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发动机手摇起动装置自动脱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821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风冷发动机手摇起动装置自动脱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技术领域,是一种风冷发动机手摇起动装置脱开机构。



背景技术:

针对在前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0908022.7的专利进行优化改进,在前申请的专利中公开的脱开机构在实际使用时,位于下部的起动爪由于重力作用会伸出起动爪压盘与发动机飞轮上爪盘相接触,形成“哒哒哒”的声响,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噪音较大,所以需要在起动爪上增加可以复位的装置;另外,在前申请的专利中公开当从动轴加速旋转时,将带动分离盘和起动爪一同旋转,此时起动爪压盘在压簧的压力下和起动盘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起动爪压盘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不能旋转,当分离盘和起动爪旋转到一定角度后,起动爪在离心力和起动爪压盘的限位作用下向外张开,带动飞轮上的爪盘一同转动,起动爪压盘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不能旋转为一种阻尼作用力,但是靠压簧生产的摩擦力实现阻尼作用在实际使用时起动不是很顺畅,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风冷发动机手摇起动装置脱开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发动机手摇起动装置自动脱开机构,所述手摇起动装置包括开口侧与发动机导风罩可拆卸连接的起动盘,起动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主动轴的外安装盘和安装从动轴的内安装盘,所述自动脱开机构包括离心甩出后带动发动机飞轮上爪盘旋转的起动爪、分离盘组件和回位扭簧,所述分离盘组件固定连接在从动轴上,分离盘组件通过铆钉连接起动爪,且起动爪绕铆钉转动,所述回位扭簧一端固定在起动爪内侧边沿,其另一端固定在分离盘组件上,所述内安装盘开口侧上连接一阻尼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套装在从动轴上的旋转定位套、起动爪压盘、薄螺母和波形弹垫,所述起动爪压盘安装在分离盘组件内侧,起动爪压盘连接薄螺母,薄螺母与旋转定位套连接,两者的连接面呈U形,该U形连接面上套装有波形弹垫,所述波形弹垫压紧在薄螺母与内安装盘之间。将波形弹垫压紧在薄螺母与内盘之间,产生轴向弹力,产生阻尼作用力,旋转定位套、起动爪压盘和薄螺母组成的整体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在内盘端部轴向自由旋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起动爪压盘和薄螺母为整体压铸铝件或整体尼龙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起动爪压盘、薄螺母和旋转定位套为铆接成一整体的铆接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盘组件包括向着起动爪压盘依次设置的分离盘I、分离盘II和分离盘III,所述回位扭簧有一端具体固定在分离盘I和分离盘II之间。

再更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盘I、分离盘II和分离盘III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

再更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盘I、分离盘II和分离盘III为分体结构,且均采用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之前申请的专利基础上改进结构,自动脱开机构增设回位扭簧,当发动机起动后,起动爪在回位扭簧的作用下可以回位,避免位于下部的起动爪由于重力作用与爪盘发出噪音;内安装盘开口侧连接阻尼机构,起动爪压盘在阻尼机构的波形弹垫作用下产生阻尼的反作用力,设计合理,起动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动轴,2.外安装盘,3.从动轴,4.内安装盘,5.起动爪,6.分离盘组件,7.回位弹簧,8.铆钉,9.旋转定位套,10.起动爪压盘,11.薄螺母,12.波形弹垫,13.尼龙垫片,61.分离盘I,62.分离盘II,63.分离盘III。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风冷发动机手摇起动装置自动脱开机构,手摇起动装置包括开口侧与发动机导风罩可拆卸连接的起动盘,起动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主动轴1的外安装盘2和安装从动轴3的内安装盘4,自动脱开机构包括离心甩出后带动发动机飞轮上爪盘旋转的起动爪5、分离盘组件6和回位扭簧7,分离盘组件6固定连接在从动轴3上,分离盘组件6通过铆钉8(也可以用销或销轴等)连接起动爪5,且起动爪5绕铆钉8转动,回位扭簧7一端固定(可以是卡和别等)在起动爪5内侧边沿,其另一端固定(可以是卡和别等)在分离盘组件6上,内安装盘4开口侧上连接一阻尼机构,阻尼机构包括套装在从动轴3上的旋转定位套9、起动爪压盘10、薄螺母11和波形弹垫12,起动爪压盘10安装在分离盘组件6内侧,起动爪压盘10外侧焊接薄螺母11,薄螺母11与旋转定位套9螺纹连接,两者的连接面呈U形,该U形连接面上套装有波形弹垫12,波形弹垫12压紧在薄螺母11与内安装盘4之间。

分离盘组件6包括向着起动爪压盘10依次设置的分离盘I61、分离盘II62和分离盘III63,回位扭簧7有一端具体固定在分离盘I61和分离盘II62之间。分离盘I61、分离盘II62和分离盘III63可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也可采用钢板制成三个单独结构。

当从动轴3旋转时,将带动起动爪5一同旋转,当旋转一定的小角度后,起动爪5将作用在起动爪压盘10上,由于起动爪压盘10在波形弹垫12的作用下产生阻尼的反作用力,将使起动爪5沿铆钉8轴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起动爪5另外一端接触到分离盘组件6后将停止旋转,此时起动爪5克服了回位扭簧7的分作用力并向外伸出,张开一定的高度,此时起动爪5已连接到柴油机飞轮上的爪盘内孔,当从动轴3继续旋转,起动爪5将带动爪盘和飞轮旋转,从而起动发动机;当柴油机起动后,从动轴3和自动脱开机构将不再旋转,此时起动爪5在回位扭簧7的作用下回位,起动爪5和飞轮上的爪盘分离开,起动机构停止工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薄螺母11与起动爪压盘10铆接,薄螺母11外侧形成U形翻边,U形翻边内侧的凹槽上套设波形弹垫12。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薄螺母11与起动爪压盘10铆接,薄螺母11外侧形成U形翻边,U形翻边内侧的凹槽上向着内安装盘4依次套设尼龙垫片13和波形弹垫12。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直接将薄螺母11与起动爪压盘10做成一体结构,薄螺母11外侧具有U形翻边,U形翻边内侧的凹槽上套设波形弹垫12。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起动爪压盘10内侧连接薄螺母11,薄螺母11与旋转定位套9螺纹连接,两者的连接面呈U形,该U形连接面上、起动爪压盘10的外侧依次套装有尼龙垫片13和波形弹垫12。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起动爪压盘10内侧连接薄螺母11,薄螺母11与起动爪压盘10之间设有尼龙垫片13,薄螺母11与旋转定位套9螺纹连接,两者的连接面呈U形,该U形连接面上、起动爪压盘10的外侧依次套装有尼龙垫片13和波形弹垫12。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起动爪压盘10内侧连接薄螺母11,薄螺母11与起动爪压盘10之间由内向外设有波形弹垫12和尼龙垫片13,薄螺母11与旋转定位套9螺纹连接,两者的连接面呈U形,该U形连接面上、起动爪压盘10的外侧依次套装有尼龙垫片13和波形弹垫12。

起动爪压盘10和薄螺母11根据试制需要可以采用整体加工工艺,也可以做成整体压铸铝件,也可以做成整体尼龙件。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