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漏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8351发布日期:2021-01-15 14:0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窜漏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窜漏气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被适用于车辆的窜漏气系统,该车辆包括内燃机、进气通道及增压器的压缩机。并且,作为这种窜漏气系统,已知如下一种:具有窜漏气流路,该窜漏气流路对于从内燃机排出的窜漏气,在使其经过从该窜漏气中除去油的油分离器后,向比增压器的压缩机更靠上游侧的进气通道回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7-204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上所述的窜漏气系统中,从内燃机排出的窜漏气所包含的油通过经由油分离器而被除去。然而,会存在无法利用油分离器来将油完全除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经过了油分离器后的窜漏气中,会包含少量的油。

在像这样在经过油分离器后的窜漏气中包含油的情况下,在增压器的压缩机的运转状态为高增压运转状态时(增压后的进气温度较高时或增压后的进气压力较高时等),会存在如下可能:发生被导入到增压器的压缩机中的窜漏气中的油在压缩机中碳化(coking)的“油碳化”。在因这样的油碳化生成的物质(油碳化物质)大量产生的情况下,该大量产生的油碳化物质可能会成为进气阻力,因此增压器的增压效率会降低。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油碳化物质导致的增压器的增压效率降低的窜漏气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方案的窜漏气系统被适用于车辆,该车辆包括内燃机、供被吸入到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通过的进气通道、以及被配置于所述进气通道上的增压器的压缩机;所述车辆包括空气吸引机构和空气导入通道,该空气吸引机构从导入口吸引空气,并将该被吸引的空气从排出口排出该空气导入通道将所述进气通道中的比所述压缩机更靠上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空气吸引机构的所述导入口连通,所述窜漏气系统包括供从所述内燃机排出的窜漏气通过的窜漏气流路、以及被配置于所述窜漏气流路的中途位置的油分离器;所述窜漏气流路的窜漏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进气通道的预定位置与所述空气导入通道的中途位置中的至少任意一者;所述预定位置为从所述窜漏气流路通过并流入到所述进气通道的窜漏气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一同流入到所述空气导入通道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窜漏气系统,能够抑制因油碳化物质导致的增压器的增压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实施方式1的窜漏气系统的车辆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2是适用了实施方式2的窜漏气系统的车辆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3是实施方式2的引导构件的周边构造的示意性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3的x-x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适用了实施方式3的窜漏气系统的车辆的示意性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实施方式1的窜漏气系统60进行说明。图1是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系统60的车辆1的示意性构成图。车辆1包括内燃机10、进气通道20、空气滤清器30、增压器40、空气压缩系统50、以及窜漏气系统60。另外,车辆1的具体种类特并不被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商用车或乘用车等各种车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1的一例,使用商用车,具体而言,使用货车。

内燃机10包括内燃机主体11。内燃机主体11包括:气缸体,其形成有气缸;气缸盖,其被配置在气缸体的上部;活塞,其被配置在气缸内;以及曲轴,其介由连杆而被连接于该活塞。此外,内燃机10包括曲轴箱12。曲轴箱12被连接于气缸体的下部。在曲轴箱12的内部,容纳有曲轴。此外,内燃机10包括气缸盖罩13。气缸盖罩13被配置于气缸盖的上部。在该气缸盖罩13的内部,容纳有凸轮等气门机构。

另外,内燃机10的具体种类并不被特别地限定,能够使用柴油机或汽油机等各种内燃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内燃机10的一例,使用了柴油机。

进气通道20为供被吸入到内燃机10中的进气(a)通过的通道。进气通道20的下游侧端部与内燃机10的进气口连接。另外,虽未图示,但内燃机10也包括供从内燃机10排出的排气通过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的上游侧端部与内燃机10的排气口连接。空气滤清器30被配置于进气通道20中的比增压器40靠上游侧的部分。另外,从进气通道20的上游侧端部流入到进气通道20的进气为新鲜空气。空气滤清器30为具有除去该新鲜空气所包含的尘埃等异物的功能的构件。

