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5436发布日期:2018-10-12 21:24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车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卡车的尾气排放纯净度正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国四和欧四排放标准柴油机减排系统,普遍采用添加尿素水溶液的方式来使尾气排放达标,这就需要在卡车上携带尿素罐。尿素罐通常采用中密度线性聚四氟乙烯材料搪塑加工制作而成,尿素罐内集成有大量控制系统,例如,尿素腐蚀嵌件传感器、温度液位测量器、进出水控制系统等等。需要将尿素罐及其控制系统集成安装到卡车上,就需要为其量身设计安装结构,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简单的钢板冲压加工焊接成框架,再固定到卡车车架上。这种形式加工的框架重量重,安装麻烦,定位不准,容易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卡车用尿素罐安装框架重量重,安装复杂,定位不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包括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定位档杆、定位块、C型抱箍、所述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尿素罐的腔体,所述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一边通过定位档杆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另一边通过C型抱箍连接,所述定位块设置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内侧,所述定位块位于定位档杆的侧后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L型板上开设有用于检查尿素罐内溶液存量的可视窗。

作为优选,所述可视窗的边缘连接有圆弧状翻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L型板或第二L型板上还开设有减重孔。

作为优选,所述减重孔的边缘连接有圆弧状翻边。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调整位置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安装在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位移机构包括互相配合的滑轨和滑块,所述滑块连接在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简单的钢板冲压加工焊接成框架,再固定到卡车车架上。这种形式加工的框架重量重,安装麻烦,定位不准,容易晃动。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采用强度更高,质量更轻的6系铝合金作为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的材料,使设备更加轻量化,同时,针对尿素罐的形状,设计了定位档杆,定位档杆不仅起到定位的作用,还起到连接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一个部件集成了两个功能,使结构更加优化。进一步的,再通过定位块将尿素罐侧壁进行限位,并通过C型抱箍将尿素罐的尾部固定。经过本装置全方位的限制及定位,整个尿素罐的安装更加稳定,晃动幅度更小,大大提高了尿素罐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本装置的支架具有更加轻量化的优点。

2.尿素水溶液属于消耗液体,需要定期检查液体位置,传统的安装框架四周都是严密封闭的,只能通过传感器报警,无法通过视觉观察,而传感器报警通常都是最低限制才会报警,如果卡车行驶到偏远地区,就无法及时补充,造成尿素溶液供应不足,影响卡车尾气排放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进一步在第一L型板上开设了可视窗,本实施例对可视窗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第一L型板整体强度的情况下,通过冲压一体成型。可视窗能将尿素罐的侧边裸露处理,便于直观的查看,提前预判尿素溶液的消耗情况,及时补充,保障了尿素溶液的稳定供应,提高了卡车尾气的排放质量。

3.传统的冲压加工出的通孔侧边与第一L型板的板厚一致,由于开设了可视窗,第一L型板的整体强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为了保障第一L型板的整体强度,本装置在可视窗的边缘设计了圆弧状翻边,圆弧状翻边能进一步强化开口处的强度,同时,圆弧状翻边还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在安装时,未打磨的边缘很容易将操作人员皮肤划伤,本装置设计了圆弧状翻边能使开口处边缘更加圆滑,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整体强度。

4.由于轻量化设计的需求,本装置进一步在第一L型板或第二L型板上开设了减重孔,使本装置的整体结构进一步减轻。

5.传统的冲压加工出的通孔侧边与第一L型板的板厚一致,由于开设了减重孔,第一L型板的整体强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为了保障第一L型板的整体强度,本装置在减重孔的边缘设计了圆弧状翻边,圆弧状翻边能进一步强化开口处的强度,同时,圆弧状翻边还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在安装时,未打磨的边缘很容易将操作人员皮肤划伤,本装置设计了圆弧状翻边能使开口处边缘更加圆滑,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整体强度。

6.现有技术的尿素罐支架通常都是固定焊接在车架上,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车架空间狭窄,在进行尿素罐安装拆卸时相当不便。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可调节尿素罐位置的位移机构,将位移机构的端部焊接到车架上,而使尿素罐支撑区域通过位移机构进行位置的调节。需要安装或拆卸尿素罐时,可以将尿素罐拉动,移动到较为宽敞的外部区域进行更换,大大方便了尿素罐的拆卸与维护。

7.将本装置的滑轨的一端焊接到车架上,使整个滑轨保持水平状态,工作时,整个支架支撑区域可在滑块的带动下,沿着滑轨相对位移,从而在拆卸安装尿素罐时更加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三维图;

图2是本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L型板,2-第二L型板,3-定位档杆,4-定位块,5-C型抱箍,6-可视窗,7-圆弧状翻边,8-减重孔,9-位移机构,91-滑轨,9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包括第一L型板1、第二L型板2、定位档杆3、定位块4、C型抱箍5、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尿素罐的腔体,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一边通过定位档杆3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另一边通过C型抱箍5连接,所述定位块4设置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内侧,所述定位块4位于定位档杆3的侧后方。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简单的钢板冲压加工焊接成框架,再固定到卡车车架上。这种形式加工的框架重量重,安装麻烦,定位不准,容易晃动。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采用强度更高,质量更轻的6系铝合金作为第一L型板1、第二L型板2的材料,使设备更加轻量化,同时,针对尿素罐的形状,设计了定位档杆3,定位档杆3不仅起到定位的作用,还起到连接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一个部件集成了两个功能,使结构更加优化。进一步的,再通过定位块4将尿素罐侧壁进行限位,并通过C型抱箍5将尿素罐的尾部固定。经过本装置全方位的限制及定位,整个尿素罐的安装更加稳定,晃动幅度更小,大大提高了尿素罐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本装置的支架具有更加轻量化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采用一体冲压成型,两块L型板相对设置,形成底部承载区域,从而无需单独再设计一块底板,进一步节约了材料,减轻了本装置的整体质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包括第一L型板1、第二L型板2、定位档杆3、定位块4、C型抱箍5、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尿素罐的腔体,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一边通过定位档杆3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另一边通过C型抱箍5连接,所述定位块4设置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内侧,所述定位块4位于定位档杆3的侧后方。

