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5411阅读:1594来源:国知局
SCR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SCR管路。
背景技术
:SCR管路用于对柴油机进行国四级别的尾气净化处理,使得汽车排放的尾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SCR管路中通常采用尿素作为还原剂,对尾气中的NOx(氮的氧化物)进行处理。现有的SCR管路包括催化管和分别与催化管连接的尾气输送管、尿素输送管。现有的SCR管路进行尾气催化时,在催化管的进气口、尾气输送管的进气口和尿素输送管的出液口容易由于尾气和尿素滴液混合不均匀,导致出现尿素结晶的现象,从而导致发动机排气背压升高整车百公里油耗上升,且当发生尿素结晶时,会影响SCR管路的催化效率,导致尾气排放超标,严重时会出现发动机限扭问题。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出现尿素结晶的SCR管路。一种SCR管路,包括尾气管接头、与所述尾气管接头连接的混合管、设于所述混合管上的尿素管接头和与所述混合管连接的催化器,所述混合管采用S型结构,所述混合管内设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与所述混合管内壁连接的固定柱、与所述固定柱内壁连接的固定板和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挡片组件,所述挡片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两端的第一挡片和所述固定板中部的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交叉设置,所述催化器末端设有抵挡板和与所述抵挡板连接的输送管,所述抵挡板上设有与所述输送管连接的输送通孔和朝向所述输送管凹陷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用于平衡所述催化器内部的气压。上述SCR管路用于将汽车尾气进行尿素滴液混合后进行催化,以使满足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所述SCR管路通过所述尾气管接头和所述尿素管接头的设计,分别将尾气和尿素液滴导入至所述混合管中,以使在所述混合管中进行尿素滴液和尾气的混合,通过所述混合管S型结构的设计,增大了尿素滴液与尾气的混合面积使得混合更加均匀,防止了出现尿素结晶的现象,通过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设计能将所述尿素接头导入到所述混合管内的尿素液滴打散,以使尿素液滴呈颗粒状增大了与尾气混合的面积,提高了所述混合管的混合效率进一步防止了出现尿素结晶的现象,且通过所述凹陷槽的设计平衡了所述催化器内部的气压,以使提高了所述催化器对尾气的催化效率,防止了出现排放的尾气超标的现象,保障了所述SCR管路的催化效果。进一步地,述混合管的外壁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混合器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尾气管接头包括固定块和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半径小于所述混合管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采用通孔结构,所述固定板采用S型跑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管与所述催化器之间设有扩散腔。进一步地,所述扩散腔采用锥形结构,且与所述混合管连接的进气口半径小于与所述催化器连接的出气口半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片上设有多个子挡片,相邻的所述子挡片之间设有输送间隙,所述输送间隙采用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子挡片和所述第一挡片均采用等腰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挡片的面积大于所述子挡片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子挡片和所述第一挡片均采用等腰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挡片的面积大于所述子挡片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尿素管接头的进液口半径小于所述混合管的半径。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SCR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混合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器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尾气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抵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SCR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扩散腔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SCR管路100,100a混合管10尾气管接头11尿素管接头12固定部13连接孔14固定块111导管112催化器20抵挡板21凹陷槽211输送管22混合器30固定柱31固定板32第二挡片33第一挡片34子挡片35挡片组件36输送间隙37扩散腔4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相关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解释。