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7719发布日期:2020-07-24 16:0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油冷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冷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油冷器是热交换器的一种,油冷器主要用于车辆、工程机械、船舶等发动机润滑油或燃油的冷却,产品热侧是润滑油或燃油,冷侧可以是冷却水或空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各大润滑系统中润滑油依靠油泵动力,经过油冷器热侧通道,将热量传给油冷器的冷侧,而冷却水或冷风则通过油冷器冷侧通道将热量带走,实现冷、热流体之间的热交换,确保润滑油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

图1为现有技术中油冷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油冷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3所示,现有水冷油冷器由安装板1’、底芯片2’、多个换热单元等零件通过真空钎焊组成。上述油冷器在制作时,底芯片2’的弯折处的圆弧与安装板1’之间存在一个尖角,安装板与底芯片接触进行焊接时,由于焊料熔化聚集,在钎焊后安装板与底芯片之间的尖角处会形成一个钎焊角a’。

在油冷器使用过程中,随着车辆一起振动,安装板与底芯片之间的焊缝会受到较大的力,由于安装板与底芯片之间的钎焊角较小,安装板与底芯片之间容易出现裂缝,造成油冷器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器,该油冷器安装板与垫板之间的焊角、垫板与底芯片之间的焊角之间聚集更多的焊料,两个焊角将形成一个更大的焊角,改善了焊接处在油冷器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提升了油冷器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上述油冷器,该油冷器改善了现有油冷器安装板与底芯片之间的受力情况,提升了油冷器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冷器,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安装板、底芯片以及多个换热单元,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芯片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底芯片包括一平板部以及多个弯折部,多个所述弯折部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四周,且向所述平板部的同一方向弯折,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垫片之间、所述垫片与所述底芯片之间以及所述底芯片与所述换热单元之间均钎焊连接;

所述底芯片与所述垫片满足以关系:

h<2h,d<r;

其中:h是所述垫片的厚度,d是所述垫片外轮廓线与所述底芯片平板部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r是所述底芯片的弯折部的弯曲半径。

如上所述油冷器,所述安装板、所述底芯片和所述垫片上均设置有对应的进油口、出油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底芯片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均具有朝向垫片的第一外翻边,所述底芯片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的所述第一外翻边的尺寸分别与所述垫片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尺寸匹配。

如上所述油冷器,所述底芯片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均具有朝向安装板的第二外翻边,所述底芯片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的所述第二外翻边的尺寸分别与所述安装板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尺寸匹配。

如上所述油冷器,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均包括油侧翅片、第一中间芯片、水侧翅片和第二中间芯片,所述油侧翅片、第一中间芯片、水侧翅片和第二中间芯片依次叠加焊接。

如上所述油冷器,相邻所述油侧翅片、第一中间芯片、水侧翅片和第二中间芯片之间均钎焊连接。

如上所述油冷器,所述底芯片的平板部和弯折部一体成型。

如上所述油冷器,所述垫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油冷器。

本实用新型的油冷器包括安装板、底芯片以及叠加设置的换热单元,安装板与底芯片之间设置有垫片,通过设置垫片,在安装板、垫片和底芯片焊接过程中,安装板与垫片之间形成一个焊角,垫片与底芯片之间形成一个焊角,垫片的厚度小于两倍底芯片的厚度,垫片的外轮廓线与所述底芯片的平板部的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底芯片的弯折部的弯曲半径,从而使得钎焊过程中安装板与垫片之间的焊角和垫片与底芯片之间的焊角之间聚集更多的焊料,两个焊角形成一个更大的焊角,使得油冷器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得到了改善,提升了油冷器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油冷器,由于上述油冷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括该油冷器的车辆也具有上述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油冷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油冷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冷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冷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板

2-底芯片;

3-换热单元;

4-垫片;

21-平板部;

22-弯折部;

31-油侧翅片;

32-第一中间芯片;

33-水侧翅片;

34-第二中间芯片;

a-第一钎焊角;

b-第二钎焊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焊缝:焊接时,被焊工件在电弧热的作用下,母材和填充金属后熔化形成熔池,当热源离开以后,熔化的金属开始冷却结晶,凝固后形成焊缝。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器及车辆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冷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冷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冷器,本实施例的油冷器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安装板1、底芯片2以及多个换热单元3,所述安装板1与所述底芯片2之间设置有垫片4,所述底芯片2包括一平板部21以及多个弯折部22,多个所述弯折部22设置在所述平板部21的四周,且向所述平板部21的同一方向弯折,所述安装板1与所述垫片4之间、所述垫片4与所述底芯片2之间以及所述底芯片2与所述换热单元3之间钎焊连接;

