柴油机28的出水端上,在上述尿素液箱体19上设置有尿素液加热器20,该尿素液加热器20可以对尿素液箱体19内的水进行加热,另外柴油机28在使用的时候所产生的热水也将通过上述柴油机28的出水端进入上述b进水管35,值得注意的是,该处所述的柴油机28在使用的时候所产生的热水包括从驾驶室暖风箱29中流出的热水,而后进入上述b螺旋管44,而后进入上述b出水管36,而后进入a进水管10,而后经过a螺旋管4,而后经过a出水管9,本实施例中,在a出水管9上连通设置有回水管铁三通22,该回水管铁三通22的一个开口端通过水管与柴油机28的进水端连通,从a出水管10流出的水将会流入到尿素液箱体19和驾驶室暖风箱29中,上述回水管铁三通22的另一个开口端通过水管与上述尿素液箱体19的进水端连通。通过该水路设计,可以保证在不影响原有加热构造原理的基础上行,合理利用热水源,加热高效节能,实用性强。本实施例中,在上述a出水管9与上述回水管铁三通22之间设置有回水管铜球阀18,在上述b进水管35与上述进水管铁三通21之间设置有进水管铜球阀17,以便使用者根据需要随时控制水路的通断,实用性强。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使用的时候,在上述第一主油箱1和第二主油箱31内均装入0号柴油,在上述副油箱30中装入-35号柴油。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使用副油箱30内的-35号柴油,来正常启动柴油机28,柴油机28运转后先将冷却水升温加热,再通过加热后的水依次对第二主油箱31和第一主油箱1内的0号柴油进行循环加热,待第二主油箱31内部的第二加热器45内的油温升高,并且第一主油箱1内部的第一加热器3内的油温也升高后,通过转换a吸油三通阀11将副油箱30供油切换至第一主油箱1供油,再通过a回油三通阀12转换至第一主油箱1回油,当第一主油箱1内部燃油消耗到油位较低时,通过b吸油三通阀40将第一主油箱1供油切换至第二主油箱31对柴油机28供油,在通过b回油三通阀转换至第二主油箱31回油,使柴油机28可以长时间在低温情况下正常使用较低成本的0号燃油,停车时提前3分钟在通过阀门切换使用副油箱30内高成本较高的-35号燃油即可,从而降低使用成本,通过回油油路和吸油油路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45内部的燃油进行二次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其能够适用于现在车辆两侧都是大升位油箱的车型,实用性更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主油箱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主油箱1内油位高低的a液位传感器7,在上述第二主油箱3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二主油箱31内油位高低的b液位传感器34,在上述副油箱30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该副油箱30内油位高低的c液位传感器15。限定本实施例中的a液位传感器7、b液位传感器34和c液位传感器均为电子感应液位高低的传感器,在车体驾驶室内安装有显示器26,上述a液位传感器7、b液位传感器34和c液位传感器15均分别与该显示器26通讯连接,上述a液位传感器7、b液位传感器34和c液位传感器15感应到的液位信息将会在上述显示器26上显示出来,从而方便驾驶人员观擦各个油箱内油量多少,实用性强。作为有限,上述显示器26设计为液晶显示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a液位传感器7通过第一主油箱显示屏线束252与上述显示器26通讯连接,上述b液位传感器34通过第二主油箱显示屏线束251与上述显示器26通讯连接,上述c液位传感器15通过副油箱显示屏线束25与上述显示器26通讯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和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限定上述c液位传感器15为自带吸回油功能的燃油传感器,在上述c液位传感器上设置有与上述副油箱30内部连通的d吸油管23,该吸油管23的自由端穿过上述副油箱30的箱体侧壁。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安装方式,将上述d吸油管23伸出副油箱40的一端连通连接在驻车加热器24上,另外,该d吸油管23伸出上述副油箱30的一端也可以连接一个吸油三通阀门(图中未画出),分别将驻车加热器24和发动机预热器(图中未画出)连通连接在上述吸油三通阀门上,从而实现直接将上述副油箱30内的-35号柴油提供给驻车加热器24和/或发动机预热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车体上加装副油箱或者在原油箱上打孔并将燃油提供到驻车加热器24和/或发动机预热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并且有效的节约成本,实用性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主油箱1内还安装有a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8,在上述第二主油箱31内还安装有b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32,利用上述a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8和b全球gps燃油监测定位系统32,驾驶人员可以远程定位车辆行驶路线以及燃油消耗数据等定位监测,从而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8所示,在上述第二主油箱31内还设置有第二隔板43,该第二隔板4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燃油流过的通孔43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隔板43上远离上述第一隔板42的一侧侧面上设置“井”字型凸起,该第二隔板43可以避免第一隔板42受到0号柴油的强烈冲击,其对第一隔板42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7所示,在上述第一隔板42上靠近上述第二隔板43的一侧侧壁上页设置有“井”字型凸起,用以减小0号柴油对第一隔板42的冲击力度。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本发明中的第一隔板42受到双重保护,不会容易隔断或者漏油,增强了本发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6: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第一主油箱1和第二主油箱31的油箱壁的结构能够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主油箱1内设置有a支撑板13,在第二主油箱31内设置有b支撑板41,在a支撑板13和b支撑板41上均设置有用于燃油流通的过孔51。上述a支撑板13可以支撑第一主油箱1的箱体,使之结构更加稳固;上述b支撑板41可以支撑第二主油箱31的箱体,使得第二主油箱31的箱体更加稳固,进而增强了本发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使得上述a支撑板13和b支撑办41的表面上也均设置有“井”字型凸起。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中,限定在第一主油箱1上设置有a注油口,在第二主油箱上设置有b注油口,在第三主油箱上设置有c注油口,在a注油口处安装有a油箱盖2,在b注油口处安装有b油箱盖33,在c注油口处安装有c油箱盖16,上述a油箱盖2、b油箱盖33以及c油箱盖16共用一把钥匙。通过该设计,驾驶员只需要一把钥匙便能打开所有油箱盖,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