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0363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



背景技术:

一些特种车辆要加装几个油门才能满足其操纵需要。多油门特种车辆的油门主要包括脚油门、远程油门和开关油门,脚油门又称为下车油门,远程油门又称为手油门或上车油门,开关油门又称为支腿油门。

发动机装几个油门是由发动机厂家出厂决定的:通常只留有1个脚油门端口,特殊要求情况下最多有2个油门端口,但2个油门端口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一些特种车辆的操纵需求。

电喷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大小是通过电子油门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调节的。目前,有一些电路实现了油门信号的强度比较并输出强度最大的油门控制信号给发动机控制器,也有一些电路实现了特种车辆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大小的控制或发动机功率的控制,但同时实现上述两种功能还需要修改发动机控制电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改变现有油门电路的情况下进行油门扩展的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包括用于比较至少两路油门信号的强度并选择强度最大的油门信号的比较器和串接于所述比较器与发动机之间用于接收所述比较器输出的油门信号的发动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包括三极管和与所述三极管连接的继电器,所述三极管放大接收的油门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根据经过放大的油门信号控制触点动作以控制油门信号的切换并传输给发动机。

优选的,所述比较器由运算放大器组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改变现有油门电路的情况下进行油门扩展的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使用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基本的油门为脚油门,扩展的油门有远程油门,脚油门、远程油门的操纵部件的功能作用与现有技术相同,操作人员通过操纵脚油门的操纵部件的开度发送脚油门信号,操作人员通过操纵远程油门的操纵部件的开度发送远程油门信号。

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脚踏板和远程踏板分别获取的脚油门和远程油门信号的情形,本实用新型中的脚油门操纵部件和远程油门操纵部件可以均为脚踏板,并且设置位置也可以与现有技术中原脚踏板和远程踏板的位置设置相同,这样的新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尽量不改变技术人员的操作习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到所有配置有电控发动机的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以及其他存在双油门或者多油门并且需要进行双油门或多油门人工切换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在于:同时接受两个以上的油门信号输入,对输入的各油门信号的强度进行比较,选择强度最大的油门信号输入给发动机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根据强度最大的油门信号对发动机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入信号为两路油门信号的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100,包括比较器1和与所述比较器1连接的发动机控制器2。

所述比较器1接收和比较两路油门信号的强度并选择强度最大的油门信号的比较器1由运算放大器组成,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德州仪器公司的LM393运算放大器。

所述发动机控制器2包括三极管20和与所述三极管20连接的继电器21,所述三极管20放大接收的油门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继电器21,所述继电器21根据经过放大的油门信号控制触点动作以控制油门信号的切换并传输给发动机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极管20采用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2DS667三极管,所述继电器21采用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的HFKD-005-2ZST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100所采用的元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都为批量成熟部件,使用维护方便。同时,没有改变现有油门电路和技术人员的操作习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改变现有油门电路的情况下进行油门扩展的所述油门扩展控制系统电路100,电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使用维护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