所述底芯片2与所述垫片4满足以关系:

h<2h,d<r;

其中:h是所述垫片的厚度,h是底芯片的厚度,d是所述垫片的外轮廓线与所述底芯片的平板部的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r是所述底芯片的弯折部的弯曲半径。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用于安装油冷器,底芯片2用于隔离换热单元3和安装板1,换热单元3用于油冷器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本实施例通过在安装板1和底芯片2之间增加一个垫片4,垫片4的边缘与安装板1焊接形成第一焊缝,底芯片2的弯折处与垫片4之间形成第二焊缝,由于所述底芯片2与所述垫片4满足以关系:h<2h,d<r,在安装板1、垫片4和底芯片2焊接后,安装板1与垫片4之间的第一钎焊角a和垫片4与底芯片2之间的第二钎焊角b连接形成一个更大的钎焊角,焊料填充明显增大,能够大大改善安装板1、垫片4和底芯片2连接处的应力。其中,h<2h,d<r,能够保证在钎焊过程中,垫片4的边缘与安装板1焊接形成的第一焊缝、底芯片2的弯折处与垫片4之间形成的第二焊缝连通,而且能够避免安装板1和底芯片2之间的焊料内凹,从而使得油冷器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得到了改善,提升了油冷器运行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安装板1与所述垫片4之间、所述垫片4与所述底芯片2之间均钎焊连接。

本实施例对所述安装板1、底芯片2的具体尺寸不做特别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进行预设。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1、所述底芯片2和所述垫片4上均设置有对应的进油口、出油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底芯片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均具有朝向垫片的第一外翻边,所述底芯片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的所述第一外翻边的尺寸分别与所述垫片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尺寸匹配。本实施例通过在底芯片2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均设置朝向垫片4的第一外翻边,在焊接前第一外翻边与垫片4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配合进行定位,避免垫片4与底芯片2配合时出现较大偏移,提高了垫片4与底芯片2配合的精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垫片4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均具有朝向安装板1的第二外翻边,所述垫片4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的所述第二外翻边的尺寸分别与所述安装板1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尺寸匹配。本实施例通过在垫片4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均设置朝向安装板1的第二外翻边,在焊接前第二外翻边与安装板1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配合进行定位,避免了垫片4与安装板1配合时出现较大偏移,提高了垫片4与安装板1配合的精度。

具体地,每个所述换热单元3均包括油侧翅片31、第一中间芯片32、水侧翅片33和第二中间芯片34,所述油侧翅片31、第一中间芯片32、水侧翅片33和第二中间芯片34依次叠加焊接。相邻所述油侧翅片、第一中间芯片、水侧翅片和第二中间芯片之间均钎焊连接。其中位于底部的油侧翅片与底芯片2钎焊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芯片2的平板部和弯折部一体成型,制作方便。

所述垫片4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本实施例的油冷器包括安装板、底芯片以及叠加设置的换热单元,安装板与底芯片之间设置有垫片,通过设置垫片,在安装板、垫片和底芯片焊接过程中,安装板与垫片之间形成一个焊角,垫片与底芯片之间形成一个焊角,垫片的厚度小于两倍底芯片的厚度,垫片的外轮廓线与所述底芯片的平板部的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底芯片的弯折部的弯曲半径,从而使得钎焊过程中安装板与垫片之间的焊角和垫片与底芯片之间的焊角之间聚集更多的焊料,两个焊角形成一个更大的焊角,使得油冷器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得到了改善,提升了油冷器运行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油冷器。

例如:本实施例的油冷器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安装板、底芯片以及多个换热单元,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芯片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底芯片包括一平板部以及多个弯折部,多个所述弯折部设置在所述平板部的四周,且向所述平板部的同一方向弯折,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垫片之间、所述垫片与所述底芯片之间以及所述底芯片与所述换热单元之间均通过钎焊连接;

所述底芯片与所述垫片满足以下关系:

h<2h,d<r;

其中:h是所述垫片的厚度,h是底芯片的厚度,d是所述垫片的外轮廓线与所述底芯片的平板部的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r是所述底芯片的弯折部的弯曲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油冷器,由于垫片的尺寸满足以下公式:垫片的厚度满足以关系:h<2h,d<r,其中:h是所述垫片的厚度,h是底芯片的厚度,d是所述垫片的外轮廓线与所述底芯片的平板部的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r是所述底芯片的弯折部的弯曲半径,从而使得安装板与垫片之间的焊角和垫片与底芯片之间的焊角之间聚集更多的焊料,两个焊角形成一个更大的焊角,改善了油冷器焊接处在油冷器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提升了油冷器运行的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