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用排气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1410发布日期:2021-11-03 16:3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用排气部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排气部件。


背景技术:

2.发动机的各个气缸上均通过排气管与消声器连接,发动机运行时,气缸中的高温气体通过排气管到达消声器中,由消声器降低高温气体排放时的噪音。
3.图1展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结构,包括安装在发动机1气缸口的缸盖11,缸盖11的出气口连通有排气管2。排气管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设置,排气管2靠近封闭端的侧面与缸盖11的出气口连通,排气管2的敞口端连接有消声器3。
4.上述方案中,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高温气体从排气管一侧流入,在排气管封闭端的约束作用下迅速改变方向,流向排气管的敞口段,并最终进入消声器中,此发动机排气结构存在有以下问题:
5.1.由于高温气体在进入排气管后需要迅速改变方向,即高温气体进入排气管时的背压较大,会影响发动机排气,进而降低发动机的功率;
6.2.由于排气管紧贴缸盖,高温气体在经过排气管时,会通过排气管加热缸盖,缸盖受热膨胀,会降低气缸的气密性,最终导致发动机损坏;
7.3.缸盖温度过高时,还会导致气门断裂,影响发动机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用排气部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发动机用排气部件,包括缸盖、排气管和消声器,所述排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体、至少一第二管体以及第三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近端连接所述缸盖,所述第二管体具有弯曲部分,所述第三管体的远端连接所述消声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具有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轴线之间相交有第一夹角,所述弯曲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且所述弯曲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
12.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管体为单个时,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70
°‑
100
°

13.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管体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三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70
°‑
100
°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与第三管体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与第三管体的轴线位于不同平面。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与缸盖出气口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范围为80
°‑
100
°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三管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或一体
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9.(一)通过在第二管体上设置弯曲部分,高温气体从缸盖的出气口流出后,可以进入第一管体,再经过第二管体偏转方向,最终从第三管体中顺畅流动。在第二管体中,高温气体在弯曲部分的约束下,可以顺畅而无阻碍地转变流动方向,从而降低高温气体流动时的背压,降低对发动机排气的影响,进而减轻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此外,高温气体在排气管中流动,不与缸盖接触,可以延缓缸盖温度升高,从而保证气缸的气密性,降低气门断裂的风险,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0.(二)设置一个第二管体,若第一夹角的角度太小,则高温气体在第一夹角处偏转角度较大,会导致高温气体的背压增大;若第一夹角的角度太大,则第三管体的远端会向外偏转较大距离,增大排气管占用的空间。将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定为70
°‑
100
°
,可以协调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21.(三)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二管体,既可以满足第一管体轴线与第三管体轴线在同一平面的使用需求,也可以满足第一管体轴线与第三管体轴线不在同一平面的使用需求。
22.(四)第三夹角的范围为80
°‑
100
°
,可以保证高温气体从从缸盖出气口顺畅流出,减小高温气体在缸盖出气口与第一管体连接处流动时的背压。
附图说明
23.图1示出了背景技术中一种发动机排气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发动机用排气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二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缸盖与排气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8.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9.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0.附图中标记:
31.1、发动机;11、缸盖;2、排气管;21、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221、第一部分;222、第二部分;223、弯曲部分;23、第三管体;3、消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用排气部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
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33.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上述发动机用排气部件,本实用新型限定术语“远端”、“近端”“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具体而言,“近端”表示高温气体流入的一端;远端表示高温气体流出的一端;第一夹角为第一部分轴线与第二部分轴线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为第一管体轴线与第三管体轴线之间的夹角;第三夹角为第一管体轴线与缸盖排气口轴线之间的夹角。以图3为例,角a为第一夹角。以图4为例,角b为第二夹角;角c为第三夹角;图4的左侧为近端,图4的下侧为远端。
34.实施例一
35.下面对发动机用排气部件的结构进行描述:
36.参照图2至图5,发动机用排气部件包括缸盖11、排气管2和消声器3,缸盖11安装在发动机1气缸口。排气管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以及第三管体23,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和第三管体23一体成型。其中,第一管体21的前端与缸盖11的出气口连通,第一管体21轴线与缸盖11出气口的轴线之间相交形成第三夹角,第三夹角的角度范围为80
°‑
100
°
;第二管体22上设置有弯曲部分223,弯曲部分223用于供流经第二管体22的高温气体在第二管体22内顺畅流动,并无阻碍地转变流动方向,弯曲部分223的内壁为流线型曲面;第三管体23的远端与消声器3连接。
37.具体地,图3中通过虚线框描述弯曲部分223,上述虚线框的作用仅限于为了本实用新型能更清楚地描述弯曲部分223,其并不具有任何限定作用。
38.参照图3和图4,第二管体22的数量为一个,第二管体22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弯曲部分223位于第一部分221与第二部分222的连接处。第一部分221的轴线与第二部分222的轴线之间相交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设置为90度,则第一管体21的轴线与第三管体23的轴线之间夹角的角度也为90
°

39.此外,若第一夹角的角度太小,则高温气体在第一夹角处偏转角度较大,会导致高温气体的背压增大;若第一夹角的角度太大,则第三管体23的远端会向外偏转较大距离,增大排气管2占用的空间,因此将第一夹角的范围设定为70
°‑
100
°
,协调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40.本实施例中,发动机用排气部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41.高温气体从缸盖11的出气口流出后,进入第一管体21,随后经过第二管体22偏转方向,最终从第三管体23中顺畅流动。在第二管体22中,高温气体在弯曲部分223的约束下,可以顺畅而无阻碍地转变流动方向,从而降低高温气体流动时的背压,降低对发动机1排气的影响,进而减轻对发动机1功率的影响。此外,高温气体在排气管2中流动,不与缸盖11接触,可以延缓缸盖11温度升高,从而保证气缸的气密性,降低气门断裂的风险,延长发动机1的使用寿命。
42.实施例二
43.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管体21与第三管体2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第二夹角,当第二管体22的数量有两个,对应的两个第一夹角的大小为45
°
,将两个第二管体22摆放在同一平面上,则第二夹角的大小为90
°
,此时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位于同一平面。
44.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管体22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为了满足第一管体21轴线与第二
管体22轴线在同一平面的使用需求,并保证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80
°‑
100
°
之间,可以使用多个第二管体22依次拼接,选用的多个第二管体22具有的第一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5.实施例三
46.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两个第二管体22摆放在互相垂直的平面上,而对应的两个第一夹角的依旧为45
°
,则此时第二夹角为90
°
,但第一管体21与第二管体22位于不同的平面。
47.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管体22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为了满足第一管体21轴线与第三管体23轴线不在同一平面的使用需求,并保证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80
°‑
100
°
之间,可以使用多个第二管体22依次拼接,选用多个第二管体22具有的第一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