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发电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224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热工领域用于余热发电与热回收利用的干熄焦发电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以前,有用干熄焦余热发电的装置被使用,但是发电余热不能充分利用,还是造成能源的浪费。

所述干熄焦,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在干熄焦加工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热量,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电站用干熄焦锅炉产生的蒸汽发电。

干熄焦供热的特点:由于焦炉生产是逐炉推焦,所以焦炉供热具有脉动性。但是,通过干熄炉预存段的缓冲、振动给料器的焦炭流量调节和旋转密封阀的连续排焦,使干熄焦供热趋于稳定,符合汽轮发电机的供热要求。由于干熄焦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装置的连锁与保护多,有时很小的一个问题就可能导致干熄焦装置停产。因此,干熄焦蒸汽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为了消除这些不稳定因素,除了保障干熄焦装置建设的水平和日常维护保障水平之外,还可以采用多套干熄焦供一套发电装置或提供外部热态备用汽源等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干熄焦冷却过程产生的蒸汽发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干熄焦发电热回收装置。该装置通过干熄焦冷却产生的蒸汽汇聚在平衡气压室内,通入汽轮机实现蒸汽发电与将回收,解决干熄焦热能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说采用的方案是:

在炼焦炉上端设有排烟口,在排烟口连接有烟道热回收管,在炼焦炉的一侧设有出焦口,出焦口与熄焦炉相通,在熄焦炉上部的一侧装有惰性气体风机,在熄焦炉内盘设有热交换管,惰性气体风机与热交换管相通,在熄焦炉下部设有放焦阀,在热交换管上连接有热蒸汽收集器,热蒸汽收集器通过管路与平衡气压室连接,在管路上装有调节阀,平衡气压室一侧连接有汽轮机,在平衡气压室下部设有冷凝水回流管,在汽轮机的一侧连接有低温蒸汽回流管,烟道热回收管、冷凝水回流管和低温蒸汽回流管汇集一起,作为热能输出管,在热能输出管上装有射流汽水转换器,射流汽水转换器一端设有热水出口。

积极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利用干熄焦冷却产生的余热进行发电和热量回收,因此具有节能和环保以及充分利用一次性能源的优点。适宜作为利用干熄焦冷却热量发电以及回收热的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构成图。

图中,1.炼焦炉,2.排烟口,2.1.烟道热回收管,3.出焦口,4.熄焦炉,5.惰性气体风机,6.热交换管,7.放焦阀,8.热蒸汽收集器,9.调节阀,10.平衡气压室,11.冷凝水回流管,12.汽轮机,13.低温蒸汽回流管,14.射流汽水转换器,15.热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所示,在炼焦炉1上端设有排烟口2,在排烟口连接有烟道热回收管2.1,在炼焦炉的一侧设有出焦口3,出焦口与熄焦炉4相通,在熄焦炉上部的一侧装有惰性气体风机5,在熄焦炉内盘设有热交换管6,惰性气体风机与热交换管相通,在熄焦炉下部设有放焦阀7,在热交换管上连接有热蒸汽收集器8,热蒸汽收集器通过管路与平衡气压室10连接,在管路上装有调节阀9,平衡气压室一侧连接有汽轮机12,在平衡气压室下部设有冷凝水回流管11,在汽轮机的一侧连接有低温蒸汽回流管13,烟道热回收管、冷凝水回流管和低温蒸汽回流管汇集一起,作为热能输出管,在热能输出管上装有射流汽水转换器14,射流汽水转换器一端设有热水出口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炼焦煤加入到炼焦炉内,点燃焦化,焦化过程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排出,在排烟的同时,进行热交换,收集的热蒸汽或热水通过烟道热回收管回收并与热能输出管相接,炼焦炉所炼出的红焦从出焦口排入到熄焦炉内,在惰性气体风机的作用下,将惰性气体充入熄焦炉内,对红焦进行冷却,同时设置在熄焦炉内的热交换管使循环水热交换,产生热蒸汽,被冷却的熄焦从放焦阀排出,热交换管产生的热蒸汽输入到热蒸汽收集器内,然后通过调节阀管路输入到平衡气压室内,进行蒸汽恒压,恒压的蒸汽通过管路与汽轮机联通,在高温高压蒸汽的作用下,驱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汽轮机工作过程产生的废蒸汽通过低温蒸汽回流管与热能输出管连接,同时平衡气压室部分冷凝水也汇聚在热能输出管内,与来自于烟道热回收管的热蒸汽或热水汇集后通过射流汽水转换器,将蒸汽或热水射流转换为热水,所得热水供蒸汽发电循环使用,或将剩余热水作为其他热源使用。蒸汽凝气系统工艺:

