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4960发布日期:2019-07-06 11:3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属于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例如柴油机排气后处理装置)主要是用来处理或净化排气中有毒及有害物质的装置。排气中的毒害物质主要包含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等。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采用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柴油颗粒过滤器(dpf)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相组合的方案来提高排气处理的效能。柴油颗粒过滤器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堵塞,从而影响整个后处理装置的性能,业界通常需要将其设计为可拆卸式的结构,从而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后处理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用以与发动机的排气相连通的进口,所述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一筒体组件,所述第一筒体组件包括与所述进口相连通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的下游且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相连通的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壳体设有一个用以维护的端面以及贯穿所述端面的收容腔,所述第一筒体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第一筒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的套筒以及固定在所述套筒上的安装法兰,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筒体组件通过所述安装法兰实现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法兰焊接在所述套筒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筒设有位于外侧的翻边,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抵压在所述翻边上的垫圈以及抵压在所述垫圈上的端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设有穿过所述安装法兰、所述垫圈以及所述端盖以对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进行固定的螺栓以及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法兰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垫圈设有向所述端盖延伸的凸台以及贯穿所述凸台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端盖设有向所述垫圈冲压形成的沉孔部,所述沉孔部设有第三安装孔,其中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并与所述螺母在所述沉孔部内实现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的下游的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旁侧的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旋流管、与所述旋流管相连通的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二筒体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筒体组件相连通的出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法兰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一连通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垫圈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对齐的第二连通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设有向所述第一腔体内凸伸且用以迫使气流反向的弧形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旋流管中的钢丝绒;所述第二筒体组件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拆卸的第一筒体组件,而且其中又将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套筒,从而一方面给拆卸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使得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也能够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的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的爆炸图。

图6是图1的主视图。

图7是图3中垫圈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6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沿图6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沿图6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100,其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后处理组件。其中,所述壳体1包括用以与发动机的排气相连通的进口10。所述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一筒体组件11以及与所述第一筒体组件11并排布置的两个第二筒体组件12。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筒体组件11包括与所述进口10相连通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2以及位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2的下游且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2相连通的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3,其中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3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2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筒体组件12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

所述壳体1设有一个用以维护的端面13以及贯穿所述端面13的收容腔14。所述第一筒体组件1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收容腔14中,所述第一筒体组件1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2的套筒4以及固定在所述套筒4上的安装法兰5。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套筒4内,所述第一筒体组件11通过所述安装法兰5实现固定。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2与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3均分别包括载体、包覆在载体外部的衬垫以及封装在衬垫外部的外壳。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法兰5焊接在所述套筒4上。

所述套筒4设有位于外侧的翻边41(请参图8所示)。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100包括抵压在所述翻边41上的垫圈6以及抵压在所述垫圈6上的端盖7。

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100设有穿过所述安装法兰5、所述垫圈6以及所述端盖7以对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3进行固定的螺栓81以及与所述螺栓81相配合的螺母82。

具体地,所述安装法兰5设有第一安装孔51;所述垫圈6设有向所述端盖7延伸的凸台61以及贯穿所述凸台61的第二安装孔62;所述端盖7设有向所述垫圈6冲压形成的沉孔部71,所述沉孔部71设有第三安装孔72,其中所述螺栓8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51、所述第二安装孔62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孔72并与所述螺母82在所述沉孔部71内实现固定。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将螺母82设置在沉孔部71内以节省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螺母82,避免其被外力干涉。

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100包括位于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3的下游的第一腔体15、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5的旁侧的第二腔体16、与所述第二腔体16相连通的旋流管17、与所述旋流管17相连通的第三腔体18、与所述第三腔体18相连通的第二筒体组件12以及与所述第二筒体组件12相连通的出口20。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法兰5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5与所述第二腔体16的第一连通孔52。所述垫圈6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52对齐的第二连通孔63。

所述端盖7设有向所述第一腔体15内凸伸且用以迫使气流反向的弧形壁73。

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100还包括位于所述旋流管17中的钢丝绒171,以提高混合效果,降低尿素结晶的风险。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拆卸的第一筒体组件11,而且其中又将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3可拆卸地安装于套筒4,从而一方面给拆卸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3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使得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2也能够拆卸。通过将封装单元从端面拆封取出,拆卸灵活、容易操作;另外,整车安装时,本发明的这种布置左右通用,灵活性强。

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