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六天然气后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5464发布日期:2019-12-27 15:50阅读:1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国六天然气后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关键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国六天然气后处理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国六天然气发动机均采取当量燃烧+egr技术路线,匹配合理的twc(三元催化)后处理器满足排放法规限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小的国六天然气后处理器,具备转化效率高,消声量大的特点且采取模块化设计开发、降低生产准备周期、同时体积较小的后处理器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国六天然气后处理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部开有尾气入口,所述外壳一侧开口处安装左端盖,所述外壳另一侧安装右端盖,所述外壳内设置左隔板,所述左隔板一侧设置右隔板,所述左隔板与所述右隔板之间设置载体封装体和尾管连接管,所述尾管连接管一端连接尾管,所述尾管上设置氧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为左右均有开口的壳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端盖内侧覆盖左吸音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端盖内侧覆盖右吸音层,所述右端盖内侧下部开有尾管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隔板上开有左载体封装管孔,所述左载体封装管孔下发开有左尾管连接管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隔板上开有右载体封装管孔,所述右载体封装管孔下方开有右尾管连接管孔,所述右尾管连接管孔一侧设置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尾管连接管外周开有消音孔,所述消音孔外周包裹消声套管外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对后处理器内部流动进行管理,保证排气均匀分布到载体端面和对载体保温管理,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转化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内部结构设计对后处理器内部流动管理,可以降低载体体积和贵金属用量,从而降低总成的成本。同时将氧传感器布置在后处理器尾管上,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氧传感器能及时采集到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及气流走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尾管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右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右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左端盖1、左吸音层1-1、外壳2、左隔板3、左载体封装管孔3-1、左尾管连接管孔3-2、消声套管4、尾管连接管5、消音孔5-1、右端盖6、右吸音层6-1、尾管开口6-2、尾管7、氧传感器8、载体封装体9、消声套管外壳10、右隔板11、右载体封装管孔11-1、右尾管连接管孔11-2、气孔11-3、消音腔12、左混合腔13、右混合腔14等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国六天然气后处理器,包括外壳2,外壳2为左右均有开口的壳状,外壳2上部开有尾气入口,外壳2左侧开口处安装左端盖1,右开口处安装右端盖6,如图4所示,左端盖1内侧覆盖左吸音层1-1,如图8所示,右端盖6内侧覆盖右吸音层6-1,右端盖6内侧下部开有尾管开口6-2,外壳2内设置左隔板3,左隔板3位于左端盖1的右侧,如图5所示,左隔板3上开有左载体封装管孔3-1,左载体封装管孔3-1下发开有左尾管连接管孔3-2,左隔板3右侧设置右隔板11,如图7所示,右隔板11上开有右载体封装管孔11-1,右载体封装管孔11-1下方开有右尾管连接管孔11-2,右尾管连接管孔11-2一侧设置气孔11-3,左端盖1与左隔板3之间的腔室为消音腔12,左隔板3与右隔板11之间的腔室为左混合腔13,右隔板11与右隔板11之间的腔室为右混合腔14。如图所示,左隔板3与右隔板11之间设置载体封装体9和尾管连接管5,载体封装体9左端安装在左载体封装管孔3-1中,右端安装于右载体封装管孔11-1中,尾管连接管5左端安装在左尾管连接管孔3-2中,右端安装于右尾管连接管孔11-2中。尾管连接管5右端露出右尾管连接管孔11-2,位于右混合腔14中。如图6所示,尾管连接管5位于左混合腔13的部分外周开有消音孔5-1,消音孔5-1外周包裹消声套管外壳10,尾管连接管5右端连接尾管7,尾管7上设置氧传感器8,尾管7穿过右端盖6下部的尾管开口6-2露出右端盖6。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发动机排出的尾气经进气口进入后处理器内,从左混合腔13经右隔板11上的气孔11-3进入右混合腔14,从载体封装体9右侧开口进入载体封装体9,在载体封装体9内部催化剂的作用下,完成相应的化学反应后从载体封装体9左端口流入消音腔12,经左吸音层1-1的消音后流入尾管连接管5,尾管连接管5中部由消音孔5-1和消声套管外壳10组成的二次消音腔室,使尾气的噪音进一步降低,处理完成的尾气从尾管7排出。氧传感器8将尾气中的含氧量数据反馈给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08月13日 17:23
    怎么联系你们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