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组件以及包含其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7344发布日期:2018-08-24 06:5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请求享有2017年2月16日提交的欧洲专利申请第17156570.8号的优先权,该欧洲专利申请第17156570.8号的公开通过引用而并入。

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组件,且涉及包含所述叶片组件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更特别地,本发明优选涉及用于带有序列燃烧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组件。以下描述将进行明确参照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仅作为示例且不意味着损失任何一般性。



背景技术:

如已知的那样,燃气涡轮发动机大体上包括粗略管状、长形外壳,且在所述外壳内:多级压缩机,在其中发生外侧空气的压缩,以用于产生压缩空气流;燃烧器组件,其位于压缩机下游,且在其中发生从多级压缩机到达的压缩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物的燃烧,以用于产生热气体流;以及多级膨胀涡轮,其位于燃烧器组件下游,且在其中发生从燃烧器组件到达的热气体的膨胀(在所述热气体离开燃气涡轮发动机之前)。

燃烧器组件继而大体上包括多个长形序列燃烧器装置,其直接在压缩机下游围绕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发动机轴成角度交错。

现今的燃气涡轮发动机额外设有传感器装置,其能够直接在燃烧器组件的下游连续地测量热气体的温度。

由于热气体的温度直接在燃烧器组件的下游可达到2000°c,且热电偶在此热环境中大体上不具有足够的寿命,在现今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中,高温计装置用于直接在燃烧器组件的下游测量热气体的温度。

us6109783公开了并入到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多级膨胀涡轮的第一级或第二级的静止叶片中的一者(即,导叶中的一者)中的高温计装置。

不幸的是,将高温计装置配合在膨胀涡轮的导叶内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形成到导叶本体中以用于容纳高温计装置的测量探头和其他构件部分的中空座部在所有必要方向上为热膨胀提供非常有限的空间。结果,任何定位误差可导致测量探头经受的热和/或机械应力的显著增加,以及这伴随的所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简化高温计装置到膨胀涡轮的叶片本体中的组装,因此使定位误差最小化。

顺从这些目标,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且优选地但非必须地,在从属权利要求的任一项中)限定的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组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限定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附图示出了其非限制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包含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实现的叶片组件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简化侧视图,其中部分以截面且部分为了清楚而移除;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实现的叶片组件的图1中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实现的叶片组件的透视图,其中部分以截面且部分为了清楚而移除;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叶片组件的截面侧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叶片组件的前缘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6是图3和图4中所示的叶片组件的根部部分的透视图,其中部分为了清楚而移除;

-图7是图6中所示的叶片组件的根部部分的放大顶视图,其中部分以截面且部分为了清楚而移除;

-图8是图3和图4中所示的叶片组件的末梢部分的透视图,其中部分为了清楚而移除;而

-图9是图4中所示的叶片组件的末梢部分的放大截面视图,其中部分为了清楚而移除。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参照标号1整体指示叶片组件,其包括:涡轮叶片2,其优选地适于并入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膨胀涡轮中;和高温计装置3,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涡轮叶片2内且能够在涡轮叶片2附近探测热气体的温度。

叶片组件1因此适合并入燃气涡轮发动机100中,优选地特别适于驱动传统发电机(未示出)旋转。

更详细地参照图1,燃气涡轮发动机100优选地基本上包括粗略管状、主外壳101,且在所述外壳101内:优选多级压缩机102,在其中发生外侧空气的压缩,以用于产生压缩空气流;燃烧器组件103,其位于压缩机102下游,且在其中发生从压缩机102到达的压缩空气和从燃料供应线104到达的燃料的混合物的燃烧,以用于产生热气体流;以及最终优选多级膨胀涡轮105,其位于燃烧器组件103下游,且在其中发生从燃烧器组件103到达的热气体的膨胀(在所述热气体离开燃气涡轮发动机100之前)。

燃烧器组件103继而优选包括多个分离的长形燃烧器装置106,其优选围绕燃气涡轮发动机100的发动机轴107大致均匀地成角度交错,且优选在压缩机102和膨胀涡轮105之间容纳在形成在外壳101内的环形室内。在每个燃烧器装置106中,从燃料供应线104到达的燃料与从压缩机102到达的压缩空气连续地混合,以便形成易燃混合物,其在燃烧器装置106内快速烧掉,以产生热气体流。

