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829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取风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将眼光投向新能源技术,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风能和太阳能,新能源能够让生产、制造等变得更加环保,同时,又是可再生能源,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在风力发电中,采用的具体原理就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通常微风(风速3m/s)即可实现风力发电,是一种十分清洁的能源。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风力发电机为管道式风力发电机,其通过管道聚风,并对管道内部的风力发电机做功,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但是,现有的管道式风力发电机组仅采用普通的圆筒做为聚风部件,风能接收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风能,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能利用充分、机械能转化率高的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包括:

管道组,所述管道组包括多根依次连通的管道;

风力发电机组,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多个风力发电机,每个所述管道内均安装一所述风力发电机;

所述管道组的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均设置有聚风部。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组包括两根管道,分别为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第一风力发电机和第二风力发电机,所述第一风力发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二风力发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管道内;

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为所述进风端,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为所述出风端;

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和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均向外发散形成喇叭口状端口,所述喇叭口状端口为所述聚风部。

进一步的,所述聚风部的最外端的直径至少为所述管道组的直径的二倍。

进一步的,所述聚风部与所述管道组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上分别设置有辅助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进风口包括引风口,所述引风口开设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且所述引风口沿所述第一管道或所述第二管道的径向突出,并具有呈弯折状的引风板,所述引风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进风端。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进风口还包括挡风口,所述挡风口与所述引风口共用一个风道,且所述挡风口具有向所述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内部弯折设置的挡风板,所述挡风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出风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利用聚风部对吹向管道组的风起到一定的汇聚作用,使得进入管道组的风量更大、风力更强,提高了机械能的转化率,充分利用了风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的辅助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聚风部;4、第一风力发电机;5、辅助进风口;6、进风端;7、出风端;8、管道组;9、引风口;10、引风板;11、挡风板;12、第二风力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包括:

管道组8,管道组8包括多根依次连通的管道;

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多个风力发电机,每个管道内均安装一风力发电机;

管道组8的两端分别为进风端6和出风端7,进风端6和出风端7均设置有聚风部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其具有设置在管道组8两端的聚风部3,聚风部3的主要作用是使得进入管道组8内的风量更大、风力更强,充分利用风能。

具体的,管道组8包括两根管道,分别为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风力发电机组包括第一风力发电机4和第二风力发电机12,第一风力发电机4安装于第一管道1内,第二风力发电机12安装于第二管道2内;第一管道1的前端为进风端6,第二管道2的末端为出风端7;第一管道1的前端和第二管道2的末端均向外发散形成喇叭口状端口,喇叭口状端口为上述的聚风部3。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管道组8以及聚风部3的结构,其中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以及其内部安装的第一风力发电机4和第二风力发电机12其原理与现有技术没有太大差别,这里不再详细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理解由管道组8进风端6进风对内部的第一风力发电机4和第二风力发电机12是如何实现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本实施例在管道组8的两端分别加设了聚风部3,其中聚风部3呈喇叭口状,也可以说其外形为空心圆台状,而其直径较大一端朝外,直径较小一端分别与管道组8连接,一般在制造时,聚风部3与管道组8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确保装置的稳定性,不会在强风天气下造成部件的损坏。聚风部3的直径较大一端可以对风起到一定的汇聚作用,将管道组8周围更多的风引导至管道组8内。因此,实现了上述方案中使得进入管道组8内的风量更大、风力更强,充分利用风能的功效。

更优选的,上述方案中聚风部3的最外端的直径至少为管道组8的直径的二倍。具体的尺寸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计。

另外,为了收集更多的风能,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上分别设置有辅助进风口5。

其中,辅助进风口5包括引风口9,引风口9开设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上,且引风口9沿第一管道1或第二管道2的径向突出,并具有呈弯折状的引风板10,引风口9的开口方向朝向进风端6。引风口9可以对管道组8外壁处的风进行一定的引导,将外壁处的部分风一并引入管道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引风口9的位置需要在管道内的风力发电机的前端,即引风口9引入的风需要作用的风力发电机上才能实现目的。

另外,由于管道组8进风端6也同样想管道组8内引风,如果不设计挡风机构,进风端6进入的风与引风口9进入的风可能会存在碰撞,这个碰撞会降低风能的利用率,因此,本实施例中辅助进风口5还包括挡风口,挡风口与引风口9共用一个风道,且挡风口具有向第一管道1或第二管道2内部弯折设置的挡风板11,挡风口的开口方向朝向出风端7。挡风口的主要部件就是设置在管道组8内部的挡风板11,其对进风端6进入的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遮挡,避免了多个风道进入管道组8内部的风进行不规则的碰撞与冲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式风机发电机组,利用聚风部3对吹向管道组8的风起到一定的汇聚作用,使得进入管道组8的风量更大、风力更强,提高了机械能的转化率,充分利用了风能。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