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动力站汽轮机解体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5212发布日期:2022-04-13 16:5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一种汽轮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化工动力站汽轮机解体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轮机的性能也越来越先进,与此同时汽轮机的结构也更为复杂,其运行环境也十分苛刻,这就使得汽轮机容易发生各类故障,给行业带来不少危害和不便,通过研究汽轮机安装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国的汽轮机发展技术;汽轮机是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涡轮式机械,以推动载具运作,或者带动发电机发电;也就是说,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通过相关机械配置,动叶,将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转动的机械能;由于汽轮机运行的特殊性,解体安装的过程中对安装精度、盘车、油循环等工艺要求非常高;本文通过描述某公司汽轮发电机组解体安装技术,为其它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简化安装操作,保证施工的有效性,同时具备明确的质量控制点把控步骤以及提高装配工作效率的一种化工动力站汽轮机解体安装工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工动力站汽轮机解体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一:汽轮机本体安装基体基础处理工序;
6.①
补足水泥地基;
7.②
限制孔径差值;
8.③
按照图纸完成标识预埋件所在位置;
9.④
保证地脚螺栓孔内清洁,检测预埋件周边基础状况,配合混凝土表面涂敷水泥灰浆;
10.⑤
地基二次涂敷水泥灰浆后,将地脚螺栓加载加固结构,确保地脚螺栓具备抗形变性能;
11.步骤二:轴承座和和转子装配调运处理工序;
12.①
前后轴承支座运输就位
13.②
气缸运输就位;
14.③
轴承支座和气缸初次校中;
15.④
转子吊装运输就位;
16.⑤
转子与气缸校中;
17.⑥
通流部分装配以及调整;
18.⑦
移动上下气缸,配合上下气缸合缸,下缸安装好后不可移动;
19.⑧
检测并且重复调转子与气缸的中心;
20.⑨
汽轮机装配收尾工序,汽机二次灌浆;
21.步骤三:发电机预装配基体基础加工以及发电机装配校正工序;
22.①
发电机台板就位;
23.②
发电机就位,初步校正;
24.③
汽轮机靠背轮校正中心;
25.④
靠背轮校正中心并且完成连接工序;
26.⑤
发电机二次灌浆;
27.步骤四:设备装配后调试初步检测;
28.①
油循环冲洗;
29.②
外部管道连接。
30.进一步,步骤一中,基础表面标高偏差≤10mm,基础纵横中心线应相互垂直,与基准线偏差≤1mm/m;螺栓孔中心偏差≤5mm,螺栓孔壁的铅垂度误差≤ 1/1000且≤5mm;补助预埋支撑底板,确保地脚螺栓孔内应清理干净,无杂物,使用螺母把预埋支撑底板稍微压紧,使灰浆开始被挤出即可,这样不仅有利于机组的长期运行,而且也可防止地脚螺栓孔回填灰浆时漏浆,12小时后方可回填地脚螺栓孔,填充灰浆72小时后强度应》60n/mm2;在二次灌浆后,将地脚螺栓上缠绕沥青胶带,缠绕范围从下端螺母位置开始向上缠绕到上部螺尾,如胶带较薄可缠多层,缠绕方向与螺母旋入方向相同,这样在旋紧螺母时,胶带被向上推挤形成一个球状箍圈。
31.更进一步,所述支撑底板底板上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偏差<0.1;
32.垫铁配置采用平垫铁160
×
100
×
15mm及斜垫铁150
