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8360发布日期:2021-01-30 00:2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属于燃机动力透平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于中小燃气轮机发电用机组,一般级数都是≥3级,提高动力透平循环效率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动力透平的级数,而提高透平效率不仅需要先进的叶片设计,还需要合理的下端壁及其连接结构设计,目前没有针对中小燃机的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及盘腔密封结构的设计,现有的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复杂,不易拆装与维修,且盘腔密封效果差,进而导致动力透平气动效率低;
[0003]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较好的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复杂,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包括第一级静叶片、第一级动叶片、第二级静叶片、第二级动叶片、第三级静叶片、第三级动叶片、第四级静叶片和第四级动叶片,所述第一级静叶片与第一级动叶片之间具有第一密封通道,第一级动叶片与第二级静叶片的下端壁构成第二密封通道,第二级静叶片与第二级动叶片的下端壁构成第三密封通道,第三级静叶片与第二级动叶片的下端壁构成第四密封通道,第三级静叶片与第三级动叶片的下端壁构成第五密封通道,第四级静叶片与第三级动叶片的下端壁构成第六密封通道,第四级静叶片与第四级动叶片的下端壁构成第七密封通道。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级静叶片的下端壁与连接片连接,第一盘腔密封结构通过螺栓与连接片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腔密封结构的间隙l5在0.9mm-1.2mm范围内。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级静叶片的下端壁连接有第二连接片,第二盘腔密封结构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连接片连接。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盘腔密封机构的间隙l10在0.4mm-0.6mm范围内。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级静叶片的下端壁连接有第三连接片,第三盘腔密封结构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三连接片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盘腔机构的间隙l16在0.4mm-0.6mm范围内。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通道2包括第一密封间隙l1、第一出口密封间隙l2,第一密封间隙l1的范围在4.5mm-5.2mm之间,第一出口密封间隙l2的范围在7.2mm-8.2mm之间;
[0014]
所述第二密封通道24包括第二密封间隙l3和第二出口密封间隙l4,第二密封间隙l3的范围在2.0mm-2.4mm之间,第二出口密封间隙l4的范围在6mm-6.5mm之间;
[0015]
所述第三密封通道25包括第三密封间隙l6和第三出口密封间隙l7,第三密封间隙l6的范围在5.0mm-5.5mm之间,第三出口密封间隙l7的范围在3.0mm-3.5mm之间;
[0016]
所述第四密封通道26包括第四密封间隙l8和第四出口密封间隙l9,第四密封间隙l8的范围在2.0mm-2.4mm之间,第四出口密封间隙l9的范围在6.0mm-6.5mm之间;
[0017]
所述第五密封通道27包括第五密封间隙l11和第五出口密封间隙l12,第五密封间隙l11的范围在5.0mm-5.5mm之间,第五出口密封间隙l12的范围在6.0mm-6.5mm之间;
[0018]
所述第六密封通道28包括第六密封间隙l14和第六出口密封间隙l15,第六密封间隙l14的范围在2.0mm-2.3mm之间,第六出口密封间隙l15的范围在6.0mm-6.5mm之间;
[0019]
所述第七密封通道29包括第七密封间隙l17和第七出口密封间隙l18,第七密封间隙l17的范围在5.0mm-5.5mm之间,第七出口密封间隙l18的范围在6.0mm-6.5mm之间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1]
1.通过控制动静叶片间隙和盘腔密封间隙,有效的组织主通道气体进入转子内部,同时提高气动效率;
[0022]
