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9174发布日期:2020-09-01 17: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气体接头、装置壳体和导流器;

所述气体接头位于所述装置壳体的上方,所述气体接头的顶端具有第一进气口,底端具有第一出气口,所述气体接头的侧面具有螺纹;

所述装置壳体包括:固定柱和壳体本体;

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上方,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具有第一圆孔,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具有第二圆孔,所述固定柱的内壁上具有螺纹;

所述壳体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壳体本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导流器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所述导流器包括:进气管和气腔;

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气腔的上方,第一气体由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导流器的内部;

所述气腔为圆盘结构,所述气腔的顶端具有开口,所述气腔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开口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还包括:第二进气口;

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一侧,第二气体由所述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导流器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还包括:第二出气口;

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出气口将混合后的第三气体输送至发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还包括:第三进气口;

所述第三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顶端,所述第三进气口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的截面为水滴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气腔分隔为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

所述第二气腔位于所述气腔的中部,所述第二气腔为圆形气腔;

所述第一气腔由除所述第二气腔之外的部分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被所述分隔板分隔成两个或多个环形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腔内的所述圆形气腔的侧面等间距开设有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的所述气腔采用文丘里管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气体接头、装置壳体和导流器;所述气体接头位于所述装置壳体的上方,所述气体接头的顶端具有第一进气口,底端具有第一出气口;所述装置壳体包括:固定柱和壳体本体;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上方;所述壳体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壳体本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流器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所述导流器包括:进气管和气腔;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气腔的上方;所述气腔为圆盘结构,所述气腔的顶端具有开口,所述气腔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开口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荆东明;王景桓;季长冬;王玉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柴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