×
90
×
17/10mm,斜垫铁间配合接触面,斜垫铁与平垫铁配合接触面之间要求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75%,接触面要清洁,修磨垫铁时采用磨光机进行修磨;
33.以汽轮发电机组纵横中心线为基准,各预埋垫铁位置对螺孔中心的偏差应不大于3mm。
34.更进一步,步骤二中,前后轴承支座就位工序包括水平起吊支座,将支座底面清理干净;放下轴承支座,使全部调整螺钉均与基础上的垫板接触;
35.拆除轴承座上半,拆出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
36.通过轴承支座的调整螺钉,使前后支座的中心高符合要求高度;
37.校正支座水平,在保持中心高不变的前提下,用调整螺钉校正支座的轴向及横向水平,偏差<0.06mm/m;
38.更进一步,步骤二中,汽缸就位工序包括:吊入汽缸下半,使汽缸猫爪借助顶起螺钉放置在轴承支座上,下缸就位前,需先拆出汽缸前端两根拉杆,将其穿入前轴承座的耳环,下缸就位后再把拉杆旋入下缸的搭子中并用螺母锁紧;
39.汽缸校水平,汽缸轴向水平按转子扬度要求调整,将水平仪放在轴承座与汽缸中分面之间,通过调整轴承座中分面法兰下面的球面垫圈螺纹座或下猫爪顶起螺钉,使汽缸与轴承座的轴向水平一致;
40.更进一步,所述轴承支座和气缸初次校中工序包括,轴承支座和汽缸;轴承座与汽缸初找中采用拉钢丝法找中心。
41.更进一步,所述转子的装配工序包括汽轮机转子、轴承和轴承座;清洗前后轴承及推力轴承,并将径向轴承下半装入轴承座;
42.采用专用工具吊装梁将转子吊入汽缸,将找中心专用工具固定在转子上,把表脚
和千分表装夹在固定接头上就可进行找中检测,轴承座及轴承检查工作与转子与汽缸找中穿插进行;径向轴承检查;安装在前后轴承座中的径向轴承为二油楔轴承,轴承由两半组成,上下半之间用螺栓连接且用锥销防止错位;
43.瓦与轴颈的间隙检查,采用压铅法进行检查;
44.轴承组装时进油管及所有排油孔应畅通,并应注意轴承座润滑油进油口向及位置,使与轴承对应配准;将推力轴承安装在前轴承座中,清理检查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下部的支撑弹簧,其紧力调整在上半轴瓦取下时进行,紧力调整到使下半中分面严格保持水平,然后冲牢螺钉;
45.更进一步,所述上下气缸合缸工序包括上缸和下缸;
46.合缸时,吊入上缸,装好导柱,在汽缸中分面上均匀抹一层0.3~0.5mm厚的密封涂料;在上下缸中分面即将闭合而吊索尚未放松时,装入汽缸定位销;
47.松开起吊索具,盘动转子;
48.拧紧中分面螺栓,随后完成汽缸支撑转换;
49.卸下找中心工具,清除涂色检查时留在转子和轴瓦上的色标,装好轴承、轴承座上半及油封环;
50.装好盘车机构,手动盘车机构可通过在安装过程中反复使用检查其功能;液压盘车机构检查框架与棘轮的轴向间隙,后侧间隙应大于或等于后汽封间隙;
51.装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件;
52.点焊垫铁,调整螺钉退出到球面端部与支座底面齐平位置,移走调节螺钉垫板;
53.拆出汽缸中分面定位销,按要求点焊前轴承座拉杆螺母;
54.在确定汽轮机支座位置不需要再做移动后,便可采用水泥基灌浆料进行基础的二次灌浆;
55.汽轮机二次灌浆与被驱动机的二次灌浆应同时进行,一次完成。
56.二次灌浆至少经24小时后,方可在汽轮机上进行装拆重物操作。
57.二次灌浆72小时后,按最终预紧力矩拧紧地脚螺栓,使得在经过长期运行后,地脚螺栓仍有足够的剩余应力,以确保与基础牢固连接。
58.发电机与汽轮机转子的联轴器找中心;
59.发电机磁力中心和空气间隙的调整;
60.基础垫铁点焊完毕,凝汽器与排汽缸连接并焊接完毕;
61.更进一步,所述发电机装配工序;
62.装好盘车机构,
63.装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件;
64.点焊垫铁,调整螺钉退出到球面端部与支座底面齐平位置,移走调节螺钉垫板;
65.拆出汽缸中分面定位销,按要求点焊前轴承座拉杆螺母;
66.在确定汽轮机支座位置不需要再做移动后,便可采用水泥基灌浆料进行基础的二次灌浆;
