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1301发布日期:2020-12-04 14:0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利用摩擦发电球发电的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量的增加,进一步的促进了发电技术的不断创新,其中在现在的发电设施中,水利发电、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都能越来越成熟,其中在现在的新型发电设施中,摩擦发电作为一种新的发电发电方式被各大科研机构研究,在中国专利中:申请号cn201210480119.4,公开了一种多层高功率近球形纳米摩擦发电机及其应用。所述近球形纳米摩擦发电机包括由内而外沿径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中间层,以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中间层或/和中间层与第二电极层通过摩擦产生感应电场,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为含有导电层的层结构,其中,中间层为含有高分子聚合物层的层结构,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的电压和电流输出电极为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导电层。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串联或并联的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得到的纳米摩擦发电机组,球形纳米发电机通过摩擦能够实现发电的目的,虽然通过摩擦的方式能够达到发电的目的,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通过摩擦发电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反复的震动球形纳米摩擦发电机才能达到发电的目的,所以震动的频率决定了发电量的多少,其中在现在的风力发电机中通过叶片的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力,如果通过风能带动摩擦发电机的震动,将会产生大量的电能。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已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通过升降底座能够带动升降机头在支撑筒上进行上下的滑动,在升降机头上设置有摆动的导向杆,在导向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布,当导向杆伸展开以后,能够增加密封布展开的面积,从而能够将风进一步的导向至筒内腔内,通过导向杆的摆动能够调整密封布的面积,进而调整风力的大小,从而能够调整摩擦发电球的震动频率,大大的提高了发电量。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风力导向机头包括有升降机头、通风筒、端盖、控制模块、导向杆、升降底座、锁止模块;

所述升降机头上设置有一个机头滑口,所述升降底座设置在所述升降机头的底部,所述升降底座内设置有8个同步转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锁止模块设置在所述升降底座上,所述升降底座上设置有伸缩滑动的锁止模块上设置有伸缩滑动的锁止滑块,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升降机体的顶部,所述端盖密封所述机头滑口,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机头滑口内伸缩滑动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有转动的第三齿轮,所述通风筒连接在所述升降机头上,所述通风筒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机头滑口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在所述通风筒上摆动,相邻两个导向杆之间分别通过密封布相对应连接,所述通风筒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控制转环,所述控制转环控制所述导向杆摆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底座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升降底座内设置有个自转的第三转轴,所述驱动齿轮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上,在相邻的两个第三转轴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轴,在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节,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万向节上,所述升降底座内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涡轮,所述第二涡轮啮合连接在第二蜗杆上。

优选的,所述锁止模块设置有多个,所述锁止模块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模块滑腔,所述锁止滑块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模块滑腔内滑动的顶压滑块,所述锁止滑块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自转的支撑齿轮,所述模块滑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弹压所述顶压滑块的第一弹簧,所述模块滑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机驱动的顶压凸轮,所述顶压凸轮分别顶压在所述顶压滑块上。

优选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架,所述升降机体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机头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架上设置有一个垂直设置的端盖支撑块,所述机头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端盖支撑块转动的转轴,所述第二连接架的端部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拉杆,所述升降机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一个电机驱动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二拉杆在所述控制箱内滑动,所述第二拉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齿槽。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上垂直设置有一个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在所述端盖上伸缩滑动,所述端盖内设置有两个相对应夹紧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伸缩轴在两个第二齿轮之间滑动,所述伸缩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齿槽,所述端盖内支撑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的第一转,所述端盖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电机;

所述第三齿轮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齿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控制模块内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涡轮,所述控制模块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涡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蜗杆,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蜗杆转动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通风筒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转槽,所述第一转槽呈圆环状设置,所述控制转环在所述第一转槽内转动,所述控制转环上设置有一个顶压环,所述顶压环的内圈和所述控制转环的外圈分别设置有呈螺旋状且相对应啮合连接的齿槽,所述通风筒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齿轮,所述控制转环的内圈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槽;

所述通风筒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轴3103,所述导向杆的端部分别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转动,导向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分别在所述顶压环上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拉绳,所述进风孔内包括有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通过升降机头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拉绳轮,所述第一拉绳通过一个第二拉绳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拉绳在所述支撑拉绳轮上转动,所述升降机头上还设置有一个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内设置有一个第三电机驱动的驱动拉绳轮,所述第二拉绳缠绕连接在所述驱动拉绳轮上。

