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5904发布日期:2021-06-22 15:0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会有持续高温回油,高温回油包括喷油泵回油、喷油器回油以及高压泄漏回油。传统燃油系统是通过外接管路的方式,将每个部件的回油分别接到油箱,泄漏通道集成度差,而且回油直接回到油箱造成了一定的功耗损失,滤清器寿命相对要低。

通常在低温环境下需要单独增加燃油加热系统(如水锅炉等)进行加热,否则会导致轨压波动,密封圈失效,限流器关闭停车等重大可靠性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该系统收集所有回油,并使回油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进油,节省了能耗,增加了滤清器寿命,在低温环境下提高燃油温度的环境适应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冷却器、至少一台喷油泵和至少一根共轨管,各所述共轨管上均连接有多个喷油器,各所述喷油器均通过第一高压油管与对应的所述共轨管连接,还包括多根第二高压油管、第一回油总管、第二回油总管和分配块,所述分配块包括供油腔和回油腔,所述回油腔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却器进口和所述第二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器出口与所述第二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油总管出口与所述喷油泵供油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总管上设置有总控制阀,所述总控制阀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各所述共轨管均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轨管和外轨管,所述内轨管和所述外轨管之间形成轨回油通道,所述内轨管的进口与所述供油腔的出口连接,所述轨回油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回油腔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油管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所述第一内油管和所述第一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内油管连接所述内轨管及对应的所述喷油器供油进口,所述第一回油通道连接所述轨回油通道及对应的所述喷油器异常回油出口;各所述第二高压油管包括均内外设置的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所述第二内油管和所述第二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二内油管连接对应的所述喷油泵供油出口和所述供油腔,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接所述回油腔及对应的所述喷油泵异常回油出口;且各所述喷油器的正常回油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进口连接,各所述喷油泵的正常回油出口均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进口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一回油总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回油参数,并转换成对应的参数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参数信号控制所述总控制阀开度。

优选方式为,所述分配块的所述供油腔和所述回油腔内外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

优选方式为,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

优选方式为,所述系统还包括设在所述喷油泵上的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喷油泵上输油泵的转速。

优选方式为,所述系统还包括油箱及设在所述油箱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油箱内油温。

优选方式为,所述系统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回油总管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再次投入使用回油的温度。

优选方式为,所述系统还包括滤清器,所述滤清器的进口与所述油箱出口连接,所述滤清器的出口经过中间接头与所述喷油泵供油进口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二回油总管上设置有回油接头,所述回油接头的一个进口与所述冷却器出口连接,所述回油接头的另一个进口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出口连接,所述回油接头的出口与所述中间接头的一个进口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冷却器、喷油泵和共轨管,各共轨管上均连接有多个喷油器,各喷油器均通过第一高压油管与对应的共轨管连接,还包括多根第二高压油管、第一回油总管、第二回油总管和分配块。其中分配块包括供油腔和回油腔;其中,第一高压油管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回油通道;其中,第二高压油管包括均内外设置的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回油通道;其中各共轨管均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轨管和外轨管,内轨管和外轨管之间形成轨回油通道。由上述可知,分配块、第一高压油管、第二高压油管和共轨管均为双层结构,使各喷油器的异常回油通过第一回油通道汇集到轨回油通道内,再汇集到回油腔;喷油泵的异常回油经过第二回油通道汇集到回油腔,最后再进入第一回油总管;而喷油泵和喷油器正常回油也汇总到第一回油总管,再总控制阀的控制下,一部分回油进入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第二回油总管,与另一个部分直接进入第二回油总管的回油综合后,以合适温度进入喷油泵供油进口,再次投入使用。电子控制单元可通过控制总控制阀的开度,以调整再次投入使用回油的温度。可见,本实用新型将所有回油收集汇总,并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使用,节省了能耗,增加了滤清器寿命,且能在低温环境下提高燃油温度的环境适应性。

由于第一回油总管上设置有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回油参数,并转换成对应的参数信号传输至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参数信号控制总控制阀开度;使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实时回油参数,调整总控制阀开度,以使适量回油经过冷却降温后,调整所有回油温度,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使用。

由于系统还包括设在喷油泵上的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喷油泵上输油泵的转速;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整个系统中燃油循环的速度,来调整总控制阀开度,以使适量回油经过冷却降温后,调整所有回油温度,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使用。

由于系统还包括设在油箱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油箱内油温;使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油箱内温度和回油温度,调整总控制阀的开度,以使适量回油经过冷却降温后,调整所有回油温度,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使用。