增压器40为利用压缩机41来对被吸入到内燃机10的进气进行增压的装置。只要具有这种功能,增压器40的具体构成就不被特别地限定,能够使用压缩机41利用排气的能量来进行驱动的涡轮式增压器、压缩机41利用内燃机10的动力来进行驱动的机械式增压器或压缩机41利用电动机的动力来进行驱动的电动式增压器等各种增压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增压器40的一例,使用了涡轮式增压器。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增压器40包括:涡轮(未图示),其被配置于排气通道;压缩机41,其被配置于进气通道20;以及旋转轴(未图示),其连结该涡轮及压缩机41。由于涡轮接收排气的能量而进行驱动,介由旋转轴连接于涡轮的压缩机41会进行驱动,从而对进气进行增压。

空气压缩系统50为对空气进行压缩的系统,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空气压缩机51、空气干燥器54、空气罐55、空气导入通道56、以及排出空气通道57。

空气压缩机51为从导入口52吸引空气,并将该被吸引的空气压缩,从排出口53排出的设备(即,空气压缩机)。另外,该空气压缩机51为“空气吸引机构”的一例。

空气压缩机51的驱动源并不被特别地限定,但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机51,作为一例,由内燃机10来驱动。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机51介由动力传递构件(未图示)而被连接于内燃机主体11的曲轴。即,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机51由曲轴的动力来驱动。因此,空气压缩机51与内燃机10的启动开始同时开始运转(压缩)。

空气导入通道56为将进气通道20中的比增压器40的压缩机41靠上游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是比空气滤清器30靠下游侧的位置)与空气压缩机51的导入口52连通的通道。

排出空气通道57为将空气压缩机51的排出口53、空气干燥器54、以及空气罐55连通的通道。从空气压缩机51排出的空气(压缩后的空气)被导入到空气干燥器54中,并在经过该空气干燥器54后,被储存于空气罐55。

空气干燥器54被配置于排出空气通道57中的空气压缩机51的排出口53与空气罐55之间的部分,具有除去被导入到空气干燥器54的空气所包含的油或水分的功能。

空气罐55被配置于排出空气通道57中的比空气干燥器54靠下游侧的部分,为储存被导入到空气罐55中的空气的罐。另外,被储存于该空气罐55的空气的使用用途并不被特别地限定,能够使用于车辆1的制动系统、车辆1的空气悬架或车辆1的喇叭等可使用被压缩的空气的各种设备。

因此,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压缩系统50将被储存于空气罐55的空气使用于制动系统(具体而言,制动助力器)、空气悬架及喇叭的全部。更具体而言,在该情况下,制动助力器、空气悬架及喇叭与空气罐由配管构件连通。由此,被储存于空气罐的空气会介由该配管构件而被向这些设备供给。

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系统60被适用于以上这样的车辆1。接着,针对窜漏气系统60的构成进行说明。窜漏气系统60包括窜漏气流路61、以及油分离器62。

窜漏气流路61为供从内燃机10排出的窜漏气(gb)通过的流路。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流路61中,在窜漏气的流动方向上,上游侧的端部与被设置于内燃机10的气缸盖罩13的侧面外壁上的窜漏气排出口连接。此外,在窜漏气流路61的窜漏气流动方向上,下游侧的端部与进气通道20的预定位置连接。针对该预定位置的详情,在后面进行叙述。在内燃机10中产生的窜漏气在从各气缸与其内部的活塞的间隙漏出到曲轴箱12后,从气缸盖罩13的内部通过,流入到窜漏气流路61。

油分离器62被配置于该窜漏气流路61的中途位置。油分离器62具有除去流入到油分离器62的窜漏气所包含的油的功能。只要具有这种功能,油分离器62的具体构成就不被特别地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油分离器(有时其又被称为油雾分离器)。因此,省略该油分离器62的详细构造的说明。