2.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透平下端壁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和维修;
[0023]
3.通过对密封间隙不同的设定满足密封的同时提高透平效率,同时通过梳齿密封的间隙调整分配盘腔前后级间密封压力和密封气量,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一种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25]
图中1-第一级静叶片,2-第一密封通道,3-第一级动叶片,4-第二级静叶片,5-第一盘腔密封结构,6-第二级动叶片,7-连接片,8-螺栓,9-第三级静叶片,12-第二螺栓,13-第二连接片,15-第二盘腔密封结构,16-第三级动叶片,17-第四级静叶片,20-第三盘腔密封结构,21-第三螺栓,22-第三连接片,23-第四级动叶片,24-第二密封通道,25-第三密封通道,26-第四密封通道,27-第五密封通道,28-第六密封通道,29-第七密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比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27]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包括第一级静叶片1、第一级动叶片3、第二级静叶片4、第二级动叶片6、第三级静叶片9、第三级动叶片16、第四级静叶片17和第四级动叶片23,所述第一级静叶片1与第一级动叶片3之间具有第一密封通道2,第一级动叶片3与第二级静叶片4的下端壁构成第二密封通道24,第二级静叶片4与第二级动叶片6的下端壁构成第三密封通道25,第三级
静叶片9与第二级动叶片6的下端壁构成第四密封通道26,第三级静叶片9与第三级动叶片16的下端壁构成第五密封通道27,第四级静叶片17与第三级动叶片16的下端壁构成第六密封通道28,第四级静叶片17与第四级动叶片23的下端壁构成第七密封通道29;动静叶片采用合理的密封间隙设计,有效的组织主通道气体进入转子内部,提高气动效率。
[0028]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所述第二级静叶片4的下端壁与连接片7连接,第一盘腔密封结构5通过螺栓8与连接片7连接;
[0029]
具体的,所述第一盘腔密封结构5的间隙l5在0.9mm-1.2mm范围内;
[0030]
具体的,所述第三级静叶片9的下端壁连接有第二连接片13,第二盘腔密封结构15通过第二螺栓12与第二连接片13连接;
[0031]
具体的,所述第二盘腔密封机构15的间隙l10在0.4mm-0.6mm范围内;
[0032]
具体的,所述第四级静叶片17的下端壁连接有第三连接片22,第三盘腔密封结构20通过第三螺栓21与第三连接片22连接;
[0033]
具体的,所述第三盘腔密封结构20的间隙l16在0.4mm-0.6mm范围内;每一个盘腔密封结构可以平衡前后压力和气量,可以使机组达到高效安全运行,通过控制盘腔密封结构的密封间隙,提高动力透平的气动效率,每一个盘腔密封结构合理的分配密封气量,使动力透平能达到高效的气动效率并达到密封转子的内部效果,同时减少连接部件。
[0034]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发电用中小燃机动力透平下端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通道2包括第一密封间隙l1、第一出口密封间隙l2,第一密封间隙l1的范围在4.5mm-5.2mm之间,第一出口密封间隙l2的范围在7.2mm-8.2mm之间;
[0035]
所述第二密封通道24包括第二密封间隙l3和第二出口密封间隙l4,第二密封间隙l3的范围在2.0mm-2.4mm之间,第二出口密封间隙l4的范围在6mm-6.5mm之间;
[0036]
所述第三密封通道25包括第三密封间隙l6和第三出口密封间隙l7,第三密封间隙l6的范围在5.0mm-5.5mm之间,第三出口密封间隙l7的范围在3.0mm-3.5mm之间;
[0037]
所述第四密封通道26包括第四密封间隙l8和第四出口密封间隙l9,第四密封间隙l8的范围在2.0mm-2.4mm之间,第四出口密封间隙l9的范围在6.0mm-6.5mm之间;
[0038]
所述第五密封通道27包括第五密封间隙l11和第五出口密封间隙l12,第五密封间隙l11的范围在5.0mm-5.5mm之间,第五出口密封间隙l12的范围在6.0mm-6.5mm之间;
[0039]
所述第六密封通道28包括第六密封间隙l14和第六出口密封间隙l15,第六密封间隙l14的范围在2.0mm-2.3mm之间,第六出口密封间隙l15的范围在6.0mm-6.5mm之间;
[0040]
所述第七密封通道29包括第七密封间隙l17和第七出口密封间隙l18,第七密封间隙l17的范围在5.0mm-5.5mm之间,第七出口密封间隙l18的范围在6.0mm-6.5mm之间;动静叶片之间采用该范围的间隙设计可以有效的组织主通道气体进入转子内部,提高了动力透平的气动效率,使机组达到高效运行。
[0041]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