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加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0947发布日期:2020-12-04 14:0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加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加温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航空发动机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发动机的各处都需要得到润滑,航空发动机是一种对滑油润滑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动力机械。尽管航空发动机所使用的润滑油通常是性能最好的润滑油,但同具有随着环境温度降低润滑性能降低的特点,对使用环境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当外界气温低于-20℃时,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将大大降低,失去润滑性能,导致航空发动机常常无法正常启动从而使飞机不能正常起飞。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风机产生的气体并使气体从通电后的螺旋镍铬丝内、外侧均匀通过带走镍铬丝产生的热量后再通过热风管传输至发动机的内部,对发动机的进气道及机匣等发动机内部进行加热,升高滑油温度。。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加温设备,包括长方体形状且可移动的加温箱体,

所述加温箱体内部设置有对发动机进行加温的加温系统和用于控制所述加温系统的控制系统;

所述加温系统包括离心风机、分风结构、加热装置以及热风管,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分风结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风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风端相连,所述加热装置的出风端与所述热风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热风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接头与发动机的进气道相连。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分风结构内设置多块导风板,两块相邻所述导风板之间、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分风结构的一侧内壁之间均形成风道。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加热装置为封闭的箱体,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多个空心的圆柱形的加热芯桶,所述加热芯桶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呈螺旋状的镍铬丝,所述镍铬丝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热风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风道、加热芯桶、热风管一一对应且依次相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加热芯桶采用耐火材料制成,且所述加热芯桶的外部围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热风管的末端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热风管的末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微型风阀控制器和微型温度传感器,所述微型风阀控制器和所述微型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热风管末端固定连接有系留绳,所述系留绳可与飞机机身可靠部位相连。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加温箱体内通过两块隔板将所述加温箱体从上而下分隔为第一放置区、第二放置区以及第三放置区,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区,所述第一放置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二放置区放置有多根平行设置的所述热风管,所述第二放置区内底面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两根所述热风管之间;所述加温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三放置区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加温箱体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可拆卸的门板,所述加温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加温箱体活动连接的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对风机产生的气体进行加热后并通过热风管传输至发动机的内部,对发动机的进气道及机匣等发动机内部进行加热,升高滑油温度;

设置分风装置,可将一台风机产生的风量分配为多个风道,可根据需要对一台发动机或对多台发动机同时进行加温;

通过设置螺旋状的镍铬丝分,使得气体从螺旋镍铬丝内、外侧均匀通过带走镍铬丝产生的热量,具有热交换效率高、风压损失小、流量大、风源洁净等优点;

加热芯桶采用耐火材料制成,且加热芯桶的外部围设有隔热层。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加热芯桶可提升加热装置的耐火性能,设置隔热层可防止热量的散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风结构和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温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注:1-加温箱体;10-第一放置区;11-第二放置区;12-第三放置区;2-控制系统;3-离心风机;4-分风结构;40-导风板;41-风道;5-加热装置;50-加热芯桶;52-出风端;6-热风管;60-微型风阀控制器;61-微型温度传感器;7-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加温设备,包括长方体形状且可移动的加温箱体1,加温箱体1内部设置有对发动机进行加温的加温系统和用于控制加温系统的控制系统2;加温系统包括离心风机3、分风结构4、加热装置5以及热风管6,离心风机3的出风口与分风结构4的输入端相连,分风结构4的输出端与加热装置5的进风端相连,加热装置5的出风端52与热风管6的一端相连,热风管6的另一端通过转接头与发动机的进气道相连。分风结构4内设置多块导风板40,两块相邻导风板40之间、导风板40与分风结构4的一侧内壁之间均形成风道41。加热装置5为封闭的箱体,加热装置5内设置有多个空心的圆柱形的加热芯桶50,加热芯桶50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呈螺旋状的镍铬丝51,镍铬丝5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热风管6的数量设置为多个,风道41、加热芯桶50、热风管6一一对应且依次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芯桶50采用耐火材料制成,且加热芯桶50的外部围设有隔热层。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加热芯桶可提升加热装置的耐火性能,设置隔热层可防止热量的散失。

在本实施例中,热风管6的末端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层。可有效隔离热量。热风管6为可伸缩结构,伸长长度与为9-12米,方便与发动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热风管6的末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微型风阀控制器60和微型温度传感器61,微型风阀控制器60和微型温度传感器61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微型风阀控制器可控制每根热风管的出风量,通过微型温度传感器可对热风管末端输送的热风的温度是否符合需要。

在本实施例中,热风管6末端固定连接有系留绳,系留绳可与飞机机身可靠部位相连。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系留绳将热风管系留在机身可靠位置可防止热风管意外脱落损坏飞机或造成人员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加温箱体1内通过两块隔板将加温箱体1从上而下分隔为第一放置区10、第二放置区11以及第三放置区12,控制系统设置在第一放置区10,第一放置区1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7;第二放置区11放置有多根平行设置的热风管6,第二放置区11内底面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板,限位板位于两根热风管6之间;加温系统设置在第三放置区12内。

在本实施例中,加温箱体1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可拆卸的门板,加温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加温箱体1活动连接的盖板。方便对加温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检修和更换。

本发明工作过程:将加热箱体移动到飞机发动机附近后,将第二放置区的热风管放置到第三放置区并使热风管的一端与加热装置的出风端进行连接,同时将热风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转换接头相连,热风管使用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连接完毕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设置相关加温参数,启动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产生的风进入到分风结构内的风道使风分成多个气流并进入到加热装置中的加热芯桶内,通过镍铬丝的通电加热使进入的气体受热形成温度较高的气体通过热风管传输至发动机内,对发动机的进气道及机匣等发动机内部进行加热,升高滑油温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仅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