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面更加得充分。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SCR管路100,用于将汽车尾气进行尿素滴液混合后进行催化,以使满足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所述SCR管路100包括尾气管接头11、与所述尾气管接头11连接的混合管10、设于所述混合管10上的尿素管接头12和与所述混合管10连接的催化器20,所述混合管10采用S型结构,且所述尿素管接头12设于所述混合管10的中部外壁上,所述尾气管接头11和所述尿素管接头12用于分别将汽车尾气和尿素滴液导入至所述混合管10进行混合,通过所述混合管10的S型结构设计提高了尾气和尿素滴液的混合面积和时间,进而使得尾气和尿素滴液混合得更加均匀,防止了所述混合管10内出现尿素结晶的现象,提高了所述SCR管路100对尾气的转化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器20内设有催化剂,所述催化器20用于对从所述混合管10导入的尾气进行催化反应,以使排放的尾气满足规范的排放标准。所述混合管10内设有混合器30,所述混合器30包括与所述混合管10内壁连接的固定柱31、与所述固定柱31内壁连接的固定板32和设于所述固定板32上的挡片组件36,所述固定柱31采用圆柱形结构,所述挡片组件36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32两端的第一挡片34和所述固定板32中部的第二挡片33,所述第一挡片34和所述第二挡片33交叉设置,所述混合器30用于打散所述尿素接头12导出的尿素液滴,以使尿素滴液呈小型的颗粒状,提高了尿素滴液与尾气的混合面积,防止了所述混合管10内出现尿素结晶的现象,防止发动机排气背压升高,提高了所述SCR管路100对尾气的转化效率。所述混合管10的外壁上设有固定部13,所述固定部13与所述混合器3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固定部13用于提高所述混合器30与所述混合管10内壁之间结构的稳定性,进而防止了所述混合器30在所述混合管10内发生移动,提高了所述SCR管路100结构的稳定性。请参阅图4,所述固定柱31采用通孔结构,所述固定板32采用S型跑道结构,所述固定板32的两端均与所述固定柱31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挡片33上设有多个子挡片35,所述子挡片35与所述第一挡片34均用于对尿素滴液起到打散的作用,以使提高尿素滴液与尾气之间的混合面积,进而防止出现尿素结晶的现象,相邻的所述子挡片35之间设有输送间隙37,所述输送间隙37采用三角形结构,所述输送间隙37用于对打散后的尿素滴液进行传输,所述子挡片35和所述第一挡片34均采用等腰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挡片34的面积大于所述子挡片35的面积。请参阅图5,所述尾气管接头11包括固定块111和与所述固定块111连接的导管112,所述固定块111采用方形结构,所述导管112设于所述固定块111的中部且贯穿所述固定块111,所述导管112的半径小于所述混合管10的半径,进而方便了尾气的传输,提高了所述SCR管路100的工作效率。请参阅图6,所述催化器20末端设有抵挡板21和与所述抵挡板21连接的输送管22,所述输送管22用于将所述催化器20内进行催化反应后的尾气进行排放,所述抵挡板21采用圆形结构,所述抵挡板21上设有与所述输送管22连接的输送通孔和朝向所述输送管22凹陷的凹陷槽211,所述凹陷槽211用于平衡所述催化器20内部的气压,以使提高了所述催化器20内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所述SCR管路100的安全性能。所述混合管10上设有连接孔14,所述连接孔14用于连接所述尿素管接头12,所述尿素管接头12的进液口半径小于所述混合管10的半径。本实施例用于将汽车尾气进行尿素滴液混合后进行催化,以使满足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所述SCR管路100通过所述尾气管接头11和所述尿素管接头12的设计,分别将尾气和尿素液滴导入至所述混合管10中,以使在所述混合管10中进行尿素滴液和尾气的混合,通过所述混合管10的S型结构设计,增大了尿素滴液与尾气的混合面积使得混合更加均匀,防止了出现尿素结晶的现象,通过所述第一挡板34和所述第二挡板33的设计能将所述尿素接头12导入到所述混合管10内的尿素液滴打散,以使尿素液滴呈颗粒状增大了与尾气混合的面积,提高了所述混合管10的混合效率进一步防止了出现尿素结晶的现象,且通过所述凹陷槽211的设计平衡了所述催化器20内部的气压,以使提高了所述催化器20对尾气的催化效率,防止了出现排放的尾气超标的现象,保障了所述SCR管路100的催化效果。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SCR管路100a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管10与所述催化器20之间设有扩散腔40,所述扩散腔40用于增大所述混合管10的扩散面积。请参阅图8,为图7中扩散腔4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扩散腔40采用锥形结构,且与所述混合管10连接的进气口半径小于与所述催化器20连接的出气口半径,本实施例通过所述扩散腔40的设计,增大了所述混合管10的扩散面积,以使增大了尾气与所述催化器20内的催化剂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所述SCR管路100a对尾气的催化效率,节省了尾气的催化时间。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