另外,从内燃机10排出的窜漏气所包含的油基本上通过经过油分离器62而被除去。然而,可能会存在无法利用油分离器62完全除去油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经过了该油分离器62后的窜漏气中,包含少量的油。

接着,针对窜漏气流路61的下游侧端部的连接处即“预定位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预定位置,使用从窜漏气流路61通过并流入到进气通道20的窜漏气中的至少一部分与进气通道20的进气一同流入到空气导入通道56的位置。作为该预定位置的具体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与进气通道20中的连接有空气导入通道56的位置在进气通道20中的进气流动方向上为相同位置的位置。

即,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流路61将经过了油分离器62后的窜漏气(gb)导入到与进气通道20中的连接有空气导入通道56的位置在进气通道20中的进气流动方向上为相同位置的位置。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窜漏气流路61的下游侧端部和进气通道20连接的位置与空气导入通道56的上游侧端部和进气通道20连接的位置位于进气通道20中的同一圆周上,由此,关于进气通道20中的连接有窜漏气流路61的下游侧端部的位置与进气通道20中的连接有空气导入通道56的位置,在进气通道20内的进气流动方向上观察的情况下,成为了相同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在经过了油分离器62后从窜漏气流路61通过并流入到进气通道20中的窜漏气的一部分由于被空气压缩机51吸引,从而与进气通道20的进气一同流入到空气导入通道56中,接着,被导入到空气压缩机51。被导入到该空气压缩机51中的空气(包含窜漏气的空气)在空气压缩机51中被压缩,接着,流入到空气干燥器54。在该空气干燥器54中,空气所包含的油或水分被除去,除去了该油或水分的空气被储存于空气罐55。然后,被储存于空气罐55的空气随后被使用于制动系统、空气悬架及喇叭。

针对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如下这样概括说明:首先,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经过了油分离器62后从窜漏气流路61通过并流入到进气通道20中的窜漏气的一部分与进气一同导入到空气压缩机51(“空气吸引机构”)。由此,与将经过了油分离器62后的全部窜漏气导入到增压器40的压缩机41中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被导入到压缩机41的窜漏气的流量减少。结果,能够抑制在压缩机41中油碳化物质的大量产生。由此,能够抑制因油碳化物质导致的增压器40的增压效率降低。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排出空气通道57中的空气压缩机51的排出口53与空气罐55之间的部分,配置有空气干燥器54,因此能够利用空气干燥器54来除去从空气压缩机51排出的空气所包含的油或水分,结果,能够将除去了该油或水分的空气储存于空气罐55。由此,能够抑制油或水分积蓄在空气罐55内。

(实施方式2)

接着,针对实施方式2的窜漏气系统60a进行说明。图2是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系统60a的车辆1a的示意性构成图。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系统60a与实施方式1的窜漏气系统60(图1)的不同点包括:代替窜漏气流路61而具备窜漏气流路61a;以及进一步包括引导构件70。窜漏气系统60a的其他构成与窜漏气系统60的其他构成相同,因此省略该其他构成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流路61a中,其下游侧端部的连接处即“预定位置”与实施方式1的窜漏气流路61中的连接处不同。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预定位置为比进气通道20中的连接有空气导入通道56的位置在进气通道20中的进气流动方向上更靠上游侧的位置。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流路61a的下游侧端部被连接于:比进气通道20中的连接有空气导入通道56的位置在进气通道20中的进气流动方向上更靠上游侧,且比配置有空气滤清器30的位置在进气通道20中的进气流动方向上更靠下游侧的位置。

图3是将引导构件70的周边构造放大并示意性地剖视的示意性放大剖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3的以x-x线切断的截面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而言,图4是用以进气通道20的中心轴线为法线的面来切断进气通道20的配置有引导构件70的位置(x-x线的位置)而得到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3及图4所例示的那样,引导构件70被配置于进气通道20的内部。该引导构件70具有作为引导构件的功能,该引导构件将从窜漏气流路61通过并流入到进气通道20的窜漏气向空气导入通道56引导。只要具有这种功能,引导构件70的具体构成就不被特别地限定,但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构件70作为一例,具有以下的构成。

