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7241发布日期:2020-09-15 19:0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无曲轴气缸活塞发动机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摩擦副少、环保性好、燃料多样性强等特点,但其实际应用一直受到限制,其根本原因除容易熄火外,这种发动机在低速时需要机械增压,而机械增压结构庞大、难以控制。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连续工作性好的新型发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发动机,包括气缸a、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往复运动结构体b,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b,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在所述气缸a、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包括气缸a端头,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

或,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b,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在所述气缸a、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包括气缸a端头,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传动轮与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磁力区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磁力区b,所述磁力区a和所述磁力区b相互磁力作用设置或所述磁力区a和所述磁力区b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

或,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b,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在所述气缸a、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包括气缸a端头,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传动轮与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惯量体上设置磁力区y;

或,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b,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在所述气缸a、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包括气缸a端头,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传动轮与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磁力区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磁力区b,所述磁力区a和所述磁力区b相互磁力作用设置或所述磁力区a和所述磁力区b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在所述转动惯量体上设置磁力区y。

方案2:一种发动机,包括气缸a、往复运动结构体a、往复运动结构体b和气缸b,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b,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在所述气缸a、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包括气缸a端头,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c,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d,所述活塞c和所述活塞d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b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b内且穿越所述活塞d,在所述气缸b、所述活塞c和所述活塞d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b包括气缸b端头,所述活塞c、所述气缸b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c、所述气缸b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b,所述气体导通口b与所述气缸b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

或,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b,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在所述气缸a、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包括气缸a端头,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c,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d,所述活塞c和所述活塞d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b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b内且穿越所述活塞d,在所述气缸b、所述活塞c和所述活塞d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b包括气缸b端头,所述活塞c、所述气缸b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c、所述气缸b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b,所述气体导通口b与所述气缸b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传动轮与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磁力区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磁力区b,所述磁力区a和所述磁力区b相互磁力作用设置或所述磁力区a和所述磁力区b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

或,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b,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在所述气缸a、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包括气缸a端头,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c,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d,所述活塞c和所述活塞d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b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b内且穿越所述活塞d,在所述气缸b、所述活塞c和所述活塞d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b包括气缸b端头,所述活塞c、所述气缸b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c、所述气缸b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b,所述气体导通口b与所述气缸b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传动轮与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惯量体上设置磁力区y;

或,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b,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a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在所述气缸a、所述活塞a和所述活塞b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包括气缸a端头,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a、所述气缸a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活塞c,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活塞d,所述活塞c和所述活塞d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b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设置在所述气缸b内且穿越所述活塞d,在所述气缸b、所述活塞c和所述活塞d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配气口,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经传动轮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b包括气缸b端头,所述活塞c、所述气缸b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活塞c、所述气缸b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中的至少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b,所述气体导通口b与所述气缸b的所述配气口直接连通设置或经射流泵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经单向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经受控开关与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传动轮与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上设置磁力区a,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磁力区b,所述磁力区a和所述磁力区b相互磁力作用设置或所述磁力区a和所述磁力区b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在所述转动惯量体上设置磁力区y。

方案3: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之间的连通通道内的容积小于所述活塞a单一行程扫过容积的二分之一以下。

方案4: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体导通口a与所述气缸a的所述配气口之间的连通通道内的容积小于所述活塞a单一行程扫过容积的二分之一以下。

方案5: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体导通口b与所述气缸b的所述配气口之间的连通通道内的容积小于所述活塞c单一行程扫过容积的二分之一以下。

方案6:在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体导通口b与所述气缸b的所述配气口之间的连通通道内的容积小于所述活塞c单一行程扫过容积的二分之一以下。

方案7:在方案1至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可调设置。

方案8:在方案1至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或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配重体。

方案9: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和/或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上设置配重体。

方案10:在方案1至6和9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轮经弹性结构体和变速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

方案11: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轮经弹性结构体和变速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

方案12:在方案8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轮经弹性结构体和变速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

