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斗型集风塔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7586发布日期:2019-01-02 21:3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斗型集风塔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斗型集风塔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风能装机量很大的国家,但是风力发电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风机必须建立在风力强劲的地方,这些地区通常地处偏远,风机维护成本很高,而且弃风率也很高,还有风机高耸容易遭到雷击起火,再有风机巨大叶片高速旋转,每年都有很多鸟类和蝙蝠被叶片杀死,且现有风力发电机均设置在风塔内部,对风速也具有一定阻碍,既不利于维护和修复,造价又高,对环境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斗型集风塔发电系统,通过在全方位集风塔上端设有聚风板及在喉管部设置多级发电风扇提高风力发电效率,并将发电机设置在风塔外部,解决现有风力发电机造价成本高、发电效率低、不利于维护和修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漏斗型集风塔发电系统,包括集风塔本体,其中所述集风塔本体包括全方位集风塔、喉管部和扩散管,所述全方位集风塔上端设有聚风板,所述聚风板沿着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聚风口,且聚风口的聚风面为圆弧状,所述聚风板下端安装在集风塔内部,用于防止风泄漏,所述全方位集风塔内部下端设有聚风部,所述聚风部的内部空间逐渐缩小,用于增大风速,所述全方位集风塔下端的聚风部通过喉管部与扩散管连接,所述喉管部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发电风扇,,且发电风扇通过传动带与发电机连接,推动发电机发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全方位集风塔为漏斗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集风塔本体材料为金属、塑料、帆布、砖木、水泥或玻璃钢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聚风板下端伸进集风塔1/4处。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喉管部为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喉管部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3个发电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发电机设置在喉管部侧面,且传动带穿过喉管部侧壁分别与涡轮发电扇和发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全方位集风塔安装在机房上端,所述聚风部、喉管部、扩散管和发电机均设置在机房内。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发电机与整流器连接,所述整流器与蓄电池组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与逆变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整流器、蓄电池组和逆变器均设置在机房内。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有: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全方位集风塔端设置聚风板,大大提高了风利用率,从而降低风塔高度,降低了造价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聚风塔形成文丘里效应,增大风速,进一步提高风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在喉管部设置发电扇为涡轮发电扇或其他风扇,可实现微风发电,使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更广,便于推广应用;

4、本实用新型将发电机设置在风塔外侧,便于维修、维护发电机;

5、本实用新型风能利用率高,是同等风塔风利用率的4-6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风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漏斗型集风塔发电系统,包括集风塔本体1,其中所述集风塔本体1包括全方位集风塔2、喉管部4和扩散管5,所述全方位集风塔2上端设有聚风板6,所述聚风板6沿着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聚风口,且聚风口的聚风面为圆弧状,所述聚风板6下端安装在集风塔内部,用于防止风泄漏,所述全方位集风塔2内部下端设有聚风部3,所述聚风部3的内部空间逐渐缩小,用于增大风速,所述全方位集风塔2下端的聚风部3通过喉管部4与扩散管5连接,所述喉管部4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个发电风扇7,用于提高风能效率,且发电风扇7通过传动带8与发电机9连接。

所述全方位集风塔2为漏斗状结构,所述集风塔本体1材料为金属、塑料、帆布、砖木、水泥或玻璃钢等材料,所述聚风板6下端伸进集风塔1/4处,所述喉管部4为圆柱状,所述喉管部4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3个发电风扇7,所述发电机9设置在喉管部4侧面,且传动带8穿过喉管部4侧壁分别与发电风扇7和发电机9连接,所述全方位集风塔2安装在机房13上端,所述聚风部3、喉管部4、扩散管5和发电机9均设置在机房13内。

所述发电机9与整流器10连接,所述整流器10与蓄电池组11连接,所述蓄电池组11与逆变器12连接,所述整流器10、蓄电池组11和逆变器12均设置在机房13内。

实际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1、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地面风口处或放置在楼顶(放置在楼顶时可减少本实用新型的高度);

2、若喉管部4和扩散管5超出机房高度时,将喉管部4和扩散管5下端弯折进行安装;

3、风通过聚风板进入聚风塔;

4、风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下形成文丘里效应,在聚风部聚集并加速;

5、风在喉管部分加速流动,推动发电风扇转动,并通过传动带推动发电机工作,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6、最后,风通过尾部的扩散器把风重归大自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