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0474发布日期:2021-02-27 12:0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尾气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柴油机因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优异的动力性和低co、hc排放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作汽车和工程机械的动力。由于其尾气中含有大量的微粒,现有柴油机大多采用柴油颗粒捕捉器(dpf)过滤超过标准的颗粒,以达到环保的要求。
[0003]
但是颗粒捕捉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堵塞,导致发动机背压升高,使发动机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车辆中常配套安装颗粒捕捉器再生机构,定期除去颗粒捕捉器中沉积的颗粒物,以恢复颗粒捕捉器的过滤性能。
[0004]
但再生机构的设置,无疑会提升车辆的制造成本,尤其是对于售价本就不高的中低端车辆来说,利润会大大降低,因此,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在降低尾气污染的同时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包括再生机构、连通于再生机构的再生反应室、支撑再生机构与再生反应室的机架,所述再生反应室设有连通其内外的进料口,颗粒捕捉器沿进料口进入再生反应室;再生机构上还连通有储油箱、供气管,所述储油箱连接于机架,所述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再生机构,另一端连通于与再生机构配合使用的气源,所述气源的气流朝向再生反应室流动,供气管上设有与气源连接的连接件。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柴油颗粒捕捉器进行再生时,首先将拆卸下来的柴油颗粒捕捉器放入到再生反应室中,随后启动再生机构,再生机构生成高温气液混合物,高温气液混合物在气源的气流推动下进入再生反应室,从而对再生反应室内的柴油颗粒捕捉器进行煅烧再生,达到使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的目的;
[0009]
在本方案中,再生机构不再安装在车体内,而是作为独立的装置单独存在,因此设置了储油箱来模拟车辆中的油箱,设置了气源来模拟发动机排气管,为再生机构提供必要的油料、氧气、推动力,使得不同的车辆在需要进行捕捉器再生时,可以共用同一台再生机构,而不必每台车辆都安装再生机构,既能达到环保的目的,又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0010]
优选的,所述再生反应室内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朝向再生机构延伸,所述滑轨的另一端朝向进料口延伸,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承载颗粒捕捉器的承载架,所述颗粒捕捉器随所述承载架沿滑轨从进料口滑入再生反应室。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滑轨来对承载架进行限位,使承载架与颗粒捕捉器能够沿滑轨滑动到贴近再生机构的位置,更好的接触再生机构生成的高温气液混合物,从
而使不同车辆不同型号的颗粒捕捉器都能稳定的接触高温气液混合物进行高温煅烧,实现稳定的再生。
[0012]
优选的,所述再生机构包括用于制造高温高压气体的工作腔室、使高温高压气体均匀混合并通入再生反应室的升温腔室,所述工作腔室一端与储油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升温腔室连通,所述供气管包括连通于工作腔室并对工作腔室供氧的引燃气管;所述升温腔室具有至少三个连通管,其中第一连通管连通于工作腔室,第二连通管连通于再生反应室,所述供气管还包括连通于第三连通管的引流气管,所述引流气管的气流穿过第三连通管进入升温腔室后,穿过第二连通管进入再生反应室;所述工作腔室的高温高压气体穿过第一连通管进入升温腔室后,随引流气管的气流沿第二连通管进入再生反应室。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储油箱向工作腔室提供燃料,由引燃气管向工作腔室提供氧气,从而得到高温气液混合物,随后高温气液混合物在引流管气流的推动下推入再生反应室,使再生反应室内的颗粒捕捉器进行高温再生。
[0014]
优选的,所述升温腔室使用三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三连通管的轴线沿同一条直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通管的轴线与该直线相交,且第一连通管的轴线与第二连通管的轴线夹角为钝角,第一连通管的轴线与第三连通管的轴线夹角为锐角。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升温腔制作成三通管的形状,使引流管的气流能够沿一个平直的方向,稳定的将高温气液混合物推入到再生反应室内。
[0016]
优选的,所述供气管使用伸缩管,所述气源使用发动机排气管。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颗粒捕捉器再生时,气源可以是外接气源,也可以使用车辆本身的发动机排气管作为气源,相比于模拟发动机排气管的其他气源,使用待再生颗粒捕捉器车辆本身的发动机排气管作为气源时,气源与颗粒捕捉器更加适配,有着更好的再生效果。
