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球柱塞保持特征结构的间隙调节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03662发布日期:2021-02-03 07:0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具有球柱塞保持特征结构的间隙调节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公开涉及液压间隙调节器或机械间隙调节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内燃机的液压间隙调节器或机械间隙调节器已被使用多年,以在变化的运行条件下消除发动机气门机构部件之间的空隙或间隙。间隙调节器可以保持气门机构的效率并减少气门机构的噪声和磨损。在一些示例中,液压间隙调节器可以通过被限制在柱塞下方的压力室中的液压流体支持能量从阀致动凸轮传递到阀。
[0003]
本文所提供的背景描述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上下文的目的。当前指定的发明人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其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具有其他资格作为现有技术的说明书的各个方面中进行描述,既不明确也不暗示地被承认为针对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一种制造在间隙调节器组件中使用的间隙调节器主体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该间隙调节器主体形成为成形状态,该成形状态的间隙调节器主体包括圆柱形外表面、通向盲孔的圆柱形内表面、端部表面和泄漏部分。该方法还可包括使用铁素体碳氮共渗(fnc)向该圆柱形内表面的至少泄漏部分施加耐磨表面层。该间隙调节器主体在该端部表面处被镦粗,从而形成与通向该盲孔的开口重叠的至少一个重叠部分。
[0005]
根据附加特征结构,在该镦粗之前将球柱塞插入间隙调节器主体中。镦粗将球柱塞的至少一部分捕获在间隙调节器主体中。镦粗该间隙调节器主体还包括在端部表面处形成至少两个重叠部分。形成至少两个重叠部分包括围绕端部表面形成径向相对的重叠部分。
[0006]
在其他特征结构中,该方法包括对间隙调节器主体进行退火以减轻在形成期间产生的应力。将间隙调节器主体放置到真空炉中。在间隙调节器主体处于真空炉中时施加耐磨表面。该形成还可被限定为利用冷成形、冲压、拉伸、金属注塑、粉末金属烧结和机械加工中的一者来形成间隙调节器主体。形成还可被限定为将间隙调节器主体冷成形为具有功能性几何形状的成形状态。然后,该保持可被进一步限定为在施加耐磨表面层期间,将泄漏部分的功能性几何形状保持在成形状态。该保持可被进一步限定为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后,将泄漏部分的功能性几何形状保持在成形状态。
[0007]
在其他特征结构中,在形成之后和施加期间,间隙调节器主体的硬度保持在耐磨表面层之下。保持还可包括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后,将圆柱形内表面的泄漏部分保持在成形状态。保持可还包括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后,将圆柱形内表面的大部分保持在成形状态。保持还可包括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后,将圆柱形外表面和圆柱形内表面两者的大部分保持在成形状态。
[0008]
一种用于间隙调节器组件中的间隙调节器主体可包括圆柱形外表面、圆柱形内表
面和一对径向相对的重叠部分。该圆柱形内表面可具有通向泄漏部分和盲孔的端部表面。该圆柱形内表面的至少泄漏部分可包括使用铁素体碳氮共渗(fnc)通过亚临界温度工艺施加的耐磨表面层。该泄漏部分可以保持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前存在的成形状态。一对径向相对的重叠部分在端部表面处形成。重叠部分与通向盲孔的开口重叠。
[0009]
在附加特征结构中,该圆柱形内表面还包括柱塞搁架和定位在泄漏部分与柱塞搁架之间的凹口。
[0010]
一种间隙调节器组件可包括间隙调节器主体、一对径向相对的重叠部分和泄漏柱塞。间隙调节器主体可包括圆柱形外表面、圆柱形内表面、端部表面、泄漏部分和盲孔。圆柱形内表面的至少泄漏部分可包括使用铁素体碳氮共渗(fnc)通过亚临界温度工艺施加的耐磨表面层。泄漏部分可以保持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前存在的成形状态。一对径向相对的重叠部分可在端部表面处形成。该重叠部分与通向盲孔的开口重叠。泄漏柱塞可抵靠泄漏部分可滑动地接纳在圆柱形内表面中。泄漏柱塞通过一对径向相对的重叠部分至少部分地保持在间隙调节器主体中。
[0011]