67.汽轮机二次灌浆工序与被驱动机的二次灌浆工序应同时进行,一次完成;
68.发电机与汽轮机转子的联轴器找中心;电机磁力中心和空气间隙的调整;础垫铁点焊完毕,凝汽器与排汽缸连接并焊接完毕;过二次灌浆层的管道、电缆、仪表管线等敷设
完毕,并应穿在专用的套管中,不允许直接埋入混凝土内。
6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70.汽轮机准确的安装和后期的调试工作是确保发电机组能够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工程通过此项工艺技术进行汽轮机安装,安装工序明确,质量控制点简明,有效的保证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节约了施工成本。对于同类型的汽轮机安装工程也有较高的借鉴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7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72.本发明一种化工动力站汽轮机解体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3.步骤一:汽轮机本体安装基体基础处理工序;
74.①
补足水泥地基;
75.②
限制孔径差值;
76.③
按照图纸完成标识预埋件所在位置;
77.④
保证地脚螺栓孔内清洁,检测预埋件周边基础状况,配合混凝土表面涂敷水泥灰浆;
78.⑤
地基二次涂敷水泥灰浆后,将地脚螺栓加载加固结构,确保地脚螺栓具备抗形变性能;
79.步骤二:轴承座和和转子装配调运处理工序;
80.前后轴承支座运输就位
81.气缸运输就位;
82.轴承支座和气缸初次校中;
83.转子吊装运输就位;
84.转子与气缸校中;
85.通流部分装配以及调整;
86.移动上下气缸,配合上下气缸合缸;
87.检测并且重复调转子与气缸的中心;
88.汽轮机装配收尾工序;
89.汽机二次灌浆;
90.步骤三:发电机预装配基体基础加工以及发电机装配校正工序;
91.①
发电机台板就位;
92.②
发电机就位,初步校正;
93.③
汽轮机靠背轮校正中心;
94.④
靠背轮校正中心并且完成连接工序;
95.⑤
发电机二次灌浆;
96.步骤四:设备装配后调试初步检测;
97.①
油循环冲洗;
98.②
外部管道连接。
99.步骤一中,基础表面标高偏差≤10mm,基础纵横中心线应相互垂直,与基准线偏差≤1mm/m;螺栓孔中心偏差≤5mm,螺栓孔壁的铅垂度误差≤1/1000且≤5mm;补助预埋支撑底板,确保地脚螺栓孔内应清理干净,无杂物,使用螺母把预埋支撑底板稍微压紧,使灰浆开始被挤出即可,这样不仅有利于机组的长期运行,而且也可防止地脚螺栓孔回填灰浆时漏浆,12小时后方可回填地脚螺栓孔,填充灰浆72小时后强度应》60n/mm2;在二次灌浆后,将地脚螺栓上缠绕沥青胶带,缠绕范围从下端螺母位置开始向上缠绕到上部螺尾,如胶带较薄可缠多层,缠绕方向与螺母旋入方向相同,这样在旋紧螺母时,胶带被向上推挤形成一个球状箍圈。
100.由于要求支撑底板的顶面必须水平,所以,需在基础上敷设一层约20mm厚的水泥基灌浆料,之后把支撑底板埋入其中,挤出的灰浆要倾斜的向上抹平,底板四周的灰浆面应稍低于底板顶面,在灰浆还未固结时,用水平仪在纵横两个方位检验底板顶面的水平,轻轻敲击底板,使水平仪气泡处于中间位置;支撑底板底板上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偏差<0.1;
101.垫铁配置采用平垫铁160
×
100
×
15mm及斜垫铁150
×
90
×
17/10mm,斜垫铁间配合接触面,斜垫铁与平垫铁配合接触面之间要求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75%,接触面要清洁,修磨垫铁时采用磨光机进行修磨;
102.垫铁安装时,每叠垫铁一般不超过三块,特殊情况下允许达5块,每对斜垫铁按2块计算;斜垫铁接触面及斜垫铁与平垫铁接触面要求0.05mm塞尺检查;以汽轮发电机组纵横中心线为基准,各预埋垫铁位置对螺孔中心的偏差应不大于3mm。
103.步骤二中,前后轴承支座就位工序包括水平起吊支座,将支座底面清理干净;在支座底部调整螺钉的螺纹上加润滑剂,并将调整螺钉旋出支座底面20mm,放下支座,使全部调整螺钉均与基础上的垫板接触;