熄焦锅炉系统产生的高压蒸汽压力为5.2MPa、温度为450℃,经主蒸汽管道到达电站,经过主蒸汽电动门后可以有两个通道,一个是经过高调门进入汽轮发电机,另一个是经过减温减压器进口电动门进入减温减压器。

主汽门位于调门前面的主蒸汽管道上。从锅炉来的主蒸汽,首先必须经过主汽门,才能进入汽轮机。对于汽轮机来说,主汽门是主蒸汽的总闸门。主汽门打开,汽轮机就有了汽源,有了驱动力;主汽门关闭,汽轮机就切断了汽源,失去了驱动力。主汽门主要的功能是为汽轮机提供第二道保护系统,备用保护,防止在调门或正常控制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大量主蒸汽进入汽轮机。在正常停机或手动事故跳闸时主汽门也会关闭。

汽轮机正常运行时,主汽门全开;汽轮机停机时,主汽门关闭。主汽门的主要功能是,当汽轮机需要紧急停机时,由事故跳闸系统控制执行机构使主汽门能够快速关闭,且越快越能保证机组的安全。

一般正常生产过程中是不投用减温减压器的,所有蒸汽主要用于发电。当汽轮发电机有故障时,为了不浪费主蒸汽才投用减温减压器。或者低压蒸汽管网中的低压蒸汽不够用时投用减温减压器。

主蒸汽发电工艺:

高温高压的主蒸汽经过主蒸汽电动门后,通过高调门进入汽轮机的高压轮室,在这里推动汽轮机叶片做功,做功后的蒸汽温度和压力降低,通过低调门进入低压轮室,在低压轮室中大部分经过射水泵的作用进入凝汽器冷凝成凝结水,进入热井。在投用抽气的情况下,低压轮室中的低压蒸汽可以直接进入低压蒸汽管网中使用。凝汽器中的凝结水经过凝结水泵进入除盐水箱继续供锅炉使用。

高调门的作用是控制汽轮机中的进汽量,从而调节发电机的发电功率。

低调门的作用是控制汽轮机高压轮室的排气量。

射水泵的作用是通过射水箱中水的循环将热井中的压力抽成负压。建造真空环境。射水泵一共有两个,一用一备。

凝泵的作用是将热井中的凝结水抽走,抽到除盐水箱中。如果热井液位增高,则凝汽器内的低压蒸汽不能很好地转换为液态,造成正压。破坏真空。凝泵一共有三个,其中一个运行,一个热备,一个冷备。即正常生产过程中,只有一台泵运行。两台停止的凝泵中,一台泵为备用状态。当运行的泵停止时,该备用泵自动启动。最后一台泵为不备用状态,可以断电。方便检修。

热井中的水不能抽空,必须保证有水。因为低压轮室出口和凝汽器中压力必须为负压。如果抽空,则热井、凝汽器低压轮室出口均为正压,破坏真空环境。所以在这里有两个凝结水箱液位调节阀,分别通过调节返回到热井和送回除盐水箱中的量来控制热井中的液位。这两个阀的作用是相反的,一个开的时候另一个是关的。

减温减压系统:

