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5264发布日期:2021-03-16 22:5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大主题,近年来,环境不断恶化,能源出现短缺,未来人类的生存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成为当务之急。现有技术的发电装置,不管是火力为能源还是以水力或核变为能源,都是使用的不可再生的能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无再生能力的资源性能源总是有限的,尤其是使用火电所造成的生态损失甚至是不可弥补的。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竭、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是开拓新能源和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目前,较为成熟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然而,现有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发电效率低,且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低,造成水资源较大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借助太阳能实现发电,避免火电发电的缺陷,同时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有利于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与所述发电机连通的蒸汽机、与所述蒸汽机连通的罐体、太阳能吸热部和聚焦部,所述太阳能吸热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太阳能吸热部、若干第二太阳能吸热部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若干所述第二太阳能吸热部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的一侧,且若干所述第二太阳能吸热部沿远离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的方向呈高度逐渐增加设置;若干所述第三太阳能吸热部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的另一侧,且若干所述第三太阳能吸热部沿远离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的方向呈高度逐渐增加设置;所述聚焦部的焦点落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上,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与所述罐体连通,远离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的所述第二太阳能吸热部与所述罐体连通,远离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的所述第三太阳能吸热部与所述罐体连通,所述罐体内盛装有液体工作介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蒸汽机、罐体、太阳能吸热部和聚焦部,太阳能吸热部接受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将液体工作介质加热并输送给罐体,在罐体内产生大量蒸汽,罐体内的蒸汽输送至蒸汽机,蒸汽机运行带动发电机发电,整个过程节能环保。尤其是,聚焦部的焦点落于第一太阳能吸热部上,由于聚焦部聚光的作用,可将阳光的热能转换效应放大,光能聚焦于第一太阳能吸热部上,第一太阳能吸热部可将热能传递给第一太阳能吸热部中的液体工作介质,提供光热转化效率,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更重要的是,第一太阳能吸热部、若干第二太阳能吸热部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与罐体形成循环回路,在聚焦部聚光的作用下,第一太阳能吸热部的液体工作介质流向罐体,第二太阳能吸热部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的液体工作介质流向第一太阳能吸热部以补充其液位,罐体内的蒸汽输送至蒸汽机,蒸汽机回流的液体流向罐体内,罐体内的液体工作介质分别流向第二太阳能吸热部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以形成循环回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该太阳能发电装置借助太阳能实现发电,避免火电发电的缺陷,同时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有利于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

较佳的,所述太阳能吸热部为吸热板或吸热管。

较佳的,所述液体工作介质为水或醋。

较佳的,所述液体工作介质的液位占所述罐体的1/5-1/4。

较佳的,若干所述第二太阳能吸热部沿远离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的方向呈0.5m-1m的高度逐渐增加设置;

若干所述第三太阳能吸热部沿远离所述第一太阳能吸热部的方向呈0.5m-1m的高度逐渐增加设置。

较佳的,所述罐体设置有安全阀。

较佳的,所述罐体与所述蒸汽机之间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二太阳能吸热部之间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三太阳能吸热部之间设有第三开关。

较佳的,与罐体连通设置有真空泵,用于对所述罐体进行抽真空。

较佳的,所述太阳能吸热部外套设有聚光部,且所述聚光部和所述太阳能吸热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聚光部用于将太阳光聚焦于所述太阳能吸热部上。

较佳的,聚焦部为凹凸镜,具体地,凹凸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发电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发电装置中太阳能吸热部的截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发电机10,蒸汽机20,罐体30,安全阀31,液位计33,太阳能吸热部40,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聚焦部50,第一开关61,第二开关63,第三开关65,聚光部70,支撑架80,反光部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本申请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包括:发电机10、与发电机10连通的蒸汽机20、与蒸汽机20连通的罐体30、太阳能吸热部40和聚焦部50,太阳能吸热部4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若干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若干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位于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一侧,且若干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沿远离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方向呈高度逐渐增加设置;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位于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另一侧,且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沿远离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方向呈高度逐渐增加设置;聚焦部50的焦点落于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上,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与罐体30连通,远离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与罐体30连通,远离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与罐体30连通,罐体30内盛装有液体工作介质。其中,聚焦部50为凸透镜或凹透镜,聚焦部具有聚焦作用,至于聚焦部50至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距离及聚焦部50的直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进行限定。此外,发电机10与蒸汽机20之间还可设置无级变速器,蒸汽机20通过无级变速器带动蒸汽机20运动,以实现最佳状态。

