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高效率高转速直动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9792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汽轮机高效率高转速直动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直动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轮机高效率高转速直动叶。



背景技术:

汽轮机动叶片是安装在汽轮机转子上,并在高温高压的蒸汽作用下产生扭矩,使汽轮机转子高速转动的重要部件。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给水泵工业汽轮机用的末级动叶片(公开号:CN106256993A),一种给水泵工业汽轮机用的末级动叶片,包括依次相连的叶根、叶身和用于使叶片形成整圈自锁的围带,叶身设有拉筋凸台,叶身的型线为变截面扭曲型线,叶身的相邻两个截面之间有相对扭转,沿叶根到围带高度方向,随着叶身相对叶高H由0%单调增加到100%,叶底截面到叶顶截面的节距与弦长比T/b变化规律为:0.2≤T/b≤1.0,从叶底截面到叶顶截面的节距与叶型截面轴向宽度比T/B变化规律为:0.2≤T/B≤4.0;从叶底截面到叶顶截面的节距与叶型截面最大厚度比T/Dmax变化规律为:2.4≤T/Dmax≤17.6;从叶底截面到叶顶截面的节距与叶型截面面积比T/A变化规律为:0.02≤T/A≤0.3;从叶底截面到叶顶截面的叶型前缘半径R0变化规律为:1.6mm≤R0≤2.2mm;从叶底截面到叶顶截面的叶型尾缘半径R1变化规律为:0.7mm≤R1≤1.1mm。但是这种汽轮机叶片在使用时由于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承受的离心力较小,转速较低,导流效果不佳,因此使用寿命较短,无法使用在汽轮机直动叶中,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汽轮机高效率高转速直动叶,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汽轮机叶片在使用时由于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承受的离心力较小,转速较低,导流效果不佳,因此使用寿命较短,无法使用在汽轮机直动叶中,生产成本较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高效率高转速直动叶,包括直动叶本体,所述的直动叶本体的上下两端都设有围带,上部的围带上端设有铆钉头,下部的围带下端连接有波浪体,波浪体的两侧侧面都为波浪形,波浪体的两端端面都设有倒角,直动叶本体外表面设有进汽内弧面。本实用新型节能增效。通过改进的叶片叶根和双层围带使叶片承受非常大的离心力而还有较大的安全系数。降低整体汽轮机的外型减少材料使用增加汽轮机的整体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直动叶本体的两个叶尖的连线与平面的夹角α为18-22°。将进汽起始位置与出汽起始位置限定在夹角为18-22°,可以保证进出汽的效率最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汽内弧面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导流凸棱,导流凸棱为圆弧形。通过导流凸棱可以将汽流进行引导,增加进汽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直动叶本体两侧侧面的夹角β为5-7°。设置夹角β为5-7°可以更好地引导进汽,夹角β最佳可以为6.5°。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定的双层围带使叶片承受非常大的离心力,叶片角度为最佳角度,受到的冲蚀较小,进汽效率较高,因此使用寿命较长,生产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P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直动叶本体1、围带2、铆钉头3、波浪体4、倒角5、进汽内弧面6、导流凸棱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汽轮机高效率高转速直动叶,如图1、图2,图4,包括直动叶本体1,直动叶本体的上下两端都设有围带2,上部的围带上端设有铆钉头3,下部的围带下端连接有波浪体4,波浪体的两侧侧面都为波浪形,波浪体的两端端面都设有倒角5,直动叶本体外表面设有进汽内弧面6。如图3,直动叶本体的两个叶尖的连线与平面的夹角α为20°。进汽内弧面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导流凸棱7,导流凸棱为圆弧形。直动叶本体两侧侧面的夹角β为6.5°。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装入到汽轮机的转子中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