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4569发布日期:2019-09-06 20:5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发电机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在工作时,排放的尾气温度可达600℃~700℃,机房内环境温度高达50℃~60℃,且噪声很大。尾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容易引起空气污染和尾气中热能损失。通常需要使用尾气后处理装置,对发电机组排放的尾气进行后处理。

相关技术提供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通过设置水槽室和消音室为一体化结构,将消音室设置在水槽室的内部。发电机组排放的尾气通过消音室的壳体与水槽室中的冷却水进行热能交换,达到尾气消音和余热回收的目的。

上述相关技术提供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由于水槽室和消音室接触不充分,尾气仅通过消音室的壳体与冷去水进行热能交换,存在尾气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可以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该装置包括:水槽室和消音管组件。

水槽室设置为密封的容器,用于容置冷却水;

消音管组件设置在水槽室的内部,用于流通发电机组排放的尾气。

消音管组件包括尾气进管、m层弯管、尾气出管,m为不小于1的整数。

m层弯管的第一层弯管的进气口与尾气进管的出气口相连。

每层弯管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每层弯管在自身所在的平面上形成弯曲图案;第i层弯管的出气口与第i+1层弯管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相连,i+1≤m,且i为正整数。

m层弯管的第m层弯管的出气口与尾气出管的进气口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层弯管在沿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的投影是重叠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i层弯管的出气口在沿所述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与第i+1层弯管的进气口在沿所述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的投影是重叠的。

每层弯管包括为U型管、S型管和Z型管中的任意一种。

连接管垂直于相邻的第i层弯管和第i+1层弯管所在的平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尾气进管设置在水槽室的下端,尾气出管设置在水槽室的上端;

尾气进管的进气口和尾气出管的出气口设置在水槽室的外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水槽室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人孔。

进水管设置在水槽室的上端,进水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水槽室的内部,进水管的第二端设置在水槽室的外部。

出水管设置在水槽室的下端;出水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水槽室的内部,出水管的第二端设置在水槽室的外部。

人孔设置在水槽室的上端。

人孔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消音管组件的管道的直径均为219mm,壁厚为 7mm。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水槽室的壁厚为12mm,材质为45号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将消音管组件设置在水槽室的内部,消音管组件包括尾气进管、m层弯管和尾气出管,m层弯管的第一层弯管的进气口与尾气进管的出气口相连;每层弯管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每层弯管在自身所在的平面上形成弯曲图案;第i层弯管的出气口与第i+1层弯管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相连;m层弯管的第 m层弯管的出气口与尾气出管的进气口相连。促使水槽室的冷去水与消音管组件的管道充分接触,解决了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m层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每层弯管在所在平面上的形成弯曲图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为:

1、水槽室;2、消音管组件;3、尾气进管;4、m层弯管;41、第一层弯管;42、第二层弯管;43第三层弯管;5、尾气出管;6、给水管;7、出水管; 8、人孔;91、第一连接管、92、第二连接管;31、U型;32、S型;33、Z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该装置包括:水槽室1和消音管组件2。

消音管组件2设置在水槽室1的内部,用于流通发电机组排放的尾气。

消音管组件2包括尾气进管3、弯管4、尾气出管5。

可选的,如图2所示,弯管4包括第一层弯管41、第二层弯管42、第三层弯管43、第一连接管91和第二连接管92。本申请不对弯管的层数加以限定。

第一层弯管41的进气口与尾气进管3的出气口相连;

第一层弯管41的出气口与第一连接管91的第一端相连;第一连接管91的第二端与第二层弯管42的进气口相连;

第二层弯管42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管9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连接管92的第二端与第三层弯管93的进气口相连;

第三层弯管93的出气口与尾气出管5的进气口相连。

尾气进管3的进气口和尾气出管5的出去口设置在水槽室1的外部。

第一层弯管41、第二层弯管42和第三层弯管43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连接管91垂直于第一层弯管和第二层弯管所在的平面,连接管92垂直于第二层弯管和第三层弯管所在的平面。

可选的,每层弯管在自身所在的平面上形成弯曲图案。

示意性的,如图3-图5所示,每层弯管在自身所在的平面上形成弯曲图案包括但不限于U型31、S型32和Z型33中的任意一种。在本示意性实施例中,每层弯管在自身所在的平面上形成弯曲图案是U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层弯管在沿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的投影是重叠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i层弯管的出气口在沿该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与第i+1层弯管的进气口在沿该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的投影是重叠的。

尾气进管3设置在水槽室1的左侧面的下端,尾气出管12设置该水槽室1 的右侧面的上端。在本申请中,不对尾气进管5和尾气出管12在该装置表面的位置加以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尾气进管3的进气口连接有转接头,转接头的第一端连接有尾气进管3,转接头的第二端连接有发电机组的排气管,当转接头的第一端的口径大于转接头的第一端的口径时,并且消音管组件2的管道口径相同时,可以增加尾气在消音管组件2中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尾气余热的回收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通过将消音管组件设置在水槽室的内部,消音管组件包括尾气进管、三层弯管和尾气出管。三层弯管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每层弯管在自身所在的平面上形成U型图案。第一层弯管的进气口与尾气进管的出气口相连,第一层弯管的出气口与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相连,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层弯管的进气口相连,第二层弯管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与第三层弯管的进气口相连,第三层弯管的出气口与尾气出管的进气口相连。促使水槽室的冷去水与消音管组件的管道充分接触,解决了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在基于图1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7和人孔8。

进水管6设置在水槽室1的上端,进水管6的第一端设置在水槽室1的内部,进水管6的第二端设置水槽室1的外部。

出水管7设置在水槽室1的下端;出水管7的第一端设置在水槽室1的内部,出水管7的第一端设置在水槽室1的外部。在本申请中,不对进水管6和出水管7在该装置上的位置加以限定。

人孔是指用于人员进出设备以便安装、检修和安全检查的开孔结构。主要由短筒节或短管、法兰和带把手的人孔盖组成。

人孔8设置水槽室1的顶端,便于安装和维护设置在水槽室1的消音管组件2的管道。

可选的,人孔8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示意性实施例中,水槽室1的壁厚为12mm,材质为45号钢;消音管组件2的管道的直径均为219mm,壁厚为7mm。在本申请中,不对所述装置的材质和消音管组件中的管道的型号加以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通过将进水管设置在水槽室的上端,出水管设置在水槽室的下端,冷却水包裹着消音管组件的管道,可以达到消音的效果。同时,冷去水从上往下流动,配合消音管组件的盘旋而上管道,促使水槽室的冷去水与消音管组件的管道充分接触,可以解决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的尾气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本方案具体实施时,先将尾气进管3的一端连接在瓦斯发动机排气管上,另一端连接弯管4的一端,弯管4的另一端连接尾气出管5的一端,尾气出管5 另一端的位于水槽室1外部,尾气出管5一端可以连接尾气后处理装置。进水管6连接自来水,出水管7连接储水箱,或其它连接管道,水槽室1储存有冷却水。发电机组工作时,排放的尾气中带有大量的热能,尾气通过尾气进管3 进入消音管组件2,流通经过弯管4,进入尾气出管5,随后排出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装置。携带大量热能的尾气,通过消音管组件的管道,与水槽室1的冷却水进行热能交换,可以实现发电机组的尾气余热回收。另一方面,水槽室1的冷却水包裹着消音管组件的管道,有效的削弱了噪声的传播,可以对发电机组排放的尾气进行消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