减温减压装置是一种蒸汽热能参数,压力、温度,转变装置和利用余热的节能装置,通过本装置,把用户提供的蒸汽参数降到用户需要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并且能够充分节约热能,合理使用热能。

减温减压器的组成:

减温减压装置由减温系统、减压系统、主蒸汽管体、热力控制系统等组成。

减温系统:通过高压差调节阀,将冷却水从不同形式的喷嘴处以雾状喷入文氏管或蒸汽管道的蒸汽中,使蒸汽温度降低。

减压系统:由减压阀和节流孔板组成,减压阀通过改变流通面积达到调节压力的目的。

减温减压系统:把减温系统和减压系统合二为一。

主汽管体:由混合管和蒸汽管等组成。是减温减压装置的主体设备,目的是将减温减压后的蒸汽送入用户需要的管道上。

减温减压装置主要特点:

减压系统采用双阀座减压阀结构,不平衡力小,调节范围大,动作平稳,无卡阻现象。

减温系统采用文丘里氏加笛管喷嘴的方式,无传动部件,减温水雾化效果好,喷嘴拆装方便,便于维修。

3.减温减压器的工艺应用:

高温高压的主蒸汽进入减温减压器后,经过减温减压为0.85MPa温度为180℃的低压蒸汽,送入低压蒸汽管网,供化工或其他设备使用。

循环水系统:

循环水系统主要由循环水池、旁滤过滤器、冷却塔、冷却塔风机、加药泵、以及循环水管道等构成。循环水的主要作用是给设备或者蒸汽降温,使蒸汽或设备达到正常的运行温度。

循环泵是循环水的循环动力。循环泵一共有三个,其中一个运行,一个热备,一个冷备。即正常生产过程中,只有一台泵运行。两台停止的循环泵中,一台泵为备用状态。当运行的泵停止时,该备用泵自动启动。最后一台泵为不备用状态,可以断电。方便检修。

旁滤过滤器的作用是过滤、净化循环水中的杂质。该系统只能手动操作,不能自动反洗,生产岗位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反洗。

其中,循环水用户为凝汽器、发电机空冷器和冷油器。

在凝汽器中,循环水的作用是给凝汽器中的低压蒸汽降温,将其冷却为液态水。

在发电机空冷器中,循环水是给发电机降温的。

在冷油器中,循环水给热的润滑油降温,防止润滑油温度过高。

循环水泵为一用一热备一冷备。

汽轮发电机:

汽轮机是现代热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动机。它是干熄发电的动力机械,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是蒸汽动力装置的主要设备之一。它以蒸汽为工质,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旋转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此外,汽轮机的排气和中间抽汽可用于生产和生活供热。汽轮机具有功率大、转速高、运转平稳、使用寿命长和可变速运行等优点,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汽轮发电机主要由调节系统、调节汽阀、叶轮、气缸、主轴、发电机、励磁机等组成。其中调节系统通过505E调节高调门、低调门的开度还控制汽轮发电机的功率、转速等。叶轮是汽轮发电机做功的主要设备,叶轮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发电机的转子转动,再通过励磁机给定子线圈励磁产生磁场,定子转动切割磁感应线发电。

汽轮机的保护:

为了保障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汽轮机设有必要的保护装置。汽轮机常用的的保护装置有:超速保护、低油压保护、轴向位移保护、差胀保护、低真空保护、轴承温度和振动保护等。在保护装置动作时,通常控制自动主汽门、速关阀等可以迅速、直接地切断主蒸汽回路的执行元件,实现快速停机。

保护装置只有在保护参数大于给定值时,执行机构才会动作。保护装置的调节动作只有两种方式,即全开和全关,因此也称为双位调节。

超速保护:

汽轮机转子部件所受的离心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转速增加,转子部件的结构应力将按平方的关系迅速增加。因此,汽轮机超速运行是十分危险的。汽轮机均设有超速保护装置,控制汽轮机转速不超过额定转速的8%~12%。