优选地,每个燃烧器装置106此外执行序列燃烧且因此包括两个分别的燃烧器,其中一个布置在另一个的下游。

因此,燃气涡轮发动机100优选为带有序列燃烧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压缩机102和燃烧器组件103的结构本身广泛已知,因此不需要进一步解释。

参照图1和图2,膨胀涡轮105继而包括一系列环形排的涡轮叶片,其布置成彼此相邻、彼此同轴且与发动机轴107同轴。该系列环形排的涡轮叶片此外包括一个或多个环形排的旋转叶片108,且一个或多个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沿燃气涡轮发动机100的发动机轴107插入环形排的旋转叶片108。

每个环形排的旋转叶片108包括给定数目的大致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涡轮叶片110,其围绕发动机轴107大致均匀地成角度交错,且刚性地连接至发动机轴107,以便与上述发动机轴107一起旋转。

另一方面,每个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包括给定数目的大致沿径向延伸的第二涡轮叶片111(也称为导叶),其围绕发动机轴107大致均匀地成角度交错,且刚性地连接至燃气涡轮发动机100的外壳101,以便在发动机轴107旋转时保持不动。

每个环形排的旋转叶片108和相邻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形成膨胀涡轮105的相应膨胀级。

参照图1,在所示示例中,具体而言,每个环形排的旋转叶片108的涡轮叶片110优选刚性地连接至对应的中央毂或盘112,其继而刚性地联接至发动机轴107,使得每个涡轮叶片110沿粗略径向方向从中央毂向外突出。

另一方面,每个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的涡轮叶片111优选刚性地连接至对应的环形支撑结构113,其与发动机轴107大致同轴地刚性地连接至燃气涡轮发动机100的外壳101,使得每个涡轮叶片111沿粗略径向方向从环形支撑结构113向内突出。

参照图1、图2和图3,除以上之外,所述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中的至少一者优选额外包括至少一个且优选多个叶片组件1,其优选围绕发动机轴107均匀地成角度交错。

换句话说,该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包括多个传统涡轮叶片111且此外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叶片组件1。

更详细而言,优选形成膨胀涡轮105的第一或第二膨胀级的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额外包括一个或多个叶片组件1,其优选围绕发动机轴107均匀地成角度交错。

更特别地,在所示的示例中,优选直接位于燃烧器组件103下游的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即,优选直接位于各个燃烧器装置106的过渡管115的出口嘴部附近的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优选包括多个传统涡轮叶片111且额外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叶片组件1。

换句话说,形成膨胀涡轮105的第一膨胀级的环形排的静止叶片109,优选包括多个传统涡轮叶片111且额外还包括多个叶片组件1。

涡轮叶片110和111的结构本身广泛已知,因此不需要进一步解释。

相反对于叶片组件1,参照图3和图4,涡轮叶片2对于涡轮叶片2的整个长度而言具有纵向内腔4,其近似平行于叶片的纵向轴线a而在同一涡轮叶片2内延伸。

更特别地,涡轮叶片2优选具有翼型件形的长形主区段5,且在主区段5的相对侧上具有联接根部7和远侧末梢8。纵向内腔4直接在翼型件形的主区段5的前缘6后面且粗略地平行于翼型件形的主区段5的前缘6而在涡轮叶片2内延伸,从联接根部7直到远侧末梢8。

联接根部7特别地设计成/适于与环形支撑结构113刚性地联接,且优选包括第一板状端部部分9(传统地称为外直径平台),其优选大致垂直于叶片2的纵向轴线a延伸,即沿粗略切向方向延伸。

远侧末梢8特别地设计成/适于掠过发动机轴107,或更特别地掠过直接相邻的两个环形排的旋转叶片108的中央毂或盘112,且优选包括第二板状端部部分10(传统地称为内直径平台),其优选大致垂直于叶片的纵向轴线a延伸,即沿粗略切向方向延伸。

