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站叶片防雷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风力发电站叶片防雷检测的无人机接闪引下导通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站叶片防雷的检测通常采用人工检测,首先需要通过吊篮等设备将工作人员运送到靠近叶片的高空,然后进行高空作业,将与电阻仪连接的导线的另一端与叶片叶尖连接,高空作业不仅操作难度大,效率低,检测成本高,而且安全隐患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施救难度高,极有可能是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力发电站叶片防雷检测的无人机接闪引下导通系统,该无人机接闪引下导通系统以无人机为载体,无需高空作业,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一种风力发电站叶片防雷检测的无人机接闪引下导通系统,风力发电站包括叶片、机舱及塔筒,塔筒底部设有防雷接地端子,该导通系统包括无人机、测试导线、接闪器测试装置、电阻仪、高清相机及无线图传设备,所述无人机至少包括两台,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通过绳索与无人机连接,所述无人机悬空飞起时能够将接闪器测试装置平稳抬起,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通过测试导线与电阻仪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电阻仪的另一个接线端子通过测试导线与防雷接地端子连接,所述高清相机和无线图传设备固定在接闪器测试装置上,高清相机和无线图传设备电性连接,叶片防雷检测时,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电阻仪,防雷接地端子、塔筒、机舱及叶片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铜网,所述铜网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均为导电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还包括导电面板、伸缩杆,所述导电面板和伸缩杆设有两组,两组导电面板和伸缩杆相对设置,伸缩杆的一端与导电面板连接,另一端通过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接闪器正对于叶片叶尖的接触面上还设有柔性导电材料,柔性导电材质表面均匀设有导电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柔性导电材质为导电海绵或者导电橡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绳索有多条,对称固定在支撑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绳索采用尼龙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操作方便,效率高,实施成本低。
2、无人高空作业,避免了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该无人机接闪引下导通系统可以检测不同类型叶片叶尖的电阻值,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接闪器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接闪器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叶片、2-机舱、3-塔筒、4-防雷接地端子、5-无人机、6-测试导线、7-接闪器测试装置、701-支撑架、702-铜网、703-导电面板、704-伸缩杆、8-电阻仪、9-高清相机、10-无线图传设备、11-绳索、12-柔性导电材料、13-导电弹簧、14-接闪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下列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风力发电站叶片防雷检测的无人机接闪引下导通系统,风力发电站包括叶片1、机舱2及塔筒3,塔筒3底部设有防雷接地端子4,该导通系统包括无人机5、测试导线6、接闪器测试装置7、电阻仪8、高清相机9及无线图传设备10,所述无人机5至少包括两台,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7通过绳索11与无人机5连接,所述无人机5悬空飞起时能够将接闪器测试装置7平稳抬起,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7通过测试导线6与电阻仪8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电阻仪8的另一个接线端子通过测试导线6与防雷接地端子4连接,所述高清相机9和无线图传设备10固定在接闪器测试装置7上,高清相机9和无线图传设备10电性连接,叶片1防雷检测时,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7、电阻仪8,防雷接地端子4、塔筒3、机舱2及叶片1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7包括支撑架701、铜网702,所述铜网702设置在支撑架701上,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7均为导电材质,且导电性能优良。该接闪器测试装置7适用于叶片1尖部接闪器14直接与电阻仪8导通的风力站叶片防雷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索11有多条,对称固定在支撑架70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索11采用尼龙绳,尼龙绳质量轻、具备一定的弹性张力,避免了两台无人机5之间的刚性连接或相互间弹性拉力过大的问题,有利于两台无人机5之间的安全协作。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对接闪器测试装置7进行了进一步改进,适用于接闪器14设于叶片1尖部侧面的风力发电站叶片防雷检测。
具体的,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7还包括导电面板703、伸缩杆704,所述导电面板703和伸缩杆704设有两组,两组导电面板703和伸缩杆704相对设置,伸缩杆704的一端与导电面板703连接,另一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撑架701上,在附图中未显示)进行驱动。驱动装置通过远程操作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面板703正对于叶片1叶尖的接触面上还设有柔性导电材料12,柔性导电材质12表面均匀设有导电弹簧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电材质12为导电海绵或者导电橡胶。
进行叶片防雷检测时,选取承载力合适的无人机5和适当长度的绳索11,绳索11的一端与无人机5的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接闪器测试装置7连接,接闪器测试装置7、电阻仪8及防雷接地端子4依次通过测试导线9连接,其中,绳索11连接于接闪器测试装置7的支撑架701,支撑架701为导线材质。
实施例一中,叶片1尖部直接与铜网702连接进行叶片防雷检测时,远程控制无人机5飞起,无人机5飞起的过程中通过绳索11将接闪器测试装置7抬起,然后慢慢往待检测的叶片1叶尖位置移动,直至铜网702与叶片1叶尖接触,此时,所述接闪器测试装置7、电阻仪8,防雷接地端子4、塔筒3、机舱2及叶片1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电阻仪8上即可显示叶片1叶尖的电阻值,通过测得的电阻值即可反应出叶片1的导通性能。在远程操作接闪器测试装置7与叶片1接触过程中,无线图传设备10将高清相机9获取到的影像信息传输给地面的接受设备,使地面操作人员能的操作更加高效。
实施例二中,进行叶片防雷检测时,无人机8将接闪器测试装置7带起直至与叶尖尖部紧靠,具备接闪器14电阻测试的稳定平台功能时,远程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伸缩杆704,通过导电面板703将叶片1叶尖夹持住,导电面板703上设有柔性导线材料12,柔性导电材料12上均匀设有导电弹簧13,可以保证导电面板703与接闪器14的接触概率,接触即可实现导通。
该无人机接闪引下导通系统大大的提高了叶片防雷检测效率,能适用不同接闪器安装类型的叶片防雷检测,适用范围广,同时无需高空作业,消除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