根据附加特征结构,圆柱形外表面的大部分和圆柱形内表面的大部分包括耐磨表面层。圆柱形外表面和圆柱形内表面的大部分可保持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前存在的成形状态。圆柱形内表面的大部分可包括耐磨表面层,并且圆柱形内表面的大部分的功能性几何形状可保持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前存在的成形状态。
附图说明
[0012]
根据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0013]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的过程的流程图;
[0014]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构造的常开间隙调节器的剖视图;
[0015]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构造的常闭间隙调节器的剖视图;
[0016]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构造的常闭间隙调节器的剖视图;
[0017]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构造的常闭间隙调节器的变型剖视图;
[0018]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构造的常闭间隙调节器的剖视图;
[0019]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附加特征结构的制造间隙调节器主体的示例性方法;
[0020]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附加特征结构构造的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局部剖视图;和
[0021]
图9是图8的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局部透视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专利申请的附图中示出了本公开的多个不同实施方案。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中示出了类似的特征结构。类似的特征结构已用共同的附图标号来编号,并且已通过字母后缀来区分。不同实施方案中的类似特征结构已用共同的附图标号来编号,并且已通过字母后缀来区分。另外,为了增强一致性,即使一特定特征结构未在所有实施方案中示出,任何特定附图中的结构也共享相同的字母后缀。除非附图或本说明书另外指明,否则类似的特征结构被类似地构造、类似地操作和/或具有相同的功能。此外,除非附图或本说明书另外指明,否则一个实施方案的特定特征结构可替换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对应特征结构或可补充其他实施方案。
[0023]
现在参考图1,制造用于间隙调节器组件的间隙调节器主体的方法可在100处开始。在102处,可将间隙调节器主体形成为成形状态。成形状态可被定义为间隙调节器主体在102完成时具有功能性几何形状。功能性几何形状是指间隙调节器主体在形成时可操作执行而无需将改变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几何形状的进一步加工。
[0024]
示例性间隙调节器主体在图2中以20表示。间隙调节器主体20可使用已有的金属成形和/或加工技术在有或没有热输入的情况下形成。此类技术可包括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的冷成形或冷锻造或冷镦、深拉冷成形。冷成形可为相对高速制造工艺,由此金属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成形。冷成形工件不一定被加热,而其温度可在冷成形过程中升高。冷成形可在不从工件移除材料的情况下进行。可迫使金属超过弹性屈服极限但低于抗拉强度。如本文所用,术语“冷成形”及其衍生词旨在涵盖本领域已知的“冷锻造”、“冷镦”和“深拉”。间隙调节器主体坯件可精确冷成形,其中工件尺寸可保持在微米内。在一些其他实施方案中,间隙调节器主体坯件可通过冲压、拉伸、金属注塑、粉末金属烧结或机械加工来形成。
[0025]
现在参考图2,间隙调节器主体20可具有圆柱形外表面32和圆柱形内表面33。圆柱形内表面33可包括泄漏部分34和盲孔40。间隙调节器主体20可被制造成使得圆柱形外表面32和圆柱形内表面33中的至少一者的大部分保持在成形状态。未磨削状态可限定成形状态的一个示例。仅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可不对表面32、34中的任一个进行磨削。一般来讲,磨削和机械加工通常是金属切削的不同子集。磨削是微观切削操作,机械加工是宏观切削操作。另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不对表面32、34中的至少一者进行磨削。一般来讲,如果期望磨削圆柱形内表面33,则圆柱形外表面32也必须被磨削,因为间隙调节器主体20将在圆柱形内表面33的磨削期间由圆柱形外表面32保持。因此,本公开的示例性间隙调节器主体20不被过度处理。