参照图3和图4,高温计装置3继而包括:优选大致直的长形支撑本体11,其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在纵向内腔4内延伸,优选在叶片的前缘6旁边间隔开,且优选粗略平行于叶片的前缘6;以及给定数目(在示出的示例中,六个)的横向长形陶瓷帽12,其从长形支撑本体11的相同侧壁突出且彼此并排间隔开,且此外以悬臂方式延伸且横向于长形支撑本体11朝向涡轮叶片2的相邻前缘6,优选同时保持粗略平行于彼此且优选同时保持大致垂直于同一长形支撑本体11的纵向轴线b,以便与长形支撑本体11一起形成耙结构13。

更特别地,长形陶瓷帽12优选与彼此且与长形支撑本体11大致共面延伸。此外,长形陶瓷帽12优选彼此并排大致均匀地间隔开。

每个长形陶瓷帽12优选大致钉形的且以贯通方式接合形成在涡轮叶片2的主区段5的侧向壁中(近似在涡轮叶片的前缘6处)的通孔或开口14,使得长形陶瓷帽12的一节段以悬臂方式突出到涡轮叶片2外。

除以上之外,每个长形陶瓷帽12优选从长形支撑本体11分离,且使其近侧端部12a贴靠在长形支撑本体11的侧壁上。耙结构13继而优选额外包括固定器件,其适于使长形陶瓷帽12稳定地保持抵靠长形支撑本体11。

更详细而言,具体参照图5,每个长形陶瓷帽12优选具有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2a,其简单贴靠地放置抵靠在长形支撑本体11的侧壁上,优选在形成在长形支撑本体11中的对应的且优选粗略互补形的中空座部或凹部15内。

优选地,对于每个长形陶瓷帽12,耙结构13此外包括相应长形管状套筒16(其按形状优选为粗略柱状),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优选从长形支撑本体11分离。长形管状套筒16与长形陶瓷帽12粗略同轴延伸,从支撑本体11的侧壁直到涡轮叶片2的前缘6,或较好地直到主区段5上的通孔或开口14,以便包围/包绕陶瓷帽12的收纳/陷入涡轮叶片2内的节段。

具体参照图5,优选地,每个长形管状套筒16此外尺寸确定成以便在整个长形陶瓷帽12周围形成/界定环形空气间隙18。

更特别地,每个管状套筒16的内径优选比长形陶瓷帽12的外径大至少30%,以便在整个长形陶瓷帽12周围形成/界定近似柱状环形空气间隙18。

优选至少一个且优选多个横向通孔19此外地形成在长形管状套筒16的侧向壁中,优选绕同一管状套筒16的纵向轴线均匀地成角度交错,以便允许沿环形空气间隙18的自由空气循环。

更特别地,该一个或多个通孔19优选允许沿涡轮叶片2的纵向内腔4流动的冷却空气的部分自由地进入/穿透环形空气间隙18且然后在管状套筒16内流向涡轮叶片2的外侧,同时局部地冷却长形陶瓷帽12。

此外,每个长形管状套筒16优选使其近侧端部16a布置成以简单贴靠抵靠长形支撑本体11的侧壁,且耙结构13优选额外包括固定器件,其适于使长形管状套筒16稳定地保持抵靠长形支撑本体11。

更特别地,每个管状套筒16的近侧端部16a优选以自由滑动方式贴靠到长形支撑本体11的侧壁上,使得整个管状套筒16能够沿任何方向,优选局部大致垂直于同一管状套筒16的纵向轴线,即,沿涡轮径向或周向方向,在长形支撑本体11上自由地滑动。

优选地,位于管状套筒16内的长形陶瓷帽12相反相对于长形支撑本体11保持静止。

耙结构13的固定器件继而优选适于使该/每个管状套筒16稳定地保持贴靠抵靠长形支撑本体11,而同时允许管状套筒16沿优选局部大致垂直于管状套筒16的纵向轴线(即,沿涡轮径向或周向方向)的方向上在长形支撑本体11的表面上自由地滑动。

