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819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增压发动机中,集成中冷器的进气歧管,用于降低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温度、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效率。

在现有技术中,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本体和中冷器。进气歧管本体包括进气总管、稳压腔以及进气支管。中冷器集成在稳压腔中,并通过设置在进气歧管本体上的盖板将中冷器封合在稳压腔中。中冷器的底部与顶部分别与稳压腔的下壁和盖板的内壁密封配合。

增压后的气体由进气总管进入稳压腔内,经过中冷器冷却后进入到进气支管内。稳压腔与中冷器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一部分气体直接从此间隙通过,未经过中冷器冷却而直接进入某些进气支管。这一方面导致部分进气支管的进气温度升高,另一方面使得各个进气支管的进气温度不均。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歧管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本体,其具有稳压腔;中冷器,其设置在所述稳压腔内,且所述中冷器的外壁与所述稳压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以及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间隙内。

优选地,所述中冷器的外侧壁与所述稳压腔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稳压腔的内前壁与所述中冷器的前部之间设置有两个安装间隙,所述密封件的数量对应设置为两个,一个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稳压腔的一个内侧壁与所述中冷器的相应外侧壁之间,另一个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稳压腔的内前壁与所述中冷器的前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稳压腔的内前壁与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且从所述安装凹槽延伸至抵靠所述中冷器。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稳压腔的内前壁或内侧壁上;以及密封部,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且具有一定的弧度,并抵靠至所述中冷器。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进一步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密封部,且所述第二安装部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并能够从设置在所述稳压腔的内前壁或内侧壁上的开口处穿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以及所述密封部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密封条或密封垫片。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歧管中,中冷器设置在进气歧管本体的稳压腔内,且中冷器的外壁与稳压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以方便将中冷器安装在进气歧管本体的稳压腔内。密封件设置在中冷器的外壁与稳压腔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内,用于阻止来自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总管的气体通过中冷器的外壁与稳压腔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直接进入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支管内。从而只允许来自进气总管的气体直接经过中冷器冷却后进入到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支管内,以保证各个进气支管的进气温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气歧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进气歧管的A处的示意性放大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本体、中冷器以及密封件。所述进气歧管本体具有稳压腔;所述中冷器设置在所述稳压腔内,且所述中冷器的外壁与所述稳压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间隙内。

上述进气歧管中的中冷器设置在进气歧管本体的稳压腔内,且中冷器的外壁与稳压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以方便将中冷器安装在进气歧管本体的稳压腔内。密封件设置在中冷器的外壁与稳压腔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内,用于阻止来自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总管的气体通过中冷器的外壁与稳压腔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直接进入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支管内。从而只允许来自进气总管的气体直接经过中冷器冷却后进入到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支管内,以保证各个进气支管的进气温度均匀。

参见图1,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本体1、中冷器2以及密封件3,其中,进气歧管本体1具有进气总管11、多个进气支管13,以及设置在进气总管11与多个进气支管13之间的稳压腔12。需要指出的是,进气歧管本体1由两个进气歧管子体扣合形成。

参见图1,中冷器2设置在进气歧管本体1的稳压腔12内。在本实施例中,中冷器2的形状为长方体,包括顶部(即图1所示的中冷器2的平行于纸面方向上的可视壁)、底部(即与图1所示的中冷器2的可视面相对设置的不可视壁)、左侧壁、右侧壁、前部(即图1所示的中冷器2的下边缘处)以及后部(即图1所示的中冷器2的上边缘处)。前部具有进气口,后部具有与进气口连通的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相对设置,用于供气体进出,且中冷器2的进气口与进气歧管本体1的进气总管11连通,中冷器2的出气口与多个进气支管13相连通。

需要指出的是,中冷器2的外壁与稳压腔1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以方便将中冷器2安装在进气歧管本体的稳压腔12内。参见图1,密封件3设置在中冷器2的外壁与稳压腔12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内,用于对中冷器2的外壁与稳压腔12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进行密封,以阻止来自进气总管11的气体通过中冷器2的外壁与稳压腔12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直接进入进气支管13内。从而只允许来自进气总管11的气体直接经过中冷器2冷却后进入到进气歧管本体1的进气支管13内,以保证各个进气支管13的进气温度均匀。