104.拆除轴承座上半,拆出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清洗轴承座和外观检查,应干净无铸砂、裂纹、锈污及杂物;检查轴承座与轴承盖水平结合面间隙,在紧螺栓后用塞尺检查0.05mm塞尺塞不入;
105.前后轴承支座应符合基础中心线规定的位置,同时,前后支座猫爪定距螺钉两侧的轴向距离要相等,并且对角两只猫爪定距螺钉的距离也要相等,以使前后支座的轴向中心线基本对准;穿入地脚螺栓,螺母用手旋紧即可;
106.通过支座的调整螺钉,使前后支座的中心高符合要求高度;
107.地脚螺栓按表3.1.4-1中初始拧紧力矩拧紧;
108.校正支座水平,在保持中心高不变的前提下,用调整螺钉校正支座的轴向及横向水平,偏差<0.06mm/m;
109.步骤二中,汽缸就位工序包括:吊入汽缸下半,使汽缸猫爪借助顶起螺钉放置在轴承支座上,下缸就位前,需先拆出汽缸前端两根拉杆,将其穿入前轴承座的耳环,下缸就位后再把拉杆旋入下缸的搭子中并用螺母锁紧;
110.装入汽缸后部与后支座之间的偏心导柱,现场装配拆出重新装入时,应尽可能保持原有方位;
111.汽缸与支座相对位置的调整需与汽缸中心高调整及水平校正穿插进行,下缸就位时的轴向定位以l为参考,l参见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说明书;l值的调整利用汽缸与后支座之间的偏心导柱进行调整,调整时先要判明偏心导柱的偏心方向,因该偏心导柱的调整作
用与偏心销及偏心套筒装入时的偏心方向有关,若偏心方向在轴向,则旋动套筒时,主要是调整汽缸横向中心,当偏心方向在横向时,主要用于调整汽缸轴向位置;
112.汽缸中心高的调整,通过调节汽缸下猫爪顶起螺钉,使汽缸中分面与轴承座中分面的中心高一致,在调节过程中,必须兼顾汽缸中分面到支座顶面的距离要求,这时在把此段距离按合格证上的数值调整好后,将上缸吊进,使上缸猫爪支撑在球面垫圈上,通过调整球面垫圈下面的螺纹支座,在螺纹支座承重并由锁紧螺钉锁紧的情况下,使此段距离保持不变,之后调节下猫爪顶起螺钉,使上、下缸中分面接触,这时因汽缸中分面螺栓未拧紧,所以只能从前后左右局部范围检查中分面的接触情况,对下猫爪顶起螺钉的调节量也可通过在上猫爪加装百分表进行监测,下缸位置调整好后,顶起螺钉应予锁紧,锁紧时须保持下缸位置不变,之后吊开上缸;
113.汽缸校水平,汽缸轴向水平按转子扬度要求调整,将水平仪放在轴承座与汽缸中分面之间,通过调整轴承座中分面法兰下面的球面垫圈螺纹座或下猫爪顶起螺钉,使汽缸与轴承座的轴向水平一致,汽缸横向水平用平尺和水平仪检测,偏差<0.06mm/m;
114.在汽缸就位后,附带检查一下汽缸与前后轴承座的相对位置,以确认前后轴承中心距符合要求,必要时调整轴承座的位置;前轴承座的轴向位置通过拉杆螺母进行调整,后轴承座利用自身的两只偏心导柱调整;一般轴承座位置的调整,以满足转子与汽缸找中及转子轴向定位的要求为主。
115.所述轴承支座和气缸初次校中工序包括,轴承支座和汽缸;轴承座与汽缸初找中采用拉钢丝法找中心,采用拉钢丝法找中心时,用钢板尺在前后轴承洼窝及汽封洼窝处进行测量,通过调整,使前后轴承座轴向中心线与前后汽封洼窝轴向中心线基本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之中,中心偏差<0.5mm;
116.所述转子的装配工序包括汽轮机转子、轴承和轴承座;清洗前后轴承及推力轴承,并将径向轴承下半装入轴承座;
117.采用专用工具吊装梁将转子吊入汽缸,转子轴颈须先清洗干净;
118.转子吊装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转子起吊时要保持轴线水平,转子就位时,两端需有熟练的安装人员扶住转子,一定要注意避免动静部分发生碰擦;当转子轴颈离轴瓦150mm时,在轴瓦上浇以干净的汽轮机油,转子由径向轴承支撑后,装入推力轴承,盘动转子,检查有无卡涩、碰擦;转子与汽缸找中心是通过转子对汽封洼窝找中心,使转子轴线与汽缸中心线尽可能一致;
