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防水机舱罩。
背景技术:
风机机舱罩是罩在风力发电机组最外的一层防护装置,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变速箱和变流器等核心部件基本都安装在风机机舱罩内,风机机舱罩对于安装在风机机舱罩内的设备起着安全防护作用。
但是,风机机舱罩除了需要遮挡风沙雨雾防止对其内部的设备进行侵蚀的同时,还需要通风透气,从而能够对其内部运行的机器进行散热,而且保持空气流通有利于维护设备机器的正常运转。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机舱罩加装档雨板和导风管等装置,但这些装置结构复杂而且难免会有导风管会漏水等问题出现,而且很难保证机舱罩能够满足低温启动、高温散热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不会增加机舱罩自重的透气防水机舱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气防水机舱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顶部凸设有若干锥形凸台,所述凸台顶部开设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上方设有用于遮盖其的盖体,且所述盖体与所述透气口之间形成通风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气防水机舱罩,所述机舱罩由于设有凸台且在所述凸台上设有透气口和盖体,且沿所述透气口向所述凸台四周边缘呈弧状,从而所述雨水能够被盖体遮挡,并沿所述盖体边缘流淌,避开透气口,从而能够在透气口透气的情况下实现防水防雨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盖体下端面边缘处与所述透气口边缘出分别相对设有若干彼此接触的单向瓣膜,当所述罩体内有气体排出时,所述单向瓣膜向所述罩体外部方向形变并彼此分开,当所述罩体停止通风时,所述单向瓣膜彼此接触并密封所述盖体与所述透气口之间的缝隙。具体的,所述单向瓣膜为塑料或者橡胶制成,并环设在所述透气口边缘和所述盖体边缘下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单向瓣膜能够起到单向通风透气,而且进一步对透气口与盖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能够大大增强对所述凸台的防水密闭性能。而且,所述单向瓣膜还能进一步具有防沙防尘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罩体下端设有开口向下且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罩体内部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进风端靠近所述进风口,其吹风方向朝向所述通风缝隙,所述循环风机开启后,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罩体并从所述通风缝隙中排出。具体的,所述进风口的外周边缘匀布单向瓣膜,当进风口进风时,所述单向瓣膜向所述罩体内部方向形变并彼此分开,当所述进风口停止进风时,所述单向瓣膜彼此接触并密封所述进风口。具体的,所述单向瓣膜为塑料或者橡胶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设计主要是为了令所述罩体内部气压平衡,所述循环风机将外部空气抽入所述罩体内部,并通过所述循环风机实现所述罩体内外空气对流从而加速热传导。另外,所述单向瓣膜既能起到控制空气流向的作用,又能防水防沙。
进一步,所述盖体与所述罩体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盖体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铆接在所述罩体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盖体可打开设计便于工人维护或维修所述透气口对应的机舱罩内机械设备。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工人可以经所述透气口进入机舱罩内进行设备的维修和维护。
进一步,所述盖体为中间向上凸起的锥形盖或球形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形状从而能够保证所述盖体上端不会存有雨水,雨水沿所述盖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到所述凸台边缘并向四周分流。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气防水机舱罩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气防水机舱罩的凸台细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气防水机舱罩的单向瓣膜细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气防水机舱罩的单向瓣膜细节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罩体;2、凸台;3、透气口;4、盖体;5、第一单向瓣膜;6、第二单向瓣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气防水机舱罩,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1顶部设有若干锥形凸台2,所述凸台2顶部开设有透气口3,所述透气口3上方设有用于遮盖其的盖体4,所述盖体4的边缘大于所述透气口3的边缘,且所述盖体4与所述透气口3之间设有通风缝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气防水机舱罩,所述机舱罩由于设有凸台2且在所述凸台2上设有透气口3和盖体4,且沿所述透气口3向所述凸台2四周边缘呈弧状,从而所述雨水能够被盖体4遮挡,并沿所述盖体4边缘流淌,避开透气口3,从而能够在透气口3透气的情况下实现防水防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盖体4边缘下端面与所述透气口3边缘分别相对设有若干彼此抵接的第一单向瓣膜5,当所述罩体1内有气体排出时,所述第一单向瓣膜5向所述罩体1外部方向形变并彼此分开,当所述罩体1停止通风时,所述第一单向瓣膜5彼此接触并密封所述盖体4与所述透气3口之间的缝隙。具体的,所述第一单向瓣膜5为塑料或者橡胶制成,并环设在所述透气口边缘和所述盖体边缘下端。所述第一单向瓣膜5能够起到单向通风透气,而且进一步对透气口3与盖体4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能够大大增强对所述凸台2的防水密闭性能。而且,所述第一单向瓣膜5还能进一步具有防沙防尘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罩体1下端设有开口向下且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罩体1内部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进风端靠近所述进风口,其吹风方向朝向所述通风缝隙,所述循环风机开启后,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罩体1并从所述通风缝隙中排出。具体的,所述进风口的外周边缘匀布第二单向瓣膜6,当进风口进风时,所述第二单向瓣膜6向所述罩体1内部方向形变并彼此分开,当所述进风口停止进风时,所述第二单向瓣膜6彼此接触并密封所述进风口。具体的,所述第二单向瓣膜6为塑料或者橡胶制成。上述设计主要是为了令所述罩体1内部气压平衡,所述循环风机将外部空气抽入所述罩体1内部,并通过所述循环风机实现所述罩体1内外空气对流从而加速热传导。另外,所述第一单向瓣膜5和所述第二单向瓣膜6既能起到控制空气流向的作用,又能防水防沙。
优选的,所述盖体4与所述罩体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盖体4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铆接在所述罩体1上。所述盖体4可打开设计便于工人维护或维修所述透气口对应的机舱罩内机械设备。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工人可以经所述透气口进入机舱罩内进行设备的维修和维护。
优选的,所述盖体4为中间向上凸起的锥形盖或球形盖。上述形状从而能够保证所述盖体4上端不会存有雨水,雨水沿所述盖体4在重力作用下流到所述凸台边缘并向四周分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