[0026]
再次参见图1,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间隙调节器主体可在104处退火以减小残余应力。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应用替代退火的消除应力的工艺。在106处,可对间隙调节器主体材料进行机械加工。间隙调节器主体的机械加工可通过通过在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圆柱形外表面中限定孔或车削沟槽以及通过金属切削以确定整个长度来实现。如本文所用,术语“机械加工”可意指使用卡盘式车床、钻床、车床或拉床来切削材料。
[0027]
在108处,可将耐磨表面层施加到间隙调节器主体的至少一部分。间隙调节器主体的该部分的耐磨性可通过108增强。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耐磨表面层可被施加到圆柱形外表面32和圆柱形内表面33。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圆柱形外表面32可被施加有或可不被施加有耐磨表面层。可应用任何亚临界温度工艺来施加耐磨表面层,诸如例如但不限于铁素体碳氮共渗(在下文中称为“fnc”)、物理气相沉积(在下文中称为“pvd”)或化学气相沉积(在下文中称为“cvd”)。也可应用其它亚临界温度工艺。fnc是热化学表面硬化工艺,其包括将氮和碳扩散到间隙调节器主体上。pvd是一种通过加热或通过离子轰击固体涂层材料来将其蒸发到待涂覆的工件的工艺。cvd是将工件暴露于一种或多种挥发性前体的工艺,这些前体在工件上反应和/或分解以产生所需的涂层。用于施加耐磨表面层的此类工艺可在具有或不具有真空工艺的情况下使用,以最小化或消除变形。
[0028]
需注意,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106和108的顺序可以颠倒。在此类实施方案
中,机械加工可包括在主体上产生侧孔,诸如孔42。另选地,机械加工可包括形成外径沟槽诸如沟槽27。另选地,机械加工可包括形成钩部分(诸如图4所示的钩部分98b)的几何形状。机械加工操作可移除先前施加到间隙调节器主体20的耐磨表面层的一部分。机械加工还可包括材料移除以校正间隙调节器主体20的总长度,并且包括圆柱形内表面和圆柱形外表面上的引入角或倒角和/或半径。
[0029]
根据现有技术方法,间隙调节器主体将经历热处理过程诸如碳氮共渗。碳氮共渗是一种用于增加金属表面硬度的冶金表面改性技术。用碳氮共渗等工艺对间隙调节器主体进行热处理会导致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几何形状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后续机械加工或磨削或材料加工步骤是必要的,以使间隙调节器主体返回到其“热处理前的”形状或其它期望的最终形状。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中,通过结合亚临界温度工艺诸如fnc或pvd或cvd来替换常规热处理步骤,该亚临界温度工艺施加耐磨表面层并且有助于保持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功能性几何形状,而无需额外的操作来校正变形。类似于碳氮共渗所提供的增加的硬度,fnc增强了表面的耐磨性。就这一点而言,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间隙调节器主体可实现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节省。
[0030]
在施加耐磨表面时,保持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功能性几何形状。因此,间隙调节器主体可在施加耐磨表面之后在功能上可操作。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耐磨表面层可具有小于四十微米的深度。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耐磨表面层可具有小于三十微米的深度。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耐磨表面层可具有小于二十微米的深度。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耐磨表面层可具有介于十和二十微米之间的深度。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耐磨表面层可具有介于一微米和十微米之间的深度。
[0031]