119.在汽缸前、后汽封洼窝端面各有一条环槽,该环槽我们称之为“汽缸测量环”,汽轮机厂里装配时,转子与汽封洼窝找好中心后,在测量环处也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汽轮机产品合格证明书中的r4、r4是前后汽封洼窝的找中值,r3、 r3为前后测量环的测量结果;
120.将找中心专用工具固定在转子上,把表脚和千分表装夹在固定接头上就可进行找中检测,每个测量位置有6个测点;汽轮机产品合格证明书中r3、r3及r4、 r4是上下缸合缸后的测量值,现场安装过程中,转子与汽缸找中心时,汽缸仅有下半,因此每个测量位置只能有3个测点,这时在汽缸前后汽封洼窝的三个测点进行测量,若转子与汽缸中心偏差<0.05mm,且转子中心低于汽缸中心,就可进行后续工作,若转子与汽缸中心超差,则需要调整,调整视现场情况,或调整汽缸或调整轴承座,中心符合要求后吊入上缸,这时汽缸仍由下猫爪顶起螺钉支撑,配入定位销,汽缸中分面螺栓间隔一只拧紧,之后进行汽缸支撑转
换,在上猫爪由球面垫圈垫实的情况下,松开下猫爪顶起螺钉;汽缸支撑转换时,用千分表在汽封洼窝处进行监测,若转换后汽缸中心下移,则通过调整螺纹支座使千分表读数恢复到原来示值并将螺纹支座锁紧,接着在汽缸前后汽封洼窝处进行测量,转子与汽缸中心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在汽缸测量环处作一下测量并做好记录,作为后复校中心的基准,接下来要吊开上缸,在松开中分面螺栓之前,需先使顶起螺钉顶住下猫爪,旋紧力矩以千分表读数刚开始有变化为度;
121.轴承座及轴承检查工作与转子与汽缸找中穿插进行;径向轴承检查;安装在前后轴承座中的径向轴承为二油楔轴承,轴承由两半组成,上下半之间用螺栓连接且用锥销防止错位,为防止轴承体在轴向、周向走动,特配有定位销;轴承体内侧是锡基轴承合金层,其厚度最大为2mm;油楔尺寸靠加工保证,无需人工修刮;认真检查轴承合金接触面有无裂纹、砂眼等缺陷,检查瓦胎是否脱壳,轴承各部件应打上记号,防止装反;
122.上、下瓦配合应无错口现象,中分面在不紧螺栓的情况下应以0.05mm塞尺塞不通;轴瓦的球面与球面座必须接触良好,面积达到75%以上,并均匀分布;轴瓦垫块与其洼窝接触应密实,接触面应大于70%,局部间隙0.05mm,塞尺深度≤ 10mm,垫块内的调整垫片采用不锈钢皮,不允许超过三片;
123.瓦与轴颈的间隙检查,采用压铅法进行检查;
124.轴承组装时进油管及所有排油孔应畅通,并应注意轴承座润滑油进油口向及位置,使与轴承对应配准;
125.推力轴承安装在前轴承座中,轴承属金斯伯利推力轴承,每只推力轴承包括有正、副两组推力轴承;每组轴承由基环,推力瓦块,上下调整块等构成;基环沿水平剖分,上下半之间用螺栓连接并有锥销定位,基环与轴承座之间用防转销周向定位;每组8块推力瓦块沿周向均布,瓦块工作面浇铸有钖基巴氏合金,背面嵌装支承块,瓦块位置在径向由基环内圈定位,周向用瓦块螺钉定位,推力瓦块、调整块、基环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球面接触,因此推力瓦块具有多方向自由度,同时这种结构使各瓦块都能均匀承受载荷;上下均用圆柱销周向定位;
126.推力轴承在轴承座中的位置安装时通过配置调整垫片的厚度来保证,转子推力盘开档与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通过配置两基环之间隔圈的厚度来达到要求,隔圈与基环用插销作周向定位;推力瓦块采用偏心支撑结构,推力瓦块的支撑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中心偏移,这样,在约定转向承载能力提高,但反向旋转时承载能力却明显降低,正因为如此,在装配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将正副两组推力块调错;
127.推力轴承应清理检查,推力瓦块应逐个编号,测量其厚度差应不大于0.02mm,并作好记录,应待正式总装时将推力盘压向瓦块,视印痕情况再进行修正;每个推力瓦块的接触面积应达到75%以上且均匀分布,调整结束后,再测量其厚度并作好记录;
128.推力轴承下部的支撑弹簧,其紧力调整在上半轴瓦取下时进行,紧力调整到使下半中分面严格保持水平,然后冲牢螺钉;