由于系统还包括设在第二回油总管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再次投入使用回油的温度,实现再次投入使用回油温度的闭环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中回油和供油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中:1-喷油泵,2-分配块,3-共轨管,30-内轨管,31-轨回油通道,4-喷油器,5-油箱,6-滤清器,7-冷却器,8-第一回油总管,9-第一高压油管,10-第二高压油管,11-第三高压油管,12-第四高压油管,13-中间接头,14-回油接头,15-第二回油总管,a1,a2,a3-箭头,b1,b2,b3-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油箱5、冷却器7、至少一台喷油泵1和至少一根共轨管3,各共轨管3上均连接有多个喷油器4,各喷油器4均通过第一高压油管9与对应的共轨管3连接,还包括多根第二高压油管10、第一回油总管8、第二回油总管15和分配块2。

其中,分配块2包括供油腔和回油腔,本例中,分配块2的供油腔和回油腔内外设置;回油腔的出口与第一回油总管8进口连接,第一回油总管8的出口分别与冷却器7进口和第二回油总管15进口连接,冷却器7出口与第二回油总管15进口连接,第二回油总管15的出口与喷油泵1供油进口连接,本例中第二回油总管15上设置有回油接头14,回油接头14的一个进口与冷却器7出口连接,回油接头14的另一个进口与第一回油总管8出口连接,回油接头14的出口与中间接头13的一个进口连接,中间接头13的出口与喷油泵1的供油进口连接。本例中系统还包括滤清器6,滤清器6的进口与油箱5出口连接,滤清器6的出口与中间接头13的另一个进口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回油总管8上设置有总控制阀,总控制阀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本例中第一回油总管8上设置有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回油参数,并转换成对应的参数信号传输至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参数信号控制总控制阀开度,以调整回油再次投入使用的量。本例中检测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一温度传感器,使第一回油总管8内的回油压力和温度可被实时检测。一种优选方案,系统还包括设在喷油泵1上的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喷油泵1上输油泵的转速,以获取燃油流速。系统还包括设在油箱5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油箱5内油温。本例中系统还包括设在第二回油总管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再次投入使用回油的温度,使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电信号,调整总控制阀开度,以闭环调整回油温度。

其中,各共轨管3均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轨管30和外轨管,内轨管30和外轨管之间的间隙形成轨回油通道31,内轨管30的进口与供油腔的出口连接,轨回油通道31的出口与回油腔的进口连接。本例中包括四根共轨管3和两台喷油泵1,四根共轨管3两两一组,每组共轨管3均通过第三高压油管11串接,第三高压油管11与第一高压油管9结构相同。

其中,第一高压油管9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回油通道,第一内油管连接内轨管30及对应的喷油器4供油进口,第一回油通道连接轨回油通道31及对应的喷油器4异常回油出口,异常回油包括喷油器内部泄漏油和高压密封泄漏油。

其中,各第二高压油管10包括均内外设置的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回油通道,第二内油管连接对应的喷油泵1供油出口和供油腔,第二回油通道连接回油腔及对应的喷油器4的异常回油出口,异常回油包括喷油泵高压密封泄漏油;且各喷油器4的正常回油出口分别与第一回油总管8的进口连接,各喷油泵1的正常回油出口均与第一回油总管8的进口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各喷油器4的异常回油均通过第一回油通道进入对应的共轨管3的轨回油通道31内,如图2中a1箭头所示方向,同时,第一高压油管9的墩头密封位置泄漏油也进入对应的轨回油通道31内,进入轨回油通道31的回油再汇集到回油腔内。每台喷油泵1的异常回油均通过第二回油通道进入回油腔内,如图2中b1箭头所示方向。而,汇集到回油腔内的回油再进入第一回油总管8内。

各喷油器4的正常回油经过第四高压油管12进入第一回油总管8内,如图2中a2箭头所示方向,各喷油泵1的正常回油经过第五高压油管进入第一回油总管8内,如图2中b2箭头所示方向。

由上述可知,本系统中的正常回油和异常回油均汇集到第一回油总管8,而第一回油总管8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回油的压力和温度,并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传输至电子控制单元,同时,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油箱5内的油温,并传输对应电信号至电子控制单元;喷油泵1上的转速传感器实时采集喷油泵1上集成的输油泵的转速,该转速传输至电子控制单元,使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速获取第一回油总管8的实时流速。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上述各参数,传输对应电信号至总控制阀,以调整总控制阀的开度,使经过冷却器冷却后的回油,与直接流入第二回油总管15的回油混合后,获得所需温度回油,节省了能耗,增加了滤清器6的寿命,而且能在低温环境下提高燃油温度,以提高环境适应性。另外,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燃油实时流速,总控制阀的开度,可控制单位时间内进入冷却器冷却的回油量,也可控制单位时间直接进入第二回油总管的回油量,通过二者量控制,以达到控制回油的温度,此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再详细描述。

本系统中的正常供油回路为:油箱5内的燃油经过滤清器6后,再经过中间接头13进入两台喷油泵1内,然后再进入分配块2的供油腔内(如图2中b3箭头所示方向),再进入两组共轨管3的内轨管30,最后经过第一高压油管9(如图2中a3箭头所示方向)的第一内油管进入喷油器4内,由喷油器4喷射。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