本发明前述所有方案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弹性结构体设为扭杆。

本发明中,利用了往复运动活塞的背侧形成压气功能,这样可以为需要扫气的气缸提供有压空气,促进扫气进行。

本发明中,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在发动机低速运行时,使受控开关处于关闭状态,进而形成对气缸的机械增压扫气作用,而在发动机达到高速时,使所述受控开关处于开启状态,进而减除活塞背侧压气功能,用外部涡轮增压实现大气流扫气。

本发明中,设置射流泵的目的是利用有压空气引射更多的空气进入发动机气缸实现更多的扫气进气目的。

本发明中,所谓的“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可调设置”是指通过动态手段或静态手段调整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例如,通过设置附属转动惯量体且使所述附属转动惯量体与所述转动惯量体之间具有离合可调装置等手段改变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的设置方式等。

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发动机可选择性地选择按二冲程工作模式工作或选择性地选择按四冲程工作模式工作。

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发动机可选择性地选择以缸外燃料预混方式和/或缸内燃料预混方式供送燃料,所谓“缸内燃料预混方式”是指在压缩冲程完成十分之一以前向缸内供送燃料的燃料供送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弹性结构体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扭杆。

本发明中,所述传动轮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齿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磁力区”是指用于电磁相互作用的区域,例如永磁磁力区、导体磁力区,所述导体磁力区包括励磁磁力区、电感磁力区。

本发明中,所述磁力区如果需要电力连通,可选择性地选择导线摆动运动式电力连通和导线往复运动式电力连通。

本发明中,设置配重体的目的是减少所述往复动子的加速度,进而减轻对系统的冲击和对所述传动轮的冲击。

本发明中,可选择性地选择对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增重设置以等同置换所述配重体。

本发明中,所谓的“增重设置”是指超于部件强度要求以外,为增加转动惯量而增加重量的设置方式。

本发明中,设置所述转动惯量体(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飞轮)的目的是增加系统的动能储备以使所述发动机的可控性和平稳性提升。

本发明中,设置弹性结构体的目的是使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等往复运动件处于静止状态时,与所述弹性结构体联动的转动件处于非静止状态,进而消除系统的死点。

本发明中,某个数字以上包括本数,例如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发明中,在某一部件名称后加所谓的“a”、“b”等字母仅是为了区分两个或几个名称相同的部件。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传动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公开的所述发动机不易熄火、连续工作性能好,能够有效地打破无曲轴气缸活塞发动机的限制,且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的m-m剖视图;

图1.2:图1的n-n剖视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气缸a,102气缸b,201往复运动结构体a,202往复运动结构体b,2进气通道,3转动惯量体,401活塞a,402活塞b,403活塞c,404活塞d,6传动轮,10传动单元,13弹性结构体,701磁力区a,702磁力区b,1011气缸a端头,1012气体导通口a,1013单向开关,1014受控开关,2011气缸b端头,2012气体导通口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发动机,如图1所示,包括气缸a101、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活塞a401,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活塞b402,所述活塞a401和所述活塞b402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101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部分设置在所述气缸a101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402,在所述气缸a101上设置配气口4,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经传动轮6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101包括气缸a端头1011,所述活塞a401、所述气缸a101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1011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气缸a101侧壁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1012,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与所述气缸a101的所述配气口4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经单向开关1013与进气通道2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经受控开关1014与进气通道2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还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活塞a401和所述活塞b402中的一件上设置配气口4;或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气缸a101、所述活塞a401和所述活塞b402中的至少两个上设置配气门3。

