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燃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2791发布日期:2021-11-22 17:3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高精度燃油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精度燃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2.燃油滤清器包括柴油滤清器、汽油滤清器和天然气滤清器三种,燃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滤除发动机燃油气系统中的颗粒物、水分和其他杂质,以保护油泵油嘴、缸套、活塞环等配件,减少杂质对配件的磨损,避免造成堵塞或者其他损害。
3.燃油滤清器通常安装于汽车的车架上,汽车上的燃油滤清器通常通过在外壳的内部安装滤芯,再将燃油通入外壳内部,使燃油穿过滤芯,从而实现过滤,然而现有的燃油滤清器结构简单,过滤效果较差,且过滤的效率较低,不能对燃油内的杂质过滤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燃油滤清器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燃油滤清器。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精度燃油滤清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高精度燃油滤清器,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滤芯,所述外壳的顶部可拆连接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上设置有用于进油的进油管和用于出油的出油管,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结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油管和出油管能够使燃油穿过外壳和滤芯,通过滤芯对燃油进行过滤,外壳的内部设置排水结构,能够将外壳内部的水分排出,避免水分对滤芯的过滤效果产生影响,提高过滤效果,同时通过加热器能够为燃油加热,提高燃油的过滤效率。
8.可选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水位传感器、排水管和设置于排水管上的水阀,所述外壳的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水位传感器固定安装于第一通孔处,且所述水位传感器的顶部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水位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水阀用于打开和关闭排水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外壳内部水量,当外壳内部的水量到达一定量时,能够提示用户及时放水,通过打开水阀能够使外壳内部的水从排水管中排出,避免外壳内部水量较多后影响过滤效果。
10.可选的,所述滤芯包括竖直设置的骨架和设置于骨架的外壁的滤纸,所述滤纸呈环形布置,所述外壳的内壁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环形槽,所述滤纸的外壁与环形槽的内壁贴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骨架外部的滤纸能够对燃油进行过滤,且滤纸的外壁与环形槽的内壁贴合,从而使滤芯安装更加稳定,对燃油的过滤效果更好。
12.可选的,所述安装盖的顶端内壁开设有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进油槽与进油管相
连通,所述出油管与出油槽相连通,所述出油槽与骨架在同一竖直轴线上,且所述骨架与出油槽相适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进油槽和出油槽,从而将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开,骨架与出油槽在同一竖直轴线上,干净的燃油能够通过骨架进入出油槽中,再从出油管中排出,避免造成待过滤的燃油与干净的燃油混合,降低过滤效果。
14.可选的,所述出油槽的内部设置有内密封胶圈,所述内密封胶圈的底部伸至出油槽的底部,且安装盖安装至外壳上时,所述内密封胶圈的底部与骨架的顶端贴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密封胶圈的底部与骨架的顶端贴合,从而增强骨架与安装盖之间的密封性,隔绝干净燃油与未过滤燃油,避免杂质从骨架与安装盖之间流出,提高过滤效果。
16.可选的,所述安装盖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可拆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管和出油管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可拆连接,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进油管和出油管,对装置维护时更加方便。
18.可选的,所述安装盖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呈对称设置,所述安装孔用于设置螺栓,且所述安装盖通过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孔,能够便于安装螺栓将安装盖与车间连接成一体,两个安装孔呈对称设置,从而使安装盖安装更加稳定。
20.可选的,所述安装盖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外壳的外壁顶部开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安装盖与外壳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安装盖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外密封胶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盖与外壳之间为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将安装盖打开对滤芯进行更换,且安装盖上环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外密封胶圈,外密封胶圈对安装盖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增强安装盖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23.1.待过滤的燃油从进油管中注入,燃油穿过外壳和滤芯进行过滤,干净的燃油从出油管中排出,通过外壳内部设置的排水结构,能够及时将外壳内部的水分排出,避免水分对滤芯的过滤效果产生影响,提高过滤效果,同时通过加热器能够为燃油加热,提高燃油的过滤效率;
