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增速箱用锁紧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4220发布日期:2020-03-24 13:3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风电增速箱用锁紧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紧盘,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增速箱用锁紧盘。



背景技术:

风电增速箱又称增速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目前,常用的连接增速齿轮箱和风机主轴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法兰连接,二是通过锁紧盘。锁紧盘作为一种过盈连接装置,广泛应用于兆瓦级风电机组传动链。

随着现在风电往大兆瓦趋势的发展,增速齿轮箱越来越重。锁紧盘作为增速箱必不可少的部件,如何在保证锁紧盘传扭能力的同时,减轻锁紧盘的重量,降低锁紧盘生产成本就显得愈发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锁紧盘外环结构,在保证锁紧盘传递扭矩能力的同时,实现锁紧盘减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风电增速箱用锁紧盘,包括:外环、内环和用于调节外环和内环的相对位置的若干个螺栓;外环形成有外环中心通孔;内环形成有内环中心通孔;内环的一部分位于外环中心通孔内;外环的端面设有若干个螺栓孔;内环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和螺栓孔的数目相同且通孔与螺栓孔一一对齐;外环定义有中心轴线;外环中心通孔沿中心轴线延伸;若干个螺栓孔在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螺栓穿过通孔伸入至螺栓孔中并与螺栓孔的孔壁构成螺纹连接;外环的一端形成有若干个左减重槽;外环的另一端形成有若干个右减重槽;左减重槽和右减重槽的数目相同且左减重槽与右减重槽一一对齐;外环还形成有若干个减重孔;减重孔的数目与左减重槽的数目相等;若干减重孔环绕中心轴线且减重孔的两端分别连通左减重槽的槽底和右减重槽的槽底。

进一步地,减重孔沿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若干个减重孔在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一种风电增速箱用锁紧盘,包括:外环、内环和用于调节外环和内环的相对位置的若干个螺栓;外环形成有外环中心通孔;内环形成有内环中心通孔;内环的一部分位于外环中心通孔内;外环的端面设有若干个螺栓孔;内环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和螺栓孔的数目相同且通孔与螺栓孔一一对齐;外环定义有中心轴线;外环中心通孔沿中心轴线延伸;若干个螺栓孔在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螺栓穿过通孔伸入至螺栓孔中并与螺栓孔的孔壁构成螺纹连接;外环形成有若干个减重通孔;若干个减重通孔环绕中心轴线;减重通孔沿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并贯穿外环;若干个减重通孔在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减重通孔包括: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依次连接并沿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排布。

进一步地,第二孔的横截面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孔的横截面的截面面积和第三孔的横截面的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第二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孔和第三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孔和第三孔关于一对称平面对称;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减重通孔的数目小于通孔的数目。

进一步地,减重通孔的数目为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在保证锁紧盘传扭能力的同时,实现锁紧盘减重。可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电增速箱用锁紧盘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风电增速箱用锁紧盘的剖视图。

风电增速箱用锁紧盘100,外环10,外环中心通孔10a,中心轴线101,左减重槽11,右减重槽12,减重孔13,内环20,内环中心通孔20a,螺栓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电增速箱用锁紧盘100,外环10、内环20和若干个螺栓30。

螺栓30用于调节外环10和内环20的相对位置。螺栓30将外环10和内环20连接起来,然后装到被锁紧的部件上。具体而言,内环20套到被锁紧的零件的外周,按照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螺栓30,即可实现锁紧盘100的锁紧功能。

外环10形成有外环中心通孔10a。内环20的一部分位于外环中心通孔10a内。内环20形成有内环中心通孔20a。被锁紧的零件设置于内环中线通孔20a内。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外环10的端面设有若干个螺栓孔。内环20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和螺栓孔的数目相同且通孔与螺栓孔一一对齐。螺栓30穿过通孔伸入至螺栓孔中并与螺栓孔的孔壁构成螺纹连接。

外环10定义有中心轴线101。外环中心通孔10a沿中心轴线101延伸。若干个螺栓孔在中心轴线10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外环10的一端形成有若干个左减重槽11。外环10的另一端形成有若干个右减重槽12。

左减重槽11和右减重槽12的数目相同且左减重槽11与右减重槽12一一对齐。外环10还形成有若干个减重孔13。减重孔13的数目与左减重槽11的数目相等。减重孔13的两端分别连通左减重槽11的槽底和右减重槽12的槽底。若干减重孔13环绕中心轴线101。具体而言,若干个减重孔13在中心轴线10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更具体而言,减重孔13沿平行于中心轴线101的方向延伸。

左减重槽11、减重孔13和右减重槽12构成的整体贯穿外环10。即左减重槽11、减重孔13和右减重槽12构成减重通孔。减重通孔沿平行于中心轴线101的方向延伸并贯穿外环10。若干个减重通孔环绕中心轴线101。若干个减重通孔在中心轴线10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减重通孔由三部分构成。左减重槽11、减重孔13和右减重槽12分别作为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依次连接并沿平行于中心轴线101的方向排布。

第二孔的横截面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孔的横截面的截面面积。第二孔的横截面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三孔的横截面的截面面积。具体而言,第二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孔和第三孔的直径。第一孔和第三孔关于一对称平面对称。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同轴设置。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减重通孔的数目小于通孔的数目。减重通孔的数目为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