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集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7862发布日期:2021-04-21 04:3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机油集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油集滤器。


背景技术:

2.为减小发动机中相对运动机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零件的磨损,机油在机油泵的作用下被不断输送到各运动机件的摩擦表面,形成润滑油膜,进行润滑。机油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胶质、杂质、水分和添加剂,同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金属磨屑的带入、空气中杂物的进入、机油氧化物的产生,使得机油中的杂物逐渐增多。若机油不经过滤清,直接进入润滑油路,就会将机油中含有的杂物带入到运动副的摩擦表面,加速零件的磨损,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基于此,通常在发动机的机油泵的进液口安装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位于机油的液面下,从而顺利的将机油过滤并输送至机油泵。
3.但由于车辆在上坡或者下坡时,会影响机油在油底壳中的位置,从而导致机油集滤器的进油口吸不到机油,因缺少机油供给会导致各轴径面缺油,易于造成烧轴抱瓦,进而引起发动机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机油集滤器,以提高发动机在上下坡时油底壳内机油向机油泵内的输送效果。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机油集滤器,配置于机油泵上,用以将发动机的油底壳内的机油输送至所述机油泵内,所述机油集滤器包括:
7.壳体,安装于所述机油泵上并具有贯通设置的进油通道,且所述进油通道的出油口与所述机油泵的进油口相连通;
8.过滤体,构造于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进油通道分隔开,用以过滤流入所述进油通道内的所述机油;
9.导油管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导油管件呈弯折状,且所述导油管件被设置为随所述发动机的倾斜,而可因自身重力以形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导油管件的出油端与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端插装相连,并于所述导油管件和所述进油通道之间设有构成两者间密封的密封部。
1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为套设于所述导油管件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进油通道的内壁面间隙配合。
12.进一步的,于所述导油管件上设有分置于所述密封圈两侧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构成对所述密封圈沿所述导油管件轴向位移的限制。
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间隔布置于所述导油管件外壁面上的两个环状凸起,所述密封圈被约束于两个所述环状凸起之间。
14.进一步的,于所述壳体的进油端构造有用以阻挡所述限位部由所述进油通道内脱出的阻挡部。
15.进一步的,所述阻挡部为形成于所述进油通道的进油口部位的内翻边,且靠近所述导油管件进油口的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内翻边上。
1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扣合相连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围构形成有所述进油通道,且所述过滤体设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接合处。
1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体为过滤网,且位于所述过滤网两侧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横截面积沿着远离所述过滤网的方向减小设置。
18.进一步的,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机油泵进油口连接的一端构造有法兰盘,所述壳体经由穿经所述法兰盘的紧固件固设于所述机油泵上。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2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油集滤器,通过将导油管件设置成弯折状,且导油管件可因自身重力而相对于壳体转动,可使导油管件的进油口不管在发动机处于水平状态还是倾斜状态均能够保持在油底壳内机油的液面下,而可利于提高机油泵的吸油效果,从而防止机油集滤器吸空现象的发生,并有效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安全性。
21.(2)通过设置密封部可实现导油管件和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以及利于保证导油管件与进油通道之间的连通效果。
22.(3)密封圈的产品成熟,易于在导油管件上套装,而密封圈与进油通道间采用间隙配合,则利于导油管件相对于壳体转动。
23.(4)通过设置限位部可对密封圈进行限位,从而利于提高密封圈在使用时的连接效果。
24.(5)环状凸起的结构简单,便于在导油管件上加工成型,且对密封圈的限位效果好。
25.(6)通过阻挡部和限位部的配合,能够利于提高导油管件与进油通道内的连接效果。
26.(7)内翻边易于在导油管件上加工成型,且对限位部的阻挡效果好。
27.(8)上壳体和下壳体采用扣合的方式相连,便于对过滤体进行安装和拆卸。
28.(9)过滤网的结构成熟,便于在壳体内进行安装,而上壳体和下壳体横截面积的变化,利于提高过滤网对机油的过滤效果。
29.(10)壳体通过法兰盘和紧固件安装在机油泵上,便于对机油集滤器进行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3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油集滤器的正视图;
32.图2为图1中的a

a方向剖视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油集滤器在发动机上坡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油集滤器在发动机下坡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壳体,2