作为可变化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活塞a401和所述气缸a端头1011中的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1012;或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活塞a401、所述气缸a101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1011中的至少两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1012;具体可根据所述配气门3的设置位置进行选择性地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与所述气缸a101的所述配气口4经射流泵连通设置。具体工作时,在所述单向开关1013和/或所述受控开关1014的控制下,进气可通过所述进气通道2和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进入所述气缸a端头1011、所述气缸a101和所述活塞a401所形成的容积变化空间内,并在所述活塞a401的作用下对进气进行压缩,所产生的压缩气体在经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和所述配气口4进入所述活塞a401、所述活塞b402和所述气缸a101侧壁形成容积变化空间的过程中,可以引射所述进气通道2的气体,以达到增加进气量的效果;另外,还可以为需要扫气的气缸提供有压气体(空气),促进扫气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1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进而达到增加系统的动能储备以使所述发动机的可控性和平稳性提升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1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经过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的往复运动过程通过所述传动轮6对外输出动力;或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均设置磁力区且该两磁力区对应设置;或使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的磁力区和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的磁力区均与另外的磁力区相互对应设置。在具体实施时,可利用所设置的磁力区之间的相互磁力作用实现发动机的启动或利用所述磁力区的相互磁力作用对外供电。

实施例2

一种发动机,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轮6的两端分别经传动单元10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磁力区a701,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磁力区b702,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相互磁力作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还可选择性地选择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传动单元10设为变速机构或设为扭杆。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且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磁力区a701,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磁力区b702,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相互磁力作用设置或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在具体实施时,可参照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的设置形式进行选择性设置。

实施例3

一种发动机,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轮6经弹性结构体13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传动轮6经弹性结构体13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优选地使所述弹性结构体13设为扭杆。在具体实施时,可参照实施例3的实施方式实施。

实施例4

一种发动机,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且在所述转动惯量体3上设置磁力区y。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且在所述转动惯量体3上设置磁力区y。在具体实施时,可参照实施例4的实施方式实施。

实施例5

一种发动机,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轮6的两端分别经传动单元10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磁力区a701,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磁力区b702,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相互磁力作用设置,在所述转动惯量体3上设置磁力区y。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均可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并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磁力区a701,以及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磁力区b702,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相互磁力作用设置或使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在所述转动惯量体3上设置磁力区y。

实施例6

一种发动机,如图6所示,包括气缸a101、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和气缸b102,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活塞a401,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活塞b402,所述活塞a401和所述活塞b402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a101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部分设置在所述气缸a101内且穿越所述活塞b402,在所述气缸a101上设置配气口4,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经传动轮6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a101包括气缸a端头1011,所述活塞a401、所述气缸a101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1011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气缸a101侧壁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1012,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与所述气缸a101的所述配气口4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经单向开关1013与进气通道2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经受控开关1014与进气通道2连通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活塞c403,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活塞d404,所述活塞c403和所述活塞d404对顶设置在所述气缸b102内,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部分设置在所述气缸b102内且穿越所述活塞d404,在所述气缸b102上设置配气口4,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经所述传动轮6反向联动设置,所述气缸b102包括气缸b端头2011,所述活塞c403、所述气缸b102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2011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在所述气缸b102侧壁上设置气体导通口b2012,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与所述气缸b102的所述配气口4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经单向开关1013与进气通道2连通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经受控开关1014与进气通道2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还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活塞a401和所述活塞b402中一件上设置配气口4;或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气缸a101、所述活塞a401和所述活塞b402中的至少两个上设置配气门4。

作为可变化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活塞a401和所述气缸a端头1011中的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1012;或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活塞a401、所述气缸a101侧壁和所述气缸a端头1011中的至少两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a1012;具体可根据所述配气门4的设置位置进行选择性地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活塞c403和所述活塞d404中一件上设置配气口4;或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气缸b102、所述活塞c403和所述活塞d404中的至少两个上设置配气门4。

