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筒易安装的排气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1624发布日期:2018-08-28 22:3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筒易安装的排气管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气管安装于发动机排气岐管和消声器之间,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从而起到减振降噪、方便安装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现有的排气管通常为一道管道,由于排气道的直径不能随意扩大,因此,这样的排气管对于排量较大的发动机来说,排气的速度受到限制,不但会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而且还加重了排气管上的热量积存。如今的排气管结构设计不合理,而且排气效率非常低,同时,现有的排气管为了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大多结构比较复杂,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短筒易安装的排气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短筒易安装的排气管结构,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的一端设有进气管,筒身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气管与筒身之间设有过渡管,进气管一端与过渡管连接,且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法兰,所述筒身内设有网状内胆管,网状内胆管一端通过第一弹性内塞盖与进气管连接,网状内胆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内塞盖与筒身连接,网状内胆管与进气管连接的一端内设有隔片,所述固定法兰通过防松螺栓安装固定,所述防松螺栓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上安装有螺母垫圈,螺母垫圈与螺母安装面之间设有蝶形弹簧垫圈,所述螺母包括螺栓孔,螺栓孔外侧设有紧固工作面,螺母靠近蝶形弹簧垫圈的一端设有挡圈凸起,所述蝶形弹簧垫圈为C型结构,蝶形弹簧垫圈中部为安装部,安装部两侧为支撑部,安装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法兰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输出端设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套杆之间设有第一锁紧装置,所述支撑杆上活动安装有调节轮,调节轮的一侧焊接有调节架,且调节架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二套杆,第二套杆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第二套杆之间设有第二锁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螺母与蝶形弹簧垫圈连接处设有垫圈限位凸起,且蝶形弹簧垫圈卡设在垫圈限位凸起上。

优选的,所述螺母垫圈中部设有安装孔,螺母垫圈与螺母连接处设有凹槽,凹槽两侧均设有限位凸起,蝶形弹簧垫圈安装在凹槽两侧的限位凸起内。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倾斜设置,排气口与筒身之间的夹角为50-80°。

优选的,所述调节轮上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第一伸缩杆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纹孔及锁紧螺杆,且锁紧螺纹孔开设于第一套杆上,并且锁紧螺纹孔与锁紧螺杆相对应,所述第一伸缩杆上也开设有锁紧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装置与第一锁紧装置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便,除法兰外其他部件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形成一体,在安装使用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而且采用防松螺栓连接安装可以大大提高配件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法兰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轮,调节轮上焊接有调节架,调节架上安装有第二套杆,可通过第二套杆输出端的第二伸缩杆进行位置的固定,同时在支撑杆另一侧的第一伸缩杆及第一套杆,可对调节轮进行固定卡死,进而固定卡死住第二套杆及第二伸缩杆,方便了装置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短筒易安装的排气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座椅支架的防松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座椅支架的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座椅支架的蝶形弹簧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座椅支架的螺母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弹性内塞盖、2防松螺栓、201螺母、2011螺栓孔、2012固定工作面、2013挡圈凸起、202蝶形弹簧垫圈、2021安装部、2022支撑部、203螺母垫圈、2031安装孔、2032凹槽、2033限位凸起、3筒身、4第二弹性内塞盖、5排气口、6过渡管、7隔片、8固定法兰、9网状内胆管、10进气管、11支撑杆、12安装架、13第一锁紧装置、14第一套杆、15第一伸缩杆、16第二锁紧装置、17第二套杆、18第二伸缩杆、19调节架、20调节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短筒易安装的排气管结构,包括筒身3,筒身3的一端设有进气管10,筒身3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口5,进气管10与筒身3之间设有过渡管6,进气管10一端与过渡管6连接,且进气管10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法兰8,筒身3内设有网状内胆管9,网状内胆管9一端通过第一弹性内塞盖1与进气管10连接,网状内胆管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内塞盖4与筒身3连接,网状内胆管9与进气管10连接的一端内设有隔片7,固定法兰8通过防松螺栓2安装固定,防松螺栓2包括螺母201,螺母201上安装有螺母垫圈203,螺母垫圈203与螺母201安装面之间设有蝶形弹簧垫圈202,螺母201包括螺栓孔2011,螺栓孔2011外侧设有紧固工作面2012,螺母201靠近蝶形弹簧垫圈202的一端设有挡圈凸起2013,蝶形弹簧垫圈202为C型结构,蝶形弹簧垫圈202中部为安装部2021,安装部2021两侧为支撑部2022,安装部2021与支撑部2022一体成型,固定法兰8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11,且支撑杆11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架12,安装架12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一套杆14,第一套杆1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伸缩杆15,且第一伸缩杆15与第一套杆14之间设有第一锁紧装置13,支撑杆11上活动安装有调节轮20,调节轮20的一侧焊接有调节架19,且调节架19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二套杆17,第二套杆17的输出端设有第二伸缩杆18,第二伸缩杆18与第二套杆17之间设有第二锁紧装置16。

本实施例中,螺母201与蝶形弹簧垫圈202连接处设有垫圈限位凸起,且蝶形弹簧垫圈202卡设在垫圈限位凸起上,螺母垫圈203中部设有安装孔2031,螺母垫圈203与螺母201连接处设有凹槽2032,凹槽2032两侧均设有限位凸起2033,蝶形弹簧垫圈202安装在凹槽2032两侧的限位凸起2033内,排气口5倾斜设置,排气口5与筒身3之间的夹角为50-80°,调节轮20上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第一伸缩杆15相对应,第一锁紧装置13包括锁紧螺纹孔及锁紧螺杆,且锁紧螺纹孔开设于第一套杆14上,并且锁紧螺纹孔与锁紧螺杆相对应,第一伸缩杆15上也开设有锁紧螺纹孔,第二锁紧装置16与第一锁紧装置13的结构相同。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法兰8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轮20,调节轮20上焊接有调节架19,调节架19上安装有第二套杆17,可通过第二套杆17输出端的第二伸缩杆18进行位置的固定,同时在支撑杆11另一侧的第一伸缩杆15及第一套杆14,可对调节轮20进行固定卡死,进而固定卡死住第二套杆17及第二伸缩杆18,方便了装置的安装,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便,各部件的焊接处焊缝流畅,饱满,同时整体表面无焊渣,无毛刺,无焊接漏洞,在电镀管以外的其他管件的表面喷黑漆处理,除法兰外其他部件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形成一体,在安装使用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而且采用防松螺栓2连接安装可以大大提高配件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