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强制性啮合起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735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强制性啮合起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强制性啮合起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强制性啮合起动机中的离合器和P轴都需要进行装配,但是这种装配过程中都会在离合器和P轴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种间隙一方面会影响起动机内部的单向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啮合,容易发生顶齿或者铣齿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配合使用过程中拨叉需要的拨动力较大,起动机容易发热,开关负荷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起动机的离合器和P轴分体配合单向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情况不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起动机中离合器和P轴一体的新型强制性啮合起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强制性啮合起动机,包括一内部设有直流电机组件的后端盖、一与所述后端盖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后端盖内部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P轴、一与P轴固定连接的单向离合器、一与所述单向离合器配合连接的恒星齿轮组,所述单向离合器端部设有一连接柱,所述恒星齿轮组与所述连接柱配合连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传动拨叉、一与传动拨叉配合连接的拨叉衬套、一电磁开关以及一开关动铁芯,所述传动拨叉一端与所述P轴连接,所述传动拨叉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动铁芯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直流电机组件包括一与所述恒星齿轮配合连接的转子总成、一与转子总成配合连接的定子总成以及一刷架总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开关上设有一主触点组件,所述主触点组件包括一铜片以及一用于压紧铜片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总结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所述起动机离合器与P轴设置为一体结构,开关吸合用较小力通过拨叉可以把单向离合器拉出,减少开关负荷,避免开关发热过快,从而减少顶齿和铣齿,而且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减少了相应的装配过程,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也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离合器半剖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后端盖,2—控制机构,3—传动机构,10—直流电机组件,11—转子总成,12—定子总成,13—刷架总成,20—传动拨叉,21—拨叉衬套,22—电磁开关,23—主触点组件,24—开关动铁芯,25—铜片,26—螺母,30—P轴,31—单向离合器,32—恒星齿轮组,33—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一种新型强制性啮合起动机,包括一内部设有直流电机组件10的后端盖1、一与所述后端盖1连接的控制机构2,所述后端盖1内部设有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一P轴30、一与P轴30固定连接的单向离合器31、一与所述单向离合器31配合连接的恒星齿轮组32,所述单向离合器31端部设有一连接柱33,所述恒星齿轮组32与所述连接柱33配合连接,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一传动拨叉20、一与传动拨叉20配合连接的拨叉衬套21、一电磁开关22以及一开关动铁芯24,所述传动拨叉20一端与所述P轴30连接,所述传动拨叉20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动铁芯24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直流电机组件10包括一与所述恒星齿轮配合连接的转子总成11、一与转子总成11配合连接的定子总成12以及一刷架总成13。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开关22上设有一主触点组件23,所述主触点组件23包括一铜片25以及一用于压紧铜片25的螺母26。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过程中,直流电机组件内的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以及刷架总成配合引入来自蓄电池的电流并且使起动机的单向器齿轮产生机械运动;传动机构将单向器齿轮啮合入飞轮齿圈,同时传动拨叉带动开关动铁芯与开关主触点连接,控制机构运转与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同时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脱开;起动机电路的通断通过电磁开关来控制,传动拨叉控制单向器齿轮顶住飞轮,进一步通过对拨叉衬套的压缩实现啮合入飞轮齿圈,拨动力明显减小,单向离合器与P轴设置为一体结构,开关吸合用较小力通过传动拨叉把单向离合器拉出,单向离合器与恒星齿轮组件配合传动至直流电机组件内进行运转。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