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547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组的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发电机组通常采用集装箱式的外形设计,在机组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长方体形的机组罩壳,在机组运输或移动的过程中,通常通过机组罩壳上的吊耳起吊,然后移动,吊耳设计顶部时,两个柴油发电机组就无法上下层叠堆放,在对空间要求比较高的情形下,空间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起吊又能层叠堆放的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包括呈90°环形连接的前侧组件、右侧组件、后侧组件及左侧组件组成的长方体主框以及固定在长方体主框上端面的第一上盖板、第二上盖板、第三上盖板;第一上盖板与第二上盖板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宽度与宽度一致的第一前连接支撑板、第一后连接支撑板对应;第二上盖板与第三上盖板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宽度与宽度一致的第二前连接支撑板、第二后连接支撑板对应;

所述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还包括2个起吊件;起吊件是钢制一体件,包括开口向上的长方体框形的主框体、位于主框体的上端面前后两端的支撑件、位于主框体上端面中央的起吊板、位于支撑件和起吊板之间的2块加强板和位于主框体的下端面两侧中央的下连接板,其中,主框体包括呈90°一次连接的左框板、底框板、右框板;底框板的前后两端各设有2个上下贯通的第一连接孔;支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板、平支撑板、竖支撑板,限位板与平支撑板呈120°连接,平支撑板与竖支撑板呈90°连接,支撑件还包括与平支撑板、竖支撑板均垂直连接的辅助支撑板,辅助支撑板位于平支撑板的下方,与平支撑板、竖支撑板均焊接连接;起吊板是一块矩形板,设有前后贯通的起吊孔;加强板水平设置;支撑件由其竖支撑板及辅助支撑板与主框体焊接连接,且2个支撑件对称设置在主框体的底框板的上方两端,限位板位于外侧;起吊板由其左、下、右端面与与主框体焊接连接,且位于主框体的底框板的上方中央;加强板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支撑件与起吊板之间;下连接板插入主框体的底框板并与底框板焊接,2个下连接板位于底框板的下方前后两端,下连接板与底框板同轴向;

1个起吊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上盖板和第二上盖板之间,另一个起吊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上盖板和第三上盖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前侧组件包括从左到右依次通过紧固件连接的第一前控制柜门、第一前连接支撑板、第二前控制柜门、前连接板、第三前控制柜门、第二前连接支撑板;前右侧板,其中第一前控制柜门、第二前控制柜门与第一前连接支撑板通过铰链连接,第三前控制柜门与第二前连接支撑板通过铰链连接;第一前连接支撑板和第二前连接支撑板的上端面各设有2个上下贯通的通孔;右侧组件由两块上下设置的矩形板组成;后侧组件包括从左到右依次通过紧固件连接的后左侧板、第一后连接支撑板、第一后控制柜门、后连接板、第二后控制柜门、第二后连接支撑板和后右侧板,第一后控制柜门与第一后连接支撑板通过铰链连接;第二后控制柜门与第二后连接支撑板通过铰链连接;第一后连接支撑板和第二后连接支撑板的上端面各设有2个上下贯通的通孔;左侧组件由两块上下设置的矩形板组成;第一上盖板、第二上盖板、第三上盖板均由矩形板组成。

更进一步的,起吊件的下连接板是矩形板,其上设有用于与长方体主框连接的4个第二连接孔;加强板由其前后左右四个端面分别与起吊板、主框体的左框板和右框板、支撑件的竖支撑板焊接;

2个起吊件分别嵌入第一上盖板和第二上盖板之间、第二上盖板和第三上盖板之间,由底框板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一前连接支撑板、第二前连接支撑板、第一后连接支撑板、第二后连接支撑板通过紧固件连接,由下连接板的第二连接孔与长方体主框内部相应位置设有的辅助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2个起吊件安装在长方体主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件的左框板和右框板上设有左右贯通的用于起吊的辅助连接孔;加强板的中部设有圆形的第一工艺孔,两端设有开口向外的半腰圆形第二工艺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的起吊件分成限位部分和起吊部分,不仅能实现相当于吊耳的起吊功能,且限位部分凸起,在双层层叠堆放时起到限位作用,由位于下方的机组的起吊件的限位板对位于上方的机组进行支撑。另外,起吊件的起吊板设置在罩壳两端中间部分,起吊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起吊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起吊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起吊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前侧组件1,第一前控制柜门11,第一前连接支撑板12,第二前控制柜门13,连接板14,第三前控制柜门15,第二前连接支撑板16,