实施例:

2#电站的汽轮发电机中一共有5个速度探头,其中一个三个连接ZT2000-3电子智能超速保护装置,一个与现场速度数显表相连,一个与505E提供信号,一个与PLC模块相连。真正参与超速保护控制的是ZT2000-3电子智能超速保护装置。汽轮发电机的稳定发电速度为3000转/分(频率为50赫)。

ZT2000-3电子智能超速保护装置是高速旋转机械超速跳闸保护系统的主要设备,它分别接收三个独立的转速探头信号,进行各自独立的转速监控和计算检测,然后根据三选二原理的表决结果,激发其继电器触点输出。

ZT2000-3电子智能超速保护装置是采用微机控制的智能化仪器。它由三个电源和三个单元的速度检测模块组成,每个速度检测模块都是一个微处理器自动控制系统。各自有独立的输入按键、数据输出显示器、状态指示灯和超速自检的转速信号发生器。

该装置在运行期间,每个单元都监视着各自的超速条件并保存最高转速记录且有自动刷新和手动清除最高转速的功能。如果有超速发生,本单元将会发出报警和跳闸信号,同时相应的超速和跳闸指示灯亮。如果三个单元中有二个以上单元发出跳闸信号,装置最终将激发继电器的触点输出,使汽轮发电机跳闸停机。

该装置除具有监视实际超速条件的功能之外,还有超速测试、参数设定和查看功能。超速测试是用各单元内部的50KHz转速信号发生器进行的。当按下测试键并正确输入密码后,本单元的信号输入从实际转速信号切换到内部的转速信号发生器。

轴向位移保护:

轴向位移保护装置是汽轮机组的一个重要安全装置,用于防止转子因发生过大的轴向移动而与气缸静子部件发生摩擦,酿成事故。轴向位移装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感受元件,将主轴位移信号传递给调节机构控制元件及报警装置。当轴向位移达到一定数值时,则发出报警信号。当轴向位移超过给定的停机值时,则通过控制滑阀或磁力断路油门使油压主汽门关闭,实现自动保护性停机。

低油压保护:

低油压保护装置用于防止润滑油压过低而导致汽轮机轴承损坏,酿成事故。低油压保护装置的动作过程为:当油压降至报警值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和采取必要措施;当油压降至安全运行值以下时,自动启动辅助油泵,恢复油压;当油压在辅助油泵启动后仍继续下降,则在其降至危险停机值时自动停机;当油压低于盘车油压时,则停止盘车。

低油压信号的获取比较容易实现。被控制的油管路与压力开关等感受元件接通,通过上述元件随压力变化而发生变形或移动,使相应的微型开关、接点接通或断开,控制报警装置、辅助油泵和自动主汽门等发生相应的动作,达到保护机组的目的。常用的感受器有电接点压力表、波纹管压力继电器和活塞弹簧装置等。

差胀保护:

由于汽缸和转子形状、材质和质量不同,它们在温度发生变化时,膨胀和收缩的的速度及大小不同。通常转子的膨胀、收缩速度大于汽缸。转子与汽缸轴向膨胀量的差值称为“差胀”。我们规定当转子膨胀量大于汽缸时,差胀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显然在汽轮机启动时,差胀为正值。而当汽轮机停机或甩负荷时,蒸汽温度迅速下降,由于转子收缩较快,有可能出现差胀为负值的情况。由于差胀的存在,在汽轮机的设计中在叶轮与隔板、汽封梳齿与轴上凸台等与转子部件及与静子部件之间预留了一定的安全间隙,在安装与检修中应特别注意,确保这些安装尺寸,以免发生危险。