参照图3、图4和图5,优选地,形成在主区段5上的通孔或开口14的直径此外比管状套筒16的外径显著较大,以便容易将整个耙结构13插入涡轮叶片2中。

换句话说,通孔14尺寸确定成允许使已经装固至长形支撑本体11的长形管状套筒16容易手动插入涡轮叶片2的前缘6中。

具体参照图5,在所示的示例中,具体而言,就像长形陶瓷帽12,每个长形管状套筒16优选具有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6a,其布置成贴靠抵靠长形支撑本体11的侧壁,优选在形成在支撑本体11中而粗略同轴于中空座部或凹部15的对应的中空座部或凹部20内。

优选地,所述中空座部或凹部20的直径此外比管状套筒16的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6a显著较大,以便允许同一管状套筒16沿局部大致垂直于管状套筒16的纵向轴线(即,沿涡轮径向或周向方向)的方向上相对于长形支撑本体11且相对于位于内部的长形陶瓷帽12自由地移动。

除以上以外,在所示的示例中,该/每个管状套筒16的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6a优选以滑动方式直接贴靠到对应的长形陶瓷帽12的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2a上且优选还贴靠到支撑本体11的侧壁上。

长形陶瓷帽12的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2a继而优选在管状套筒16的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6a下面直接贴靠到长形支撑本体11上。

参照图3、图4和图5,优选地,耙结构13继而包括固持组件21,其适于将管状套筒16的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6a和陶瓷帽12的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2a同时牢固地挤压且稳定地保持以稳定贴靠抵靠长形支撑本体11的侧壁。

更特别地,在所示的示例中,固持组件21优选包括:长形盖板22,其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在具有中空座部或凹部15和20的长形支撑本体11的侧壁上延伸,且还在陶瓷帽12的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2a和管状套筒16的盘状或带凸缘的近侧端部16a上延伸;以及优选多个横向锚螺钉23,其按序列接合盖板22和长形支撑本体11以使盖板22保持稳定贴靠在长形支撑本体11上。

参照图3、图4和图5,优选地,对于每个长形管状套筒16,高温计装置3额外包括管状衬套25,其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牢固地塞/配合到形成在涡轮叶片2的主区段5中的通孔或开口14中,而长形管状套筒16的远侧部分在管状衬套25内延伸。

优选地,管状套筒16的远侧端部此外可伸缩地配合到管状衬套25中,因此能够沿轴向自由地移动/滑动到管状衬套25中。

参照图3、图4、图6、图7、图8和图9,叶片组件1优选额外包括第一联接部件28和第二联接部件29,其适于将耙结构13的两个轴向端部(或较好地将长形支撑本体11的两个轴向端部)分别牢固地连接于涡轮叶片2的联接根部7和远侧末梢8。

更特别地,联接部件28优选适于将耙结构13的第一轴向端部牢固地连接于联接根部7的相邻板状端部部分9。联接部件29相反地优选适于将耙结构13的第二轴向端部牢固地连接于远侧末梢8的相邻板状端部部分10。

此外,联接部件28优选适于将耙结构13牢固地连接于涡轮叶片2的联接根部7,同时允许耙结构13相对于联接根部7的板状端部部分9围绕给定参照轴线c枢转,参照轴线c优选局部垂直于耙结构13的放置平面p(即,长形支撑本体11和长形陶瓷帽12的放置平面),且/或优选大致垂直于涡轮叶片2的纵向轴线a。

相反,联接部件29优选适于将耙结构13牢固地连接于涡轮叶片2的远侧末梢8,同时允许耙结构13沿涡轮径向方向(即,粗略平行于涡轮叶片2的纵向轴线a)自由地移动。

换句话说,联接部件29优选将耙结构13牢固地连接于涡轮叶片2的远侧末梢8,以便阻止耙结构13沿涡轮轴向和周向方向两者的任何移动,且允许耙结构13沿涡轮径向方向(即,粗略平行于叶片的纵向轴线a)的自由移动,以用于补偿涡轮叶片2的翼型件形的主区段5和耙结构13的不同热伸长。

