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8449发布日期:2019-07-06 10:3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油机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柴油机油底壳。



背景技术:

柴油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柴油机配件,即柴油机的构成。它由机体缸套、油底壳、气缸盖、活塞连杆、飞轮曲轴、传动机构部件、凸轮轴、起动机、发电机、进气管、排气管、空气滤清器、机油泵、风扇皮带轮部件、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机油管、水泵、水管、燃油管、喷油器、仪表、水箱、增压器、高压油泵等组成。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在现有的柴油机油底壳技术中,一方面,由于油底壳往往存在散热面积小,导致机油散热效果变差,油底壳一般采用平面底;另一方面,现有的油底壳大多为平底面,平底面的油底壳在放油后,残留的机油量较多,其中多余的残渣若随机油进入发动机内,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油底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油底壳本身散热效果差和多余的油渣无法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柴油机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内设有两块隔板,所述隔板可将油底壳分为副储油区和主储油区,所述主储油区的深度大于副储油区,所述油底壳底端及油底壳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圆形散热条,所述圆形散热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油底壳的四周设有多个散热管,所述油底壳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长方形散热条,所述油底壳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表面设有过滤网,所述述进油口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磁铁,所述进油口底端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纵穿所述副储油区延伸到所述主储油区内,在所述副储油区内,所述导流板两侧对称设有分流板,通过在油底壳四周对称设有散热管和圆形散热条,在油底壳的底端设有圆形散热条,当柴油机发动时,通过散热管和圆形散热条将热量排放出去。

优选的,在所述副储油区内,每个所述散热管两侧设有限流板,通过设有限流板,降低润滑油进入油底壳的速度,从而降低油温,同时还有一定的挡油效果,防止油速过快而溅出油底壳。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尾端设计成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圆形散热条、长方形散热条和散热管均为铝质材料,铝质材料散热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设计为弧形或S型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进油口设计为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油底壳的底端设有出油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油底壳四周和底端设有散热管和圆形散热条,便于油底壳散热,通过两块挡板将油底壳分为主储油区和副储油区,通过在副储油区设置分流板和限流板,降低了润滑油进入油底壳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油温,同时限流板还有一定的挡油作用,防止油速过快而溅出油底壳,通过设有进油口,且在进油口表面设有过滤网,过滤掉多余的残渣,通过在进油口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磁铁,吸走多余的铁渣,确保了残渣和铁渣不会进入到油底壳内部,设有分流板,保证了油底壳内各零件润滑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底壳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油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底壳;101、副储油区;102、主储油区;2、隔板;3、圆形散热条;4、散热管;5、进油口;6、过滤网;7、磁铁;8、导流板;9、分流板;10、限流板;11、出油塞;12、长方形散热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柴油机油底壳,一种柴油机油底壳,所述油底壳1内设有两块隔板2,所述隔板2可将油底壳1分为副储油区101和主储油区102,所述主储油区102的深度大于副储油区101,所述油底壳1底端及油底壳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圆形散热条3,所述圆形散热条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油底壳1的四周设有多个散热管4,所述油底壳1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长方形散热条12,其中,长方形散热条12和圆形散热条3均匀的包裹在油底壳1的四周及底端,所述油底壳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进油口5,所述进油口5表面设有过滤网6,所述述进油口5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磁铁7,所述进油口5底端设有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纵穿所述副储油区101延伸到所述主储油区102内,在所述副储油区内,所述导流板8两侧对称设有分流板9,通过在油底壳1四周对称设有散热管4和圆形散热条3,在油底壳1的底端设有圆形散热条3,当柴油机发动时,通过散热管4和圆形散热条3将热量排放出去。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副储油区101内,每个所述散热管4两侧设有限流板10,通过设有限流板10,降低润滑油进入油底壳1的速度,从而降低油温,同时还有一定的挡油效果,防止油速过快而溅出油底壳1。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8尾端设计成圆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散热条3、长方形散热条12和散热管4均为铝质材料,铝质材料散热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板9设计为弧形或S型的一种,将分流板9设计成弧形或S型,分流效果佳且能降低油速。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口5设计为锥形结构,便于润滑油流入油底壳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底壳1的底端设有出油塞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柴油机开始工作时,通过设有进油口,且在进油口表面设有过滤网,过滤掉多余的残渣,通过在进油口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磁铁,吸走多余的铁渣,确保了残渣和铁渣不会进入到油底壳内部,当需要清理过滤网和磁铁时,通过拆卸进油口,即可清理过滤网和磁铁上的残渣。

润滑油从进油口进入,流入导流板上,导流板上的分流板将润滑油分流,起到初步降低油速的作用,且确保油底壳内各个零件均能润滑到,随后再进入限流板,再次降低了润滑油进入油底壳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油温,其中限流板还有一定的挡油作用,防止油速过快而溅出油底壳。

最后,通过在油底壳四周和底端设有散热管和圆形散热条,便于将热量排放出去。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