温度变化过大、过快,是导致差胀过大的主要原因。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过快的温度变化或温差,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设备。尤其注意开停机、甩负荷及蒸汽初始参数突然变化等特殊情况下的操作。例如,启动机组时,汽缸与法兰加热装置投用不当,加热汽量过大或过小;热态启动时,新蒸汽的温度过低;暖机升温速率太快或暖机时间过短;升速或增负荷过快;甩负荷后机组空负荷或低负荷时间过长;机组发生水冲击;新蒸汽参数变化过快;停机时蒸汽温度下降过快等都可能引起过大的差胀,导致转子与静子发生轴向碰擦,酿成事故。机组保温失效、安装检修中各部间隙调整不正确、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因锈蚀发生卡涩使缸胀不畅等,设备安装检修维护原因也可能引发因差胀导致的事故。

差胀保护用于防止汽轮机动、静部分由于差胀过大而发生轴向碰擦。大机组一般都设有差胀保护,即在差胀过大时,实现紧急自动停机。

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的任务主要由两个,一个是给调节系统提供动力,一个是给汽轮发电机提供润滑。

调节系统:

本机采用数字电液式调节系统(简称DEH),液压部分由伺服执行机构、保安系统、及供油系统组成。电液调节系统每个执行机构由电液转换器及油动机组成,完成控制器的指令控制相应阀门开度;保安系统完成手动停机、机械超速及接受ETS保护电磁阀停机;供油系统包括低压主油泵供油系统及伺服阀专用供油系统:低压供油系统提供润滑、保安部套及油动机动作供油;伺服阀专用供油系统向伺服阀供油。

DEH_NK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控制部分(也叫数字控制系统)和EH液压执行机构组成。系统控制精度、自动化水平高,同时热电负荷自整性也大为提高,它能实现升速(手动或自动),配合电气并网,负荷控制(阀位控制或功频控制),抽汽热负荷控制及其他辅助控制,并与505通讯,控制参数在线调整和超速保护功能等。能使汽轮机适应各种工况并长期安全运行。

基于32位微处理器的505E控制器适用于具有一次可调整的纯抽汽、抽/ 补结合或纯补汽型式透平的控制。505E控制可现场编程组态,从而使标准的设计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控制场合,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缩短了交货周期。控制器采用菜单驱动软件以引导现场工程师根据具体的发电或机械拖动应用要求对控制器进行编程配置。

润滑系统:

润滑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除了向汽轮发电机组各支承轴承、推力轴承提供合格的润滑、冷却油外,还为各靠背轮、主油泵提供油浴,为偏心飞环式危急保安器提供试验和复归用油。此外,润滑油还为顶轴油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油源;在紧急情况下,发电机密封油也可由润滑油系统提供,以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另外,润滑油有一路进入盘车装置集油堰,为盘车齿轮提供油浴、润滑;另一路经电磁阀后,由喷嘴连续地喷油,润滑传动齿轮。

控制油滤油器和润滑油滤油器的作用是过滤润滑油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使润滑油保持干净。润滑油脏会导致轴振增大、轴温升高等问题。

在润滑系统中,润滑油在给汽轮发电机轴润滑的同时,也给轴和轴承降温。与此同时,润滑油的温度就会升高,所以在这个循环中有一个冷油器,给润滑油降温。

油箱加热器是在汽轮发电机开机前给润滑油加热的,润滑油使用需要到达一定得温度。在平时的运行过程中,油箱加热器是不使用的。

汽轮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只有主油泵是运行的。主油泵位于汽轮机机头内部。当控制油压力低时,辅助油泵会自动启动。

当润滑油压力低低报警时,润滑油泵启动,同时汽轮发电机停止。

盘车电机是在汽轮发电机启动前和停机后启动的,平时运行时是不启动的,盘车电机启动的条件是润滑油压力大于0.05MPa,转速小于100rpm/min。电站的连锁关系

汽轮发电机连锁停机条件:

