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6546发布日期:2019-06-14 23:4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的深入展开,各国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步伐也不断加快。风电建设,尤其是海上风电,己成为全球的焦点,各国对海上风机的制造热情也与日俱增。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不同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它是在现有陆地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上针对海上风资源环境进行适应性"海洋化"发展起来的。为了承受海上的强风载荷、海水腐蚀和波浪冲击等,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远比陆上的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我国海上风力发电起步比较晚,受限于技术、研发的不足,兆瓦级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还是仍然依靠国外进口,国内企业还无法大规模自主生产。风电设备制造业是风电产业的核心,随着国内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高质量的兆瓦级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供不应求,现在兆瓦级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的国产化、规模化生产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的瓶颈。

为了减少零部件和发电机的共振问题,目前广泛采用弹性支撑,但其效果一般,且无法调整,而且一般只能解决一个方向的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减震效果明显,且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包括上支撑与下支撑,上支撑与下支撑上均设置螺纹孔,与螺纹孔适配设有螺杆,上支撑与下支撑通过螺杆固定连接,螺杆的长度大于上支撑与下支撑的高度之和,螺杆超出上支撑的部分及超出下支撑的部分分别固定设置有螺帽,上支撑为下端中部设有第一半圆柱体形槽的长方体,第一半圆柱体形槽贯穿上支撑,下支撑为上端中部设有第二半圆柱体形槽的长方体,第二半圆柱体形槽贯穿下支撑,第一半圆柱体形槽与第二半圆柱体形槽配合形成圆孔,圆孔内设置圆柱体形的弹性体,上支撑与下支撑的长宽均相等,圆孔的直径小于上支撑的宽,螺杆位于圆孔的一侧。这种弹性支撑除了本身的上支撑、下支撑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还在上支撑及下支撑之间形成的圆孔内设置弹性体,这样增强了本弹性支撑的减震性,并且由于螺杆长度较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当继续出现共振时可以通过调整螺帽来实现重新调整,使得上下支撑之间的间距随着弹性体的磨损逐步调小,以延长弹性支撑的减震时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支撑及下支撑水平设置,螺杆竖直设置,上支撑及下支撑上设有若干个螺纹孔,螺杆数量与上支撑的螺纹孔数量一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下支撑其下端设置上垫板,上垫板上设置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上垫板通过若干个弹性圆柱与下垫板固定连接,弹性圆柱有的竖向设置、有的横向设置,下垫板上设置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这样在下支撑下又设置能够减震的弹性圆柱,且弹性圆柱有的横向、有的竖向,这样既可以最大化减小风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竖向的振动,还能减小横向的振动,能够减小两个方向的共振,减震效果要比常规的弹性支撑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下支撑其下端设置上垫板,上垫板上设置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上垫板通过若干个弹性体与下垫板固定连接,弹性体呈球体状,下垫板上设置与螺杆适配的螺纹孔。球体状的弹性体则不管共振或振动的方向是哪个方向,都能减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弹性支撑除了本身的上支撑、下支撑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还在上支撑及下支撑之间形成的圆孔内设置弹性体,这样增强了本弹性支撑的减震性,并且由于螺杆长度较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当继续出现共振时可以通过调整螺帽来实现重新调整,使得上下支撑之间的间距随着弹性体的磨损逐步调小,以延长弹性支撑的减震时效。减震效果明显,且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调整;在下支撑下又设置能够减震的弹性圆柱,且弹性圆柱有的横向、有的竖向,这样既可以最大化减小风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竖向的振动,还能减小横向的振动,能够减小两个方向的共振,减震效果要比常规的弹性支撑好。球体状的弹性体则不管共振或振动的方向是哪个方向,都能减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中:1、上支撑;2、下支撑;3、螺纹孔;4、螺杆;5、第一半圆柱体形槽;6、第二半圆柱体形槽;7、弹性体;8、上垫板;9、弹性圆柱;10、下垫板;11、球状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为便于图示,图1未示出螺杆、上垫板、下垫板及弹性圆柱),本实用新型是2.5兆瓦风电机组弹性支撑,包括上支撑1与下支撑2,上支撑1与下支撑2上均设置螺纹孔3,与螺纹孔3适配设有螺杆4,上支撑1与下支撑2通过螺杆4固定连接,螺杆4的长度大于上支撑1与下支撑2的高度之和,螺杆4超出上支撑1的部分及超出下支撑2的部分分别固定设置有螺帽,上支撑1为下端中部设有第一半圆柱体形槽5的长方体,第一半圆柱体形槽5贯穿上支撑1,下支撑2为上端中部设有第二半圆柱体形槽6的长方体,第二半圆柱体形槽6贯穿下支撑2,第一半圆柱体形槽5与第二半圆柱体形槽6配合形成圆孔,圆孔内设置圆柱体形的弹性体7,上支撑1与下支撑2的长宽均相等,圆孔的直径小于上支撑1的宽,螺杆4位于圆孔的一侧。上支撑1及下支撑2水平设置,螺杆4竖直设置,上支撑1及下支撑2上设有若干个螺纹孔3,螺杆4数量与上支撑1的螺纹孔3数量一致。下支撑2其下端设置上垫板8,上垫板8上设置与螺杆4适配的螺纹孔3,上垫板8通过若干个弹性圆柱9与下垫板10固定连接,弹性圆柱9有的竖向设置、有的横向设置,下垫板10上设置与螺杆4适配的螺纹孔3。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3所示,下支撑2其下端设置上垫板8,上垫板8上设置与螺杆4适配的螺纹孔3,上垫板8通过若干个球状弹性体117与下垫板10固定连,下垫板10上设置与螺杆4适配的螺纹孔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