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器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2044发布日期:2021-07-09 11:3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混合器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器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尾气后处理封装通常包括混合器组件,所述混合器组件包括用以将尾气与尿素液滴进行混合的旋流管,以促进尿素液滴的蒸发,降低尿素结晶风险,提高尾气后处理封装的性能。然而,如何提高尾气进入旋流管时均匀性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匀性较好的混合器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封装。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器组件,用以与尿素喷嘴相配合,所述混合器组件包括混合管以及位于所述混合管内且沿轴向延伸的旋流管,所述旋流管包括内腔体,所述尿素喷嘴用以向所述内腔体中喷射雾化的尿素液滴;所述混合器组件还包括壳体以及与所述混合管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混合管的上游的延伸管,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旋流管相连通的气流腔体,所述延伸管沿所述旋流管的轴向凸伸入所述气流腔体内。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流管设有与所述气流腔体相连通的若干气流入口,所述旋流管的外表面呈锥形或者圆柱形。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管至少部分包裹在所述气流入口的外围。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器组件包括与所述旋流管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旋流管的下游的多孔破碎管,所述多孔破碎管位于所述混合管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破碎管远离所述旋流管的一端设有若干安装爪,所述安装爪固定在所述混合管的内壁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流管部分插入安装在所述多孔破碎管中且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管部分插入安装在所述混合管中且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器组件包括穿过所述旋流管的多孔破碎管,所述多孔破碎管包括位于所述旋流管内的第一多孔管段、位于所述混合管内的第二多孔管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多孔管段和所述第二多孔管段的锥形段。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多孔管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多孔管段的直径。
13.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与所述柴油
氧化催化器相连且位于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的下游的柴油颗粒捕集器、与所述柴油颗粒捕集器相连的混合器组件以及与所述混合器组件相连且位于所述混合器组件的下游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剂,所述混合器组件为前述的混合器组件。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沿所述旋流管的轴向凸伸入所述气流腔体内的延伸管,避免了进入气流腔体中的尾气冲入旋流管中,从而提高了气流的均匀性,有利于改善性能,降低尿素结晶风险。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气后处理封装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器组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器组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
19.图5是沿图4中a

a线的剖面示意图。
20.图6是沿图4中b

b线的剖面示意图。
21.图7是图6中画框部分c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封装,其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doc)1、与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1相连且位于所述柴油氧化催化器1的下游的柴油颗粒捕集器(dpf)2、与所述柴油颗粒捕集器2相连的混合器组件3以及与所述混合器组件3相连且位于所述混合器组件3的下游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4。
23.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所述混合器组件3包括壳体5、与所述壳体5相连的混合管6以及位于所述混合管6内的旋流管7。所述壳体5设有气流腔体51,用以让尾气流入。尾气流入所述气流腔体51后再流经所述混合器组件3。所述混合器组件3用以与尿素喷嘴8相配合,所述尿素喷嘴8用以向所述旋流管7中喷射雾化的尿素液滴,尾气在所述混合器组件3的导引下与尿素液滴混合,以实现尿素液滴的蒸发。
24.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流管7沿轴向延伸,所述旋流管7包括内腔体70以及气流入口72。所述尿素喷嘴8用以向所述内腔体70中喷射雾化的尿素液滴。所述气流入口72与所述气流腔体51相连通。所述气流入口72用以将气流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引入所述内腔体70中且与所述尿素液滴相混合。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器组件3还包括与所述旋流管7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旋流管7的下游的多孔破碎管91以及与所述混合管6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混合管6的上游的延伸管92。所述混合管6套接在所述旋流管7和所述多孔破碎管91上。所述多孔破碎管91远离所述旋流管7的一端设有若干安装爪910,所述安装爪910固定在所述混合管6的内壁上。
26.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流管7部分插入安装在所述多孔破碎管91中且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延伸管92部分插入安装在所述混合管6中且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延伸管92沿所述旋流管7的轴向凸伸入所述气流腔体51内,且所述延伸管92至少部分包裹在所述气流入口72的外围。如此设置,所述延伸管92能够避免进入所述气流
腔体51内的尾气直接冲入所述旋流管7中。实际上,进入所述气流腔体51内的尾气需要绕开所述延伸管92,然后再自所述气流入口72呈旋流状地流入所述内腔体70中。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27.所述旋流管7对应于所述气流入口72所在区域的外表面呈锥形(如图2所示)或者圆柱形(如图7所示)。
28.请参照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器组件3包括穿过所述旋流管7的多孔破碎管91,所述多孔破碎管91包括位于所述旋流管7内的第一多孔管段911、位于所述混合管6内的第二多孔管段9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多孔管段911和所述第二多孔管段912的锥形段913。所述第二多孔管段9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多孔管段911的直径。如此设置,能够扩大从尿素喷嘴8喷射出来的尿素液滴所覆盖的区域,从而更好地分散了尿素液滴,降低了因为局部喷射过多的尿素液滴而容易造成尿素结晶的风险。
2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沿所述旋流管7的轴向凸伸入所述气流腔体51内的延伸管92,避免了进入气流腔体51中的尾气冲入旋流管7中,从而提高了气流的均匀性,有利于改善性能,降低尿素结晶风险。
30.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