[0018]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供气管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一部分套设于供气管外壁,称为第一连接部,另一部分沿供气管延伸方向延伸至供气管外,称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壁连接有抵紧环,所述抵紧环的一侧抵紧所述发动机排气管的外壁,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车辆自带的发动机排气管作为气源时,需要将供气管与发动机排气管连接在一起,因此对不同车辆的颗粒捕捉器进行处理时,就需要多次拆装,以连接不同车辆的发动机排气管,因此在本方案中通过抵紧环与弹性件的配合来抵紧锁定发动机排气管,在安装与拆卸时只需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从而既能适配不同大小的颗粒捕捉器,又能实现方便拆装的目的。
[0020]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于收纳槽的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一端连接于收纳槽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抵紧环;所述收纳槽、抵紧弹簧均设有多个。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收纳槽来收纳抵紧弹簧,降低了弹性件占用的面积,使抵紧环与连接套之间的可调间距变得更大。
[0022]
优选的,所述气源使用气泵,所述气泵连接于机架,所述供气管连接于气泵出气口。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连接于机架的气泵来作为气源,使得再生装置不必再靠近车辆,不必连接到车辆的发动机排气管上,而是可以将颗粒捕捉器拿到再生装置处,由再生装置自身模拟车内环境,对颗粒捕捉器进行再生。
[0024]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处设有封闭进料口的封闭门,所述封闭门朝向进料口的一面设有隔热层。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封闭门来隔绝再生反应室的内外,使再生反应室内的温度不会轻易溢散出来,更难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0026]
优选的,所述机架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把手。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万向轮来使机架能够运动,并且通过推拉把手的设计,使使用者能够更轻易的移动整个再生装置。
[0028]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9]
1.通过储油箱的供油、气源的供气来模拟车内环境,使得再生机构脱离车辆独立以后,仍然能够实现再生功能,从而对不同车辆的颗粒捕捉器进行再生;
[0030]
2.通过滑轨与承载架的设计,使得不同规格的颗粒捕捉器都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再生反应室内,进行稳定的再生;
[0031]
3.通过连接件的设计,使再生装置能够方便的与不同车辆的发动机排气管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的主视图。
[0033]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的剖视图。
[0034]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0035]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的主视图。
[0036]
附图标记说明:1、再生机构;11、工作腔室;12、升温腔室;13、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第三连通管;2、机架;21、把手;22、万向轮;3、再生反应室;31、进料口;32、封闭门;33、滑轨;34、承载架;4、颗粒捕捉器;5、储油箱;6、供气管;61、引流气管;62、引燃气管;7、连接件;71、连接套;72、第一连接部;73、第二连接部;74、抵紧环;75、抵紧弹簧;8、排气管;9、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
再生机构1的相关技术一般适用类型为:排放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柴油车、非道路柴油机械、柴油发电机、船舶等,配合的捕集器对象为:各类柴油机微粒捕捉器等,然而应知道,本申请也可用于其它尾气排放设备的尾气颗粒物清理。
[0039]
下面首先对相关技术中再生机构1的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阐述:
[0040]
工作腔室11主要内部结构:燃料转换机构、引燃器,燃烧保护机构。
[0041]
主要功能:将注入的柴油通过燃料转换机构转化成高压气态柴油后点燃,将点燃后的高温混合气体排入升温腔室12。
[0042]
燃料转换机构的主要构件:供热体、上密封端盖,有喷油孔的下密封端盖,上、下密
封端盖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供热体的一端与上密封端盖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供热体插入导热体的中间腔体内,导热体外部安装有导热套管,导热套管与上、下密封端盖之间还设有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体。
[0043]
燃料转换机构的主要功能:由供热体将导热体加热,导热体将引入的液态柴油加热,柴油在上、下密封端盖密闭形成的腔体中经过高温作用迅速膨胀,转化为高压气态柴油,由于体积迅速膨胀,产生高压,气态柴油迅速从喷油孔喷出。
[0044]
引燃器主要功能:单独将高温气态柴油引燃,从而提高排入升温腔室12内气体的温度。
[0045]