优选的,本申请还包括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包括所述的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升降底座能够带动升降机头的升降,在升降底座内设置有8个同步转动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孤独齿条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带动升降底座的升降,便于对升降机头进行检修,避免人工攀爬造成的麻烦,大大的提高检修的效率,同时在升降底座上设置有锁止模块,在锁止模块上设置有伸缩滑动的锁止滑块,当锁止滑块伸出后,能够卡接在支撑筒的顶部,进一步的对升降底座进行支撑,从而防止升降底座的随意滑动,对升降底座进行限位;

在升降机头上设置有一个通风筒,在通风筒上设置有摆动的导向杆,在相邻的两个导向杆之间通过密封布相对应的连接,在通风筒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控制转环,通过控制转环的滑动能够拉动第二拉杆的滑动,进而对导向杆进行拉动,从而控制密封布的开启和闭合的幅度,从而调整通过进风口的风量,同时防止因风过大而导致对升降机头造成的损坏,从而能够将风导向至筒内腔内以后,能够通过风能使摩擦发电球震动,大大的提高了发电量;

在导向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拉绳,第一拉绳集中连接在第二拉绳上,通过第二拉绳能够拉动第一拉绳,从而控制导向杆的摆动,能够对导向杆进行支撑,与控制转环协调同步动作,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对导向杆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风力大小的调整,大大提高发电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风力导向机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升降底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锁止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箱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摩擦发电球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导向孔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震动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

2支撑筒、21筒内腔、2101排风孔;

22导向孔、2201导风板、2202震动板、2203控制转轴、2204支撑孔、2205复位弹簧;

23支撑架、2301连接绳、2302摩擦发电球、2303转动轴、2304转动叶片;

24、驱动齿盘;

25、固定齿条;

3升降机头、31导向杆、3101通风筒、3102第一凹槽、3103第一支撑轴、3104第一转槽、3105控制转环、3106第一齿槽、3107第一齿轮、3108第一电机、3109顶压环、3110第一拉杆、3111进风孔、3112第一连接架、3113第一拉绳、3114第二拉绳、3115支撑架、3116支撑拉绳轮、3117动力模块、3118驱动拉绳轮;

32端盖、3201第二连接架、3202第二拉杆、3203控制箱、3204伸缩轴、3205第二齿轮、3206第一转轴、3207控制模块、3208第三齿轮、3209第二转轴、3210第一涡轮、3211第一蜗杆、3212固定块、3213连接块、3214第四齿轮、3215端盖支撑块、3216机头凹槽;

33升降底座、3301驱动齿轮、3302锁止模块、3303锁止滑块、3304支撑齿轮、3305模块滑腔、3306顶压滑块、3307第一弹簧、3308顶压凸轮、3309第三转轴、3310连接轴、3311第二电机、3312第二蜗杆、3313第二涡轮;

34机头滑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纳米摩擦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导向机头,包括有固定底座1、摩擦发电球2302、还包括有支撑筒2、风力导向机头。固定底座1能够将支撑筒2进行支撑,风力导向机头能够在支撑筒2上进行上下的滑动。

所述支撑筒2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所述支撑筒2内设置有一个筒内腔21,所述筒内腔21为一个直筒,所述支撑筒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筒内腔21相对应连通的排风孔2101。

在支撑筒2内设置有一个筒内腔21,筒内腔21为一个直筒状的通孔,在所述支撑筒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风孔2101,排风孔2101与所述筒内腔21相对应啮合连接.

所述摩擦发电球2302串联设置在所述筒内腔21内。摩擦发电球2302串联设置在一起设置在所述筒内腔21内,摩擦发电球2302设置的数量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

风力导向机头包括有升降机头3、通风筒3101、端盖32、控制模块3207、导向杆31、升降底座33、锁止模块3302。

所述升降机头3上设置有一个机头滑口34,所述升降底座33设置在所述升降机头3的底部,所述升降底座33内设置有8个同步转动的驱动齿轮3301,所述锁止模块3302设置在所述升降底座3上,所述升降底座3上设置有伸缩滑动的锁止模块3302上设置有伸缩滑动的锁止滑块3303,所述端盖32设置在所述升降机体3的顶部,所述端盖32密封所述机头滑口34,所述端盖32上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机头滑口34内伸缩滑动的控制模块3207,所述控制模块3207上设置有转动的第三齿轮3208,所述通风筒3101连接在所述升降机头3上,所述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机头滑口34相对应连通的进风孔3111,所述导向杆31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在所述通风筒3101上摆动,相邻两个导向杆31之间分别通过密封布相对应连接,所述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控制转环3105,所述控制转环3105控制所述导向杆31摆动。

