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632发布日期:2018-12-11 21:2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



背景技术:

汽油滤清器是一种设置于输油泵进口一侧,用于将汽油中的杂质过滤。由于汽油油品方面,如果油品不是很好、汽油内所含的杂质比较多,这会对发动机内的喷油嘴、燃油泵、燃油管路等部件造成损害,从而影响燃油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这个时候,汽油滤清器的作用就完全体现出来了。简单的说,汽油滤清器的作用就是把含在汽油中的氧化铁、粉尘等固体杂质或是水过滤掉,一方面可以减少喷油嘴被杂质堵住的几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流入燃油系统的汽油油质。

但现有的汽油滤清器通常采用一级直通式滤清器,该一级直通式滤清器通常采用一层滤纸为过滤单元,而该清洗通道也为直通式,进油口和出油口相对应设置的方式来进行送油,但是这样设置的滤清器通常会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直通式设计导致滤清器的防回流效果差,2、单级式的过滤单元由于在不断的过滤过程中会残留杂质在滤纸上,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在使用后期会导致滤纸过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包括外壳,分别设置于外壳上、下顶端的进、出油口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组件,所述进、出油口之间形成油路通道,所述油路通道由三段管路组成,包括靠近进油口设置的第一管路及连接于第一管路远离进油口一端的第二管路及靠近出油口并与第二管路相连通的第三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中均设有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靠近出油口的一端吸附有防回流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中分别设置滤芯组件,在滤芯组件靠近出油口的一端设置防回流组件,不仅有效提升过滤效果且设置的三个防回流组件大大提升滤清器的防回流性能,将防回流组件吸附在滤芯组件靠近出油口的一端使得只有在滤清器工作时油路通道内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存在时可将防回流组件冲开,从而出油,而当流体压力不够时无法将防回流组件冲开,从而大大提升防回流性能。

上述的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回流组件包括有铰接于油路通道内壁的防回流板,防回流板可沿铰接处转动设置,所述滤芯组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滤芯上环盖及滤芯下环盖,所述滤芯上环盖及滤芯下环盖之间设有滤纸,所述滤芯上环盖包括有上环盖外环、上环盖内环及设置于上环盖外环与上环盖内环之间的上环盖环形腔体,所述滤芯下环盖包括有下环盖外环、下环盖内环及设置于下环盖外环与下环盖内环之间的下环盖环形腔体,所述上环盖内环朝向下环盖内环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抵接部,所述下环盖内环在第一抵接部相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一抵接部相适配的第二抵接部,所述滤纸通过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固定于滤芯上环盖及滤芯下环盖之间,所述上环盖环形腔体及下环盖环形腔体中设有均设有形状与上环盖环形腔体及下环盖环形腔体相适配的吸附件,所述防回流板通过吸附件吸附于滤芯组件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回流组件设置成铰接于油路通道内壁的防回流板,将滤芯组件设置成滤芯上环盖及滤芯下环盖,上、下环盖之间设置滤纸,上、下环盖通过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将滤纸卡接在滤芯中,在上、下环盖环形腔体中设置与上、下环盖环形腔体形状适配的吸附件,当滤清器处于空闲状态时,通过吸附件将防回流板吸附于滤芯组件靠近出油口的一端,防止回流现象,当滤清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由于流体的压力将迫使防回流板被冲开,从而进行正常过滤状态。

上述的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路通道在滤芯组件相对应位置设有卡接环槽,所述滤芯组件卡设于卡接环槽中且上环盖环形腔体及下环盖环形腔体横截面面积大于油路通道的横截面面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路通道与滤芯组件相对应位置设置卡接环槽将滤芯组件卡接于该卡接环槽中,将滤芯组件的上环盖及下环盖的上环盖环形腔体及下环盖环形腔体的横截面积设置成大于油路通道的横截面积,这样设置是为了不至于当吸附件对防回流板进行吸附时压迫滤纸从而造成滤纸脱落的现象。

上述的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外径与第二抵接部的内径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接部的外径与第二抵接部的内径相适配,在装配时将滤芯放置在第一抵接部上然后穿设于第二抵接部中,随后在上环盖环形腔体及下环盖环形腔体中设置吸附件就可以完成滤芯组件的装配。

上述的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件为磁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吸附件设置为强磁力的磁铁,进一步提升防回流性能,且将吸附件设置成磁铁方便取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多个滤芯组件大大增加了过滤效果且三个管路中均设有防回流组件,防回流性能显著增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油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油通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芯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所示:多级管路防回流燃油泵滤清器,包括外壳1,分别设置于外壳1上、下顶端的进、出油口以及设置于外壳1内的滤芯组件5,进、出油口之间形成油路通道11,油路通道11由三段管路组成,包括靠近进油口设置的第一管路2及连接于第一管路1远离进油口一端的第二管路3及靠近出油口并与第二管路3相连通的第三管路4,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及第三管路4中均设有滤芯组件5,滤芯组件5靠近出油口的一端吸附有防回流组件,防回流组件包括有铰接于油路通道11内壁的防回流板6,防回流板6可沿铰接处转动设置,滤芯组件5包括有相对设置的滤芯上环盖51及滤芯下环盖52,滤芯上环盖51及滤芯下环盖52之间设有滤纸53,滤芯上环盖51包括有上环盖外环511、上环盖内环512及设置于上环盖外环511与上环盖内环512之间的上环盖环形腔体513,滤芯下环盖52包括有下环盖外环521、下环盖内环522及设置于下环盖外环521与下环盖内环522之间的下环盖环形腔体523,上环盖内环512朝向下环盖内环522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抵接部514,下环盖内环522在第一抵接部514相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一抵接部514相适配的第二抵接部524,滤纸53通过第一抵接部514及第二抵接部524固定于滤芯上环盖51及滤芯下环盖52之间,上环盖环形腔体513及下环盖环形腔体523中设有均设有形状与上环盖环形腔体513及下环盖环形腔体523相适配的吸附件7,防回流板6通过吸附件7吸附于滤芯组件5一端,油路通道11在滤芯组件5相对应位置设有卡接环槽12,滤芯组件5卡设于卡接环槽12中且上环盖环形腔体513及下环盖环形腔体523横截面面积大于油路通道11的横截面面积,第一抵接部514的外径与第二抵接部524的内径相适配,吸附件7为磁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