引燃器的加热部(或者是发热棒)由氮化硅高温烧结体制成,氮化硅是一种超硬物质,本身具有耐磨损、高温时抗氧化、高热效率的特点。而且它还能抵抗冷热冲击,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以上,急剧冷却再急剧加热,也不会碎裂。
[0046]
升温腔室12主要功能:将工作腔室11排入的高温高压气体,经过均匀机构,使升温腔内的温度均匀分布。
[0047]
相关技术中的再生机构1需要柴油发动机自身供油,因此还连接于柴油发动机的回油管中取油,输送到燃料转换机构内。相关技术中的再生机构1还需要使用气流来推动高温气态燃油,以及通过气流对工作腔室11供氧,因此还连接于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8。
[004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式柴油颗粒捕捉器再生装置。
[0049]
实施例1,参照图1,包括再生机构1、连通于再生机构1的再生反应室3、支撑再生机构1与再生反应室3的机架2,其中再生反应室3的一端连通于升温腔室12,另一端设有进料口31,进料口31处还设有封闭进料口31的封闭门32。
[0050]
如图1、图2所示,在进行再生时,将颗粒捕捉器4沿进料口31送入再生反应室3,随后使用封闭门32关闭进料口31,将再生反应室3与外界隔离,此时启动再生机构1,高温气态燃油由升温腔室12进入再生反应室3,实现对再生反应室3内的颗粒捕捉器4的高温处理。为了更好的隔离温度,在封闭门32朝向进料口31的一面设置隔热保护层。
[0051]
由于不同车辆的颗粒捕捉器4大小规格有所差异,为了使不同规格的颗粒捕捉器4均能稳定的得到再生,在再生反应室3内设有滑轨33,滑轨33的一端朝向升温腔室12延伸,滑轨33的另一端朝向进料口31延伸。在滑轨33上滑动连接有承载颗粒捕捉器4的承载架34,承载架34使用网状的盒体,利用网洞来增加颗粒捕捉器4与高温气态燃油的接触面积,且在大小上设有余裕,以容纳不同大小规格的颗粒捕捉器4。
[0052]
在打开封闭门32后,将颗粒捕捉器4放入到承载架34中,推动承载架34,使颗粒捕捉器4随承载架34沿滑轨33滑入再生反应室3内,直至承载架34划进到极限位置时,颗粒捕捉器4贴近升温腔室12,能够稳定的被高温气态燃油加热。
[0053]
机架2底部设有万向轮22,机架2上还设有把手21。在需要移动再生装置时,可以通过把手21拉动机架2,配合万向轮22来将再生装置移动到所需位置。在机架2上还设置有与再生机构1连通的储油箱5、供气管6,来为再生机构1供燃油、供气,使再生机构1处于与安装在车辆时相似的供应状态,使再生机构1能够正常的获取燃油、获取推动气流,实现再生功能。
[0054]
如图2、图3所示,供气管6使用波纹管,供气管6的一端连通于再生机构1,另一端连通于与再生机构1配合使用的气源。供气管6包括连通于升温腔室12的引流气管61、连接于
工作腔室11的引燃气管62,引燃气管62用于对工作腔室11供氧,引流气管61用于引导高温气态燃油进入再生反应室3,引流气管61与引燃气管62使用相同的方式连接。
[0055]
升温腔室12使用三通管,具有三个方向的连通管,其中第一连通管13连通于工作腔室11,第二连通管14连通于再生反应室3,第三连通管15连通于引流气管61。第二连通管14与第三连通管15同轴设置,第一连通管13将生成的高温气态燃油导向工作腔室11。具体的,第二连通管14的轴线与第三连通管15的轴线重合于同一条直线,第一连通管13的轴线与该直线相交,且第一连通管13的轴线与第二连通管14的轴线夹角为钝角,第一连通管13的轴线与第三连通管15的轴线夹角为锐角。
[0056]
在气泵9供气时,引流气管61的气流穿过第三连通管15进入升温腔室12后,再穿过第二连通管14进入再生反应室3;工作腔室11的高温高压气体穿过第一连通管13进入升温腔室12后,随引流气管61的气流沿第二连通管14进入再生反应室3。
[0057]
在本实施例中,气源使用颗粒捕捉器4车辆上的发动机排气管8,相比于其他气源,使用待再生颗粒捕捉器4车辆本身的发动机排气管8作为气源时,气源与颗粒捕捉器4更加适配,有着更好的再生效果。
[0058]
但是在对不同车辆的颗粒捕捉器4进行处理时,就需要将不同发动机排气管8与供气管6进行多次拆装,以连接不同车辆的发动机排气管8,过程十分麻烦,因此,供气管6通过便于拆装的连接件7连接于发动机排气管8。
[0059]
连接件7包括连接于供气管6的连接套71,连接套71一部分套设于供气管6外壁,称为第一连接部72,另一部分沿供气管6延伸方向延伸至供气管6外,称为第二连接部73。在第二连接部73内壁连接有抵紧环74,抵紧环74的一侧抵紧发动机排气管8的外壁,另一侧与第二连接部73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从而通过弹性件的设置,一方面使抵紧环74能够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与发动机排气管8抵紧锁定,另一方面使得不同直径不同规格的发动机排气管8,都能通过弹性件的弹力来进行压缩调整,从而实现对发动机排气管8的锁定。
[0060]
第二连接部73内壁开设有收纳槽,弹性件包括连接于收纳槽的抵紧弹簧75,抵紧弹簧75一端连接于收纳槽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抵紧环74,在按压抵紧环74时,抵紧弹簧75可完全收纳入收纳槽内,从而使抵紧环74与连接套71之间的可调间距变得更大。为了提供足够的弹力,收纳槽、抵紧弹簧75均设有多个。
[0061]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连接在机架2的储油箱5来模拟车辆中的油箱,通过气源来模拟发动机排气管8,为再生机构1提供必要的油料、氧气、推动力,使得不同的车辆在需要进行捕捉器再生时,可以共用同一台再生机构1,而不必每台车辆都安装再生机构1,既能达到环保的目的,又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0062]
实施例2,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气源使用气泵9,供气管6通过连接件7连接于气泵9的出气口,连接件7使用连接螺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