参照图6和图7,在所示的示例中,具体而言,联接部件28优选包括:支撑托架30,其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优选从联接根部7的板状端部部分9的外周壁31朝涡轮叶片2的纵向内腔4的中央开口或嘴部以悬臂式地延伸,优选地同时保持粗略平行于联接根部7的板状端部部分9;以及单个横向固定螺钉32,其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同轴于参照轴线c延伸同时按序列接合支撑托架30和耙结构13的轴向端部两者。在组装耙结构13期间,固定螺钉32操作为枢转部件,以便允许耙结构13相对于支撑托架30围绕参照轴线c自由地枢转。

更详细而言,支撑托架30优选板状且优选具有牢固地装固成贴靠在板状端部部分9的外周壁31上的第一平坦侧壁,以及贴靠在联接柄33上的第二平坦侧壁,联接柄33从耙结构13的轴向端部突出而局部大致与长形陶瓷帽12共面。

固定螺钉32优选局部垂直于支撑托架30的第二侧壁,且优选在拧入支撑托架30之前以轴向可旋转方式接合耙结构13的联接柄33。

支撑托架30的第一侧壁继而优选经由两个或更多个锚螺栓34牢固地装固于联接根部7的板状端部部分9的外周壁31,锚螺栓34中的每个在达到和拧入位于相对于板状端部部分9的外周壁31的对应的锁定螺母35中之前以贯通方式接合外周壁31和支撑托架30两者。

优选地,支撑托架30的第一侧壁额外经由定心销36装固于板状端部部分9的外周壁31,定心销36以悬臂方式从外周壁31突出且在支撑托架30内延伸,同时保持与纵向参照轴线d同轴,参照轴线d优选局部大致垂直于外周壁31且优选还大致共面且倾斜于固定螺钉33的纵向轴线c。

参照图3、图4、图8和图9,联接部件28继而优选包括:支撑托架36,其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优选从远侧末梢8的板状端部部分10的外周壁37朝涡轮叶片2的纵向内腔4的中央开口或嘴部以悬臂的方式延伸,优选地同时保持粗略平行于远侧末梢8的板状端部部分10;以及固定销38,其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大致平行于支撑本体11的纵向轴线b延伸,同时以贯通且优选还轴向滑动的方式接合支撑托架36和板状盖39,其闭合纵向内腔4的相邻开口或嘴部,且最终拧入长形支撑本体11的轴向端部中。

此外,密封系统优选插入涡轮叶片2的板状盖39和固定销38之间,以便阻止冷却空气在涡轮叶片2的远侧末梢8处自由地流出涡轮叶片2的纵向内腔4。

优选地,固定销38额外地结构化成补偿耙结构13的轴向端部和支撑托架36上的贯通孔之间的可能的轴向不对准。

更特别地,具体参照图8和图9,固定销38优选具有球形头部38a,其配合到对应衬套40,衬套40刚性地装固至支撑托架36(优选通过焊接),且球形头部38a优选借助于带螺纹毂41牢固地锁定/固持在同一衬套40内,带螺纹毂41牢固地拧入衬套40的中央贯通孔中。

优选地,固定销38额外具有有球形中间节段38b,其以沿轴向滑动的方式配合/联接至带凸缘衬套41,凸缘衬套以自由滑动方式稳定地贴靠抵靠涡轮叶片2的板状盖39的向外突出的杯形部分39a的优选大致平坦底壁。

优选地,固定销38的球形中间节段38b此外以大致不透空气的方式联接至带凸缘衬套41,其继而优选以大致不透空气的方式联接至杯形部分39a的底壁,以便阻止冷却空气自由地流出涡轮叶片2的纵向内腔4。

更特别地,在所示的示例中,带凸缘衬套41优选约束在固持垫圈42与板状盖39的杯形部分39a的底壁之间,固持垫圈42包绕带凸缘衬套41,重叠于带凸缘衬套41的整个外周边缘,且最终刚性地连接于杯形部分39a的底壁(优选通过焊接)。