具体而言,该引导构件70包括:相对壁部71,其与进气通道20的内周面21相对地延伸;脚壁部72a,其连接相对壁部71的下游侧端部与进气通道20的内周面21;以及脚壁部72b,其连接相对壁部71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在图4的剖视下处于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与进气通道20的内周面21。另外,如图4所例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相对壁部71及脚壁部72b整体呈倒凹状的截面形状,但不限于该截面形状。

相对壁部71及脚壁部72b的进气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端部在进气通道20的内部中,延伸到与窜漏气流路61的下游侧端部向进气通道20连接的位置(预定位置)相同的位置为止,或是延伸到比窜漏气流路61的下游侧端部向进气通道20连接的位置(预定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为止。此外,相对壁部71及脚壁部72b的进气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在进气通道20的内部中,延伸到与空气导入通道56的上游侧端部向进气通道20连接的位置相同的位置为止,或是比空气导入通道56的上游侧端部向进气通道20连接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为止。

根据以上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系统60a,因为包括引导构件70,所以能够使经过了油分离器62后从窜漏气流路61通过并流入到进气通道20的窜漏气,从由引导构件70的相对壁部71、脚壁部72a、脚壁部72b、以及进气通道20的内周面21界定出的空间(其作为引导通道来发挥功能)通过,并使其向空气导入通道56导入。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引导构件70使向进气通道20流入的窜漏气有效地向空气导入通道56导入,接着,使其导入到空气压缩机51。由此,能够有效地减少被导入到增压器40的压缩机41的窜漏气的流量,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油碳化物质在增压器40的压缩机41中的大量产生。结果,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油碳化物质导致的增压器40的增压效率的降低。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窜漏气系统60a包括引导构件70,但不限于该构成。窜漏气系统60a也能够设为不包括引导构件70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流入到进气通道20的窜漏气中的至少一部分会与进气通道20的进气一同流入到空气导入通道56,并被导入到空气压缩机51。由此,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地,能够抑制油碳化物质在增压器40的压缩机41中的大量产生,因此能够抑制因油碳化物质导致的增压器40的增压效率降低。

(实施方式3)

接着,针对实施方式3的窜漏气系统60b进行说明。图5是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系统60b的车辆1b的示意性构成图。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系统60b与实施方式1的窜漏气系统60(图1)的不同点在于:代替窜漏气流路61,而具备窜漏气流路61b。因为窜漏气系统60b的其他构成与窜漏气系统60的其它构成同样,所以省略其他构成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流路61b中,其下游侧端部的连接处与实施方式1的窜漏气流路61的下游侧端部的连接处不同。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窜漏气流路61b的下游侧端部与空气导入通道56的中途位置连接。即,窜漏气流路61b将经过了油分离器62后的窜漏气导入到空气导入通道56的中途位置。在该情况下,从该窜漏气流路61b通过后的窜漏气、以及从进气通道20流入到空气导入通道56的进气会被导入到空气压缩机51中。

根据以上这样的本实施方式,成为了如下构成:经过了油分离器62后的窜漏气被导入到空气导入通道56的中途位置,因此过了油分离器62后的窜漏气不会被导入到增压器40的压缩机41。由此,因为能够可靠地抑制油碳化物质在压缩机41中的产生,所以能够可靠地抑制因油碳化物质导致的增压器40的增压效率的降低。

以上,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被限定于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能够在要求保护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

本申请基于2018年6月4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8-107087),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工业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窜漏气系统,能够抑制因油碳化物质导致的增压器的增压效率的降低。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车辆

10内燃机

20进气通道

30空气滤清器

40增压器

41压缩机

50空气压缩系统

51空气压缩机(空气吸引机构)

52导入口

53排出口

54空气干燥器

55空气罐

56空气导入通道

57排出空气通道

60、60a、60b窜漏气系统

61、61a、61b窜漏气流路

62油分离器

70引导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