在升降机头3上设置有一个机头滑口34,机头滑口34为一个通口,通过机头滑口34能够在支撑筒2上升降滑动,所述升降底座33设置在所述升降机头3上,升降底座33在支撑筒2上升降滑动,在所述升降底座33内设置有转动的驱动齿轮3301,驱动齿轮3301在所述支撑筒2上转动,通过驱动齿轮3301的转动能够带动升降底座33的升降,进而带动升降机头3在支撑筒3的升降,从而能够控制所述升降机头3的升降,进而方便对升降机头3的检修,在升降底座3上设置有多个锁止模块3302,在锁止模块3302上设置有伸缩滑动的锁止滑块3303,锁止滑块3303伸出以后,能够对升降底座33进行支撑,在升降机头3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端盖32,端盖32能够密封所述机头滑口34,端盖32能够在升降机头3上摆动;

在端盖32上设置有一个伸缩滑动的控制模块3207,控制模块3207能够在机头滑口34内伸缩滑动,在控制模块3207上设置有转动的第三齿轮3208,在升降机头3上设置有通风筒3101,通风筒3101为一个直筒状,在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一个进风孔3111,进风孔3111与机头滑口34相对应连通,在所述通风筒3101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摆动的导向杆31,在相连的两个导向杆31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密封布相对应连接,导向杆31的长度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当导向杆31伸展开以后,能够使密封布的面积增加,从而能够将风力导向至进风孔3111内,进风孔3111内的风力进一步的导向至筒内腔21内,从而能够通过风力的作用,吹动摩擦发电球的摆动,进而达到发电的目的,在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控制转环3105,控制转环3105呈圆环状设置,控制转环3105控制所述导向杆31的摆动幅度,进而控制密封布的开张和闭合的幅度,从而控制进风口3111内风量。

所述机头滑口34与所述支撑筒2相对应,所述支撑筒2上设置有8个固定齿条25,所述驱动齿轮3301分别与所述固定齿条25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支撑筒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驱动齿盘24,所述锁止滑块3303在所述驱动齿盘24上滑动,所述控制模块3207伸缩滑动后,所述第三齿轮3208与所述驱动齿盘24相对应啮合连接。

机头滑口34和支撑筒2分别呈圆形设置,通过机头滑口34能够使升降机头3在支撑筒2上滑动,在支撑筒2上设置有8个固定齿条25,固定齿条25的长度和支撑筒2的长度相对应,驱动齿轮3301设置有8个,驱动齿轮3301分别与所述固定齿条25相对应啮合连接,在支撑筒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驱动齿盘24,驱动齿盘24呈圆环状设置,驱动齿盘24上设置有齿槽,锁止滑块3303伸出以后,能够在驱动齿盘24上滑动,第三齿轮3208与所述驱动齿盘24相对应啮合连接,通过第三齿轮3208的转动,能够控制升降机头3的转动反方向,通过锁止滑块33能够对升降底座33进行支撑,防止升降机头3的掉落,由于驱动齿盘3301与固定齿条25相对应啮合连接,当升降机头3在调整方向的过程中,驱动齿盘3301能够在转动调整位置的过程中同样的与其他的固定齿条25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调整升降机头3的位置使风力吹入到进风孔3111内,能够大大的提高摩擦发电球的发电量。

如图1所示,所述筒内腔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架23,在支撑架2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自转的转动轴2303,在上下两个相对应的转动轴2303之间分别通过一个连接绳2301相对应连接,所述摩擦发电球2302设置在所述连接绳2301上,顶部设置的转动轴230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叶片2304。

在筒内腔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支撑架23,支撑架23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筒2上,在支撑架2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转动轴2303,在相对应设置的两个转动轴2303之间分别通过连接绳2301相对应连接,摩擦发电球2302设置在连接绳2301上,连接绳2301设置的数量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在顶部设置的转动轴230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叶片2304,当风通过筒内腔21内后,通过风力的作用能够使转动叶片2304转动,进而带动连接绳2301转动,从而能够使摩擦发电球2302转动,能够大大的增加发电量;

升降底座能够带动升降机头的升降,在升降底座内设置有8个同步转动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孤独齿条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带动升降底座的升降,便于对升降机头进行检修,避免人工攀爬造成的麻烦,大大的提高检修的效率,同时在升降底座上设置有锁止模块,在锁止模块上设置有伸缩滑动的锁止滑块,当锁止滑块伸出后,能够卡接在支撑筒的顶部,进一步的对升降底座进行支撑,从而防止升降底座的随意滑动,对升降底座进行限位;