24.2.进油槽处设置内密封胶圈,安装盖安装至外壳上时,所述内密封胶圈的底部与骨架的顶端贴合,从而增强骨架与安装盖之间的密封性,隔绝干净燃油与未过滤燃油,避免杂质从骨架与安装盖之间流出,提高过滤效果;
25.3.安装盖与外壳螺纹连接,便于打开安装盖,更换旅行,通过安装盖上环形凹槽的内部设置的外密封胶圈对安装盖与外壳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增强安装盖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待过滤的燃油溢出。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外壳;2、滤芯;21、骨架;22、滤纸;3、安装盖;4、进油管;5、出油管;6、排水结构;61、水位传感器;62、排水管;63、水阀;7、加热器;8、环形槽;9、进油槽;10、出油槽;11、内密封胶圈;12、安装孔;13、外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精度燃油滤清器。参照图4,高精度燃油滤清器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外壳1内部的滤芯2,外壳1的内壁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环形槽8,滤芯2包括骨架21和设置于骨架21的外壁的滤纸22,滤纸22通过热板焊接于骨架21的外壁上,滤纸22呈环形布置,且滤纸22的外壁与环形槽8的内壁贴合,从而使滤芯2安装更加稳定,且滤纸22采用梯度结构过滤纸,梯度结构过滤纸指的是在材料的剖面方向上存在孔径连续变化的过滤纸,且滤纸22为无纺布、熔喷层/玻纤层和木浆层的多层复合结构,通过无纺布保护层提供油水分离及寿命,在滤纸22打折时对中间层起到保护,中间层为熔喷层或玻纤层,起到过滤与纳污的作用,木浆层提供挺度,起支撑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过滤的精度。
33.参照图1

4,外壳1的顶部可拆连接有安装盖3,安装盖3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外壳1的外壁顶部开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安装盖3与外壳1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安装盖3,将安装盖3打开对滤芯2进行更换,安装盖3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外密封胶圈13,转动安装盖3时,外密封胶圈13对安装盖3与外壳1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增强安装盖3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待过滤的燃油溢出。
34.参照图1

4,安装盖3上设置有用于进油的进油管4和用于出油的出油管5,安装盖3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进油管4和出油管5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可拆连接,进油管4和出油管5均与第二通孔之间为插接式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进油管4和出油管5,对装置维护时更加方便,安装盖3的顶端内壁开设有进油槽9和出油槽10,进油槽9与进油管4相连通,出油管5与出油槽10相连通,出油槽10与骨架21在同一竖直轴线上,骨架21与出油槽10相适配,干净的燃油能够通过骨架21进入出油槽10中,再从出油管5中排出,避免造成待过滤的燃油与干净的燃油混合,降低过滤效果,出油槽10的内部设置有内密封胶圈11,内密封胶圈11的底部伸至出油槽10的底部,当安装盖3安装至外壳1上时,内密封胶圈11的底部与骨架21的顶端贴合,从而增强骨架21与安装盖3之间的密封性,隔绝干净燃油与未过滤燃油,避免杂质从骨架21与安装盖3之间流出,提高过滤效果。
35.参照图1,安装盖3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2,两个安装孔12呈对称设置,两个安装孔12用于设置螺栓,安装盖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车架上,操作简单,提高安装效率,且安装稳定。
36.参照图4,外壳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7,加热器7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通过加热器7能够为燃油加热,避免燃油粘度变大不易过滤,提高燃油的过滤效率,外壳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结构6,排水结构6包括水位传感器61、排水管62和设置于排水管62上的水阀63,水位传感器6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第一通孔处,水位传感器61的顶部伸至外壳1的内部,排水管62的一端与水位传感器61的底
端中部焊接,水阀63焊接于排水管62远离水位传感器61的一端,水阀63用于打开和关闭排水管62,水位传感器61能够检测到外壳1内部水量,当外壳1内部的水量到达一定量时,能够提示用户及时放水,通过打开水阀63能够使外壳1内部的水从排水管62中排出,避免外壳1内部水量较多后影响过滤效果。
37.本技术实施例高精度燃油滤清器的实施原理为:该装置使用时,先将滤芯2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滤纸22与环形槽8的内壁贴合,转动安装盖3,使安装盖3固定在外壳1上,内密封胶圈11与骨架21的顶部贴合,将进油管4和出油管5分别插接在两个第二通孔上,进油管4的另一端与汽车的油箱连接,出油管5的另一端与汽车的发动机连接,使装置接通电源,当油箱中的油进入外壳1内部穿过滤芯2,能够将燃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燃油通过出油管5输送到发动机,当燃油温度较低时,加热器7启动能够对燃油进行加热,便于进行过滤,同时能够辅助发动机启动,当外壳1内部的水量到达一定量时,水位传感器61能够报警,提示用户及时放水,打开水阀63后,使外壳1中的水通过排水管62流出。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