(1)轴温

汽轮机副推力轴承温度(TE441Ab)HH 100℃ PIW512

汽轮机副推力轴承温度(TE441Bb)HH 100℃ PIW528

汽轮机正推力轴承温度(TE443Ab)HH 100℃ PIW544

汽轮机正推力轴承温度(TE443Bb)HH 100℃ PIW560

汽轮机前径向轴承温度(TE445b) HH 100℃ PIW514

汽轮机后径向轴承温度(TE447b) HH 100℃ PIW530

发电机前径向轴承温度(TE449b) HH 100℃ PIW519

发电机后径向轴承温度(TE451b) HH 90℃ PIW532

(2)油温:

发电机轴承回油温度(TE467b)HH 70℃ PIW566

(3)油压:

速关油压(PT069)L -0.3 PIW692;

(4)压力开关:

排汽压力(PS043b)HH I0.0;

抽气压力(PS029b)LL I0.1;

润滑油压力(PS003b)LL I0.2;

(5)TSI:

汽轮机轴位移(ZSH769b)HH 报警H:0.6mm,停机HH:0.8mm I1.0;

汽轮机前轴振动(VSH735Ab)HH 报警H:90um,停机HH:120um I1.1;

汽轮机前轴振动(VSH735Bb)HH 报警H:90um,停机HH:120um I1.2;

汽轮机后轴振动(VSH737Ab)HH 报警H:90um,停机HH:120um I1.3;

汽轮机后轴振动(VSH737Bb)HH 报警H:90um,停机HH:120um I1.4;

汽轮机差胀(ZDSH775b)HH 报警H:4.5mm,停机HH:4.8mm I1.5;

发电机后轴振动(VSH741Ab)HH 报警H:90um,停机HH:120um I1.6;

发电机后轴振动(VSH741Bb)HH 报警H:90um,停机HH:120um I1.7;

(6)其他:

2003电超速跳闸(XS026B) I0.3;

505E停机(XS012b) I0.4;

中控室紧急停汽轮机(HS009b) I2.2;

发电机保护停机(GX901b) I2.3;

辅助油泵连锁启动条件:

控制油压力低 ;

事故油泵连锁启动条件:

润滑油压力低 ;

盘车电机的连锁条件:

盘车电机启动条件:

润滑油压力大于0.05MPa;

汽轮发电机转速小于100rpm/min。

盘车电机连锁停止条件;

润滑油压力小于0.05MPa;

其他各个泵的连锁启动条件:

备用循环泵的连锁启动条件为:运行泵的运行反馈点丢失;

备用凝泵的连锁启动条件为:运行泵的故障点来;

备用射水泵的连锁启动条件为:运行泵的运行反馈点丢;

汽轮发电机的开停机:

汽轮机起动:

汽轮机的启动方法按蒸汽参数的不同可分为:额定参数启动和滑参数启动;按冲动控制转速所用阀门可分为:调节汽门启动、自动主汽门和电动主闸门启动,以及总汽阀旁路门启动。启动方式可分为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

额定参数启动即在起动时新蒸汽参数始终保持额定值,通过限制流量来控制机体的温升。用这种方式进行冷态启动,会形成较大的温差,且过小的流量会导致加热不均。因此暖机时间长,且对机组的安全不利。但是其操作较为简单,在蒸汽参数无法变动的场合如母管制供汽或小型机组适用。

滑参数启动即主蒸汽参数随机组转速、负荷的上升而滑升。能够做到低参数启动、暖机,蒸汽流量大、加热均匀,有利于节能和延长设备寿命。但操作和控制复杂。

1.启动前的准备: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系统检查:检查各阀门完好、灵活且阀位正确,检查各仪表完好显示正常,检查滑销、膨胀指示等各部位间隙及显示正常并作记录,检查辅机设备正常。

暖管:冷态启动时,主蒸汽管道至调节汽阀前须蒸汽疏水暖管,检查蒸汽泄漏、管道膨胀和管道支吊架情况。

油系统循环:暖管后启动油系统,充油驱赶空气。提升油温,检查油系统泄漏情况、油箱油位和轴承回油情况等。适当的油温有利于建立油膜,保证轴瓦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调节保护装置试验:按运行规程进行超速保护、低油压和轴向位移等保护装置及调节装置静态试验。

