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5964发布日期:2019-04-03 00:1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的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设备也得以迅速发展,塔架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构成设备,是发电机组的支撑体系。但是由于受到地域风速和钢塔筒技术限制,混合塔架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混合塔架下部为混凝土塔段,上部为钢结构塔段;混凝土塔段分为若干节,节段之间通过预应力筋张拉连接成整体。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根据情况采取一端张拉或者两端张拉,一端锚固于基础空腔内,另一端锚固于混凝土塔段最顶处节段的顶面,但是由于混合塔架拼装施工时在塔筒内部施工,施工难度大,尤其是到混凝土段与钢塔段过渡节点处,施工空间窄小,施工高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从上向下穿设预应力筋束时,能够便捷正确地将钢绞线穿入预应力孔道的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所述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包括固定滑轮,固定滑轮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凝土塔筒的顶面上,支架包括竖向支架和圆孔直角钢板,竖向支架为三角锥结构,圆孔直角钢板的横向部分位于混凝土塔筒的顶面的上方,圆孔直角钢板的直角位于混凝土塔筒的内壁的内侧,圆孔直角钢板的横向部分连接在竖向支架的下面,固定滑轮安装在竖向支架上,圆孔直角钢板的横向部分连接在混凝土塔筒顶面上,圆孔直角钢板的纵向部分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将圆孔直角钢板的纵向部分与混凝土塔段的内壁接触连接的对穿螺丝;固定滑轮穿过有整盘的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引头从地面吊起。

可选地,固定滑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地固定在混凝土塔筒的顶面上。

可选地,混凝土塔筒内设置有施工平台。

可选地,混凝土塔筒设置为锥形筒。

可选地,施工平台的边缘与混凝土塔筒的内壁连接。

可选地,竖向支架的三角锥结构设置为直角三角锥结构。

可选地,竖向支架的直角三角锥结构的直角侧面位于混凝土塔筒的内壁的内侧。

可选地,固定滑轮的中心处设置有滑轮轴,竖向支架上设置有滑轮轴孔,所述滑轮轴设置在所述滑轮轴孔内。

可选地,所述滑轮轴孔设置在竖向支架的上部。

可选地,所述滑轮轴孔与竖向支架的侧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由于吊装成本占混合塔架安装成本的很大部分,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只需一次塔吊操作,在预应力专项施工开始时,将整盘预应力筋的引头吊到所需高度,从而大大节约了机械台班费,可大力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在施工时,可均匀布置若干导线装置,按小组施工,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配合施工,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在狭小且高的施工平台施工,工人施工的危险系数本身较大,而采用塔吊吊钢绞线穿孔时,对塔吊操作工的要求极高,钢绞线在工人周围晃动会增大工人施工的危险系数,而采用该装置,工人对钢绞线的可操控性加大,周围危险因素也会减少很多,能确保工人施工操作的安全性,降低危险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的支架顶面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的导线布置及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中,1为固定滑轮,201为竖向支架,202为圆孔直角钢板,3为整盘,4为预应力筋孔道,5为混凝土塔筒,6为施工平台,701为第一导线,702为第二导线,703为第三导线,704为第四导线,801为第一区域,802为第二区域,803为第三区域,804为第四区域,9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参见图1,所述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包括固定滑轮1,固定滑轮1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凝土塔筒5的顶面上,参见图2,支架包括竖向支架201和圆孔直角钢板202,竖向支架201为三角锥结构,圆孔直角钢板202的横向部分位于混凝土塔筒5的顶面的上方,圆孔直角钢板202的直角位于混凝土塔筒5的内壁内侧,圆孔直角钢板202的横向部分连接在竖向支架201的下面,固定滑轮1安装在竖向支架201上,圆孔直角钢板202的横向部分连接在混凝土塔筒5顶面上,圆孔直角钢板202的纵向部分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将圆孔直角钢板202的纵向部分与混凝土塔段的内壁接触连接的对穿螺丝203;固定滑轮1穿过有整盘3的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引头从地面吊起。

本实施例的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其采用定滑轮的基本原理,利于固定滑轮1的稳定牢固,且在方向上避免影响预应力筋的穿孔操作;圆孔直角钢板202的侧面通过对穿螺丝203拧紧与混凝土塔筒5内壁直接接触。其中,竖向支架201和圆孔直角钢板202可以为通过焊接结构连接的金属件。圆孔直角钢板202的横向部分可以通过螺栓9连接在混凝土塔筒5顶面上。将整盘3钢绞线的引头从地面吊起穿过固定滑轮1,混凝土塔筒5内可以设置有施工平台6,位于施工平台4的工人将钢绞线穿入对应的预应力筋孔道4,当预应力筋露出预应力筋孔道4表面规定长度后,利用锁紧组件,如卡扣、环扣等,将预应力筋卡住,保证其不脱落,在此前提下,截断预应力筋,然后进行下一批的预应力筋穿孔操作。以此类推。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可按照需求,在施工互不影响的前提下,在混凝土塔筒5顶面设置若干导线装置,按小组同时进行施工;钢绞线可以采用高碳钢盘条,经过表面处理后冷拔成钢丝,然后按钢绞线结构将一定数量的钢丝绞合成股,再经过消除应力的稳定化处理过程而成,故钢绞线的硬度大,不易弯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工人体力,导线传输的钢绞线穿入对面区域的预应力筋孔道4,这样可减小钢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利于穿孔。实际工程中为了更方便穿孔,可将固定滑轮1换为万向轮,以适应位于不同角度预应力筋孔道4的预应力筋的穿孔操作。导线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参见图3,第一导线701对应第一区域801的预应力筋穿孔,第二导线702对应第二区域802的预应力筋穿孔,第三导线703对应第三区域803的预应力筋穿孔,第四导线704对应第四区域804的预应力筋穿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塔架用钢绞线导线装置安装好以后,需要要将所有预应力筋的筋束穿完才能够进行拆卸。为了更加便于预应力筋对准预应力筋孔道4进行穿束,圆孔直角钢板202的顶面可能会遮盖住预应力筋孔道4的位置,所以在圆孔直角钢板202的顶面中间设置一个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需要大于预应力筋孔道4的直径,从而避免影响预应力筋的穿束操作,以避免二次安装拆卸。

优选的,固定滑轮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地固定在混凝土塔筒5的顶面上。这样能够提高固定滑轮1的施力的平衡性。

优选的,混凝土塔筒5设置为锥形筒。

优选的,施工平台6的边缘与混凝土塔筒5的内壁连接。这样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

优选的,竖向支架201的三角锥结构设置为直角三角锥结构。这样能够提高竖向支架201的稳定性。

优选的,竖向支架201的直角三角锥结构的直角侧面位于混凝土塔筒5的内壁的内侧。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竖向支架201的稳定性。

优选的,固定滑轮1的中心处设置有滑轮轴,竖向支架201上设置有滑轮轴孔,所述滑轮轴设置在所述滑轮轴孔内。这样能够方便固定滑轮1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滑轮轴孔设置在竖向支架201的上部。这样能够进一步方便固定滑轮1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滑轮轴孔与竖向支架201的侧面平行。这样能够提高固定滑轮1安装的稳定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