右侧组件2,

后侧组件3,后左侧板31,第一后连接支撑板32,第一后控制柜门33,后连接板34,第二后控制柜门35,第二后连接支撑板36,后右侧板37,

左侧组件4,第一上盖板5,第二上盖板6,第三上盖板7,

起吊件8,主框体81,左框板81-1,底框板81-2,第一连接孔81-2-1,右框板81-3,支撑件82,限位板82-1,平支撑板82-2,竖支撑板82-3,辅助支撑板82-4,起吊板83,起吊孔83-1,加强板84,下连接板85,第二连接孔85-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包括呈90°环形连接的前侧组件1、右侧组件2、后侧组件3及左侧组件4组成的长方体主框以及固定在长方体主框上端面的第一上盖板5、第二上盖板6、第三上盖板7,前侧组件1包括从左到右依次通过紧固件连接的第一前控制柜门11、第一前连接支撑板12、第二前控制柜门13、前连接板14、第三前控制柜门15、第二前连接支撑板16;前右侧板17,其中第一前控制柜门11、第二前控制柜门13与第一前连接支撑板12通过铰链连接,第三前控制柜门15与第二前连接支撑板16通过铰链连接;第一前连接支撑板12和第二前连接支撑板16的上端面各设有2个上下贯通的通孔。右侧组件2由两块上下设置的矩形板组成。后侧组件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通过紧固件连接的后左侧板31、第一后连接支撑板32、第一后控制柜门33、后连接板34、第二后控制柜门35、第二后连接支撑板36和后右侧板37,第一后控制柜门33与第一后连接支撑板32通过铰链连接;第二后控制柜门35与第二后连接支撑板36通过铰链连接;第一后连接支撑板32和第二后连接支撑板36的上端面各设有2个上下贯通的通孔。左侧组件4由两块上下设置的矩形板组成。第一上盖板5、第二上盖板6、第三上盖板7均由矩形板组成,第一上盖板5与第二上盖板6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宽度与宽度一致的第一前连接支撑板12、第一后连接支撑板32对应;第二上盖板6与第三上盖板7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宽度与宽度一致的第二前连接支撑板16、第二后连接支撑板36对应。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还包括2个起吊件8。见图4至图6,起吊件8是钢制一体件,包括开口向上的长方体框形的主框体81、位于主框体81的上端面前后两端的支撑件82、位于主框体81上端面中央的起吊板83、位于支撑件82和起吊板83之间的2块加强板84和位于主框体81的下端面两侧中央的下连接板85,其中,主框体81包括呈90°一次连接的左框板81-1、底框板81-2、右框板81-3,左框板81-1和右框板81-3上设有左右贯通的用于起吊的辅助连接孔;底框板81-2的前后两端各设有2个上下贯通的第一连接孔81-2-1。支撑件82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板82-1、平支撑板82-2、竖支撑板82-3,限位板82-1与平支撑板82-2呈120°连接,平支撑板82-2与竖支撑板82-3呈90°连接,支撑件82还包括与平支撑板82-2、竖支撑板82-3均垂直连接的辅助支撑板82-4,辅助支撑板82-4位于平支撑板82-2的下方,与平支撑板82-2、竖支撑板82-3均焊接连接。起吊板83是一块矩形板,设有前后贯通的起吊孔83-1。加强板84水平设置,加强板84的中部设有圆形的第一工艺孔,两端设有开口向外的半腰圆形第二工艺孔。下连接板85是矩形板,其上设有用于与长方体主框连接的4个第二连接孔85-1。支撑件82由其竖支撑板82-3及辅助支撑板82-4与主框体81焊接连接,且2个支撑件82对称设置在主框体81的底框板81-2的上方两端,限位板82-1位于外侧。起吊板83由其左、下、右端面与与主框体81焊接连接,且位于主框体81的底框板81-2的上方中央。加强板8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支撑件82与起吊板83之间,具体来讲,加强板84由其前后左右四个端面分别与起吊板83、主框体的左框板81-1和右框板81-3、支撑件82的竖支撑板82-3焊接。下连接板85插入主框体81的底框板81-2并与底框板82-2焊接,2个下连接板85位于底框板82-2的下方前后两端,下连接板85与底框板82-2同轴向。

仍见图1至图3,1个起吊件8设置在第一上盖板5和第二上盖板6之间,另一个起吊件8设置在第二上盖板6和第三上盖板7之间,具体来讲,2个起吊件8分别嵌入第一上盖板5和第二上盖板6之间、第二上盖板6和第三上盖板7之间,由底框板81-2的第一连接孔81-2-1与第一前连接支撑板12、第二前连接支撑板16、第一后连接支撑板32、第二后连接支撑板36通过紧固件连接,由下连接板85的第二连接孔85-1与长方体主框内部相应位置设有的辅助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2个起吊件8安装在长方体主框上。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起吊件的机组罩壳使用时,通过起吊件8的起吊板83和左框板81-1、右框板81-3的辅助连接孔可以将整个机组起吊移动;另外,也可以将多个机组层叠起来,将1个机组叠放在另一个机组的上方,由位于下方的机组的起吊件8的限位板82-1对位于上方的机组进行支撑。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