129.测量推力瓦轴向间隙时,必须装好上下两半推力瓦、定位环和上下两半瓦套,往复地顶动汽轮机转子,测取转子位移值和推力轴承位移值,取两位移值之差作为推力瓦间隙值,推力轴承用百分表监视,应无显著的轴向位移,否则应设法固定重测。
130.所述上下气缸合缸工序包括上缸和下缸;
131.合缸时,吊入上缸,装好导柱,在汽缸中分面上均匀抹一层0.3~0.5mm厚的密封涂料;
132.按规定起吊位置起吊上缸,吊装上缸时,上缸水平面应保持水平,上缸下落时应随时检查,不得有不均匀下落和卡住现象,在上下缸中分面即将闭合而吊索尚未放松时,装入汽缸定位销;
133.松开起吊索具,盘动转子,注意倾听缸内应无摩擦音响;
134.拧紧中分面螺栓,在汽轮机安装过程中,上下缸合缸后拧紧中分面螺栓时,为避免中分面法兰变形、防止中分面漏汽,拧紧力矩按照厂家提供技术文件要求;
135.汽缸支撑转换,汽轮机总体结构确定汽缸支撑形式为上猫爪支撑,汽轮机安装时,合缸前及合缸过程中,汽缸临时由下猫爪支撑,在汽缸中分面螺栓按要求拧紧后,须转换到由上猫爪支撑汽缸,支撑转换时,应使球面垫圈与上猫爪紧密贴合,在螺纹支座由锁紧螺钉按规定力矩锁紧后,用塞尺检查球面垫圈与上猫爪接触面,0.03mm塞尺片塞不进,之后松开下猫爪顶起螺钉,退出3~5mm 后锁紧;
136.汽缸支撑转换后,转子与汽缸中心可能会改变,在螺纹支座承载后,螺纹间隙引起汽缸中心下移;前轴承座的轴向水平出现前低后高的改变,而后轴承座则是前高后低;在汽缸支撑转换后,需重新复校转子与汽缸中心,若中心偏差>
±
0.03mm,须再次调整;
137.(1)卸下找中心工具,清除涂色检查时留在转子和轴瓦上的色标,装好轴承、轴承座上半及油封环;
138.(2)装好盘车机构,手动盘车机构可通过在安装过程中反复使用检查其功能;液压盘车机构检查框架与棘轮的轴向间隙,后侧间隙应大于或等于后汽封间隙;
139.(3)装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件;
140.(4)点焊垫铁,调整螺钉退出到球面端部与支座底面齐平位置,移走调节螺钉垫板;
141.(5)拆出汽缸中分面定位销,按要求点焊前轴承座拉杆螺母;
142.在确定汽轮机支座位置不需要再做移动后,便可采用水泥基灌浆料进行基础的二次灌浆;
143.汽轮机二次灌浆与被驱动机的二次灌浆应同时进行,一次完成。
144.二次灌浆至少经24小时后,方可在汽轮机上进行装拆重物操作。
145.二次灌浆72小时后,按最终预紧力矩拧紧地脚螺栓,使得在经过长期运行后,地脚螺栓仍有足够的剩余应力,以确保与基础牢固连接。
146.发电机与汽轮机转子的联轴器找中心;
147.发电机磁力中心和空气间隙的调整;
148.基础垫铁点焊完毕,凝汽器与排汽缸连接并焊接完毕;
149.穿过二次灌浆层的管道、电缆、仪表管线等敷设完毕,并应穿在专用的套管中,不允许直接埋入混凝土内。
150.机组设备,特别是发电机后轴承座的绝缘板、台板的滑动面以及发电机下部的电气设备等处,应有妥善的保护,防止二次浇灌时弄脏弄湿;
151.基础混凝土与二次浇灌层接触的毛面,必须吹扫干净,无杂物、油漆、油污。混凝土表面应浸湿保持24小时以上;
152.台板与二次浇灌层接触的表面应清理干净,无油漆、油污;
153.地脚螺孔内应清理干净,无杂物;地脚螺栓垫板与基础混凝土应接触良好,能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漏浆;
154.二次浇灌的部位不得妨碍汽轮机及管道的热膨胀,并不得阻塞台板的注油孔或疏水孔等;
155.地脚螺栓露在外面的螺母,应尽可能加装套管,螺母四周应留出足够套上扳手的间隙;
156.基础二次浇灌应有统一的指挥,负责有关土建和安装的全面检查与配合事宜,汽轮机安装施工人员应配合进行检查;
157.二次浇灌的混凝土所用水泥最好采用灌浆料;
158.台板内部应填实,并在四周用手填充,保证浇灌高度;
159.每一块台板下的二次浇灌工作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160.基础二次浇灌时最好能将汽轮机、发电机一次浇完;
161.浇灌时,应按规定作出混凝土试块,与二次浇灌层在同一条件下养护,并按要求的时间做强度试验,提出报告;
162.浇灌完毕后,对飞溅到设备和螺栓表面的灰浆,应立即擦试干净并按要求进行养护,浇灌时注意不使设备受潮;