在110处,可对间隙调节器主体进行清洁和/或抛光。清洁和抛光可同时或顺序进行。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后,可应用任何机械方法来恢复表面光洁度。可一次清洁和抛光多个间隙调节器主体。
[0032]
在112处,可设定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尺寸并对其进行分类。上述方法可产生更加可重复的间隙调节器主体,从而减少尺寸和分类操作的种类。进一步解释,因为(i)可改变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几何形状的常规热处理步骤和(ii)可进一步改变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几何形状的后续机械加工(诸如磨削)步骤都被排除,共同导致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形状变形的可能性更小。因此,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几何形状更一致。库存可减少。加工部件的资本成本也可以显著降低。
[0033]
再次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构造的间隙调节器组件,并且该间隙调节器组件通常用参考标号10表示。间隙调节器组件10属于2类气门机构。然而,应当理解,本文关于间隙调节器组件10所讨论的教导内容可用于间隙调节器的任何构型,并且不限于图2所示的构型。间隙调节器组件10通常可包括间隙调节器主体20以及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可包括球柱塞23和泄漏柱塞25。上文中聚焦于形成间隙调节器主体20的方法的讨论也可适用于间隙调节器组件10的其他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的球柱塞23和/或泄漏柱塞25。
[0034]
间隙调节器主体20通常可沿着纵向主体轴线30延伸并且包括圆柱形外表面32和圆柱形内表面33。圆柱形内表面33可限定盲孔40。流体端口42可被限定成穿过间隙调节器主体20。
[0035]
间隙调节器主体20可与间隙调节器组件10的其余部件组装在一起。然后可将部件提供到最终间隙调节器组件中。再次参见图2,可在114处将泄漏柱塞25和球柱塞23插入间隙调节器主体20中。如图2所示,泄漏柱塞25可被接收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的圆柱形内表面33中。圆柱形内表面33的全部或大部分可保持在成形状态,并且在插入期间泄漏柱塞25可与圆柱形内表面33的大部分可滑动地接合。在组装之后并且在操作中,泄漏柱塞25可与圆柱形内表面33的泄漏部分34可滑动地接合。在示例性间隙调节器主体20中,圆柱形外表面32的大部分也可保持在成形状态。示例性过程可在图1中的116处结束。
[0036]
再次参见图2,泄漏柱塞25可被构造用于相对于间隙调节器主体20沿纵向主体轴线30往复运动。这种移动可以是泄漏柱塞25的外表面抵靠圆柱形内表面33的泄漏部分34的滑动移动。柱塞弹簧50可设置在泄漏柱塞25下方的盲孔40内,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间隙调节器主体20沿向上方向(如图2所示)偏压泄漏柱塞25。柱塞弹簧50可一直起作用以提升泄漏柱塞25,以保持其与摇臂(未示出)的半球形凹表面(未示出)接合。在所示的示例中,保持构件60设置为邻近间隙调节器主体20的上部部分。保持构件60限制泄漏柱塞25相对于间隙调节器主体20的向上移动,并且将泄漏柱塞25保持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内。
[0037]
间隙调节器组件10包括止回阀组件70,该止回阀组件定位在柱塞弹簧50与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的泄漏柱塞25之间。止回阀组件70用于响应于低压流体室76与高压流体室78之间的压差而允许低压流体室76与高压流体室78之间的流体连通或阻断低压流体室76与高压流体室78之间的流体连通。止回阀组件70可包括与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的泄漏柱塞25接合的保持器80、止回球90、以及设置在泄漏柱塞25和止回球90之间的止回球弹簧96。止回球弹簧96可被构造成能够沿向下方向(如图2所示)偏压止回球90。止回阀组件70可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称为“常开”。
[0038]
