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43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道。



背景技术:

为了使二冲程发动机更省油,废气排放更清洁,国内外在此领域采用的技术路线之一是设计和改进二冲程发动机的燃烧室和扫排气方式,以便提高可燃气的燃烧效率,减少可燃气的逃逸。二冲程发动机工作时,其进气、扫气、压缩、可燃气爆炸、排气等过程在气缸内形成一个气流的流线场(气体分子的流动轨迹)。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排气流要完全符合理想状态的流线形态是困难的。采用分层扫气方式的二冲程发动机,期望扫气道中吸入和扫出的空气和可燃气体能比较清晰地分层流动。为了让扫排气流尽量按理想的流线形态运动,希望从扫气道中喷进汽缸的气流能长久地保持其喷射角度和延伸长度。

现有专利号为CN201120406442.8的分层扫气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通道,它设置在汽缸体两侧,每一侧均包括一个主扫气道和一个副扫气道,主扫气道和副扫气道之间设置有一用于将其完全分开的隔板。采用以上结构,可以使汽缸内的扫排气过程更接近理想的流线(流场)形态,可燃气的逃逸损失更小,排放更清洁;但是该专利的扫气道在转弯处是锐角急拐弯,在扫气过程中气流运动会产生较严重的紊流,气流运行不通畅,影响气流的喷射角度和延伸长度,在拐角处容易出现积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道,能够在扫气过程中保证气流运行顺畅,延长气流的喷射角度和延伸长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道,包括:所述扫气道呈L型,扫气道的一端与所述汽缸体的内腔相通,扫气道的另一端穿过汽缸体与设置在汽缸体下部的曲轴箱相通;所述扫气道上靠近所述汽缸体内腔的转弯角设置为圆弧角。

优选的,所述扫气道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横向贯穿所述汽缸体的汽缸壁,第一空腔一端与所述汽缸体的内腔相通,第一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封闭该端的盖板;所述第二空腔竖直设置在所述汽缸体的汽缸壁内,第二空腔上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第二空腔下端穿过汽缸体与曲轴箱相通。

优选的,所述盖板为平面盖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扫气道分为主扫气道和副扫气道,主扫气道与副扫气道相互独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扫排气过程中保证气流运行顺畅,较少产生紊流,延长气流的喷射角度和延伸长度,在拐角处不容易出现积碳;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道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汽缸体;2、第一空腔;3、第二空腔;4、转弯角;5、平面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道,包括:所述扫气道呈L型,扫气道的一端与所述汽缸体1的内腔相通,扫气道的另一端与汽缸体1的外部相通;所述扫气道上靠近所述汽缸体1内腔的转弯角4设置为圆弧角;能够在扫排气过程中减小气流流动受到的阻力,保证气流运行顺畅,延长气流的喷射角度和延伸长度。所述扫气道包括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所述第一空腔2横向贯穿所述汽缸体1的汽缸壁,第一空腔2一端与所述汽缸体1的内腔相通,第一空腔2的另一端设置有封闭该端的平面盖板5;所述第二空腔3竖直设置在所述汽缸体1的汽缸壁内,第二空腔3上端与所述第一空腔2相通,第二空腔3下端穿过汽缸体1与曲轴箱相通相通。所述第一空腔2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扫气道分为主扫气道和副扫气道,主扫气道与副扫气道相互独立。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扫排气过程中保证气流运行顺畅,较少产生紊流,延长气流的喷射角度和延伸长度,在拐角处不容易出现积碳;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