163.基础二次浇灌层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前,不允许在机组上拆装重件和进行撞击性工作,在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前,不允许复紧地脚螺栓和启动机组;
164.基础二次浇灌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在养护期满拆模后,外形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由有关人员共同见证。
165.所述发电机装配工序;
166.(1)卸下找中心工具,清除涂色检查时留在转子和轴瓦上的色标,装好轴承、轴承座上半及油封环。
167.(2)装好盘车机构,手动盘车机构可通过在安装过程中反复使用检查其功能;液压盘车机构检查框架与棘轮的轴向间隙,后侧间隙应大于或等于后汽封间隙;
168.(3)装入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件;
169.(4)点焊垫铁,调整螺钉退出到球面端部与支座底面齐平位置,移走调节螺钉垫板;
170.(5)拆出汽缸中分面定位销,按要求点焊前轴承座拉杆螺母;
171.在确定汽轮机支座位置不需要再做移动后,便可采用水泥基灌浆料进行基础的二次灌浆;
172.汽轮机二次灌浆与被驱动机的二次灌浆应同时进行,一次完成;
173.二次灌浆至少经24小时后,方可在汽轮机上进行装拆重物操作;
174.二次灌浆72小时后,按最终预紧力矩拧紧地脚螺栓,使得在经过长期运行后,地脚螺栓仍有足够的剩余应力,以确保与基础牢固连接;
175.发电机与汽轮机转子的联轴器找中心;电机磁力中心和空气间隙的调整;础垫铁点焊完毕,凝汽器与排汽缸连接并焊接完毕;过二次灌浆层的管道、电缆、仪表管线等敷设完毕,并应穿在专用的套管中,不允许直接埋入混凝土内。
176.所述设备装配后调试工序;机组设备,特别是发电机后轴承座的绝缘板、台板的滑动面以及发电机下部的电气设备等处,应有妥善的保护,防止二次浇灌时弄脏弄湿;
177.基础混凝土与二次浇灌层接触的毛面,必须吹扫干净,无杂物、油漆、油污。混凝土表面应浸湿保持24小时以上;
178.板与二次浇灌层接触的表面应清理干净,无油漆、油污;
179.地脚螺孔内应清理干净,无杂物;地脚螺栓垫板与基础混凝土应接触良好,能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漏浆;
180.次浇灌的部位不得妨碍汽轮机及管道的热膨胀,并不得阻塞台板的注油孔或疏水孔等;
181.地脚螺栓露在外面的螺母,应尽可能加装套管,螺母四周应留出足够套上扳手的间隙;
182.基础二次浇灌应有统一的指挥,负责有关土建和安装的全面检查与配合事宜,汽轮机安装施工人员应配合进行检查;
183.汽轮发电机组的基础二次浇灌混凝土和保养工作,应按有关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84.二次浇灌的混凝土所用水泥最好采用灌浆料;
185.台板内部应填实,并在四周用手填充,保证浇灌高度;
186.每一块台板下的二次浇灌工作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187.基础二次浇灌时最好能将汽轮机、发电机一次浇完;
188.浇灌时,应按规定作出混凝土试块,与二次浇灌层在同一条件下养护,并按要求的时间做强度试验,提出报告;
189.浇灌完毕后,对飞溅到设备和螺栓表面的灰浆,应立即擦试干净并按要求进行养护,浇灌时注意不使设备受潮;
190.基础二次浇灌层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前,不允许在机组上拆装重件和进行撞击性工作,在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前,不允许复紧地脚螺栓和启动机组;
191.基础二次浇灌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在养护期满拆模后,外形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由有关人员共同见证;