在升降机头上设置有一个通风筒,在通风筒上设置有摆动的导向杆,在相邻的两个导向杆之间通过密封布相对应的连接,在通风筒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控制转环,通过控制转环的滑动能够拉动第二拉杆的滑动,进而对导向杆进行拉动,从而控制密封布的开启和闭合的幅度,从而调整通过进风口的风量,同时防止因风过大而导致对升降机头造成的损坏,从而能够将风导向至筒内腔内以后,能够通过风能使摩擦发电球震动,大大的提高了发电量;

在导向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拉绳,第一拉绳集中连接在第二拉绳上,通过第二拉绳能够拉动第一拉绳,从而控制导向杆的摆动,能够对导向杆进行支撑,与控制转环协调同步动作,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对导向杆的控制,从而实现对风力大小的调整,大大提高发电量。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升降底座33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升降底座33内设置有8个自转的第三转轴3309,所述驱动齿轮330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3309上,在相邻的两个第三转轴3309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轴3310,在连接轴3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节,所述第三转轴3309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万向节上,所述升降底座33内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3311驱动的第二蜗杆3312,所述第三转轴3309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涡轮3313,所述第二涡轮3313啮合连接在第二蜗杆3312上。

升降底座33套装在支撑筒2上,在升降底座33内设置有8个转动的第三转轴3309,驱动齿轮330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3309上,通过第三转轴3309能够带动驱动齿轮3301的转动,在相邻的两个第三转轴3309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轴3310,在连接轴3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节,所述第三转轴3309分别对应连接在万向节上,从而能够使8个驱动齿轮3301同步的转动,在其中一个第三转轴3309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涡轮3313,在升降底座33内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3311驱动的第二蜗杆3312,第二蜗杆3312与所述第二涡轮3313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涡轮和蜗杆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进而控制第三转轴3309的转动,从而能够控制驱动齿轮3301的转动,同时通过涡轮和蜗杆的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达到锁止的目的。

如图4所示,所述锁止模块3302设置有多个,所述锁止模块3302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模块滑腔3305,所述锁止滑块330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模块滑腔3305内滑动的顶压滑块3306,所述锁止滑块3303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自转的支撑齿轮3304,所述模块滑腔330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弹压所述顶压滑块3306的第一弹簧3307,所述模块滑腔330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机驱动的顶压凸轮3308,所述顶压凸轮3308分别顶压在所述顶压滑块3306上。

锁止模块3302设置的数量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在锁止模块3302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模块滑腔3305,在锁止滑块330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压滑块3306,顶压滑块3306分别在所述模块滑腔3305内滑动,在模块滑腔330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弹簧3307,第一弹簧3307分别弹压所述顶压滑块3306,在模块滑腔330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机驱动的顶压凸轮3308,通过顶压凸轮3308分别顶压所述顶压滑块3306,通过顶压凸轮3308能够控制所述锁止滑块3303的伸缩滑动,在锁止滑块3303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齿轮3304,支撑齿轮3304伸展出来后分别啮合连接在驱动齿盘24上,从而通过通过支撑齿轮3304在驱动齿轮24上转动对升降底座33进行支撑,当锁止滑块3303收缩后,能够保证到升降底座33在支撑筒2上正常的上下滑动。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端盖3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架3201,所述升降机体3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机头凹槽3216,所述第二连接架3201上设置有一个垂直设置的端盖支撑块3215,所述机头凹槽3216内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端盖支撑块3215转动的转轴,所述第二连接架3201的端部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拉杆3202,所述升降机头3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块3212,所述固定块3212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连接块3213,所述连接块3213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控制箱3203,所述控制箱3203内设置有一个电机驱动的第四齿轮3214,所述第二拉杆3202在所述控制箱3203内滑动,所述第二拉杆320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齿轮3214相对应啮合连接的齿槽。

在端盖32的外圈上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架3201,在升降机体3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机头凹槽3216,在第二连接架3201上设置有一个端盖支撑块3215,端盖支撑块3215在机头凹槽3216内所设的转轴上转动,通过电机驱动第四齿轮3214转动,在第二拉杆320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齿轮3214相对应啮合连接的齿槽,从而能够控制所述第二拉杆3202的伸缩滑动,进而对第二连接架3201进行拉动,从而能够控制端盖32的开启和闭合,当端盖32开启后,能够保证到升降机头3在支撑筒2上的正常滑动,进一步的便于对升降机头3的检修。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模块3207上垂直设置有一个伸缩轴3204,所述伸缩轴3204在所述端盖32上伸缩滑动,所述端盖32内设置有两个相对应夹紧转动的第二齿轮3205,所述伸缩轴3204在两个第二齿轮3205之间滑动,所述伸缩轴320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320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齿槽,所述端盖32内支撑所述第二齿轮3205转动的第一转轴3206,所述端盖32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3206转动的电机。