需要指出的是,稳压腔12的内壁主要指的稳压腔12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壁(具体为图1所示的稳压腔12的竖直延伸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和内前壁(具体为图1所示的稳压腔12的水平延伸的前壁)。中冷器2的外壁主要指的中冷器2的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前部。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冷器2的外侧壁与稳压腔1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一个安装间隙,稳压腔12的内前壁与中冷器2的前部之间也设置有一个安装间隙。也就是说,安装间隙一共为两个,密封件3的数量对应设置为两个。一个密封件3设置在稳压腔12的一个内侧壁(即图1所示的稳压腔12的左侧壁)与中冷器2的相应外侧壁(即图1所示的中冷器2的左侧壁)之间。另一个密封件3设置在稳压腔12的内前壁与中冷器2的前部之间。更具体地,另一个密封件3位于图1所示的中冷器2的前部的主水路的左右方向上的左侧,以使中冷器2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其中,中冷器2的前部的主水路一般位于中冷器2的最右侧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中冷器2的右侧壁与稳压腔12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一个安装间隙,稳压腔12的内前壁与中冷器2的前部之间也设置有一个安装间隙时,可以将一个密封件3设置在稳压腔12的右侧壁与中冷器2的右侧壁之间,另一个密封件3设置在稳压腔12的内前壁与中冷器2的前部之间。

参见图1和图2,稳压腔12的内前壁与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凹槽121,密封件3安装在安装凹槽121内,且从安装凹槽121延伸至抵靠中冷器2,以与中冷器2的外侧壁贴合密封,从而对稳压腔12和中冷器2之间的安装间隙进行密封。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安装凹槽121在进气歧管本体1注塑时直接形成。在安装好装好密封件3之后,将形成进气歧管本体1的两个进气歧管子体的内侧端壁进行焊接,以保证贴合面良好密封。

在未图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密封件3也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稳压腔12的内前壁或内侧壁,以保证密封件3在稳压腔12上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密封件3为弹性件,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进行弹性变形。具体地,密封件3的材料为橡胶,由于橡胶具有一定的柔性,使密封件3可以根据稳压腔12与中冷器2之间的安装间隙的大小进行弯曲变形,且密封性好。

具体参见图2,密封件3包括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32以及密封部33。

参见图2,密封件3的第一安装部31设置在稳压腔12的内前壁或内侧壁(即安装凹槽121内)。密封件3的密封部33与第一安装部31连接,且具有一定的弧度,并抵靠至中冷器2。由于密封件3的材料为橡胶,具有一定的柔性,使中冷器2方便安装在进气歧管本体1的稳压腔12内,且不会对中冷器2造成损坏。同时,密封部33的弧度能够根据稳压腔12与中冷器2之间的安装间隙的大小进行弯曲变形。稳压腔12与中冷器2之间的安装间隙越小,密封部33的弯曲变形越显著,密封部33与中冷器2的外侧壁的接触面越大且越贴合,使密封效果越好。

参见图2,密封件3的第二安装部32连接第一安装部31和密封部33。也就是说,第一安装部31和密封部33间接连接。第二安装部32垂直于第一安装部31,并能够从设置在稳压腔12的内前壁或内侧壁上的开口处穿出。其中,开口与安装凹槽121相连通。第二安装部32主要用于对密封部33起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32以及密封部33为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32以及密封部33粘结在一起的实施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2,安装凹槽121内设置有限位凸起122,限位凸起122设置在安装凹槽121上的远离密封部33的一侧,用于对密封件3进行限位。且限位凸起122位于第二安装部32的长度方向上的延伸线上,以对密封件3的第二安装部32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对密封件3的密封部33进行进一步支撑。

在另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密封件3为密封条或密封垫片,方便购买且密封性好。

需要指出的是,中冷器2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稳压腔12的内上壁和稳压腔12的内下壁密封配合,以使中冷器2的顶部与稳压腔12的内上壁之间,以及中冷器2的底部与稳压腔12的内下壁之间密封,防止来自进气总管11的气体通过中冷器2的顶部与稳压腔12的内上壁之间,以及中冷器2的底部与稳压腔12的内下壁之间的安装间隙直接进入进气支管13内。需要指出的是,中冷器2的顶部与稳压腔12的内上壁相对设置,中冷器2的底部与稳压腔12的内下壁相对设置,且稳压腔12的内上壁具体指的是用于将稳压腔12封合的盖板的内壁。可以理解的是,中冷器2的顶部与稳压腔12的内上壁之间,以及中冷器2的底部与稳压腔12的内下壁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进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歧管中,中冷器设置在进气歧管本体的稳压腔内,且中冷器的外壁与稳压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以方便将中冷器安装在进气歧管本体的稳压腔内。密封件设置在中冷器的外壁与稳压腔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内,用于阻止来自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总管的气体通过中冷器的外壁与稳压腔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直接进入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支管内。从而只允许来自进气总管的气体直接经过中冷器冷却后进入到进气歧管本体的进气支管内,以保证各个进气支管的进气温度均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