导油管件,3

密封圈,4

过滤体,5

紧固件,6

油底壳;
[0037]
11

上壳体,12

下壳体,13

法兰盘,14

内翻边,21

环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0]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4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机油集滤器,配置于机油泵上,用以将发动机的油底壳内的机油输送至机油泵内,输送至机油泵的机油可流向发动机的用油部位。该机油集滤器包括安装于机油泵上的壳体,壳体具有贯通设置的进油通道,且进油通道的出油口与机油泵的进油口相连通。该机油集滤器还包括构造于壳体内并将进油通道分隔开的过滤体,以及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上并与进油通道的进油口相连通的导油管件。存储在油底壳中的机油可在机油泵的驱动下,先后流经导油管件和进油通道而流入机油泵内。
[0042]
其中,上述过滤体用以过滤流入进油通道内的机油,从而减少流入机油泵内机油的杂质,进而利于延长机油泵的使用寿命。上述导油管件呈弯折状,且导油管件被设置为随所述发动机的倾斜,而可因自身重力以形成相对于壳体的转动,从而使得导油管件的进油口保持于机油的液面下。
[0043]
基于如上整体设计思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油集滤器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壳体1和导油管件2采用上下布置的连接方式,壳体1的顶端连接在机油泵上,导油管件2的底端位于机油的液面之下。上述的壳体1包括扣合相连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围构形成有上述的进油通道,且过滤体4设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接合处。其中,进油通道的出油口即为上壳体11的顶端开口,进油通道的出油口即为下壳体12的底端开口。在机油泵的驱动下,油底壳6内的机油沿着图2中箭头方向由下至上流动。
[0044]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说明书附图中仅示出了油底壳6的部分结构,而未示出的机油泵在发动机内的安装,以及机油泵的具体结构均可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0045]
为便于壳体1在机油泵上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中所示,在上壳体11的顶端构造有用以与机油泵相连的法兰盘13,壳体1经由穿经法兰盘13的紧固件5固设于机油泵上。此处的紧固件5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紧固螺栓,其包括杆体和连接于杆体其一端的头部。紧固螺栓的杆体穿过法兰盘13后螺接在机油泵上,当头部抵接于机油泵上时,则表明紧固螺栓紧固到位,即完成壳体1在机油泵上的安装。本实施例中采用法兰盘13和紧固件5的配合而实现壳体1在机油泵上的安装,其安装和拆卸简单,使用方便。
[0046]
为提高过滤体4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位于过滤体4两侧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
的横截面积沿着远离过滤体4的方向减小设置,上壳体11的顶端和下壳体12的底端均成柱状。该过滤体4具体为板状的过滤网,优选为金属过滤完,过滤网可采用铆接的方式固连在下壳体12顶端的开口处,上壳体11的底端开口扣合在下壳体12的顶端。当然,也可将过滤网固连在上壳体11底端的开口处,此时,下壳体12的顶端开口则需要扣合在上壳体11的底端。本实施例中采用过滤网来对机油进行过滤,具有产品成熟,过滤效果好的优点。
[0047]
本实施例中,导油管件2与进油通道的进油端插装相连,并于导油管件2和进油通道之间设有构成两者间密封的密封部。此处,通过设置密封部,能够实现导油管件2和壳体1之间的密封连接,并能够提高导油管件2与进油通道之间的连通效果。
[0048]
参照图1和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油管件2弯折呈“l”形,其顶端插装在下壳体12的底端。上述的密封部具体为套设于导油管件2的顶端的密封圈3,该密封圈3与导油管件2的外壁面之间过盈配合,密封圈3与进油通道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此处,密封圈3的产品成熟,易于在导油管件2上套装,而密封圈3与导油管件2及进油通道之间的配合方式,可利于导油管件2因自身重力而相对于壳体1转动。
[0049]
为提高密封圈3在导油管件2上的连接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导油管件2上设有分置于密封圈3上下两侧的限位部,限位部构成对密封圈3沿导油管件2轴向位移的限制。另外,在壳体1的进油端也即下壳体12的底端开口处构造有用以阻挡限位部由进油通道内脱出的阻挡部,以通过阻挡部和限位部的配合,能够利于提高导油管件2与进油通道之间的连接效果。
[0050]
参照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为间隔布置于导油管件2外壁面上的两个环状凸起21,密封圈3被约束于两环状凸起21之间。此处的环状凸起21的结构简单,便于在导油管件2上加工成型,且对密封圈3的限位效果好。上述的阻挡部为形成于下壳体12底端进油口部位的内翻边14,且靠近导油管件2进油口的环状凸起21抵接于内翻边14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内翻边14是在导油管件2的顶端和密封圈3均插入在下壳体12后才加工成型的,该内翻边14易于在导油管件2上加工成型,且阻挡效果好。
[0051]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导油管件2的顶端除了采用插装在下壳体12内的插装方式外,还可采用将下壳体12的底端插装在导油管件2顶端的出油口内,此时,密封圈3则套设在下壳体12的底端,限位部和阻挡部则相应的均设置在下壳体12的底端。另外,为确保油底壳6内的机油能够顺利的被吸入导油管件2中,本实施例中的机油集滤器在装配在机油泵的状态下,应当确保导油管件2的进油端靠近于油底壳6的底部设置。具体结构上,可通过增大整个壳体1的长度或者导油管件2的长度来实现。
[005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油集滤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发动机随车辆在水平面上行驶时,机油集滤器的工作状态如图1中所示,壳体1竖直布置在机油泵上,机油均布在油底壳6内,导油管件2上弯折的进油端均位于油底壳6内机油的液面之下,在机油泵的驱动下,机油以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入导油管件2,并在流经进油通道后流入机油泵。
[0053]
当发动机随车辆行驶在上坡的路况时,机油集滤器的工作状态如图3中所示,壳体1随机油泵倾斜布置,机油因重力作用流动至倾斜布置的油底壳6的底部,也即油底壳6的远离车辆行进方向的后端,导油管件2因自身重力而绕进油通道轴线转动,导油管件2的进油口朝向反向于车辆的行进方向,并保持于机油的液面之下,在机油泵的驱动下机油以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入至导油管件2。
[0054]
当发动机随车辆行驶在下坡的路况时,机油集滤器的工作状态如图4中所示,壳体1随机油泵倾斜布置,机油因重力作用流动至倾斜布置的油底壳6的底部,也即油底壳6的靠近车辆行进方向的前端,导油管件2因自身重力而绕进油通道轴线转动,导油管件2的进油口朝向车辆行进的方向设置,并保持于机油的液面之下,在机油泵的驱动下机油以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入至导油管件2。
[0055]
本实施例中的机油集滤器,通过将导油管件2设置成弯折状,且导油管件2可因自身重力而相对于壳体1转动,可使导油管件2的进油口不管在发动机处于水平状态还是倾斜状态均能够保持在油底壳6内机油的液面下,而可利于提高机油泵的吸油效果,从而防止机油集滤器吸空现象的发生,并有效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安全性。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