在控制模块3207上垂直设置有一个伸缩轴3204,在端盖32内设置有两个转动的第一转轴3206,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转轴3206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齿轮3205的转动,在两个第一转轴320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齿轮,从而能够使两个第二齿轮3205相对应的夹紧转动,在所述伸缩轴320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3205相对应啮合连接的齿槽,从而使控制模块3207伸缩滑动。

所述第三齿轮3208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齿轮3208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控制模块3207内转动的第二转轴3209,所述第二转轴320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涡轮3210,所述控制模块3207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涡轮3210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蜗杆3211,所述控制模块3207内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蜗杆3211转动的电机。

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蜗杆3211的转动,能够控制第一涡轮3210的转动,进而控制第二转轴3209的转动,从而控制第三齿轮3208的转动,当控制模块3207在机头滑口34内滑动后,能够使第三齿轮3205卡接在所述驱动齿盘24上所设置的齿槽上,由于支撑筒2为固定的状态,能够通过第三齿轮3205的转动进一步的控制所述升降机头3转动,从而能够调整角度,同时能够通过涡轮和蜗杆的连接方式,能够对第三齿轮3205进行锁止,能够限制第三齿轮3205的转动,从而对升降机头3进行锁止,从而防止随意的转动。

如图2所示,所述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转槽3104,所述第一转槽3104呈圆环状设置,所述控制转环3105在所述第一转槽3104内转动,所述控制转环3105上设置有一个顶压环3109,所述顶压环3109的内圈和所述控制转环3105的外圈分别设置有呈螺旋状且相对应啮合连接的齿槽,所述通风筒3101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3108驱动的第一齿轮3107,所述控制转环3105的内圈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107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槽3106。

在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转槽3104,第一转槽3104呈圆形设置,控制转环3105呈圆环状设置,控制转环3105在所述第一转槽3104内转动,在所述控制转环3105上设置有一个顶压环3109,在顶压环3109的内圈和控制转环3105的外圈分别设置有相对应啮合连接的螺旋槽,在控制转环3105的内圈设置有一圈第一齿槽3106,通过第一电机3108驱动所述第一齿轮3107转动,第一齿轮3107与所述第一齿槽3106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取得所述控制转环3105在所述第一转槽3104内自转。

所述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3102,所述第一凹槽3102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轴3103,所述导向杆31的端部分别在所述第一支撑轴3103上转动,导向杆3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拉杆3110,所述第一拉杆3110分别在所述顶压环3109上转动连接。

在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3102,第一凹槽3102设置的数量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3102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轴3103,导向杆31的端部分别在所述第一支撑轴3103内转动,在所述导向杆3109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拉杆3110,第一拉杆3110的另一端分别在所述顶压环3109上转动,从而能够通过顶压环3109的滑动进一步的推动第一拉杆3110的动作,从而能够推动导向杆31的摆动幅度,从而能够控制密封布展开的面积,从而调整风力的大小,当控制转环3105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控制顶压环3109的往复滑动,从而能够控制导向杆31的摆动。

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杆3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架3112,所述第一连接架311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拉绳3113,所述进风孔3111内包括有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通过升降机头3上的支撑架3115,所述支撑架3115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拉绳轮3116,所述第一拉绳3113通过一个第二拉绳3114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拉绳3114在所述支撑拉绳轮3116上转动,所述升降机头3上还设置有一个动力模块3117,所述动力模块3117内设置有一个第三电机驱动的驱动拉绳轮3118,所述第二拉绳3114缠绕连接在所述驱动拉绳轮3118上。

在导向杆31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架3112,在第一连接架3112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拉绳3113,第一拉绳3113集中连接在所述第二拉绳3114上,在进风孔3111内设置有一个连接在所述升降机头3上的支撑架3115,在支撑架3115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拉绳轮3116,第二拉绳3114绕过所述支撑拉绳轮3116,通过第三电机驱动所述驱动拉绳轮3118的转动,从而能够控制第二拉绳3114的伸展和收缩,通过第一拉绳3113能够对导向杆31进行支撑,防止因风力过大而导致的导线杆31发生变形的问题,(第三电机在说明书附图中未标注)第三电机和第一电机3108同步协调转动,从而能够对导向杆31进行支撑,进一步的保证到导向杆31的正常开启和闭合。

