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8051发布日期:2019-10-29 03:2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们工作生产及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塞环技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愈封闭式活塞环。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使用中的活塞环,基本就是一个零件,或可以称之为部件,但肯定不能称之为机构。活塞环工作环境很差,它要承受三高的作用,即高压,高温,高速,并且润滑条件极差,虽然活塞环个子小但是作用却极大,担负的任务也异常艰巨,密封,控油,导热,导向四项功能缺一不可,所以对小小的活塞环的各项性能要求非常苛刻,如果活塞环性能略有不足,或者稍微不注意及时保养和检修,就会引起发动机的性能下降,严重的甚至会报废。针对传统活塞环“个子小,作用大”,“工作环境特别差,负荷性能要求高”的特点,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将传统活塞环零件替换为一种活塞环机构即自愈封闭式活塞机构,其中用封闭式活塞环代替了传统的开口式活塞环,将传统活塞环本来组装在活塞上的工艺改为了将自愈封闭式活塞机构组装在发动机气缸内壁上的工艺。用一个机构代替一个零件的办法,用一个团队代替了一个单兵作战,使传统活塞环的各项功能进行合理的分流,这样就极大地强化了发动机活塞机构的生存能力以及工作质量,让“小个子”的活塞环变成“巨人”,让自愈封闭式活塞机构这个“团队”代替传统活塞环这个“个体”,从而有力提高了发动机的各项性能。虽然发动机初始成本是提高了那么一些,但相对于它带给发动机的后续产出,那就是小投入而大效益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紧紧围绕着活塞环的四项功能“密封,控油,导热,导向”做文章,针对传统活塞环的开口处始终影响活塞与气缸的密封性特点,本发明改为封闭式活塞环,更是在组装上采用一对叠加的封闭式活塞环作交叉直线相对运动作业的安装工艺,不仅在初装过程中提高了活塞与气缸的密封性,而且还能使得这种密封性随着发动机工作运行中不断的自我加强,这就是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所谓的自愈性与封闭性。

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由若干封闭式活塞部件依次呈不同角度进行在气缸内壁上安装而成,它的主要组件就是封闭式活塞环部件。封闭式活塞环部件由活塞环套,密封垫片,封闭式活塞环,顶针,弹簧组成。其特征在于;若干封闭式活塞环部件依次组装在发动机气缸内壁上,通过活塞环套与顶针,弹簧的配合,使一对封闭式活塞环叠加卡套在活塞外壁上,两个封闭式活塞环始终各自存在一个相对作直线运动的动能,使活塞与气缸内壁的密封性始终强化。封闭式活塞环的油槽不仅缩小了活塞与气缸个摩擦系数,也起到了活塞环与活塞之间润滑,控油,导热,散热的作用。活塞环套上的凸台设计辅助封闭式活塞环实现了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的支承功能也就是传统活塞环的导向功能。总之,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用机构代替传统的活塞环零件这种工艺方法,不仅实现了传统活塞环其各项功能,而且还从各方面强化了其功能,强化了发动机核心部分---活塞机构功能,从而优化了发动机性能。

本发明与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强化了活塞环的密封功能;

2,强化了活塞环的控油功能;

3,强化了活塞环的导热功能;

4,强化了活塞环的导向功能;

5,强化了活塞环的本身寿命;

为进一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的气缸半剖式总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主要部件---封闭式活塞环部件。

图中;

1-活塞;2-活塞环套;3封闭式活塞环;4-密封垫片;5-气缸;6-顶针;7-弹簧;8-活塞环油槽;9-环套凸台;10-凸台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主要是由图2示意的封闭式活塞环部件组成,通过由若干封闭式活塞环部件依次不同角度叠加组装在气缸5内壁上的总成机构。活塞1被制约在气缸5的内壁上,活塞1外壁上已不设有传统的活塞卡槽,由传统的活塞带动活塞环在气缸内壁运动改为了活塞1独自在安装在气缸5内壁的封闭式活塞环3组装形成的通道内作直线往返运动。

如图2所示,封闭式活塞环部件主要是由一对叠加在一起的封闭式活塞环3,活塞环套2,一对顶针6,一对弹簧7,密封垫片4组成。一对封闭式活塞环3相互叠加,活塞环套2对称两侧各有一个环套凸台9,再加上活塞1的制约,使得环套凸台9对应的封闭式活塞环3只能有及其狭小的单向运动的空间。两个环套凸台9上各有一个凸台卡槽10,每个凸台卡槽10各装有一个顶针6和弹簧7,弹簧7推动顶针6,顶针6推动对应的封闭式活塞环3,使得这一对封闭式活塞环3始终存在一个相对作直线运动的动能。活塞1被套在两个作直线相对运动准备的封闭式活塞环3内壁中做直线往返运动。传统的活塞机构密封性始终受传统活塞环开口结构的不良影响,并且这种密封性会随着活塞环的磨损会变的越来越差,而从本发明封闭式活塞环部件可以看出,已经彻底消除了这种不良影响,不仅如此;如图2所示,封闭式活塞环部件组装于活塞1,已经不需要考虑和利用传统活塞环本身的弹性扩张性能,这就可以轻松简单的控制了封闭式活塞环3对于活塞1外壁的配合公差,再加上两个叠加的封闭式活塞环3被动与相互直线挤压动作,不仅使活塞机构的密封性在安装初始大大得到加强,而且在活塞1工作过程中,两个封闭式活塞环3不断挤压活塞1外壁,使这一对叠加的封闭式活塞环3与活塞1的配合公差越来越趋向合理,发动机活塞机构的密封性能也就越来越好。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这样的设计摆脱了传统活塞环由于受高温,高压,高速的影响,在工作中的弹性也就是扩张性越来越差带给活塞与气缸配合越来越差的不良情况,这就是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的自愈与封闭功能的主要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活塞环套2上的环套凸台9,限制了封闭式活塞环3一定方向的运动,这也就相应限制了活塞1相对于气缸5内壁这个方向的影响,再如图1所示,由若干封闭式活塞环部件按不同角度组装,也就限制了活塞1相对于气缸5之间只能通过封闭式活塞环3之间进行配合,这就是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实现了传统活塞环对活塞的导向功能,相对于传统活塞环单薄的本身构成,这种导向功能无异是明显的更加强大了。

如图2所示,每个封闭式活塞环3内壁上都有一圈凹槽即活塞环油槽8,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减少活塞1相对于气缸5运动之间的摩擦系数,还可以起到刮油和储油以及传导活塞1产生的热能作用,相对于传统活塞环受到本身个体零件结构的制约,而且封闭式活塞环3也不再会受随着活塞3的运动对于发动机燃烧室忽远忽近不断变化的影响,即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的位置固定作业代替了传统活塞环的运动作业,这种技术设置工艺不仅增加了封闭式活塞环3的耐热性而且控油功能和导热功能也明显加强了。

如图1,图2所示,传统的活塞环的弹力性能被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的工艺设计给合理“分流”了,所以封闭式活塞环3的选材方面已经不用过多考虑材料的弹性性能,相对于传统活塞环的选材范围势必扩大了,这就更有利选择其在它性能方面更好的材料做封闭式活塞环3了,比如材料的耐磨性,导热性,坚韧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自愈封闭式活塞环机构通过对传统活塞环构造和安装工艺上的改变,让封闭式代替开口式,让机构代替零件,让固定代替运动,让小个子变成了巨人,让团队代替个体,强化了传统活塞环的各方面性能和功能,从而优化了发动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