盘车:按规程开启盘车,消除轴弯曲,检查是否有碰擦现象。通常冷态起动盘车2h,热态起动盘车不应少于4h。

起动辅机:冲转前应向轴封供气,对抽凝式机组而言应投入抽气器,建立冷凝器真空,背压式则开启向空排汽阀,关闭并网蒸汽阀门。

冲转和升速暖机:

汽轮机冲转前要检查确认新蒸汽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凝汽器真空值应确保向空排汽阀开启,背压式,润滑油压力、回油和温度在规定范围内;且高、中压汽缸上下温差不大于50℃,盘车无异常。冲转后,可以按照规定的速率,通常为100-300rpm,提升转速,在转速400-600rpm时,对发电机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在通过临界转速时通常采用300-600rpm的较高升速率,同时应密切监视机组的振动状况,通过临界转速后,应稳定一段时间,以确保机体升温均匀,最后按规定的升速率将转速升至额定转速。在整个升速暖机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机体及排汽温度。注意缸体及管道的疏水,记录缸胀指示读数,以保证上下缸温差在规定的范围内,防止因膨胀不一致而导致缸体变形,同时保证机体按正确的升温速率渡过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对于热态启动而言,根据机体温度情况和设备规程的规定,暖机时间可以缩短甚至不用暖机。

并网带负荷:

机组达额定转速后,确认运行状况正常,即可进行并网带负荷。并网后即带上初始负荷,按机组规程规定。此时进汽量增大,机组温度会快速上升,须稳定一段时间,相当于带负荷暖机,约1h左右。无论是按电负荷或按热负荷运行,均应按设备规程的要求或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启动曲线,逐步提升负荷,以保证机组温度均匀升高。

汽轮机的停机:

正常运行状态到卸去负荷,解列发电机,切断进汽,到转子静止的过程称为汽轮发电机的停机过程。停机分为正常停机和故障停机两种情况。正常停机按对停机蒸汽参数的要求不同,分为额定参数停机和滑参数停机两种方式。

额定参数停机即从额定运行状况开始,保持蒸汽的初始状态,按正常的停机曲线,通过减少进汽量来减少机组负荷的停机操作。停机后机组保持较高的温度水平,对于短暂停机适用。

滑参数停机即在停机前,降低蒸汽参数至允许的下限。提高调节汽门的开度,同时投用汽缸法兰加热装置,使机体温度得以降低。按滑参数停机曲线,通过逐渐降低主蒸汽参数来减少机组负荷至零。当主蒸汽参数降至一定数值时,解列发电机打闸停机。滑参数停机是按降温-降压-降负荷的循环次序来逐步完成的,有利于机组的降温,适用于停机检修的情况。滑参数停机应注意保证蒸汽的过热度不小于50℃。滑参数停机时由于蒸汽的过热度不高,应禁止在滑参数停机过程中做超速试验。

1.停机前的准备:

停机前应检查核试验停机时须启动设备的完好情况,例如高压油泵、辅助润滑油泵、盘车装置和主汽门等。

2.减负荷:

按停机曲线的要求逐步减负荷至零,解列发电机。减负荷过程中应注意机组疏水。

3.转子惰走:

即汽轮机打闸停止进汽后,转子依靠惯性继续旋转直到静止的过程。在新机组或机组大修后应绘制转子惰走转速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其它时间应测量并记录转子惰停的时间与转子惰走曲线比较。惰走时间长可能是新蒸汽管、调节汽门和抽汽管道上的阀门不严,有压力蒸汽进入气缸;惰走时间缩短则可能是汽轮机动、静部分的摩擦阻力增大,均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4.盘车:

转子静止后应立即投入盘车装置进行连续盘车,直到汽缸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以防止转子发生热弯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