如图1、图6、图7、图8所示,所述筒内腔21内包括有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撑筒2上的导向孔22,所述导向孔22呈弧形设置,且导向孔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筒内腔21相对应连通,所述导向孔2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在所述支撑筒2上的导风板2201,所述导向孔21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支撑筒2上摆动的震动板2202,所述震动板220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转轴2203,所述支撑筒2203上设置有支撑所述控制转轴2203转动的支撑孔2204,所述支撑孔2204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在所述控制转轴2203上的复位弹簧2205。

在筒内腔21内设置有多个导向孔22,导向孔22呈弧形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同内腔21相对应连通,当筒内腔21有风流动的过程中,风力会通过导风板2201进一步的将一部分的风能导向至导向孔22内,通过导向孔22的底部出口流出,当风在排出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通过风力的作用吹动所述震动板2202摆动,从而能够通过震动板2202敲击摩擦发电球,能够大大的提高震动的频率,从而提高发电量,通过复位弹簧2205能够使控制转轴2203转动,从而使震动板2202复位,通过风力和复位弹簧2205的动作,从而能够使震动板2202间断的动作,进而提高摩擦发电球的震动频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支撑筒2固定设置在固定底座1上,固定底座1固定设置在地面上,通过固定底座1对支撑筒2进行支撑;

在支撑筒2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风力导向机头;

风力导向机头包括有有一个升降机体3,升降机头3在支撑筒2上进行上下的滑动,当需要发电的过程中,升降机头3滑动到支撑筒2的顶部,从而将风导向至筒内腔21内;

在升降机头3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升降底座33,在升降底座33内设置有8个转动的驱动齿轮3301,在支撑筒2上设置有8个固定齿条25,驱动齿轮3301分别啮合连接在固定齿条25上,通过驱动齿轮3301的转动能够带动升降机头3的升降;

在升降机头3内设置有一个机头滑口34,机头滑口34与支撑筒2相对应,从而能够通过机头滑口34使升降机头3在所述支撑筒2上滑动,在支撑筒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驱动齿盘26,机头滑口34为一个通口,在升降底座33上设置有多个锁止模块3302,在锁止模块330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伸缩滑动的锁止滑块3303,在锁止滑块330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齿轮3304,当锁止滑块3303伸出以后,支撑齿轮3304能够啮合连接在驱动齿盘26上以后对升降底座33进行支撑,防止升降底座33的随意滑动;

在升降机头3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端盖32,端盖32能够在升降机头3的顶部摆动,通过端盖32能够对机头滑口34进行密封,在端盖32上设置有一个在机头滑口34内上下滑动的控制模块3207,在控制模块3207上设置有转动的第三齿轮3208,当控制模块3207在机头滑口34内滑动后,能够使第三齿轮3208啮合连接在驱动齿盘26上,由于支撑筒是固定不动的,因此能够带动升降机头3的旋转调整角度,由于驱动齿轮3301啮合连接在所述固定齿条27上,在旋转的过程中,驱动齿轮3301会和固定齿条27的齿槽相对应卡接,从而能够使驱动齿轮3301与另一个固定齿条27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达到调整角度的目的;

在升降机头3上连接有一个通风筒3101,在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一圈摆动的导向杆31,在相邻的两个导向杆21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密封布相对应连接,当导向杆21伸展开以后,能够进一步的增加通过进风孔3111内的风力,进风孔3111内的风力会进一步的引导至筒内腔21内,通过风力的作用能够推动摩擦发电球2302的震动发电;

在通风筒3101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顶压环3109,通过顶压环3109能够控制所述导向杆31的摆动幅度,从而能够调整风力的大小,同时避免因风过大而导致对升降机头3造成的损坏,在导向杆31上还设置有第一拉绳3113,通过第二拉绳3114能够拉动第一拉绳3113的动作,通过第二拉绳3114能够对导向杆31进行支撑,能够进一步的避免了因风力过大而导致的对导向杆31造成的损坏;

当风力通过筒内腔21的过程中,风力会由导风板2201将一部分风导向至导向孔22内,在导向孔22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摆动的震动板2202,通过风力的作用能够推动震动板2202的摆动,震动板2202摆动后能够敲击在摩擦发电球2302上,能够大大的提高发电量,从而能够通过风力的作用吹动摩擦发电球2302的发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