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发动机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0641发布日期:2019-11-13 01:3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内燃发动机的喷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的喷嘴。尤其,该喷嘴用于将燃料喷射到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中。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一种用于电动机的喷嘴。这样的喷嘴大多数情况下包括阀针,执行器能够抵抗关闭弹簧使该阀针这样运动,使得所期望的燃料量被喷射到燃烧室中。在此,通过多个开口实现该喷射,燃料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从喷嘴中流出。



技术实现要素:

通过本发明的喷嘴尤其实现喷射的前级(vorstufe)。因此,尤其能够调节喷射开口的长度与横截面积的比例。此外,通过所述前级保护该喷嘴的最窄横截面免受热的燃烧室气体影响。尤其,所述前级参与该喷嘴的流体束与周围的空气的冲量交换(impulsaustausch),在此,流动速度在喷嘴尖部的附近区域内向着更有益的湿润条件的方向改变。

内燃发动机的本发明喷嘴包括喷嘴体。所述喷嘴体又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具有至少两个分开的第一开口和一个第二出口。在此设置,所述两个第一开口通至所述第二开口。因此,所述第二开口为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前级。所述第一开口尤其是喷射孔。因此,所述第一开口的横截面设计为用于根据预给定的参数将流体、尤其是燃料喷射到内燃发动机中。在此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关于流过所述喷嘴的流体流动方向而言布置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游。因此,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尤其能够在调节横截面积与长度的比例方面和在保护免受燃烧室气体影响方面实现上述优点。

有利的实施方式给出本发明的优选扩展方案。

优选设置,所述第一开口的中轴线彼此相交于交点。因此设置,所述喷射孔彼此倾斜。另外设置,流过所述第一开口的流体流彼此相遇并且合成一个共同的流体流。因此,尤其实现一种碰撞喷雾。在现有技术中的碰撞喷雾情况下常常能够观察到的小穿透深度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被结合,以便因此实现尤其深且窄的前级的有益特性。

特别有利地设置,所述第一开口的中轴线之间的交点相对于该第二开口的基面具有一间距,该间距至少为0.10毫米、特别优选地至少为0.25毫米。所述基面是这样一个平面,所述第一开口通至该平面。因此,所述基面表明所述第一开口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始端,其中,始端和末端应沿着流体的流体流动方向来看。替代或附加地优选设置,所说的交点在沿着中轴线的角平分线的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之外的最多0.30毫米处、尤其是最多0.75毫米处。因此尤其实现,所述交点布置在第二开口的区域中并且从而布置在所述前级的区域中。

有利地,所述中轴线彼此间具有最大60°的角度、尤其是最大45°的角度。

所述第二开口有利地构造为单个盲孔式钻孔或者构造为单个铣削凹口因此,所述第二开口具有圆形横截面。因此,所述单个盲孔式钻孔或者所述单个铣削凹口配属于两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有利地也构造为钻孔。通过构型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的钻孔深度,能够调节流过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流体流的穿透深度。

在一个替代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每个第一开口配属有一个自己的盲孔式钻孔或者自己的铣削凹口。为了获得两个第一开口所通至的第二开口,设置,将两个自己的盲孔式钻孔或者铣削凹口连接。这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一方面使得配属于所述两个第一开口的两个盲孔式钻孔能够彼此重叠。因此,所述两个盲孔式钻孔构成组合开口,该组合开口起到根据上述定义的第二开口的作用。同样使得所述两个自己的盲孔式钻孔或者铣削凹口能够通过附加的盲孔式钻孔或者附加的铣削凹口彼此连接。最后,也使得能够通过铣削切口将所述两个盲孔式钻孔或者铣削凹口连接成长形孔。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以简单和低花费的方式既制造两个第一开口又制造第二开口。在此,所述两个第一开口始终通至所述第二开口。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尤其每个第一开口关于配属的盲孔式钻孔而言或者关于配属的铣削凹口而言同心或偏心地构造。特别有利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都是钻孔,使得存在圆形的横截面。因此,通过关于配属的盲孔式钻孔而言同心或偏心地安装所述第一开口,能够实现对应流体出口的灵活构型。

优选地进一步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尤其每个第一开口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附加的盲孔式钻孔中或者所述附加的铣削凹口中或者所述铣削切口中。因此,所述第一开口不一定必须完全位于所述配属的盲孔式钻孔内或者不一定必须完全位于所述配属的铣削凹口内。而是所述第一开口能够任意地分布到所述第二开口上。因此,所述流体出口能够适配于内燃发动机的不同情况。

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从喷嘴体的内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内侧尤其是布置有阀针的一侧。所述第二开口优选从喷嘴体的外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喷嘴体的外侧尤其是该喷嘴体的指向内燃发动机燃烧室的一侧。通过这样的布置,第二开口的基面位于喷嘴体的壳体壁内。通过选择基面的位置,一方面能够调节第二开口的深度,另一方面能够调节第一开口的对应深度。尤其,起到前级作用的第二开口因此允许喷嘴灵活地适配于内燃发动机的性能。

最后优选设置,第一开口的横截面分别小于第二开口的横截面。尤其,所述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都同样大。特别有利地,所述第一开口的横截面构造为圆形。在所述第二开口中,优选至少盲孔式钻孔构造有圆形的横截面。第二开口的直径或者第二开口的盲孔式钻孔的直径优选最大为所述第一开口的对应直径的三倍。优选又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具有相同的直径。通过这种构型能够实现优化的流体流。因此,尤其能够优化地将燃料喷射到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中。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