请参考图1,太阳能吸热部40为吸热板或吸热管。可以理解的是,太阳能吸热部40包含吸收太阳能的结构及液体工作介质,吸收太阳能的结构吸收太阳能并对液体工作介质做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当太阳能吸热部40为吸热板时,提高吸收太阳能的面积,内部的盛装液体工作介质的管子可为蛇形设计。吸热管内部盛装液体工作介质,吸热管可为之字型或回字型设计。液体工作介质为水或醋,实现液体工作介质的循环利用。由于醋的沸点(为60度)比水小,当液体工作介质为醋时,能够采用比水更少的太阳能即可实现发电。液体工作介质的液位占罐体30的1/5-1/4,也就是说液体工作介质的液位不低于罐体30的1/5,也不高于罐体30的1/4,有效实现液体工作介质的循环,及充分利用罐体30空间。

请参考图1-图2,若干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沿远离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方向呈0.5m-1m的高度逐渐增加设置;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沿远离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方向呈0.5m-1m的高度逐渐增加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位于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之间且位置最低,以实现在重力的情况下,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的液体工作介质流向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若干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呈圆形,与聚焦部50的配合更方便。进一步,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太阳能吸热部40外套设有聚光部70,且聚光部70和太阳能吸热部40之间设置有支撑架80,聚光部70用于将太阳光聚焦于太阳能吸热部40上。即聚光部70呈中空结构的圆柱形,太阳能吸热部40可为若干吸热管,借助支撑架80套设于太阳能吸热部40。该实施例中,太阳光从各角度均能被聚光部70聚焦于太阳能吸热部40上,提高光热转化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聚光部70能够实现将太阳光聚焦于太阳能吸热部40上即可,具体操作过程中,聚光部70呈凸透镜结构或凹透镜结构,具体设置不以此为限。进一步,还包括反光部90,反光部90位于太阳能吸热部40的正下方且设置在聚光部70的背面,反光部90将太阳光反射给太阳能吸热部40。也就是说,能够从正面直接吸收太阳光,还有一部分太阳光被反光部90反射过来进行吸收。

请参考图1-图2,罐体30设置有安全阀31,避免气压过高,损害罐体30。罐体30与蒸汽机20之间设有第一开关61;罐体30与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之间设有第二开关63;罐体30与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之间设有第三开关65。通过第一开关61、第二开关63和第三开关65的控制,方便维修罐体30。与罐体30连通设置有真空泵(图未示),用于对罐体30进行抽真空。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对罐体30进行抽真空,使得罐体30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液体工作介质的沸点,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此外,罐体30内还可设有液位计33、测温装置及压力显示器,液位计33可实时了解罐体30内液体工作介质的液位,测温装置用于实时了解罐体30内的温度,压力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罐体30内的压力。

下面结合图1-图3,阐述本申请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0的工作原理:

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若干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分别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将各自的液体工作介质加热。由于聚焦部50聚光的作用,可将阳光的热能转换效应放大,光能聚焦于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上,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将热能传递给的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中的液体工作介质,导致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中的液体工作介质流向罐体30,在罐体30内产生大量蒸汽,罐体30内的蒸汽输送至蒸汽机20,蒸汽机20运行带动发电机10发电。当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中的液体工作介质流向罐体30的同时,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的液体工作介质分别流向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以补充其液位,且蒸汽机20的冷却回流液流向罐体30,罐体30内的液体工作介质分别流向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保证液体工作介质循环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包括:发电机10、蒸汽机20、罐体30、太阳能吸热部40和聚焦部50,太阳能吸热部40接受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将液体工作介质加热并输送给罐体30,在罐体30内产生大量蒸汽,罐体30内的蒸汽输送至蒸汽机20,蒸汽机20运行带动发电机10发电,整个过程节能环保。尤其是,聚焦部50的焦点落于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上,由于聚焦部50聚光的作用,可将阳光的热能转换效应放大,光能聚焦于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上,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可将热能传递给的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中的液体工作介质,提供光热转化效率,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更重要的是,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若干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与罐体30形成循环回路,在聚焦部50聚光的作用下,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的液体工作介质流向罐体30,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的液体工作介质流向第一太阳能吸热部41以补充其液位,罐体30内的蒸汽输送至蒸汽机20,蒸汽机20回流的液体流向罐体30内,罐体30内的液体工作介质分别流向第二太阳能吸热部43和若干第三太阳能吸热部45,以形成循环回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该太阳能发电装置100借助太阳能实现发电,避免火电发电的缺陷,同时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有利于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