现在参考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构造的间隙调节器组件,并且该间隙调节器组件通常用参考标号10a来标识。间隙调节器组件10a可沿着轴线30a延伸,并且通常包括间隙调节器主体20a以及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a。孔42a可限定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a中。间隙调节器组件10a可包括如上所述的类似部件,但可被构造为常闭间隙调节器。间隙调节器主体20a可具有圆柱形外表面32a和圆柱形内表面33a。圆柱形内表面33a可包括泄漏部分34a、盲孔40a和柱塞搁架41a。间隙调节器主体20a可使用上述技术形成。具体地讲,间隙调节器主体20a可使用上述方法来构造,上述方法避免了热处理步骤,并且另选地结合施加耐磨表面层的工艺诸如fnc、pvd或cvd。
[0039]
图4公开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构造的间隙调节器组件,并且该间隙调节器组件通常用参考标号10b来标识。间隙调节器组件10b可沿着轴线30b延伸,并且通常包括间隙调节器主体20b以及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b。间隙调节器主体20b可具有圆柱形外表面32b和圆柱形内表面33b。圆柱形内表面33b可包括泄漏部分34b、盲孔40b和柱塞搁架41b。圆柱形内表面33b还可包括凹口43b。凹口43b的横截面可以是半倒卵形的,并且位于泄漏部分34b和柱塞搁架41b之间。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应用其他形状的凹口。孔42b可限定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b中。间隙调节器组件10b可包括如上所述的类似部件,但可被构造为常闭间隙调节器。间隙调节器主体20b可使用上述技术形成。具体地讲,间隙调节器主体20b可使用上述方法来构造,上述方法避免了热处理步骤,并且另选地结合施加耐磨表面层的亚临界温度工艺诸如fnc、pvd或cvd。
[0040]
间隙调节器主体20b可限定内径凸纹或钩部分98b。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后,钩部分98b可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b中形成。钩部分98b的内侧和/或外侧上的耐磨表面层可在卷曲钩部分98b之前被移除以防止断裂或破损。钩部分98b可卷曲或变形以将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b保持在间隙调节器组件10b内,并且可消除对用于保持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b的瓶盖、线材和夹具的需要。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用于保持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b的主体20b的钩部分98b可与间隙调节器主体的常规热处理一起使用。在此类应用中,壳体或硬质外层可在卷曲之前移除以防止断裂或破碎。
[0041]
图5公开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即图4所示实施方案的变型。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构造的间隙调节器组件,并且该间隙调节器组件通常用参考标号10c来标识。间隙调节器组件10c可沿轴线30c延伸,并且通常包括间隙调节器主体20c以及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c。间隙调节器主体20c可具有圆柱形外表面32c和圆柱形内表面33c。圆柱形内表面33c可包括泄漏部分34c、盲孔40c和柱塞搁架41c。圆柱形内表面33c还可包括凹口43c。凹口43c的横截面可以是半倒卵形的,并且位于泄漏部分34c和柱塞搁架41c之间。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应用其他形状的凹口。
[0042]
孔42c可限定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c中。间隙调节器组件10c可包括如上所述的类似部件,但可被构造为常闭间隙调节器。间隙调节器主体20c可使用上述技术形成。具体地讲,间隙调节器主体20c可使用上述方法来构造,上述方法避免了热处理步骤,并且另选地结合施加耐磨表面层的亚临界温度工艺诸如fnc、pvd或cvd。间隙调节器主体20c可限定内径凸纹或钩部分98c。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后,钩部分98c可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c中形成。
[0043]