图1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喷嘴的示意性视图,

图2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喷嘴的流体出口的第一配置的示意性视图,

图3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喷嘴的流体出口的第二配置的示意性视图,

图4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喷嘴的流体出口的第三配置的示意性视图,

图5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喷嘴的流体出口的第四配置的示意性视图,

图6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喷嘴的流体出口的第五配置的示意性视图,和

图7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喷嘴的流体出口的第六配置的示意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内燃发动机的喷嘴1。喷嘴1尤其用于将燃料喷射到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中。为此,喷嘴1包括喷嘴体2。该喷嘴体又包括流体出口3。

流体出口3具有两个第一开口4,所述两个第一开口通至唯一的第二开口5。因此设置为,一个第二开口5与两个第一开口4会合。尤其,第二开口5具有基面12,第一开口4通至该基面。

第一开口4具有中轴线10,所述中轴线彼此倾斜。有利地,斜度最大为60°、尤其是最大为45°。中轴线10相交于交点11,使得来自相应第一开口4的流体流在交点11处相遇并且汇合成共同的喷雾。形成的碰撞点、即中轴线10的交点11优选位于第二开口5的区域中。尤其设置为,交点11在沿着中轴线10的角平分线13的方向上布置在第二开口5之外最多0.30毫米、尤其是最多0.75毫米处。同时设置,交点11至第二开口5的基面12具有至少0.10毫米、尤其是至少0.25毫米的间距。

因此,第二开口5用作前级。通过使用所述前级,使得能够调节第一开口4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因此,能够实现喷嘴1的不同喷嘴设计。所述前级和用作喷射孔的第一开口都能够分别平行地彼此倾斜或者偏离。在此,上述碰撞点能够布置为不同程度地远离所述喷射孔的出口、即第一开口4在基面12上的出口。因此,被喷嘴1喷射到燃烧室中的流体的穿透深度与第一开口4的中轴线10彼此构成的角度、第二开口5的深度以及对应的单个质量流无关。

第二开口5的深度被确定为基面12至喷嘴体2的外侧7的间距。因此,第二开口5从外侧7延伸至贯通开口12。第一开口4从喷嘴体2的内侧6延伸至基面12。内侧6尤其配属于阀针15,通过所述阀针能够打开和封闭喷嘴1,而外侧7面向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

优选,喷嘴1能够具有多个流体出口3。在此设置,每个流体出口3如上所述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开口4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口5。因此,对于所有流体出口3而言都能够实现相同优点。

如上所述,第二开口5起到前级的作用,而第一开口4用作喷射孔。因此,通过第一开口4能够调节流体流过喷嘴体1的流量。通过第二开口5尤其能够调节第一开口4的深度。因此,通过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的组合能够可变地调节流体出口3。尤其,能够不同地选择流过对应第一开口4的流体流的碰撞点。

图2至7示出第一开口4与第二开口5的相互配合的不同配置。图2示出第一配置,在该第一配置中使用了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第二开口5,具有同样为圆形的横截面的两个第一开口4通至所述第二开口。这样的配置能够以简单且低花费的方式制造。然而,两个第一开口4彼此间的间距受到限制。

图3示意性示出第二配置。在该第二配置中设置,每个第一开口4具有一个配属于它的盲孔式钻孔8。两个盲孔式钻孔8搭接并且因此构成第二开口5。再次设置,存在圆形的横截面。因此,第一开口4和盲孔式钻孔8分别具有圆形的横截面。优选,盲孔式钻孔8的直径最大为第一开口4的直径的三倍。两个盲孔式钻孔8能够与第一开口4一样以彼此倾斜的方式实施。尤其,盲孔式钻孔8能够彼此间具有与第一开口4相同的斜度。在这种情况下,基面12相当于v形。两个盲孔式钻孔8也能够相应于第一开口4的中轴线10的角平分线13的矢量。

图4示出流体出口3的第三配置。与图3类似再次设置,每个第一开口4配属有一个盲孔式钻孔8。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配属的盲孔式钻孔8不搭接。然而,为了实现第二开口5,引入第三盲孔式钻孔、即一个附加的盲孔式钻孔9。附加的盲孔式钻孔9将两个配属的盲孔式钻孔8连接,由此构成第二开口5。以这种方式能够增大两个第一开口4之间的间距。

图5示意性示出流体出口3的第四配置。该配置与在图4中所示的第三配置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两个配属的盲孔式钻孔8的连接。在图5中,替代附加的盲孔式钻孔9,存在铣削切口14。铣削切口14将两个配属的盲孔式钻孔8连接。为了制造该配置有利地设置,钻头在铣削模式中运行。由此能够提高节拍时间并且使成型变容易。同时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开口4之间的间距。通过引入铣削切口14产生长形孔前级。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开口5的基面12是平坦且细长的。孔的形状能够是锥形且锥尖向下的、收敛的(konvergent)或者是锥形且锥尖向上的、发散的(divergent)。

在图3至5中始终示出,第一开口4构造为与盲孔式钻孔8同心。同样也能够实现第一开口4相对于配属的盲孔式钻孔8的偏心布置。这在图6和7中示出。图6示出第五配置,在该第五配置中,第一开口4构造为与配属的盲孔式钻孔8偏心,但同时处于盲孔式钻孔8内。相反,在图7中,第一开口4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盲孔式钻孔8外。

在此设置,在流体出口3中,两个单个流体束汇合成一个碰撞束。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的孔径能够单独地构型,使得能够实现所述燃烧室中的期望的质量分布。在此,能够实现不同的组合可能性。在此设置,第二开口5始终用作两个第一开口4的前级,所述两个第一开口用作喷射孔。此外,通过第一开口4相对于第二开口5的布置能够调节流体穿透到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的深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