作为可变化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活塞c403和所述气缸b端头2011中的一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b2012;或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活塞c403、所述气缸b102侧壁和所述气缸b端头2011中的至少两件上设置气体导通口b2012;具体可根据所述配气门4的设置位置进行选择性地设置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与所述气缸a101的所述配气口4经射流泵连通设置。具体工作时,在所述单向开关1013和/或所述受控开关1014的控制下,进气可通过所述进气通道2和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进入所述气缸a端头1011、所述气缸a101和所述活塞a401所形成的容积变化的空间内,并在所述活塞a401的作用下对进气进行压缩,所产生的压缩气体在经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和所述配气口4进入所述活塞a401、所述活塞b402和所述气缸a101侧壁形成容积变化空间的过程中,可以引射所述进气通道2内的气体,以达到增加进气量的效果;另外,还可以为需要扫气的气缸提供有压气体(空气),促进扫气进行。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与所述气缸b102的所述配气口4经射流泵连通设置。具体工作时,在所述单向开关1013和/或所述受控开关1014的控制下,进气可通过所述进气通道2和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进入所述气缸b端头2011、所述气缸b102和所述活塞c403所形成的容积变化的空间内,并在所述活塞c403的作用下对进气进行压缩,所产生的压缩气体在经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和所述配气口4进入所述活塞c403、所述活塞d404和所述气缸b102侧壁形成容积变化空间的过程中,可以引射所述进气通道2的气体,以达到增加进气量的效果;另外,还可以为需要扫气的气缸提供有压气体(空气),促进扫气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传动设置,进而达到增加系统的动能储备以使所述发动机的可控性和平稳性提升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经过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的往复运动过程通过所述传动轮6对外输出动力;或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均设置磁力区且该两磁力区对应设置;或使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的磁力区和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的磁力区均与另外的磁力区相互对应设置。在具体实施时,可利用所设置的磁力区之间的相互磁力作用实现发动机的启动或利用所述磁力区的相互磁力作用对外供电。

实施例7

一种发动机,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轮6经传动单元10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传动单元10设为变速机构或设为扭杆。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具体可参照实施例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

实施例8

一种发动机,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磁力区a701,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磁力区b702,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相互磁力作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8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6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磁力区a701,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磁力区b702,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相互磁力作用设置或使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具体可参照实施例8的实施方式实施。

实施例9

一种发动机,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轮6经传动单元10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惯量体3上设置磁力区y。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的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且在所述转动惯量体3上设置磁力区y。在具体实施时,可参照实施例9的实施方式实施。

实施例10

一种发动机,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磁力区a701,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磁力区b702,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相互磁力作用设置,在所述转动惯量体3上设置磁力区y。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0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传动轮6与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磁力区a701,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磁力区b702,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相互磁力作用设置或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与磁力区x相互磁力作用设置,在所述转动惯量体3上设置磁力区y。

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1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活塞a401、所述活塞b402和所述气缸a101侧壁形成容积变化空间作为发动机的燃烧室。

本发明实施例6至实施例1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活塞c403、所述活塞d404和所述气缸b102侧壁形成容积变化空间可作为发动机的燃烧室。

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1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气缸a端头1011、所述气缸a101和所述活塞a401所形成的容积变化的容腔可用于所述发动机的压缩单元,具体可选择性地使所形成的所述容腔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使所述进气通道2内的进气通过单向开关1013和/或所述受控开关1014并经过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进入所述容腔,并随着所述容腔容积减小过程中对进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经过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和所述配气口4进入所述活塞a401、所述活塞b402和所述气缸a101侧壁所形成的容积变化空间内并参与燃烧做功;另外,所述压缩气体还可以为需要扫气的气缸提供有压空气,促进扫气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6至实施例1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气缸b端头2011、所述气缸b102和所述活塞c403所形成的容积变化的容腔可用于所述发动机的压缩单元,具体可选择性地使所形成的所述容腔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使所述进气通道2内的进气通过单向开关1013和/或所述受控开关1014并经过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进入所述容腔,并随着所述容腔容积减小过程中对进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经过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和所述配气口4进入所述活塞c403、所述活塞d404和所述气缸b102侧壁所形成的容积变化空间内并参与燃烧做功;另外,还可以为需要扫气的气缸提供有压空气,促进扫气进行。

本发明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与所述气缸a101的所述配气口4之间的连通通道内的容积小于所述活塞a401单一行程扫过容积的二分之一以下。

本发明实施例6至实施例1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均可进一步选择性选择地使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与所述气缸b102的所述配气口4之间的连通通道内的容积小于所述活塞c403单一行程扫过容积的二分之一以下。