带凸缘衬套41因此允许在其放置平面上在盘状座部内滑动,该盘状座部由固持垫圈42和板状盖39的杯形部分39a的底壁界定。

带凸缘衬套41、固持垫圈42和板状盖39的杯形部分39a的底壁因此形成密封系统,其阻止冷却空气在涡轮叶片2的远侧末梢8处自由地流出涡轮叶片2的纵向内腔4。

除以上之外,参照图3、图4和图8,支撑托架36优选板状且固定销38优选大致垂直于支撑托架36延伸。

优选地,支撑托架36此外具有平坦侧壁,其优选借助于两个或更多个锚螺栓45牢固地装固成贴靠抵靠远侧末梢8的板状端部部分10的外周壁37,锚螺栓45中的每个在达到和拧入位于相对于板状端部部分10的外周壁37的对应的锁定螺母46中之前以贯通方式接合外周壁37和支撑托架36两者。

优选地,支撑托架36的平坦侧壁额外经由定心销47装固于板状端部部分10的外周壁37,定心销36以悬臂方式从外周壁37突出且在支撑托架36内延伸,同时保持与参照轴线同轴,参照轴线优选局部大致垂直于外周壁37.

参照图4和图5,对于每个长形陶瓷帽12,高温计装置3优选最终包括相应的光纤50,其在长形支撑本体11和长形陶瓷帽12的内腔内延伸几乎直到同一长形陶瓷帽12的远侧端部,且适于收集和引导由长形陶瓷帽12的内表面朝电子控制单元(在图中未示出)发射的热辐射,电子控制单元优选位于燃气涡轮发动机100外。该电子控制单元构造成将由每个光纤50引导的热辐射转换成指示对应的长形陶瓷帽12的实际温度的对应电信号。

实际上,在高温下,每个长形陶瓷帽12表现得大致像黑体且因此根据特定发射谱(其根据长形陶瓷帽12的实际温度而变化)发射热辐射。

光纤50收集和引导由各个长形陶瓷帽12的内表面朝电子控制单元发射的热辐射,电子控制单元继而分析热辐射的发射谱,以按本身已知的方式确定每个长形陶瓷帽12的实际温度。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具体而言,耙结构13优选包括(优选在长形支撑本体11的位于涡轮叶片2的联接根部7附近的轴向端部处)第一光学连接器51,其适于与光纤延长电缆(在图中未示出)的互补的第二光学连接器(在图中未示出)联接,光纤延长电缆优选在电子控制单元处终止,电子控制单元能够将由每个光纤50收集的热辐射转换成指示长形陶瓷帽12的实际温度的对应电信号。

每个光纤50继而优选由蓝宝石或其他耐热光传导材料制成,且优选在长形支撑本体11和长形陶瓷帽12的内腔内延伸,从光学连接器51几乎直到长形陶瓷帽12的远侧端部。

燃气涡轮发动机100的大体操作类似于任何其他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操作,因此不需要进一步解释。

至于叶片组件1,沿涡轮径向方向彼此并排间隔开的长形陶瓷帽12允许高温计装置3同时确定沿涡轮叶片2的前缘6的若干参照点中的热气体的温度。

来自叶片组件1的具体叶片结构的优点在数量上很多。

首先,耙结构13和联接部件28和29的具体设计允许容易的组装/拆卸程序。

此外,耙结构13和联接部件28和29的具体设计允许有效补偿涡轮叶片2和耙结构13的热膨胀的差别,因此阻止脆弱的长形陶瓷帽12由于过度机械应力而被损坏。

实际上,联接部件28允许将耙结构13牢固夹紧于涡轮叶片2的联接根部7,其中有可能在组装期间倾斜耙结构13,带有这伴随的所有优点。

另一方面,联接部件29允许耙结构13沿涡轮径向方向的自由移动,因此防止其在热膨胀期间被阻塞。

除了以上之外,长形陶瓷帽12在涡轮叶片2的前缘6中的深度集成显著降低长形陶瓷帽12经受的热应力。

最终,围绕每个长形陶瓷帽12形成的环形空气间隙18允许急剧冷却集成到前缘6中且暴露于热气体的金属部分。

清楚地,可对本文公开的叶片组件1和燃气涡轮发动机100进行改变,然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燃气涡轮发动机100可包括布置在壳101内的两个分离燃烧器组件,一个在另一个下游,且另一膨胀涡轮插入在两个分离燃烧器组件之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