192.进排汽管焊接要保证连接口法兰的水平度和管内清洁度,此段管段要进行酸洗处理,与汽缸连接后,复查汽缸水平、转子扬度、台板间隙,并作记录,若偏差过大则应作调整;
193.缸体部位的疏水孔、仪表插座、接头、堵板安装正确,齐全,无遗漏;
194.固定保温层骨架敷设牢固,保温钩钻孔直径不大于8mm,深度应不大于10mm,保温钩间距在300mm左右;
195.化妆板平整度无凹凸不平,化妆板压条平直,无重叠、张口,螺钉齐全、牢固;
196.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纹、孔洞、蜂窝、麻面和露筋等现象;
197.核实基础预留孔洞是否与设计一致,测量基础标高、螺栓孔中心线距离及垂直度;
198.根据垫铁布置图及空冷器布置图划出基础垫铁位置和空气冷却器的中心线及标高;
199.基础承力面混凝土凿平,平板涂色检查接触情况≥65%均布,平板受力面接触密实无翘动;
200.垫铁与台板各结合面间接触达65%以上均布,0.05mm塞尺检查;斜垫铁错开部分不应超过该垫铁面积的25%;
201.每组垫铁一般不允许超过三块,且不允许单侧受力;
202.根据台板厚度,斜垫铁尺寸及基础标高,确定平垫铁厚度并制作加工。平垫铁磨削后平整度在0.02mm以内,表面粗糙度为

5;
203.台板应光洁、平整、无毛刺;就位后顶面标高应与汽发中心相适应,误差应不大于
±
5mm;
204.地脚螺栓上垫块应平整,与混凝土接触密实,防止吃力不匀;安装时,螺栓应处于垂直状态,其允许偏差为l/200(l为地脚螺栓长度),且≤5mm;
205.发电机预先拖运至吊装孔,摆放就位后,切实垫好,调整平稳;
206.钢丝绳应绑扎在发电机厂家指定的专用吊耳上,不得任意选择发电机外壳上的其他部位绑扎钢丝绳起吊定子;
207.起吊时发电机应保持水平,并对行车和建筑结构进行监视。发电机离开地面后,测试行车刹车1~2次后,才能起钩。起钩速度要缓慢匀整平衡。发电机最低点超过平台后,停止上升,移动大车,将发电机放至台板上;
208.用水平仪将发电机初步找正;
209.联轴器两个法兰的相对位置应按制造厂的记号对正,如无记号时,可使两法兰瓢偏值互补并照顾各螺栓互相对准,以减少铰孔加工量,打上记号作找中心和联轴器最后对正联接的依据;
210.每次测量应在两个联轴器各自沿相同的方向旋转900或者1800后进行,每次盘动转子后在测量时,两半联轴器的测点位置应对准不变,盘动的角度要一致;端面瓢偏的测量,必须每次都在互成180
°
半径相等的两个对应点进行,以消除转子窜动所引起的误差;
211.油档、汽封与转子都应有足够的间隙,确保放入转子未压在油档上;
212.在进行测量时,两个转子之间不允许有刚性连接,各自处于自由状态;
213.联轴器的找中心工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使用百分表进行联轴器找中心时,表架就应装牢,避免碰动,以保证测量的正确;联轴器盘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后,圆周方向的百分表读数应能回到原来的数值;
214.测量端面间隙时,每次塞入间隙的塞尺不得超过四片;
215.在联轴器找中心的同时应保持油挡洼窝和汽机转子轴颈扬度均在规定范围之内,台板应无间隙,垫铁与台板、垫铁与垫铁之间用0.05mm塞尺检查;
216.当联轴器中心与转子扬度有矛盾时,应以联轴器中心为准;
217.发电机二次浇灌要一次性完成;
218.油循环冲洗程序:
219.首先冲洗主油箱、检修油箱之间的油管路至清洁;
220.单独冲洗润滑油母管及主油泵进出口主管路至清洁;
221.承进油口加装临时管,将轴瓦短路,不使油进入钨金与轴颈的接触面内;
222.冲洗时可使高、低压油泵交替运行冲洗。冲洗油温宜交变进行,高温一般为75℃左右,但不得超过80℃,低温为30℃以下,高、低温各保持1~2h,交替变温时间约1h;油温加热可采用电加热或接临时加热蒸汽管;油冷却可投用冷油器冷却水;油循环过程中油箱、滤油
器滤网应定期检查清理;自检合格后一定要取循环油到检验机构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23.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