所述第一L型板1上开设有用于检查尿素罐内溶液存量的可视窗6。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尿素水溶液属于消耗液体,需要定期检查液体位置,传统的安装框架四周都是严密封闭的,只能通过传感器报警,无法通过视觉观察,而传感器报警通常都是最低限制才会报警,如果卡车行驶到偏远地区,就无法及时补充,造成尿素溶液供应不足,影响卡车尾气排放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进一步在第一L型板1上开设了可视窗6,本实施例对可视窗6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第一L型板1整体强度的情况下,通过冲压一体成型。可视窗6能将尿素罐的侧边裸露处理,便于直观的查看,提前预判尿素溶液的消耗情况,及时补充,保障了尿素溶液的稳定供应,提高了卡车尾气的排放质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包括第一L型板1、第二L型板2、定位档杆3、定位块4、C型抱箍5、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尿素罐的腔体,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一边通过定位档杆3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另一边通过C型抱箍5连接,所述定位块4设置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内侧,所述定位块4位于定位档杆3的侧后方。

所述第一L型板1上开设有用于检查尿素罐内溶液存量的可视窗6。

所述可视窗6的边缘连接有圆弧状翻边7。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传统的冲压加工出的通孔侧边与第一L型板1的板厚一致,由于开设了可视窗6,第一L型板1的整体强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为了保障第一L型板1的整体强度,本装置在可视窗6的边缘设计了圆弧状翻边7,圆弧状翻边7能进一步强化开口处的强度,同时,圆弧状翻边7还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在安装时,未打磨的边缘很容易将操作人员皮肤划伤,本装置设计了圆弧状翻边7能使开口处边缘更加圆滑,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整体强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包括第一L型板1、第二L型板2、定位档杆3、定位块4、C型抱箍5、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尿素罐的腔体,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一边通过定位档杆3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另一边通过C型抱箍5连接,所述定位块4设置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内侧,所述定位块4位于定位档杆3的侧后方。

所述第一L型板1或第二L型板2上还开设有减重孔8。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轻量化设计的需求,本装置进一步在第一L型板1或第二L型板2上开设了减重孔8,使本装置的整体结构进一步减轻。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包括第一L型板1、第二L型板2、定位档杆3、定位块4、C型抱箍5、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尿素罐的腔体,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一边通过定位档杆3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另一边通过C型抱箍5连接,所述定位块4设置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内侧,所述定位块4位于定位档杆3的侧后方。

所述第一L型板1或第二L型板2上还开设有减重孔8。

所述减重孔8的边缘连接有圆弧状翻边7。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传统的冲压加工出的通孔侧边与第一L型板1的板厚一致,由于开设了减重孔8,第一L型板1的整体强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为了保障第一L型板1的整体强度,本装置在减重孔8的边缘设计了圆弧状翻边7,圆弧状翻边7能进一步强化开口处的强度,同时,圆弧状翻边7还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在安装时,未打磨的边缘很容易将操作人员皮肤划伤,本装置设计了圆弧状翻边7能使开口处边缘更加圆滑,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整体强度。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5任一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包括第一L型板1、第二L型板2、定位档杆3、定位块4、C型抱箍5、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尿素罐的腔体,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一边通过定位档杆3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另一边通过C型抱箍5连接,所述定位块4设置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内侧,所述定位块4位于定位档杆3的侧后方。

还包括用于调整位置的位移机构9,所述位移机构9安装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下方。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现有技术的尿素罐支架通常都是固定焊接在车架上,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车架空间狭窄,在进行尿素罐安装拆卸时相当不便。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可调节尿素罐位置的位移机构9,将位移机构9的端部焊接到车架上,而使尿素罐支撑区域通过位移机构9进行位置的调节。需要安装或拆卸尿素罐时,可以将尿素罐拉动,移动到较为宽敞的外部区域进行更换,大大方便了尿素罐的拆卸与维护。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尿素罐安装支架,包括第一L型板1、第二L型板2、定位档杆3、定位块4、C型抱箍5、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容纳尿素罐的腔体,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一边通过定位档杆3连接,所述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另一边通过C型抱箍5连接,所述定位块4设置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内侧,所述定位块4位于定位档杆3的侧后方。

还包括用于调整位置的位移机构9,所述位移机构9安装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下方。

所述位移机构9包括互相配合的滑轨91和滑块92,所述滑块92连接在第一L型板1和第二L型板2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本装置的滑轨91的一端焊接到车架上,使整个滑轨91保持水平状态,工作时,整个支架支撑区域可在滑块92的带动下,沿着滑轨91相对位移,从而在拆卸安装尿素罐时更加灵活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