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风力发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5041发布日期:2019-10-18 22:3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风力发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便于散热的风力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塔基及机舱内安装了变频器、变压器、控制柜等发热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塔基内部空间小,散热性不好,加之长时间的日照,导致了塔基环境温度较高,将严重影响电气设备正常、稳定和安全运行。因此,风力发电机组需设计一种通风散热方案,保证电气设备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温度。现有风力发电机的散热方式大多是通过在塔筒内增设降温风机,出风通过塔筒由机舱排出,对机舱及塔筒同时进行降温,该类方案能够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无法针对性的对发热装置所在位置进行降温,同时能耗较高,不便于使用。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散热系统、其控制方法和风力发电机组”,其公告号cn105134508a,包括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塔筒壁上;风机,设置于所述塔筒内,用于将外部空气经由所述进风口引入所述塔筒内;风箱,所述风箱具有朝下敞开的入风端和与所述入风端相对的出风端,在所述风箱中设有空气处理系统,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将所述入风端与所述出风端相隔离,所述入风端通过导风管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接,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出风端上。该方案能够实现降温的效果,无法针对性的对发热装置所在位置进行降温,且能耗较高,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能够针对性的对各位置进行降温的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风力发电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和机舱的风力发电设备,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发电装置、轮毂板和风桨,所述的发电装置与机舱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的发电装置内设置有主轴,所述的主轴呈空心设置,主轴内设置有第一风阀,所述的轮毂板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机舱远离风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的第一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二风阀;所述的塔筒与机舱连通设置,塔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的第二进风口上设置有降温风机,所述塔筒远离第二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的第二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三风阀。

方案中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及机舱为风力发电装置的基础结构,空心主轴的设置,及轮毂板上第一进风口的设置,用于将自然风导入机舱内降温,减少能耗,第一风阀的设置,在外界温度较高时关闭,避免热风对机舱内的元件造成影响,装置内进出封口及若干个风阀的设置,能够通过对风阀的开启及关闭来对冷却风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正常状态下第一、三风阀开启、第二风阀关闭,自然风由主轴吹入机舱,进入塔筒后,由第二出风口吹出;当塔筒内温度较高时,降温风机开启,自然风与降温风机进风同时对塔筒进行降温;当机舱内温度较高时,第二风阀开启,第三风阀关闭,自然风吹过机舱后直接由第一出风口吹出,降温风机进风经塔筒后进入机舱内,迅速对机舱进行降温,从而达到针对性降温的目的,实用性较强。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上均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的设置,能够避免外界的浮尘及杂物进入设备内,保证设备内各部件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塔筒内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降温风机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机舱与塔筒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通风口和引风口,所述的引风口上设置有引风风机。由于塔筒内通常会设置有若干层(便于塔筒的安装),本方案则用于体现多层塔体各高度温度的降温方式,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的设置,便于风力的传导,位于第一腔体内的降温风机,便于对机舱进行降温,引风口及引风风机的设置,能够将第一腔体内的冷风引入第二腔体内,对第二腔体进行降温,实际使用时亦可在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增设开关风阀,提高控制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和引风口上均设置有栅格板。栅格板的设置,能够避免工作人员操作时由上方腔体掉落,同时避免机舱内部件落入塔筒内,排除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的塔筒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各元件的控制器。控制器的设置,用于控制降温风机、引风风机及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提高控制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机舱及塔筒内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的温度感应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设备各位置的温度并传送给控制器,达到自动调节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塔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制冷片,所述的制冷片靠近降温风机设置。制冷片的设置用于冷却降温风机出风,提高风体的冷却效果,制冷片仅为个例,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情况采用其他制冷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多个风阀及降温风机的设置,能够针对性的对设备各位置进行降温。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还设置有自然风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减少损耗,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正常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舱高温时的风向示意图。

图3是第一腔体高温时的风向示意图。

图4是第二腔体高温时的风向示意图。

图中:1-风向、2-塔筒、3-机舱、4-发电装置、5-风桨、6-轮毂板、7-主轴、8-第一风阀、9-第一进风口、10-第一出风口、11-第二风阀、12-第二进风口、13-第二出风口、14-第三风阀、15-降温风机、16-防尘网、17-第一腔体、18-第二腔体、19-第一通风口、20-第二通风口、21-引风口、22-引风风机、23-栅格板、24-控制器、25-温度感应器、26-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塔筒2和机舱3的风力发电设备,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发电装置4、轮毂板6和风桨5,所述的发电装置4与机舱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的发电装置4内设置有主轴7,所述的主轴7呈空心设置,主轴7内设置有第一风阀8,所述的轮毂板6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9,所述机舱3远离风桨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0,所述的第一出风口10上设置有第二风阀11;所述的塔筒2与机舱3连通设置,塔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2,所述的第二进风口12上设置有降温风机15,所述塔筒2远离第二进风口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3,所述的第二出风口13上设置有第三风阀14。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第一进风口9和第二进风口12上均设置有防尘网16。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塔筒2内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17和第二腔体18,所述的降温风机15位于第一腔体17内,所述机舱3与塔筒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9,所述第一腔体17与第二腔体1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通风口20和引风口21,所述的引风口21上设置有引风风机22。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第一通风口19、第二通风口20和引风口21上均设置有栅格板23。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塔筒2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各元件的控制器24。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机舱3及塔筒2内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25,所述的温度感应器25与控制器24电性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塔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制冷片26,所述的制冷片26靠近降温风机14设置。

在使用过程中,正常状态下,开启第一风阀8和第三风阀14,关闭第二风阀11,如图1所示,自然风由主轴7吹入机舱3,进入塔筒2后,由第二出风口13吹出,对塔筒2及机舱3进行降温,无须开启降温电机15,降低能耗;

当温度感应器25感应到第一腔体17内温度较高时,开启制冷片16及降温风机15,如图2所示,自然风与降温风机15进风同时对塔筒2进行降温;

当温度感应器25感应到第二腔体18内温度较高时,开启制冷片16、降温风机15、引风风机22、第一风阀8和第二风阀11,关闭第三风阀14,如图3所示,将第一腔体17内冷却风引入第二腔体18内进行降温;

当温度感应器25感应到机舱3内温度较高时,开启制冷片16、降温风机15、第一风阀8和第二风阀11,关闭第三风阀14,如图4所示,自然风吹过机舱3后直接由第一出风口10吹出,降温风机15进风经第一腔体17后进入机舱3内,由第一出风口10吹出,迅速对机舱3进行降温;

当外界温度较高或外界与设备内温差较大时,关闭第一风阀8,仅通过降温风机15对设备进行降温。

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强,且具有降温效率高,能耗较低等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