现在另外参考图6,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附加特征结构构造的间隙调节器组件,并且该间隙调节器组件通常用参考标号10d标识。间隙调节器组件10d可沿着轴线30d延伸,并且通常包括间隙调节器主体20d以及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d。间隙调节器主体20d可具有圆柱形外表面32d和圆柱形内表面33d。圆柱形内表面33d可包括泄漏部分34d、盲孔40d和柱塞搁架41d。圆柱形内表面33d还可包括凹口43d。凹口43d的横截面可以是半倒卵形的,并且位于泄漏部分34d和柱塞搁架41d之间。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应用其他形状的凹口。孔42d可限定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d中。间隙调节器组件10d可包括如上所述的类似部件,但可被构造为常闭间隙调节器。间隙调节器主体20d可包括随后形成的重叠部分98c和98d。重叠部分98c和98d可在施加耐磨表面层之前或之后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d中形成。重叠部分的附加细节在下文中相对于重叠部分98e1和98e2(图8和图9)进行说明。重叠部分98e1和98e2用作用于保持的保持特征结构。
[0044]
间隙调节器主体20d仅用使用fnc施加耐磨表面的亚临界温度工艺形成。fnc将允许优于现有技术的许多优点,包括消除对内径磨削的需要。与其它耐磨表面层(诸如pvd)相比,使用fnc的优点还在于不需要使用视线施加fnc。fnc在真空炉中进行以将涂层施加在调节器主体10d的整个表面上。利用fnc,操作者不需要视线来施加涂层,真空炉的性质会将待施加的涂层从炉中的大气引导到整个调节器主体10d的表面上。此外,fnc在足够低的温度下进行以保持在亚临界温度下。与可在亚临界温度之外(例如,临界温度)发生的其他涂覆技术相比,在亚临界温度范围内可避免变形或形状变化。为了比较,pvd需要视线来施加涂层。换句话讲,对于间隙调节器的最不容易触及的区域(诸如间隙调节器的泄漏区域),操作者进行观察并且成功地施加涂层所需视线不可企及或难以实现。
[0045]
现在参见图7至图9,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附加特征结构的间隙调节器主体20e和用于制造的相关方法。根据本教导内容的附加示例的制造间隙调节器主体的示例性方法在图7中示出。该方法在200处开始。在202处,可将间隙调节器主体形成为具有功能性几何形状的成形状态。出于本讨论的目的,成形状态可以是任何间隙调节器几何形状,诸如但不限于上述间隙调节器主体20a、20b、20c和20d或间隙调节器主体20e(图8和图9)。在203中将间隙调节器主体退火以减小残余应力。在204处,可将间隙调节器主体放置到真空炉中。在206处,可在真空炉中用fnc处理间隙调节器主体。间隙调节器主体现在在冷成形体上具有薄的fnc涂层,使得主体整体上更易于形状修改(对于下面的步骤208至关重要)。在步骤207,可将球柱塞插入间隙调节器主体中。在208处,间隙调节器主体的端部被镦粗(翻转)以使材料在重叠处偏转以捕获球柱塞。通过用fnc层涂覆间隙调节器主体,可成功地对在重叠处(参见下文的98e1和98e2)的材料进行偏转。在传统的表面硬化的间隙调节器中,材料是易碎的,使得材料的偏转难以实现。换句话说,当试图进行材料偏转步骤时,传统的表面硬化的间隙调节器中的材料可能会断裂或折断。fnc层使间隙调节器主体更坚固,同时仍然允许下面的材料被成功地加工(即,翻转和/或偏转)。图7所公开的步骤顺序可消除对图2所示的保持器60的需要。该方法在210处结束。
[0046]
现在转到附图8和图9,将描述根据附加特征结构构造的间隙调节器主体20e。除非本文另有说明,否则间隙调节器主体20e可类似于上文的间隙调节器主体20c和20d进行构造,并且可与间隙调节器组件10e中的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e一起使用。间隙调节器主体20e可包括钩(重叠)部分98e1和98e2。重叠部分98e1和98e2是围绕间隙调节器主体20e的端部表面250形成的间断的镦粗部。重叠部分98e1和98e2被示出为径向相对的镦粗部。然而,应当理解,可在端部250处形成单个镦粗部、三个镦粗部或多于三个的镦粗部,以用于捕获间隙调节器主体20e中的球柱塞23e和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e。重叠部分或镦粗部98e1、98e2可通过铆接或轧制步骤来形成,以使材料从端部250朝向轴线30e移位。应当理解,重叠部分98e1和98e2的形成在将泄漏柱塞和球柱塞组合22e定位在间隙调节器主体20e中之后进行。
[0047]
已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这些实施方案的上述描述。并非意图是详尽的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方案的各个元件或特征结构通常不限于该特定实施方案,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可用于所选实施方案中,即使未具体示出或描述也是如此。其可也按许多方式进行改变。此类变型形式不应被视为脱离了本公开,并且所有此类修改形式都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