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8186发布日期:2018-06-08 21:18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主机润滑油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



背景技术:

600MW汽轮机组主机润滑油箱在设计中需要保持一定的负压,因油箱和轴承箱中如果是正压,则箱中的烟气将漏入车间。油箱和轴承箱中如果是负压,则烟气不会漏出箱外。但负压过低,与轴承箱邻近的汽轮机端部汽封的漏汽将从挡油环漏入轴承箱中,这是导致油中带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油箱中要保持适当的负压。在抽油烟机入口处设置了可调风门,根据油箱和轴承箱上的真空压力表,使其保持100-200Pa的真空度。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主机润滑油箱冒油烟问题,严重时,汽机房从零米层一直到15米层(包括盘车装置处)均有大量油烟,对安全生产造成重大隐患。现有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1)清理油烟滤网、(2)排除油烟中存油、(3)更换盘车装置皮囊、(4)改造主机油箱回油滤网挡板,均无明显效果。后来只能通过降低主油箱油位,增大油烟空间和油箱负压,才让油烟无法逸出,但此时油位已降低至设计图纸上的最低停机油位1350mm,且无法满足《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应设置主油箱油位低跳机保护的要求,对机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主机润滑油箱总高2800mm,有效容积40立方米,正常运行油位是1650mm,低油位报警是1450mm,最低停机油位1350mm)。因为油位过低不但影响主机润滑油循环倍率,造成油质劣化速度加快,而且在机组出现大量漏油时,因存油不足,易造成轴瓦干烧、乌金融化,从而造成汽轮机动静摩擦,对机组形成少则百万、多则千万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且社会影响恶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以解决现有主机润滑油箱油烟问题严重以及现有降低油位的处理方式影响机组安全运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对原润滑油箱过滤槽和回油槽进行了改进,在机组正常运行中,使回油的油烟能顺利进入抽油烟入口,从而使润滑油箱内部形成微真空,满足生产使用需要,大幅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

一种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包括润滑油箱、抽油烟机和回油管道,所述润滑油箱的内腔开有抽油烟入口,所述抽油烟机连接所述抽油烟入口,所述润滑油箱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回油槽道,所述回油槽道的一端顶部连接所述回油管道,所述回油槽道的另一端连接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底部连通所述润滑油箱的内腔,所述过滤槽中设置有回油滤网,所述回油滤网具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与所述回油槽道连通,所述回油槽道的侧壁顶部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润滑油箱外部连通的第一通风孔,所述过滤槽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润滑油箱外部连通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位于所述回油滤网的上方,所述过滤槽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箱的内腔连通的第三通风孔,所述第三通风孔在所述顶部开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沿所述回油槽道的延伸方向等距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二通风孔位于所述过滤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滤网的底部设置有挡板。

本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通过,在所述回油槽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润滑油箱外部连通的第一通风孔,所述过滤槽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润滑油箱外部连通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位于所述回油滤网的上方,所述过滤槽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箱的内腔连通的第三通风孔,所述第三通风孔在所述顶部开口的下方,主机回油因受热产生的烟气,从所述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及过滤槽的下部,顺利地由回油滤网内部回到润滑油箱内腔中,从而能顺畅地到达抽油烟入口,被抽油烟机抽出,既保证了润滑油箱的微负压,也避免了烟气的外泄,创造良好工作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对原润滑油箱过滤槽和回油槽进行了改进,在机组正常运行中,使回油的油烟能顺利进入抽油烟入口,从而使润滑油箱内部形成微真空,满足生产使用需要,大幅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包括润滑油箱1、抽油烟机(未图示)和回油管道5,所述润滑油箱1的内腔开有抽油烟入口7,所述抽油烟机连接所述抽油烟入口7,所述润滑油箱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回油槽道6,所述回油槽道6的一端顶部连接所述回油管道5,所述回油槽道6的另一端连接有过滤槽11,所述过滤槽11的底部连通所述润滑油箱1的内腔,所述过滤槽11中设置有回油滤网10,所述回油滤网10具有顶部开口3,所述顶部开口3与所述回油槽道6连通,所述回油槽道6的侧壁顶部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润滑油箱1外部连通的第一通风孔4,所述过滤槽11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润滑油箱1外部连通的第二通风孔2,所述第二通风孔2位于所述回油滤网10的上方,所述过滤槽1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箱1的内腔连通的第三通风孔8,所述第三通风孔8在所述顶部开口3的下方。

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4沿所述回油槽道6的延伸方向等距间隔排列。

所述第二通风孔2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二通风孔2位于所述过滤槽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所述回油滤网10的底部设置有挡板9。

本润滑油箱排油烟装置通过,在所述回油槽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润滑油箱外部连通的第一通风孔,所述过滤槽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润滑油箱外部连通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位于所述回油滤网的上方,所述过滤槽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箱的内腔连通的第三通风孔,所述第三通风孔在所述顶部开口的下方,主机回油因受热产生的烟气,从所述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及过滤槽的下部,顺利地由回油滤网内部回到润滑油箱内腔中,从而能顺畅地到达抽油烟入口,被抽油烟机抽出,既保证了润滑油箱的微负压,也避免了烟气的外泄,创造良好工作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在润滑油箱位从1350mm上升到了1700mm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润滑油箱内的微负压状态,不但达到了设计要求,还同时满足了使用需要,使润滑油循环倍率得到改善(如循环倍率过大,汽轮机油在油箱内停留时间少,空气、水分来不及分离,致使油质迅速恶化,缩短油的使用寿命,一般取循环倍率为8-12。因每小时主油泵出口油量为332.4m3,润滑油箱容量是50.4m3,改造前循环倍率为332.4/24=13.85,通过此次改造,目前的油系统循环倍率为332.4/30.86=10.7,已在合格范围内,保证了润滑油的正常使用寿命,提高了机组运行安全性),避免油质劣化速度加快。

在润滑油管道系统大量跑油时,能给系统和运行、检修人员增加反应和处理事故的时间(因提高运行油位,使运行油量增加了6.86m3左右,如以漏油量为100L/min计,可增加70分钟左右),从而能避免或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后果。

通过此次改造后,满足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应设置主油箱油位低跳机保护和设计图纸要求的客观条件,根据设计图纸的数据,重新设置了低油位报警和低油位跳机保护,为机组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烟气的外泄,创造良好工作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