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专用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9242发布日期:2021-11-17 23:1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专用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设备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轮机专用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汽轮机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对其主轴上的滑动轴承、齿轮变速箱、调速器等部件持续润滑以保证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3.汽轮机属于重型设备,价格昂贵,其内部高温和重载导致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如果润滑系统发生故障将对给汽轮机造成伤害,导致维修费用高,由于润滑系统组件较多,很难做到保证各个零部件都能正常运行,现有的润滑系统无法做到实时检测故障以及排除故障,给汽轮机的正常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4.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汽轮机专用润滑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润滑装置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轮机专用润滑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专用润滑装置,包括油箱1、油泵组件 2、plc控制器4、降温部件9和水箱13,所述油箱1与油泵组件2通过主油管10连通,所述主油管10上设置有双联过滤器3,所述双联过滤器3 的右端通过主油管10与汽轮机组件6连通,所述汽轮机组件6与所述降温部件9通过热油管15连通,所述降温部件9的一端设置有排油管路17,所述热油管15伸至所述降温部件9内部并与所述排油管路17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油管路17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箱1连通,所述plc控制器4通过导线连接有报警器5,所述plc控制器4与所述油泵组件2电性连接。
7.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油泵组件2包括主油泵和事故油泵,所述主油泵和事故油泵的型号相同。
8.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主油管10分成若干支油管与汽轮机组件6内部设置的轴承8连通。
9.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每条支油管上均设置有流量检测仪7。
10.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流量检测仪7与所述plc控制器4信号连接。
11.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降温部件9内部设置有冷水管11,所述冷水管 11在所述降温部件9内s形排布。
12.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冷水管11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冷水管 11一端设置有电磁阀14,另一端伸至所述水箱13内部。
13.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水箱13内部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与所述冷水管11连通。
14.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温度传感器16和电磁阀14均与所述plc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水泵12与所述plc控制器4电性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主油泵和事故油泵,当主油泵发生故障时,可迅速启动事故油泵,不会因为油泵损坏而中断润滑,减小了因润滑系统问题而导致的汽轮机维修成本。
17.(2)本实用新型将流量检测器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当检测到支油管润滑油流量低于预设值时,plc控制器可及时打开事故油泵继续工作,可实现实时故障及时排除故障。
18.(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降温部件,可实现对高温的润滑油起到降温的作用,减缓了轴承持续高温的工作环境。
19.(4)本实用新型的冷水管一端与水泵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电磁阀,当水温过高时,可打开电磁阀进行换水,保证了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20.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21.图1: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油箱,2油泵组件,3双联过滤器,4plc控制器,5报警器, 6汽轮机组件,7流量检测仪,8轴承,9降温部件,10主油管,11冷水管,12水泵,13水箱,14电磁阀,15热油管,16温度传感器,17排油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专用润滑装置,包括油箱 1、油泵组件2、plc控制器4、降温部件9和水箱13,所述油箱1与油泵组件2通过主油管10连通,所述主油管10上设置有双联过滤器3,所述双联过滤器3的右端通过主油管10与汽轮机组件6连通,所述汽轮机组件6与所述降温部件9通过热油管15连通,所述降温部件9的一端设置有排油管路17,所述热油管15伸至所述降温部件9内部并与所述排油管路17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油管路17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箱1连通,所述plc 控制器4通过导线连接有报警器5,所述plc控制器4与所述油泵组件2 电性连接。
25.可选的,所述油泵组件2包括主油泵和事故油泵,所述主油泵和事故油泵的型号相同,当主油泵发生故障时,可迅速启动事故油泵,不会因为油泵损坏而中断润滑,减小了因润滑系统问题而导致的汽轮机维修成本。
26.可选的,所述主油管10分成若干支油管与汽轮机组件6内部设置的轴承8连通,可保证润滑油顺利进入轴承8,避免润滑油的飞溅和浪费。所述每条支油管上均设置有流量检测仪7,并且每个流量检测仪7与所述 plc控制器4信号连接,此连接方式保证了plc控制器4
可实时检测的每条支油管的润滑油流量,避免因为设备损坏而加剧汽轮机轴承的磨损。
27.可选的,所述降温部件9内部设置有冷水管11,所述冷水管11在所述降温部件9内s形排布,热油管15在降温部件9内部同样是s形排布,可以尽可能的增大热油管15和冷水管11的接触面积,增强了降温效果。
28.可选的,所述冷水管11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冷水管11一端设置有电磁阀14,另一端伸至所述水箱13内部,所述水箱13内部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与所述冷水管11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16和电磁阀 14均与所述plc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水泵12与所述plc控制器4电性连接。可通过plc控制器4控制电磁阀14和水泵12的开关,进一步增强降温部件9的降温效果。
29.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油泵组件2对油箱1内的润滑油进行加压,将润滑油通过主油管12和支油管送入轴承8中,对轴承起到润滑作用,减小轴承的磨损,为保证润滑质量,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流动润滑代替静止润滑,即润滑过轴承8的热油会经过热油管15进入降温部件9中进行降温,当降温部件9对润滑油进行长时间的冷却后,冷水管11内部水温会升高,温度传感器16实时检测水温,当水温高于预设值时,plc控制器4 发出打开电磁阀14的命令进行冷却水的更换,将原冷水管11中的水进行收集重复利用,当水温降到预设值时,plc控制器4关闭电磁阀14,同时启动水泵12,水泵12将水箱13内的冷水输送到冷水管11的顶部,再次对热油进行冷却降温。当主油泵出现故障时,进入支油管的润滑油流量会下降直至润滑油停止进入支油管,这时,润滑系统会失去润滑功能,导致汽轮机磨损增大,为解决此问题,支油管上的流量检测仪7会对支油管的润滑油流量实时检测,当润滑油流量小于预设值时,plc控制器4控制报警器5报警,值班人员对其进行再次排查,并同时启动事故油泵,保证润滑装置继续工作。
30.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