实施例11

一种发动机,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上设置配重体8。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1还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配重体8,或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均设置配重体8。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1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或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配重体8。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有含有所述配重体8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对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或所述往复运动体b202增重设置以等同置换所述配重体。

本发明所述发动机设置配重体的目的是减少所述往复动子的加速度,以减轻对系统的冲击和对所述传动轮的冲击,故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根据所述目的确定配重体的设置方式。

本发明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传动轮6设为齿轮,且在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a201和所述往复运动结构体b202上设置与所述传动轮6传动配合的传动齿条,具体如图1.1和1.2所示。

本发明前述所有含有所述转动惯量体3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均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轮6与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四个、十五个或十六个以上所述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传动轮6直接与所述转动惯量体3联动设置。具体例如使所述传动轮6直接与所述转动惯量体3连接设置;或使所述传动轮6经过传动单元与所述转动惯量体3传动设置,优选地使所述传动单元设为包括齿轮传动的传动单元或使所述传动单元设为弹性结构体(例如扭杆)。

本发明前述所有含有所述磁力区y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转动惯量体3经过所述磁力区y与其它磁力区相互作用,并可通过磁力区间的相互磁力作用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启动或将所述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优选地使所述转动惯量体3设为电机的动子或增重设置的电机动子,例如电机转子。

本发明前述所有含有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利用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之间的相互磁力作用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启动或将所述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转化为电能。

本发明前述所有含有所述磁力区a701、所述磁力区b702和磁力区x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利用所述磁力区a701和/或所述磁力区b702与所述磁力区x之间的相互磁力作用实现所述发动机的启动或将所述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转化为电能。

本发明所有含有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磁力区a701和所述磁力区b702的设置形式可参照直线电机的磁力区的设置形式设置。

本发明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进气通道2经过另一受控开关1014和配气口4与所述活塞a401、所述活塞b402和所述缸体a101侧壁所形成的工作腔体连通设置。

本发明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进气通道2经过所述单向开关1013与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和配气口4的连通通道连通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6至实施例1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进气通道2经过另一受控开关1014和配气口4与所述活塞c403、所述活塞d404和所述缸体b102侧壁所形成的工作腔体连通设置。

本发明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进气通道2经过所述单向开关1013与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与配气口4的连通通道连通设置。

本发明前述所有实施方式所述发动机在低速运行时,优选地使所述受控开关1014处于关闭状态,进而形成对气缸的机械增压扫气作用,而在发动机达到高速时,优选地使所述受控开关1014处于开启状态,进而减除活塞背侧压气功能,用外部涡轮增压实现大气流扫气。

本发明中,设置射流泵的目的是利用有压空气引射更多的空气进入发动机气缸实现更多的扫气进气目的,故本发明前述所有含有所述射流泵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射流泵的引射流体入口与所述气体导通口a1012或所述气体导通口b2012连通设置,所述射流泵的被引射流体入口与所述进气通道2连通设置或经所述单向开关1013与所述进气通道2连通设置,所述射流泵的工质出口与所述配气口4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前述所有含有所述转动惯量体3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转动惯量体3的转动惯量可调设置。具体可通过动态手段或静态手段调整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例如通过设置附属转动惯量体且使所述附属转动惯量体与所述转动惯量体之间具有离合可调装置等手段改变所述转动惯量体的转动惯量的设置方式等。

本发明所述发动机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发动机按二冲程工作模式工作或选择性地选择按四冲程工作模式工作。

本发明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采用压燃或采用点燃的着火方式。

本发明所述发动机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以缸外燃料预混方式和/或缸内燃料预混方式供送燃料。

本发明设置所述转动惯量体3(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飞轮)的目的是增加系统的动能储备以使所述发动机的可控性和平稳性提升,故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根据所设目的选择所述转动惯量体3的设置形式,所述转动惯量体3的设置形式并不限制在附图中所给出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传动单元设为任何能够实现传动的单元。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传动设置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包括齿轮传动和/或链轮传动和/或带轮传动的传动形式。

本发明附图仅为一种示意,任何满足本申请文字记载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