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总成及其气缸垫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1559发布日期:2021-03-30 20:2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总成及其气缸垫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总成配套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缸垫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该气缸垫组件的发动机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发动机总成结构中,通常会在其气缸垫的水、油孔处加装橡胶环,必要时,还会在橡胶环上增设节流孔,以便对流经的水、油等流体进行节流。

一般情况下,橡胶环是在骨架上注胶形成橡胶垫,通过对橡胶垫实施压扁等工序完成橡胶垫与骨架的可靠连接并将组装后的橡胶环厚度调整至与气缸垫本体一致的尺寸,再通过铆合或焊接等工序将橡胶环对位装配至气缸垫上。然而,该种现有组装结构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气缸垫使用需要,但其工序步骤较多,工艺繁琐复杂,尤其是需要对橡胶垫实施压扁及对骨架与相关适配件对位间隙配合组装时的控制精度不高,成型效果不好,给气缸垫的整体加工效率和组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降低气缸垫组件的生产工艺难度,提高气缸垫组件的生产加工效率和组装成型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垫组件,该气缸垫组件的加工效率较高,工艺难度较低,且其组装成型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气缸垫组件的发动机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缸垫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若干工艺孔,各所述工艺孔内嵌装固定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中部具有与所述工艺孔对位适配的骨架,所述骨架与所述工艺孔的孔壁间通过橡胶垫圈粘接固定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橡胶垫圈的厚度与所述本体的厚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骨架的外周部沿其周向排布有若干与所述工艺孔的孔口处对位搭接配合的定位爪。

优选地,所述骨架为金属件。

优选地,所述橡胶环的中部贯穿有节流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若干气缸及与各气缸口对位配合的气缸垫组件,所述气缸垫组件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缸垫组件。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缸垫组件,其组装及工作过程中,将骨架与工艺孔对位后,直接在骨架表面以及骨架与工艺孔对应的配合面及其缝隙处实施注胶,形成橡胶垫圈,待橡胶垫圈成型后,便可利用该橡胶垫圈直接将骨架与本体间可靠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并可在注胶过程中即对橡胶垫圈的厚度进行把控,以将橡胶垫圈的厚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保证成型后的橡胶垫圈的厚度能够与本体的厚度保持一致,从而提高整个气缸垫组件的装配效果和结构适配度。整个气缸垫组件的加工和组装工艺过程省却了橡胶环压扁及工艺孔打磨等大量工艺步骤,并相应减少了大量的模具和配套器材使用,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最终的气缸垫组件整体成型效果更加稳定可控,产品性能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骨架的外周部沿其周向排布有若干与所述工艺孔的孔口处对位搭接配合的定位爪。注胶工艺实施前,需对骨架和工艺孔实施对位,该对位过程中,可以将各定位爪对应搭接于工艺孔的孔口处配合面上,并适度卡紧,以保证骨架与工艺孔的对位精度和对位连接可靠性,避免后续注胶及组装作业实施过程中骨架与工艺孔间发生错位或松脱,从而进一步保证气缸垫组件的整体组装可靠性和组件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气缸垫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向的结构剖视图。

其中,11-本体、111-工艺孔、12-橡胶环、121-骨架、122-橡胶垫圈、123-定位爪、13-节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气缸垫组件,该气缸垫组件的加工效率较高,工艺难度较低,且其组装成型效果较好;同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气缸垫组件的发动机总成。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气缸垫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向的结构剖视图。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缸垫组件,包括本体11,本体11上具有若干工艺孔111,各工艺孔111内嵌装固定有橡胶环12,橡胶环12的中部具有与工艺孔111对位适配的骨架121,骨架121与工艺孔111的孔壁间通过橡胶垫圈122粘接固定为一体式结构,橡胶垫圈122的厚度与本体11的厚度一致,以达到相应的组件整体设计要求。

其组装及工作过程中,将骨架121与工艺孔111对位后,直接在骨架121表面以及骨架121与工艺孔111对应的配合面及其缝隙处实施注胶,形成橡胶垫圈122,待橡胶垫圈122成型后,便可利用该橡胶垫圈122直接将骨架121与本体11间可靠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并可在注胶过程中即对橡胶垫圈122的厚度进行把控,以将橡胶垫圈122的厚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保证成型后的橡胶垫圈122的厚度能够与本体11的厚度保持一致,从而提高整个气缸垫组件的装配效果和结构适配度。整个气缸垫组件的加工和组装工艺过程省却了橡胶环12压扁及工艺孔111打磨等大量工艺步骤,并相应减少了大量的模具和配套器材使用,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最终的气缸垫组件整体成型效果更加稳定可控,产品性能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注胶成型后的橡胶垫圈122与骨架121协同配合,从而构成了前文所述的橡胶环12这一结构组件,且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通过注胶成型这一工艺步骤,将橡胶垫圈122同时与骨架121和工艺孔111相连接,一步到位地实现了橡胶环12的组件成型及该橡胶环12与工艺孔111间的一体式密封组装结构。

进一步地,骨架121的外周部沿其周向排布有若干与工艺孔111的孔口处对位搭接配合的定位爪123。注胶工艺实施前,需对骨架121和工艺孔111实施对位,该对位过程中,可以将各定位爪123对应搭接于工艺孔111的孔口处配合面上,并适度卡紧,以保证骨架121与工艺孔111的对位精度和对位连接可靠性,避免后续注胶及组装作业实施过程中骨架121与工艺孔111间发生错位或松脱,从而进一步保证气缸垫组件的整体组装可靠性和组件成型效果。

更具体地,骨架121为金属件。该种金属件的结构刚性较高,工况耐受性较好,能够有效延长骨架121的使用寿命和疲劳强度,并为橡胶垫圈122以及橡胶环12整体结构提供可靠的结构支撑,保证工艺孔111处的结构密封效果。

另一方面,橡胶环12的中部贯穿有节流孔13。实际应用中,由于组装后的设备工况需求,需要对气缸相关通道内的水、油等流体进行流量和流速控制,以保证发动机设备整体运行性能,通过节流孔13能够实现对相应流体的精确高效控制,以保证相应的流速和流量符合发动机设备整体工作运行需要。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总成,包括若干气缸及与各气缸口对位配合的气缸垫组件,该气缸垫组件为如上文实施例中的气缸垫组件。该发动机总成的气缸垫组件的加工效率较高,工艺难度较低,且其组装成型效果较好。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气缸垫组件,其组装及工作过程中,将骨架与工艺孔对位后,直接在骨架表面以及骨架与工艺孔对应的配合面及其缝隙处实施注胶,形成橡胶垫圈,待橡胶垫圈成型后,便可利用该橡胶垫圈直接将骨架与本体间可靠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并可在注胶过程中即对橡胶垫圈的厚度进行把控,以将橡胶垫圈的厚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保证成型后的橡胶垫圈的厚度能够与本体的厚度保持一致,从而提高整个气缸垫组件的装配效果和结构适配度。整个气缸垫组件的加工和组装工艺过程省却了橡胶环压扁及工艺孔打磨等大量工艺步骤,并相应减少了大量的模具和配套器材使用,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最终的气缸垫组件整体成型效果更加稳定可控,产品性能更好。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用上述气缸垫组件的发动机总成,其气缸垫组件的加工效率较高,工艺难度较低,且其组装成型效果较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缸垫组件以及应用该气缸垫组件的发动机总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